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户国  谷伟  王炳谦 《水产学杂志》2011,24(4):9-11,66
本研究以建立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全雌全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受精卵在12℃避光孵化至上浮,上浮后设置了四个温度处理组进行饲育,分别为12℃、15℃、18℃、20℃和水温4~7℃之间(平均水温约为6℃)常规涌泉水流水养殖对照组。30d后,所有处理组均转入与对照组相同条件的流水养殖。生长性能数据采...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从提早亲鱼的培育时间着手,如能使亲鱼性腺在四月上、中旬发育成熟,四月中、下旬催产获得鱼苗,为当年培育大规格鱼种,提高越冬成活率和成鱼高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利用工厂温热水和地下温泉水培育亲鱼,促使家鱼提早产卵获得成功,但推广受到限制。目前鱼苗生产上可以采用控制水温、亲鱼培育及注射外源激素等技术措施。一、控制水温。温度对性腺的发育、成熟具有显著的影响,它通过改变鱼体代谢强度,加速或抑制性腺发育成熟的过程。为了提高亲鱼培育池的水温,冬季应  相似文献   

3.
一、生物学特性虹鳟属陆封、冷水性鱼类,要求水质清澈,溶氧充足,水温3~25℃,pH值6.2~8.5。3龄左右、体重达500g以上的鱼即性成熟。当水温降至8~12℃,在水浅流急的砂砾河段产卵。产卵期受水温和光照影响较大。二、亲鱼培育亲鱼池为300~50...  相似文献   

4.
金鳟—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鳟(Oncorhynchusmykiss)是日本长野县水产试验场从虹鳟突变种选育出的黄体色品系。1996年引进我国后,分别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进行试验养殖,初步确立了全人工养殖技术,经两年的试验推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养殖品种。为促进金鳟的推广普及,现将金鳟人工繁殖技术综述如下:一、亲鱼培育1.培育池水泥池或沙泥底质土池,每口培育池面积以150~300米2为宜,水深70~90厘米。2.培育水温适宜水温4~16℃,产卵前3个月不超过13℃,产卵期4~13℃。3.亲鱼的选择从1龄鱼开始进行亲鱼…  相似文献   

5.
<正> 1 人工繁殖 加州鲈一般养二周年可达性成熟,也有一周年成熟的,繁殖适宜水温为18~25℃。1.1 亲鱼培育 加州鲈亲鱼平时可与家鱼混养,池塘里需有一定数量的小鱼、小虾作为它的食物,也可投喂人工饲料。至繁殖季节之前,再行强化培育,强化培育在池塘或水泥池均可。  相似文献   

6.
设计7个水温(12℃、14℃、16℃、18℃、20℃、22℃、24℃)组,根据虹鳟幼鱼初始体重细分3个体重组(0.6g、1g、2g),共计105尾鱼苗,研究水温对虹鳟幼苗血糖值与存活率。结果表明:虹鳟幼苗血清血糖含量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在水温20℃时血糖含量最高,2g组虹鳟幼苗血糖含量最高;当水温处于12℃~20℃时,虹鳟幼苗成活率随着水温升高而升高,而水温达22℃~24℃时,其成活率有所下降,并于20℃、24℃时各有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从鸭绿江上游自然保护区引进美洲红点鲑发眼卵,在山西省虹鳟鱼实验场经过近3年的养殖、繁殖实验研究,获得了美洲红点鲑的人工孵化、育苗、育种、亲鱼培育选育技术资料。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美洲红点鲑是适合流水养殖的新品种。饲养在相同条件下的美洲红点鲑生长速度比虹鳟快10~12%。在水温为8℃~20℃,DO值为5.2~8.5mg/L的养殖环境条件下,当年个体均重达0.5~0.6kg,饲养到第二年体重可达1.2~1.5kg。雄性当年即可达到性成熟,雌性两年成熟。性成熟个体产卵时间早于虹鳟1~2月,且产卵的时间比较集中。成熟个体千克体重怀卵量2000~3000粒,与虹鳟相似,卵径3.5mm,小于同龄虹鳟,色泽也略淡于虹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河川沙塘鳢亲鱼培育和促熟产卵技术,满足其大规模养殖生产的苗种需求,2011-2012年,在池塘条件下,进行了河川沙塘鳢亲鱼强化培育和繁殖试验,并在产卵规律和采卵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通过亲鱼的优选、培育期水流控制、各阶段饵料营养强化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可促进亲鱼性腺发育,使其达到性成熟并自然产卵。河川沙塘鳢亲鱼在水温达到15℃时开始产卵,其最适产卵水温为18~20℃,水温高于22℃时,产卵量开始下降。整个产卵期自3月下旬至5月初,其中4月份为产卵高峰期。试验共获得鱼卵48.9万粒,其中4月份获得鱼卵37.5万粒,受精率为66.7%,而3月份和5月份不仅产卵量少,受精率也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9.
白点鲑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点鲑(Salvelinusleucomaenf·pluvius)是原产于日本河川、溪流中的冷水性鱼类。属鲑科红点鲑属因其身体背、侧部有白色斑点而得名。喜栖清澈无污染的冷水水域,与虹鳟等其他冷水鱼类相比,白点鲑喜食沉底的人工食料。正常生长的上限水温是20℃,超过20℃生长减慢,饲料效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最适生长温度为17℃,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温度,0.5℃水温下仍能摄食生长。适宜pH值为6.5~7.5,池养条件下,鱼池排水口水中溶氧要在3毫克/升以上。一、当龄鱼养殖及亲鱼培育白点鲑从稚鱼至成鱼的养殖都采用流水池集约化养殖方…  相似文献   

10.
崔红 《科学养鱼》2002,(5):13-13
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材料(1)鱼池孵化槽为50厘米×300厘米×25厘米的丹麦槽,内置小槽为45厘米×45厘米×25厘米,孵化共用8只丹麦槽,孵化室仔鱼池为0.9米×10米的条形池,深度为40厘米,试验池和对照池各两个。稚鱼培养池为3米×20米的条形池,深度为40厘米,试验池和对照池各4个。(2)水源、水量亲鱼用水为湖水、涌泉水的混合水,常年水温变化在2~20℃之间,年平均水温为12℃,注水量为3.3升/秒,孵化用水也是混合水,水温控制在6~11℃之间,平均水温为8℃,稚鱼池为涌泉水,常年水温…  相似文献   

11.
虹鳟是一种喜流、需高氧的冷水性鱼类。夏季天气炎热,水温相对较高,准确掌握夏季管理,是虹鳟养殖中的关键时期,现就本人生产中的几点体会简介如下:一、降温虹鳟最适生长水温16~18℃,低于8℃或高于24℃,摄食明显下降,甚至死亡。我县特种养殖场,由于露水流程较长,受环境影响较大,年最低水温0℃,最高水温27℃以上。高温季节,我们采取打井抽水来调节水温(井水深度在30m以内)。具体做法:每天下午13时开机抽水,18时停机,使鱼池水温保持在虹鳟最佳生长温度左右。这样,既保证了虹鳟安全度夏,提高了成活率,而且良好的水温环境,虹…  相似文献   

12.
虹鳟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虹鳟隶属鲑形目、鲑科、鲑属,系冷水性鱼类,原产于美国。生活的水温范围为0℃~30℃,最适生长水温为16℃~18℃。低于7℃或高于20℃,食欲减退,生长缓慢,超过24℃,摄食停止,机体衰竭以至死亡。河南故县水利枢纽管理局于2000年引进该品种,利用水库底层水饲养虹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密度较高、流水池水质调节不善,鱼病问题日趋突出。笔者根据养殖实践经验,总结了对虹鳟  相似文献   

13.
军曹鱼在广东湛江地区4月份开始进入主要产卵期。产卵适宜温度为24~29℃。在此期间,产前培育管理非常重要。通常三月份以后亲鱼开始恢复正常摄食,待海水水温上升至20℃,挑选符合标准的亲鱼移至陆地培育池进行强化培育(实验表明在陆地强化培育比在海区网箱提前约7天成熟并自然产卵)。培育期间投喂新鲜的青鳞鱼、玉筋鱼等鲜杂鱼和贝类优质饲料,并添加适当强化剂。  相似文献   

14.
乌苏里拟鲿人工繁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乌苏里拟鲿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2011年5月和6月从吉林省鸭绿江地区采购两批亲鱼运回安徽进行了繁育试验。注射人工催产激素促熟催产,人工授精,水泥池流水孵化,土池施肥培水并用粉料培育鱼苗。试验结果:第一批次催产雌鱼260尾、雄鱼56尾,水温22.0~22.5℃,产卵率为35%,平均受精率55%;孵化水温19.5~23.0℃,因感染水霉,仅获得300多尾鱼苗。第二批次催产雌鱼275尾、雄鱼60尾,水温24.0~25.5℃,产卵率50%,平均受精率65%;孵化水温24.5~28.3℃,由于孵化期间使用亚甲基蓝防治水霉,孵化率达到75%。两个批次共繁殖鱼苗19万尾,培育出全长4.5~5.5cm的鱼种6万尾,培育成活率31.58%。  相似文献   

15.
根据萍乡肉红鲫生物学特点,本文系统地研究出了一整套人工繁殖技术:即亲鱼培育、亲鱼雌雄鉴别、亲鱼选择、人工鱼巢、人工催产、人工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在自然条件下,当水温达到17℃以上(清明前后)即能自行产卵。该鱼对市售的渔用催产激素没有明显的选择,都能使其发情产卵,LRH—A的注射标准为10μg/kg,HCG为1000IU/kg。产粘性端黄卵。催产率为96%,受精率为85%,鱼苗孵化率为87%。在水温18—20℃时孵化时间为96h。萍乡肉红鲫苗种培育技术分为夏花培育和冬片培育阶段,其培育方法同其它鲫鱼苗种培育方法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6.
凌跃进 《鲑鳟渔业》1991,4(2):66-71
在阿村水库坝下冷水区内网箱培育虹鳟亲鱼,13尾三龄雌鱼共产卵28350粒,获发眼卵14638粒,卵出仔鱼12000尾,上浮稚鱼9546尾。试验证明了在该水域用网箱培育虹鳟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开发利用本县一万四千多亩冷水水面,发展虹鳟养殖,首先需要解决虹鳟的苗种来源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当地冷水水面广、流量大的自然条件,进行了网箱培育虹鳟亲鱼及人工繁殖试验。1985年投入小批量生产,取得初步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新安江冷水区的自然条件新安江是钱塘江主要支流。1959年电站大坝建成,由于高坝影响,使坝下23公里长,一万四千多亩江面形成常年水温偏低的冷水区。冷水区有以下特点。 (一) 流量稳。据资料,多年来,年径流量变动在28.4亿立方至148.4亿立方之间。  相似文献   

18.
试验设计3个温度处理组分别为8~10℃组、12~14℃组和16~18℃组,每组设3个平行,试验期40天,研究水温对全雌虹鳟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温度下,全雌虹鳟稚鱼各温度组体长、体重差异显著(P<0.05).以16~18℃组体重增长优势最为明显,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显著高于8~10℃组(P<0.05),日增重DWG极显著高于8~10℃组(P<0.01).研究显示,16~18℃为全雌虹鳟稚鱼较适宜养殖水温,全雌虹鳟稚鱼在该温度范围内将获得理想的生长优势,有望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石鲽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了石鲽亲鱼培养、产卵习性、卵子孵化、仔稚鱼培育的试验结果。人工培养条件下,石鲽亲鱼性腺虽能发育,但难以自然产卵,需人工催产。石鲽性腺发育适宜水温为4-10℃,受精卵正常孵化水温为4~8℃。在6~10.5℃条件下,经34天培育,共获1.3cm接近完成变态的稚鱼804尾。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陆封型大西洋鲑移植驯化技术及养殖生物学跟踪观察结果。通过引进陆封型大西洋鲑发眼卵,在水温3~11℃的条件下进行孵化,积温达到140~22l度日孵出仔鱼,孵化率达到85%;历经3周年流水低温育种,培育出苗种10万尾。采用强化培育,人工调控环境生态因子诱导亲鱼性成熟的方法,育出后备亲鱼5万尾,成熟亲鱼0.4万尾,成功地实现了大西洋鲑在我国全人工繁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