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稀土元素钇对海水卤虫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钇元素对海水卤虫孵化率和成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5mg/L钇元素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终孵化率12%,1.2mg/L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成虫率13%。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镧Ⅲ对海水卤虫孵化率及变态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单一稀土镧元素对海水卤虫孵化率、变态率、成虫率的影响及卤虫对镧元素的吸收.实验发现:1.8mg/L镧元素实验组比对照提高孵化率16.5%,且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0.3~0.9mg/L实验组可提高由无节幼体变为蚤扶幼体的变态率57.3~57.8%,它们与对照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1.5mg/L、1.8mg/L两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成虫率12.0~13.0%,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徐镇  江锦坡 《水产科学》2004,23(12):24-25
试验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铈的质量浓度为1.1~1.4 mg/L,最适宜大黄鱼孵化.铈质量浓度为1.1 mg/L时发育时间最短,为24.30 h;铈质量浓度为1.4 mg/L时,孵化率最高,平均达86.08%,比对照组提高18.60%.  相似文献   

4.
稀土元素对大银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元素浓度为2.5mg/L时孵化率最高,为82.90%;稀土元素浓度为1.5mg/L时,大银鱼胚胎发育时程最短,为580.57h,比对照组缩短180.46h。  相似文献   

5.
群子源(QZY)是经过高能处理,含有20多种生命动力素离子群的浓缩液。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试验15~90mg/L浓度培养小球藻细胞数增长为对照组1.3~1.6倍;12.5mg/L浓度施用于(鱼免)鱼受精卵孵化率提高52%;褐毛鲿稚鱼培育全程40天施用10mg/L浓度育成率提高11%;100mg/L浓度室内养殖青石斑鱼,净增重较对照组高近1倍。  相似文献   

6.
在白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 Pallas)受精卵至发眼期间,为了替代甲醛,采用浓度分别为0mg/L(对照组)、600mg/L、900mg/L、1200mg/L、1500mg/L、1800mg/L的双氧水预防水霉菌的发生。消毒时间为隔天一次上午7:00-8:00,持续时间15min后换至正常流水孵化。在水温(4.5±0.4)℃,水体溶解氧(6.75±0.35)mg/L,pH(6.6±0.45)的情况下,经过40d的孵化,对各处理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认为在浓度为1200mg/L可以有效预防水霉菌的发生,发眼率、上浮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9%、80.6%、0.7%、,而对照组相应为72%、70.2%、0.45%。当双氧水浓度低于1200mg/L时,受精卵孵化率和双氧水浓度呈正相关;高于1200mg/L时,受精卵孵化率和双氧水浓度呈负相关。另外,在孵化后期,发眼卵死亡率、仔鱼死亡率和畸形率则随着双氧水浓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浓度悬浮物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胚胎和初孵仔鱼的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的孵化时间影响不明显,悬浮物浓度≤ 200 mg/L 时,胚胎孵化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悬浮物浓度≥ 800 mg/L时,其胚胎孵化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悬浮物浓度≥ 200 mg/L 时,初孵仔鱼畸形率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通过Bliss法计算,悬浮物对半滑舌鳎胚胎的起始半致死浓度(95%可信限)为 1 974.8 mg/L (1 375.4~2 835.5 mg/L),安全浓度(SC)为 197.5 mg/L;对初孵仔鱼的 48和 96 h LC50 (95%可信限) 分别为 226.9 mg/L (204.6~251.7 mg/L) 和 202.9 mg/L (182.3~225.9 mg/L),SC为 20.29 mg/L.  相似文献   

8.
人工育苗中对受精卵进行消毒,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各种病原对受精卵的危害,防止病原体的垂直传播。但是,用化学药物消毒,总会对鱼的受精卵产生一定程度的毒害作用。因此,人工育苗中进行受精卵消毒处理时必须控制药物种类、药物浓度及消毒时间。本研究在(27.0±0.5)℃条件下,使用药物浸泡的方法,研究了4种常用水产消毒药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受精卵[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孵化效果的影响。聚维酮碘、甲醛和二氧化氯的处理时间均为10 min,臭氧处理分1 min、2 min和3 min共3个梯度。使用SPSS 17.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受精卵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药物的浓度、处理时间呈负相关。甲醛和二氧化氯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孵化率、畸形率差异显著;聚维酮碘处理组中25 mg/L、50 mg/L与75 mg/L各处理与对照组无差异,100 mg/L处理出现显著差异;臭氧处理组,0.3 mg/L处理中的各时间梯度间的孵化率和畸形率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0.5 mg/L、0.7 mg/L及1.0 mg/L处理中各时间梯度间差异极显著,0.5 mg/L处理2 min时,孵化率已极低,仅为4.14%,畸形率为50.00%。试验结果证明,在珍珠龙胆石斑鱼苗种生产中,其受精卵的适宜消毒药物、浓度范围及处理时间分别为:聚维酮碘20–70 mg/L处理10 min,臭氧0.3–0.5 mg/L处理1 min;二氧化氯、甲醛对受精卵刺激显著,而且对环境及人体有毒副作用,建议在生产中尽量不要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钙、镁离子浓度对鲫鱼孵化的影响,在恒温22±0.5℃条件下,将鲫鱼受精卵分别置于Ca2+浓度为25、100、200、300和400 mg/L及Mg Cl2浓度为25、100、200、300和400 mg/L的水中孵化,比较孵化率和畸形率。结果表明,不同钙、镁离子浓度梯度对鲫鱼受精卵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钙离子浓度为100 mg/L时鲫鱼孵化率最高,同时畸形率最低,随着浓度增加孵化率降低、畸形率上升;在镁离子浓度增加到100 mg/L时,孵化率最高,畸形率最低,随着继续增加出现孵化率降低、畸形率上升的趋势。钙镁离子浓度与孵化率在一定范围(100~400 mg/L)内呈直线回归关系。据此得出结论:钙、镁离子均在100 mg/L时孵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孵化密度和水流量对中华倒刺鲃胚胎发育的影响,在26℃的水温条件下,通过在中华倒刺鲃胚胎发育过程中设置不同的孵化密度和水流量进行了单因素和双因素交互试验,观察并统计受精卵的孵化时间、孵化率及鱼苗的畸形率。试验结果,当水流量为30 L/h时,整体呈现出随着孵化密度的提高,孵化时间缩短、孵化率降低、畸形率上升的趋势。孵化密度在80粒/L时,孵化时间为45 h,孵化率为75. 6%,畸形率为8. 8%;孵化密度达到120粒/L时,孵化时间为43 h,但畸形率升高至33. 8%,孵化率降低至51. 7%。当孵化密度为70粒/L时,整体呈现出随着水流量增大,孵化率升高、畸形率降低的趋势。静水孵化组的孵化时间比水流量在20 L/h以上的试验组长4~5 h,孵化率仅为28. 0%,畸形率高达83. 3%。水流量高于20 L/h的试验组,受精卵发育时间基本稳定在45~46 h,孵化率升高至69. 3%以上,畸形率降低至31. 7%以下。水流量增大至40 L/h时,可将受精卵全部冲起,孵化率升高至79. 3%,畸形率降低至8. 4%。水流量增大至50 L/h以上时,孵化率和畸形率均无显著变化。在孵化密度和水流量双因子交互试验中,水流量在30 L/h以下时,中华倒刺鲃的胚胎发育受到严重抑制。水流量在30 L/h以上,水流量和孵化密度的数值比大于1/2时,比较适宜中华倒刺鲃胚胎的发育,孵化率均在65%以上,畸形率均在15%以下,且数值比越大,孵化率越高,畸形率越低。结果表明,孵化密度和水流量均是中华倒刺鲃胚胎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1.
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九孔鲍♂×盘鲍♀受精卵,分别抑制其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以及第二极体释放诱导异源三倍体。水温24℃,九孔鲍♂×盘鲍♀授精后10min,用浓度0.6~1.0mg/L的CB持续处理受精卵20~25min,抑制其第一极体的排放。而九孔鲍♂×盘鲍♀在受精后27min,当40%~50%受精卵排出第一极体时,用浓度0.6~1.0mg/L的CB持续处理受精卵10~15min,分别统计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的担轮幼虫率,并用倍体分析仪检测各组稚鲍的倍性。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药物处理组担轮幼虫的倍性较复杂,起始处理时间为10min,CB药物处理浓度为0.6mg/L,持续处理时间为25min,其三倍体率可达40.67%,担轮幼虫的孵化率为26.44%。起始处理时间为27min,CB药物处理浓度0.6mg/L,处理持续时间为10min,其三倍体率可达48.11%,担轮幼虫率的孵化率为29.86%。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静水孵化的方法,在水温18.5℃、盐度1.018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甲醛溶液、过氧化氢水溶液、聚维酮碘溶液对黑鲷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处理组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甲醛、过氧化氢处理组与对照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甲醛和聚维酮碘处理组与对照组孵化所需时间相接近,显著高于过氧化氢处理组.因此,在黑鲷育苗过程中可用浓度为500 mg/L或1 000 mg/L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受精卵15 min以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同时还可以缩短孵化时间.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d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26.95%和46.12%;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mg/L、1.13mg/L和1.53mg/L;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45.23%和63.10%,亚硝态氮(NO2-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mg/L、0.19mg/L和0.27mg/L;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试验开始第一天早晨8点称重,到第七天早晨8点称重结束。实验组投喂2g/头乳菌宝,而对照组投喂1g/头四环素。连续饲喂6d。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增重了23.5%,对照组增重了18.6%,实验组猪每天比对照组多增重22g,实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了4.9%;腹泻率比对照组下降了18.1%,1头猪的经济效益增加了2.4元.实验证明乳菌宝能促进生长,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氨氮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易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养殖水体中总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Syndrome,AHPNS)"发生的影响,设置了1个对照组和4个不同质量浓度氨氮实验组:2.5、5.0、7.5、10.0 mg/L实验组,胁迫20 d后腹肌注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进行感染。凡纳滨对虾感染后6–24 h,除对照组外,各实验组均出现死亡高峰。24 h后,5.0、7.5和10 mg/L实验组对虾累积死亡率均高于2.5 mg/L组,且在同一取样时间各实验组对虾累积死亡率随着氨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48 h后各实验组对虾不再死亡,其累计死亡率分别为0、8%、12%、20%和36%。PO活性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对照组、2.5和5.0 mg/L实验组PO活性差异性不显著(P0.05),7.5和10 mg/L实验组除12 h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7.5和10 mg/L实验组SOD活性在感染后除24 h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2.5 mg/L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P0.05)。对照组和2.5 mg/L实验组对虾LSZ活性在各取样时间点差异性不显著(P0.05),7.5和10 mg/L实验组对虾LSZ活性在3 h、6 h、24 h、48 h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6 h后各实验组对虾肝胰腺中Lv LT m RNA表达量开始上升,24 h后开始下调,至72 h恢复至原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胁迫能降低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影响对虾肝胰腺中Lv LT m RNA对病原刺激的应答反应,增加对副溶血弧菌的易感性,为预防凡纳滨对虾AHPNS的暴发,养殖水体中总氨氮浓度应控制在1.96 mg/L以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细胞松弛素B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诱导菲律宾蛤仔四倍体,观察诱导各组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结果表明,0.5、0.7mg/L及1.0mg/L的细胞松弛素B均能有效抑制第一极体的释放,获得四倍体诱导率分别为58.2%、55.1%及55.2%,无显著差异;随细胞松弛素B用量的升高,菲律宾蛤仔早期胚胎发育速度略有减慢,各发育阶段胚胎畸形率显著提高,畸形形式增加,孵化率降低。综合分析,0.5mg/L的细胞松弛素B适于诱导菲律宾蛤仔四倍体。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镧-氨基酸络合物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胚胎发育和无节幼体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胚胎发育期为单、二细胞的卵子,镧-脯氨酸、镧-苯丙氨酸的最佳浓度范围分别为(1.50-4.00)mg/L和(0.50-3.00)mg/L,对卵子的孵化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1.0%-46.0%及23.0%-42.8%(P<0.05);对无节幼体的变态也有促进作用,镧-脯氨酸、镧-苯丙氨酸垢最浓度范围分别为(0.50-4.00)mg/L和(0.50-3.00)mg/L,变态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6.4%-27.5%及20.4%-26.7%(P<0.05)。镧-氨基酸络合物对卵子孵化及无节幼体变态的促进效果好于元素镧,镧-苯丙氨酸又好于镧-脯氨酸。  相似文献   

18.
几种抗菌药物对异育银鲫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2 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 4组 ,一组为对照组 ,其它 3组为试验组 ,分别添加 30mg/L颗粒杆菌肽锌、 50mg/L喹乙醇、 50mg/L的呋喃唑酮于异育银鲫饲料中进行饲养试验 ,探讨它们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经 33天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 :添加喹乙醇试验组增重率最高 ,比对照组提高 4 62 % ,其次为添加颗粒杆菌肽锌试验组。提高 3 2 7% ,饲料利用率以颗粒杆菌肽锌试验组最好 ,其饵料系数比对照组降低了 12 0 1% ,其次为添加呋喃唑酮组和喹乙醇组 ,分别降低了11 52 %、 9 0 7%。经济效益和群体整齐度也以颗粒杆菌肽锌的试验组为好。  相似文献   

19.
陆正和  阎斌伦  吴建新 《水利渔业》2007,27(3):49-50,87
稀土元素铈对河鲀的受精卵孵化和幼苗的培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孵化率和幼苗的生长率随之上升。氯化亚铈在0.5mg/L时,孵化率(85.0%)和生长(26.41mm)明显高于其它组;当浓度为0.6mg/L时,孵化率和生长下降。  相似文献   

20.
生物絮凝系统构建过程对吉富罗非鱼免疫酶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循环水养殖为对照组,研究了生物絮凝系统构建过程对初始体质量为(24.17±2.49)g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免疫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试验时间30 d。结果表明,生物絮凝构建过程中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氮呈现先上升后快速下降的趋势,氨氮质量浓度最高(60.98±7.23)mg/L,亚硝氮质量浓度最高(117.34±15.50)mg/L;实验组罗非鱼的肝胰脏、头肾、血液中碱性磷酸酶、溶菌酶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罗非鱼特定生长率、肝体比、丰满度、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增重率比对照组要高27.88%(P0.05),表明生物絮凝系统构建过程中吉富罗非鱼没有产生明显的应激反应,且生物絮凝养殖系统中罗非鱼的生长要优于循环水养殖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