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用上-下法和改进寇氏法分别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吡虫啉(imidacloprid)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尖膀胱螺(Physa acuta)的急性毒性,用上-下法测得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尖膀胱螺的48 h LC50分别为2.581、10.030、0.104 mg/L.用改进寇氏法获得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尖膀胱螺的24 h LC5o分别为4.447、12.676、0.110mg/L;48 h LC50分别为2.252、9.789、0.096 mg/L;72 h LC50分别为2.113、8.818、0.056 mg/L;96 h LC50分别为1.643、7.959、0.034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164、0.796、0.003 mg/L.结果表明,用上-下法与改进寇氏法所获得的LC50基本接近.尖膀胱螺对3种杀虫剂都非常敏感,含微量杀虫剂的水体均会对其生存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2.
采用上-下法和改进寇氏法分别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lambda-cyhalothrin)、吡虫啉(imidacloprid)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尖膀胱螺(Physa acuta)的急性毒性,用上-下法测得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尖膀胱螺的48hLC50分别为2.581、10.030、0.104mg/L。用改进寇氏法获得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阿维菌素对尖膀胱螺的24hLC50分别为4.447、12.676、0.110mg/L;48hLC50分别为2.252、9.789、0.096mg/L;72hLC50分别为2.113、8.818、0.056mg/L;96hLC50分别为1.643、7.959、0.034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164、0.796、0.003mg/L。结果表明,用上-下法与改进寇氏法所获得的LC50基本接近。尖膀胱螺对3种杀虫剂都非常敏感,含微量杀虫剂的水体均会对其生存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3.
以尖膀胱螺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毒死蜱对尖膀胱螺抗氧化系统、乙酰胆碱酯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通过预试验获得尖膀胱螺72 h LC50为243 μg/L,推算的安全浓度为16 μg/L,正式试验以16和121.5 μg/L浓度组分别暴露尖膀胱螺96 h.在第24、48和96 h分别取材,测定尖膀胱螺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推算的安全浓度(16 μg/L)暴露后,尖膀胱螺体内MDA含量和NOS活性在各时间段变化均不明显,而SOD和AChE活性在96 h被抑制;在高浓度组(121.5 μg/L),尖膀胱螺SOD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后又有所回升的趋势,MDA水平持续上升,NOS水平被显著性诱导,AChE活性则被显著性抑制,且在48 h时抑制作用最强.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尖膀胱螺抗氧化系统和神经中枢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提示尖膀胱螺可作为毒死蜱毒理学试验模型动物,同时MDA和AChE可作为毒死蜱毒性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两种重金属离子对黄口荔枝螺的毒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重金属Gu2 和Cd2 对黄口荔枝螺(Thais luteostoma)的毒性作用,并研究海水温度和螺的规格对毒性作用的影响。在预试验基础上,采用急性攻毒和联合攻毒方法。试验结果:Cu2 在72 h和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4 mg/L和0.17 mg/L,而Cd2 在72 h和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00 mg/L和1.10 mg/L。等浓度联合毒性试验表明:在72 h和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86 mg/L和0.16 mg/L,在72 h和96 h的S值分别为1.33和1.07,AI值分别为-0.03和-0.07。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毒性增强;螺的规格对Cu2 的毒性作用影响不大。结论:Cu2 的毒性比Cd2 强,联合毒性表现为拮抗作用;温度对重金属的毒性有明显影响,而螺的规格对毒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汞和铬对黄鳝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水族箱内进行汞和铬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急性毒性试验.Hg2 的48 h、96 h LC50分别为1.20、0.67 mg/L;Cr6 的48 h、96 h LC50分别为88.21、60.55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067 mg/L和6.055mg/L,汞的毒性远大于铬.  相似文献   

6.
Cu~(2+)、Zn~(2+)、Cd~(2+)对厚颌鲂幼鱼的联合致毒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与加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Cu2+、Zn2+、Cd2+对厚颌鲂(M 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结果显示:3种重金属离子对厚颌鲂幼鱼的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Cu2+、Cd2+、Zn2+,其中Cu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0.54 mg/L、0.38 mg/L、0.27 mg/L、0.23 mg/L;Cd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4.32 mg/L、8.34 mg/L、6.36 mg/L、4.44 mg/L;Zn2+对厚颌鲂幼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21.95 mg/L、17.56 mg/L、15.33 mg/L、14.62 mg/L。Cu2+、Cd2+、Zn2+对厚颌鲂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56 mg/L、0.849 mg/L、3.372 mg/L。Cu2+、Cd2+、Zn2+两两共存时对厚颌鲂幼鱼96 h的联合毒性效应均表现为毒性增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和幼体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和幼体的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胚胎24h和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4.150、50.433mg/L,安全浓度为9.3513mg/L。高锰酸钾对虎斑乌贼幼体的24h、48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5343、0.4897mg/L,安全浓度为0.1234mg/L。虎斑乌贼在胚胎期与幼体期对高锰酸钾的敏感性强度为:幼体期〉胚胎期。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条件下,用水毒理学方法研究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高锰酸钾(KMnO4)对黑斑蚌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并由此推断2者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试验采用96 h静水式实验法,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AS、KMnO4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顺序为KMnO4>LAS,LAS、KMnO4等2种实验试剂对黑斑蛙蝌蚪24h的LC50分别为11.6 mg/L和3.67 mg/L;48 h的LC50分别为10.0 mg/L和3.15 mg/L;96 h的LC50分别为8.57mg/L和2.17 mg/L.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LAS-KMnO4对黑斑蛙蝌蚪的联合毒性在24、48、96 h的相加指数AI>0,均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3种重金属药物对金鱼胚胎-仔鱼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温18~23℃条件下,采用半静止式生物毒性实验法,探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硫酸锌和重铬酸钾3种重金属药物对金鱼(Goldfish)胚胎-仔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药物处理组中,孵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的初孵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其数量随试验时间延长而增加,畸形症状也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更趋严重。3种重金属药物的毒性强度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硫酸锌>重铬酸钾;对金鱼胚胎106 h LC50和孵化安全浓度分别为5.53 mg/L、19.77 mg/L、435.60 mg/L和0.55 mg/L1、.98 mg/L、43.56 mg/L;对金鱼仔鱼96 h致畸EC50分别为2.24 mg/L、10.54 mg/L和327.52mg/L;对金鱼仔鱼96 h 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2.63 mg/L、17.59 mg/L、274.28 mg/L和0.26 mg/L、1.76mg/L2、7.43 mg/L。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胭脂鱼幼鱼作为测试生物,开展了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通过试验获得了这3种农药对胭脂鱼幼鱼24 h、48 h、72 h和96 h的LC50.值.其中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对胭脂鱼幼鱼96 h的LC50值分别为2.0μg/L,0.049 mg,L,16.0 mg/L.胭脂鱼幼鱼对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96 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μg,L,4.9μg/L,1.60 mg/L,3种农药对胭脂鱼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氰戊菊脂、三唑磷、敌百虫.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石油烃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影响,采用半静水法探究了0号柴油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红螺(Rapana bezona Linnaeus)、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的急性毒性影响和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三种酶活性的慢性毒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0号柴油对大泷六线鱼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4.27、18.79、12.02和4.50 mg/L,对红螺的48 h、72 h、96 h的LC50分别为595.6、232.2和102.3 mg/L,0号柴油对大泷六线鱼、红螺的安全阈值分别为0.45和10.23 mg/L。对三角褐指藻的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半抑制浓度(EC50)分别为13.43、10.47、5.32、4.05、3.48和3.00 mg/L。研究得出海洋生物对0号柴油耐受性的大小顺序为贝类>鱼类>浮游生物。通过石油烃对缢蛏的30 d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发现,石油烃对缢蛏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影响整体上呈低浓度诱导、高浓度抑制,随着时间延长抑制效应增加的规律,其中AKP对石油烃的反应最为敏感,抑制效应最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了汞、铅、锌对高体鳑鲏鱼苗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24、48、72、96 h的LC50,Hg2+分别为0.6123、0.4734、0.3921、0.3621 mg/L;Pb2+分别为14.1421、13.7405、13.5261、13.1867 mg/L;Zn2+分别为24.4688、20.3542、19.5449、17.8608 mg/L。Hg2+、Pb2+、Zn2+对高体鳑鲏鱼苗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362、1.3186、1.7861 mg/L。  相似文献   

13.
吡喹酮、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对花鳗鲡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式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吡喹酮、甲苯咪唑和溴氰菊酯对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体重为0.87±0.19 g)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8±2℃时,吡喹酮对花鳗鲡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96 h LC50分别为73.85 mg/L、66.71 mg/L、56.57 mg/L、52.72 mg/L,安全浓度为16.34 mg/L;甲苯咪唑对花鳗鲡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96 h LC50分别为142.81mg/L、13.80 mg/L、5.19mg/L、1.74mg/L,安全浓度为0.023 mg/L;溴氰菊酯对花鳗鲡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96 h LC50分别为9.56μg/L、9.34μg/L、7.69μg/L、7.67μg/L,安全浓度为2.68μg/L。吡喹酮、甲苯咪唑、溴氰菊酯对花鳗鲡分别属于低毒、中毒、剧毒药物。甲苯咪唑对花鳗鲡的安全浓度0.023 mg/L远低于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的常用浓度1~2 mg/L,因此在花鳗鲡养殖中使用甲苯咪唑制剂需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14.
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温条件下,用静水生物测试法,分别用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24h的LC50值分别为0.6148mg/L和1.5987mg/L;48h的LC50值分别为0.5517mg/L和1.1637mg/L;72h的LC50值分别为0.4950mg/L和0.9906mg/L;96h的LC50值分别为0.4698mg/L和0.9828mg/L。硫酸铜和高锰酸钾对似刺鳊鮈幼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4698mg/L和0.09828mg/L。似刺鳊鮈幼鱼对硫酸铜和高锰酸钾的耐受力:高锰酸钾>硫酸铜。似刺鳊鮈人工养殖疾病防治过程中,硫酸铜和高锰酸钾消毒药液须慎用。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23±1)℃和pH6.9~7.3下,采用半静态法研究敌百虫、二氧化氯和聚维酮碘三种常用药物对平均体质量(6.1±0.23)g的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敌百虫对卡拉白鱼的24h、48h、72h、96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40mg/L、0.34mg/L、0.31mg/L和0.29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7mg/L;二氧化氯对卡拉白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8.18mg/L、27.16mg/L和24.93mg/L、23.00mg/L,安全质量浓度为7.57mg/L;聚维酮碘对卡拉白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19.91mg/L、83.87mg/L、72.78mg/L和64.61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4.13mg/L。三种药物对卡拉白鱼的毒性由高至低依次为:敌百虫二氧化氯聚维酮碘。敌百虫对卡拉白鱼毒性较强,在生产中需谨慎使用;二氧化氯和聚维酮碘的安全质量浓度高于生产中常用的泼洒浓度,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6.
3种消毒剂对中国龙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锰酸钾、甲醛和强氯精3种消毒剂对中国龙虾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中国龙虾的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是4.49、4.44、4.39和4.22mg/L,安全浓度是1.32mg/L。甲醛对中国龙虾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是135.19、125.22、125.22和121.79mL/m3,安全浓度为34.80mL/m3。强氯精对中国龙虾的24、48、72和96h的LC50分别为40.97,36.63,36.25mg/L和36.25mg/L。安全浓度为8.68mg/L。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敌百虫、硫酸铜和二氧化氯等3种常用渔药对攀鲈(Anabas testudineus)的急性毒性,在水温(30±1)℃下,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法进行了3种药物对攀鲈幼鱼[体质量(7.78±1.60)g、全长(7.89±0.44)cm)]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敌百虫对攀鲈幼鱼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