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2000年—2010年总计11年来中国有关黄粉虫的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386篇,第一作者242人,确定了7位核心作者和10种核心期刊。从而揭示了近11年来中国黄粉虫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无花果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兼具药食两用特性,是一种优良的经济树种,在鲜食和加工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与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WOS)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00年1月-2022年9月无花果研究的年度发文、论文被引情况、学科发文、刊载期刊、作者情况、研究机构和发文国家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国内外无花果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无花果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贾向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43-1144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9~2009年我国柑橘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397篇,第一作者306人,确定了11位核心作者和8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4.
苑士涛  史少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50-8951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2001~2010年总计10年来我国有关芝麻(Sesamum indicum)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469篇,第1作者312人,确定了11位核心作者、19种核心期刊9个第1作者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6~ 2010年我国有关柿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583篇,第一作者409人,确定了35位核心作者、15种核心期刊和4个第一作者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6.
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6—2010年总计15年来,我国有关蚜虫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339篇,第一作者290人,确定了6位核心作者和9种蚜虫文献研究的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4~2010年我国有关桑树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347篇,第一作者261人,确定了8位核心作者、9种核心期刊和4个第一作者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8.
苑士涛  贝蓓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84-8785,8792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1996~2010年我国有关月季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总文献量401篇,署名文章394篇,第一作者317人,确定了13位主要核心作者、15种核心期刊和3个第一作者核心单位。  相似文献   

9.
刘新周  韩群鑫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79-18280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0~2010年烟粉虱研究文献的年份、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核心作者群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在总文献量534篇、第一作者343人中,确定了9位核心作者和8种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棉铃虫的发生与防治提供文献数据。[方法]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2001~2010年我国有关棉铃虫核心期刊研究文献的年份数量、研究领域、核心期刊、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棉铃虫研究文献有效篇目519篇;2001~2010年我国核心期刊发表的棉铃虫相关论文数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我国农业工作者在棉铃虫研究方面,注重田间发生和防治,同时对其生态、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所研究;《昆虫学报》为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核心期刊,其次为《中国棉花》和《昆虫知识》;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5个科研院所。[结论]为我国棉铃虫的发生和为害问题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文献数据。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无花果叶的化学成分、多种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等的研究进展。以不同采收期的无花果叶为原料,根据其大小、含水量、组织结构等特点,试制无花果叶袋泡绿茶,确定了杀青、揉捻、炒制等加工步骤的工艺参数,形成完整的无花果叶绿茶炒制工艺,提高了无花果叶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从温度、降水、土壤、光照等方面对荣成市无花果种植的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就无花果生长期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进行了讨论,提出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趋利避害,提高无花果的产量。为荣成市无花果的生产和管理及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版收录的1980-2014年间发表的竹子栽培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通过CitespaceⅡ软件,从文献共被引的角度对文献作者聚类、研究机构聚类、关键词共现等作可视化图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印度、日本和美国是竹子栽培研究的主要国家,中国在该领域研究具有绝对的优势和地位;②中国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为竹子栽培研究发文量最多的几个机构,其中以中国科学院的国际合作度和影响力最大,这些机构走在了国际竹子栽培研究的前列;③学者多从竹子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植株再生、体外开花、基因与克隆、生长模式与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④竹子基因组序列、系统发育、基因鉴定等代表着竹子栽培研究的新的热点和方向。图7表6参7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无花果叶和博落回叶几种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液对松材线虫的杀虫活性。[方法]采用浸渍生测法研究了无花果叶和博落回叶甲醇、乙醇、乙醚、丙酮4种分析纯有机溶剂提取液对松材线虫的抑制作用。[结果]无花果叶和博落回叶的不同溶剂提取液均对松材线虫有抑制作用,其中无花果叶提取液浓度在200 mg/ml时,甲醇提取液的松材线虫死亡率(54.5%)最高;博落回叶提取液浓度在200 mg/ml时,蒸馏水对照组和甲醇提取液在72 h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4.4%和88.9%,在20 mg/ml时2种溶剂提取液校正死亡率也分别达到73.3%和67.6%。[结论]为新型杀松材线虫药剂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竹子现代科技园区结构与社会经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载体.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对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意义重大。以浙江省安吉县和遂昌县竹子现代科技园区为案例.采用目前国际流行的PRRA(参与性乡村快速评估)方法,分析了竹子现代科技园区的发展过程和结构.表明竹子现代科技园区都具有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的结构,并通过对120户样本农户的深入调查和统计分析.揭示了竹子现代科技园区的社会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效益的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的崭新平台,促进科技推广的有效中介.承接政府政策的有效载体.提高农民素质和解决就业的有效方式等方面.图4表2参11  相似文献   

16.
以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为试验区,应用地理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试验区景观格局特征,结合景观中心度指标节点度和紧密度,确定了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并划分为中心节点、关键节点及基本节点3种类型。运用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和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构建了城镇区绿地系统潜在的生态廊道。结果表明:城镇区有53个绿地斑块,构成了城镇区绿地生态网络节点的核心;规划的14条潜在生态廊道能很好地结合绿地资源分布特点,连通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构建城镇区生态绿地网络系统。通过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景观中心度评价等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价城镇绿地系统现状,优化城镇生态绿地网络,为城镇绿地生态网络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图5表3参17  相似文献   

17.
1991~1993年对江苏南京、句容、如东、海门、泗洪和宿迁6个无花果种植区无花果寄生线虫的种类和发生进行了调查。从采集的112份土样、71份根样中共发现5属4种寄生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和咖啡短体线虫较常见,田间群体密度也较高,是无花果的主要致病线虫。对这两种线虫密度的季节动态调查表明,线虫的发生在5~6月和10~11月份都呈现明显的高峰,且与无花果的2次新根发生期和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无花果品种抗寒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方  苏卫国  张振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14):4183-4184,4285
[目的]为了比较不同品种无花果的抗寒性.[方法]采用电导法,测定5个梯度低温处理的无花果一年生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并结合水插法和徒手切片法验证电导法,测定无花果抗寒性的准确性.[结果]温度越低,电解质渗出率越大,说明低温对膜系统和组织结构的破坏得越严重,恢复生长能力越差,受冻害程度越严重.[结论]布兰瑞克和小叶无花果在天津地区生长受冻的临界低温均在-12℃左右;无花果抗寒性的强弱为布兰瑞克>小叶无花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重,竹林碳汇研究已经逐渐演化为碳汇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自《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研究竹林碳汇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梳理,结果表明:①竹林碳汇研究处于快速发展期,该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密切关注;②发文作者之间合作紧密,核心作者发文能力较强,并且已经基本形成核心作者群,核心发文机构地域集聚性明显,对该领域贡献巨大;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竹林碳储量、竹林固碳能力、经营模式、竹制品碳储量、竹林增汇和增收效应等方面,主要观点包括竹林有着较高的碳储量、竹林固碳能力明显高于其他树林、经营模式对竹林固碳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竹制品具有较大的替代减排潜力、竹林具备增加森林碳汇和增加农户收益的双重功效等;④关键词的变迁与通过竹林碳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促进竹林可持续经营密切关联。未来应该扩大竹林碳汇领域的影响力,加强现实问题的对策类研究,以挖掘竹林碳汇减排和增收的双重效应。图2表2参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