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引言 随着昆虫病毒的应用不断扩大也必须从保护坏境,保护人畜健康出发,进行严格试验,以确定其安全。本试验用舞毒蛾NPV对脊椎动物小白鼠、豚鼠、家兔、家鸽、金鱼,作了安全试验,结果未见病变和病毒增殖。为了进一步检查舞毒蛾NPV是否能在脊椎动物和人体外培养的细胞中复制或引起病变,以便从细胞水平确定舞毒蛾NPV的  相似文献   

2.
从贵州茶树及森林害虫的自然罹病虫体中分离鉴定获得14株病毒,即茶鹿子蛾NPV,肾毒蛾NPV,大茸毒蛾NPV,叉带黄毒蛾NPV,半带黄毒蛾NPV、卵黄毒蛾NPV,幻带黄毒蛾HPV,黄毒蛾NPV,茶奕刺蛾NPV,杨白纹毒蛾NPV,杨二尾舟蛾GV,茶刺蛾GV,茶茸毒蛾GV,茶奕刺蛾GV。其中,除肾毒蛾NPV,黄毒蛾NPV,茶奕刺蛾NPV,茶刺蛾GV已有报道外,其余均属我国首次报道。通过电镜对上述病毒的形态观察和对其宿主的回感试验,证明是其病原病毒。  相似文献   

3.
<正> 血清学方法是研究病毒和鉴定病毒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地应用于人、畜传染性病害、植物病害的快速诊断、病毒株系分类鉴别、病毒亲缘关系的分析,病毒潜伏性及流行病学等方面研究。但有关昆虫病毒抗血清的制备及应用,在国内尚未见报导。为了进一步探索木毒蛾病毒的世代传递途径,传布媒介、潜伏传染过程及各虫期与各组织器官带毒体检测等方法,1978—1980年,我们对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NPV)抗血清的制备与应用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几年来的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4.
午毒蛾是世界性的大害虫,分布广,食性杂。在我国主要危害,杨、柳、桦、柞、落叶松、油杉及果树等多种针阔叶树种,它是我国林业、蚕业、果树及农业的主要害虫之一。 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七年,我们先后于辽宁省庄河,沈阳市发现了午毒蛾NPV。两年来,对午毒蛾的NPV的多角体,病毒束及病毒粒子等形态结构作了电镜观察,其结果是,多角体为六面体或不规则形,每多角体内包藏着70~80条病毒束,每病毒束包藏着1~14条或更多的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为杆状,释放后,略呈指状弯曲。我们完成了午毒蛾NPV对午毒蛾室内外毒力测定,其结果是:室外大面积防治是在辽宁省盖县塔寺大队120亩柞林内进行的,用8.2×10~5PIBs/ml的浓度对Ⅰ—Ⅳ令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其结果是Ⅰ令幼虫.LC_5 2×10~2PIBs/ml LT_(50)11天;Ⅱ令幼虫LC_(50)1×10~5PIBs/ml,LT_(50)10天,Ⅲ令幼虫LC_(50)2×10~5PIBs/ml,LT_(50)8天;Ⅳ令幼虫LC_(50)2×10~7PIBs/ml,LT_(50)10.5天。两年来对柞蚕经过多次反复喂饲多角体,并用午毒蛾病毒蛹的 体液注射柞蚕的蚕蛹子,结果表明均完全无害,并能在自然界形成流行病的高毒力病毒。  相似文献   

5.
引言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L.)是世界性大害虫。分布广,其幼虫的食性很杂,可食300种植物(Bacob B.M.1979)。其中包括栎、杨、柳、落叶松、油杉、油松、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edeb)及桦等多种针阔叶树种。据我们初步调查该虫在东北地区危害30多种树木,是林业、蚕业、果树等主要害虫之一。长期以来使用化学药剂防治舞毒蛾,既污染环境,又杀伤天敌,并增强害虫的抗药性。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用飞机喷撤NPV制剂来防治舞毒蛾,但防治效果差异很大(Magnoler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害虫天敌调查中,发现一些我国尚未见报导的姬蜂科寄主新记录,将陆续整理报导,以供参考。本文为第二篇,报导3种姬蜂的13种我国寄主新记录。1.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Viercck,1911)  相似文献   

7.
1983—1986年应用舞毒蛾光学活性性信息素及其光学异构体的生物活性试验表明,顺-7,8-环氧-2-甲基-十八烷[(+)-(7R,8S)-disparlure]是舞毒蛾天然性信息素,诱蛾效果非常显著,而其它光学异构体基本无效。舞毒蛾性信息素不仅对舞毒蛾具有活性高,而且对松针毒蛾也具有活性。使用舞毒蛾性信息素作为测报工具,不仅可以监测舞毒蛾的发生,同时也可以监测松针毒蛾的发生。性信息素监测虫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精确度高,方法简便易行。在低虫口地区,使用粘胶诱捕器进行大量诱捕法是成功的,连绩使用诱捕法即可有效的控制舞毒蛾的危害和蔓延,抑制其猖獗暴发的周期。在虫口密度大的地区,可先用杀虫剂压低虫口密度,再使用性信息素进行控制,使性信息素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害虫天敌,从而提高防治效果。舞毒蛾性信息素的应用,为该虫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将成为综合治理舞毒蛾的有力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8.
云南发现的几种昆虫病毒资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从云南森林害虫中采集到多种自然罹病虫体,经分离鉴定,发现6种昆虫病毒,即西昌杂毛虫 NPV、昆明小毛虫 NPV,栎毒蛾 NPVC,南华松叶蜂NPV,油杉吉松叶蜂 GV,铆扇舟蛾 GV。  相似文献   

9.
松木屑木醋液对舞毒蛾幼虫的毒杀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通过浸叶法、喷雾法的室内生物测定实验研究松木屑木醋液对舞毒蛾幼虫的毒杀活性。浸叶法的室内生物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松木屑木醋液防治舞毒蛾幼虫最佳时期为1~2龄。松木屑木醋液处理舞毒蛾2龄幼虫72 h校正死亡率63.33%(超过半数致死率)。松木屑木醋液对舞毒蛾2龄幼虫喷雾法的室内生物测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4 h松木屑木醋液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17.17%。通过浸叶法的室内生物测定实验研究松木屑活性炭法精制木醋液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第7天体积分数100%处理组的校正死亡率56.67%(超过半数致死率)。对木醋液而言,喷雾法的毒杀活性起效快。  相似文献   

10.
以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3龄幼虫为对象,采用点滴触杀法测定了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对舞毒蛾3龄幼虫的杀虫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幼虫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鱼藤酮对舞毒蛾3龄幼虫具有低毒高效的毒杀作用,12、24、36、48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4.10、10.44、9.75、9.51 mg·L_(-1)。CAT酶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但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表现出一定的抗逆性。对舞毒蛾3龄幼虫进行点滴触杀处理后,试虫的鲜质量增长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表明鱼藤酮抑制舞毒蛾幼虫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重金属铅胁迫下林木害虫的发生趋势,依据前期对银中杨(Populus alba‘Berolinensis’L.)叶片中Pb质量分数的研究结果,以Pb质量分数分别为33(低)、43(中)、48(高)mg·kg-1的3种不同饲料,室内饲养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幼虫,分析Pb胁迫对舞毒蛾幼虫死亡率、化蛹率以及对其3~4龄幼虫体内Car E和GSTs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b质量分数的增加,舞毒蛾幼虫死亡率增加,化蛹率降低,其中Pb质量分数中、高处理组的死亡率和化蛹率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相比,舞毒蛾3、4龄幼虫体内,Pb中质量分数处理组的Car E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GSTs活性也不同程度的升高;Pb高质量分数处理组的Car E和GSTs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4龄幼虫的Car E活性显著低于对照(P0.05)。说明铅胁迫能干扰舞毒蛾解毒代谢和生长发育,不同程度地抑制舞毒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舞毒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的天敌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芸金杆菌,性信息素和基因工程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舞毒蛾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3.
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安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昆虫病毒是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由于它具有对害虫致死力强、效果持久等优点,近年来利用昆虫病毒防治农林害虫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关于使用病毒杀虫剂的安全问题,国内外曾有一些报导,但在利用昆虫病毒防治森林害虫对森林生态系的影响及对人畜的安全问题国内尚未见报导。为了安全生产和更好地使用木毒蛾核多角体病毒(LxNPV),我们按照国际病毒制剂的要求,将木毒蛾  相似文献   

14.
枣尺蠖核多角体病毒对6种幼虫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枣尺蠖核多角体病毒 (CzNPN)天津毒株病毒悬液 ,采用浸叶法 ,浓度为 2 5× 1 0 7PIB/ml,分别感染饲喂枣尺蠖 (ChihuozaoYang)、槐尺蛾 (SemiothisacinerariaBremeretGrey)、柳毒蛾 (LeucomasalicisLinnaeus)、舞毒蛾[Lymantriadispar (Linnaeus) ]、折带黄毒蛾 [(Euproctisflava (Bremer) ]、榆叶蜂 (ArgecaptivaSmith) 6种 3~ 4龄的幼虫 ,仅枣尺蠖 1种幼虫感病死亡 ,而其它 5种幼虫未见到感病症状 ,说明CzNPV对原始寄主枣尺蠖有较强专一性 ,可作为枣尺蠖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舞毒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人工摘卵块、人工捕杀、灯光诱杀成虫、涂抹药环、化学防治等防治措施,重点提出了利用舞毒蛾核型和质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6.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sod基因核心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种鳞翅目昆虫NPV sod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柞蚕NPV的sod基因中300个核苷酸的核心区序列.通过同源性比较发现,柞蚕NPV的sod基因与云杉卷叶蛾(Choristioneure fumiferana)和黄杉毒蛾(Orgyia pseudotsugata)NPV的sod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0.1%和76.6%,而与家蚕NPV和苜蓿尺蠖NPV的同源性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7.
从广东、广西二地分离到一些昆虫包涵体病毒。它们是油桐叶刺蛾NPV、两色绿刺蛾多角体病毒病、油桐尺蠖NPV、木麻黄枯叶蛾NPV、母生天社蛾GV、细皮夜蛾GV、松茸毒蛾CPV、茶毛虫NPV和十斑大瓢虫NPV。另外尚报道了新疆地区的苹果蠹蛾的多角体病毒病。 天敌昆虫的病毒病在国内尚属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昆虫病原线虫对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幼虫的侵染效果,用4种(品系)侵染期线虫的3个侵染剂量对2龄、4龄和6龄舞毒蛾幼虫进行室内生测。结果显示:从48 h时2龄和4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来看,Sc-All线虫与相应侵染剂量相比其侵染效果最好(P0.05),500、1 000条·头~(-1)的侵染剂量校正死亡率为100%。从6龄幼虫生测结果看,Sf-IGA线虫用1 000条·头~(-1)的剂量48 h与Sc-All线虫效果相同,校正死亡率为100%。72 h时,4种线虫1 000条·头~(-1)剂量对舞毒蛾2龄幼虫的致死率差异不显著(P≥0.05),而Hb-NJ对4龄幼虫的侵染力最低。因此,Sc-All线虫对舞毒蛾2龄、4龄和6龄幼虫都具有很强的侵染能力,Sf-IGA线虫对6龄幼虫侵染效果较好。所以Sc-All和Sf-IGA是舞毒蛾潜在的生物杀虫剂,选择合适的昆虫病原线虫种(品系)及其合适剂量可以提高防治舞毒蛾幼虫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舞毒蛾幼虫对酸碱饲料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不同酸碱度磷酸缓冲液(PBS6、PBS7、PBS8)配制饲料,对4龄舞毒蛾幼虫进行饲喂处理。测定分析了舞毒蛾幼虫的营养取食指标、营养成分含量及总抗氧化力。以蒸馏水配制的饲料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饲料酸碱度可以抑制舞毒蛾幼虫取食量、粪便量、体重增长量及同化率;饲料酸碱性对碳水化合物含量和脂质含量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海藻糖含量无显著性影响,酸碱饲料胁迫可以提高舞毒蛾幼虫总抗氧化力。在酸碱胁迫条件下,碳水化合物和脂质含量呈下降趋势,此而总抗氧化力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诱导抗性对舞毒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喷施茉莉酸甲酯、茉莉酮、舞毒蛾幼虫取食和松毛虫幼虫取食4种方法处理落叶松幼苗,研究了不同诱导方法对舞毒蛾各龄期幼虫体质量、存活率、蛹质量及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毒蛾取食不同诱导处理的落叶松后,其幼虫体质量显著下降,存活率降低,蛹质量减轻,产卵量减少.不同诱导因子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取食舞毒蛾诱导落叶松的舞毒蛾各项生长指标,低于取食落叶松毛虫诱导落叶松的舞毒蛾.喷施茉莉酸甲酯的落叶松对舞毒蛾幼虫生长发育影响最大,4龄后幼虫体质量、蛹质量和成虫产卵量也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的幼虫.说明外源化合物和昆虫取食均能诱导落叶松的防御反应,且茉莉酸甲酯的诱导效果最好.因此,茉莉酸甲酯作为一种外源植物激素,能够有效诱导落叶松产生抗性,可以用于害虫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