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2012年湖南省水稻集中育秧先进县(20个)衡阳县、华容县、桃源县、醴陵市、双峰县、祁东县、株洲县、岳阳县、沅江市、武冈市、汉寿县、湘潭县、赫山区、祁阳县、湘乡市、望城区、邵东县、宁乡县、安仁县、湘阴县。2.2012年湖南省水稻集中育秧先进乡镇(40个)宁乡县双江口镇、望城区丁字湾街道办事处、浏阳市永安镇、株洲县龙凤乡、醴陵市泗汾镇、湘潭县排头乡、湘乡市泉塘镇、衡阳县西渡镇、衡南县松江镇、衡东县新塘镇、  相似文献   

2.
一、原材料.麦秸、各色染料、乳胶或浆糊、黑绒布或黑绒纸、漂白粉、棉丝纸等. 二、工具.中小号轻便剪刀、裁纸刀、绘画用品、玻璃纸、调色工具、水盆或大铝锅、毛巾、电熨斗、毛笔、板刷、各式刻刀、针、粉扑、镊子.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122-122
第三积温带包括:延寿、尚志、五常北部、通河、木兰北部、方正林业局、庆安北部、绥棱南部、明水、拜泉、依安讷河、甘南北部、富裕北部、齐齐哈尔市华安区、克山、林口、穆棱、绥芬河南部、鸡西市梨树区、麻山区、滴道区、虎林、七台河市、双鸭山市岭西区、岭东区、宝山区、桦南北部、桦川北部、富锦北部、同江南部、鹤岗南部、宝泉岭农管局、绥滨、建三江农管局、八五三农场。  相似文献   

4.
1、配料: 袋装冰鲜鸭脖5000g、干辣椒400g、姜块100g、葱节120g、八角20g、三奈10g、桂皮8g、小茴香10g、草果10g、花椒10g、丁香5g、砂仁8g、豆蔻12g、排草5g、香叶3g、精盐200g、味精15g、红曲米50g、料酒100g、鲜汤5000g、精炼油2000g.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积温区划———第一积温带第一积温带包括:哈尔滨市平房区、道里区、香坊区、南岗区、松北区、太平区、阿城区、双城、宾县、大庆市红岗区、大同区、让湖路区南部、肇东、肇源、肇州、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泰来、杜蒙、东宁。  相似文献   

6.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区)衡阳市、岳阳市,赫山区、衡阳县、桃源县、沅江市、醴陵市、望城区、岳阳县、安仁县、湘阴县、祁东县、双峰县、衡南县、汨罗县、耒阳市、宜章县、湘乡市、华容县、湘潭县、邵东县、道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许靖波、吴振文、朱克服、钟武云、戴渐红、杨厚波、王峰、陈安柏、黎作风、熊春来、龙国文。全国种粮大户陈文敏(衡阳县)、刘啸(澧  相似文献   

7.
供求信息     
《中国农资》2013,(1):21
<正>衡水佳禾农资有限公司原料肥辐射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沧州、德州、聊城等地;年销售各种化肥18万吨。现货供应以下商品: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合肥、BB肥、进口及国产全系列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品牌有:瓮福、云天化、中农、中化、青海盐桥、佳禾源、冀衡、铁狮等。  相似文献   

8.
供求信息     
《中国农资》2013,(3):22
<正>衡水佳禾农资有限公司原料肥辐射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沧州、德州、聊城等地;年销售各种化肥18万吨。现货供应以下商品: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合肥、BB肥、进口及国产全系列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铵、硫酸铵。品牌有:瓮福、云天化、中农、中化、青海盐桥、佳禾源、冀衡、铁狮等。  相似文献   

9.
1、优质红松、云杉、青仟、白仟、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秋、椴树、榆树、山里红、山定子、山桃、臭李子、五角槭、茶条槭、蒙古栎、白丁香、白桦等绿化大树及种子。规格:高0.5—5米,树干通直,冠形圆满,带土坨。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2年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市: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邵阳市、常德市、益阳市、永州市、怀化市。2012年湖南省粮食生产标兵县:长沙县、宁乡县、株洲县、衡山县、邵阳县、武冈市、临湘市、汉寿县、鼎城区、石门县、祁阳县、冷水滩区、东安县、零陵区、新化县、溆浦县、靖州县、芷江县、龙山县、永顺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不同年代育成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的形态、产量和品质性状,及其对施肥水平的响应,明确大豆主要农艺性状随产量改良的演变趋势。【方法】以祖先亲本相同(均来自Williams和Amsoy)分别在中国辽宁省和美国俄亥俄州(相同纬度)育种程序下育成的代表性品种为试材,于2011、2013和2014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磷酸二铵为种肥,设3个施肥水平(0、150 kg·km-2、300 kg·km-2),测定大豆成熟期的农艺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结果】随着大豆产量的改良,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降低、节间长度缩短、倒伏指数下降、收获指数增加;俄亥俄品种的分枝数和结荚高度增加,而辽宁品种则下降。单株粒数的改良是俄亥俄品种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辽宁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百粒重的增加。在品种选育进程中,俄亥俄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升高;辽宁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无显著变化。与相同年代育成的辽宁品种相比,俄亥俄品种株高矮,节间长度短,抗倒伏能力强;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收获指数以及产量明显增加;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而脂肪含量极显著升高。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俄亥俄品种的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保持相对稳定,而辽宁品种的增幅较大。俄亥俄品种的籽粒产量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辽宁品种则在中肥条件下表现最佳。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籽粒产量与株高、节间长度和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株高、单株粒数和收获指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结论】在大豆品种产量改良过程中,俄亥俄品种和辽宁品种的株高和节间长度均呈下降趋势,植株的抗倒伏能力得到增强,收获指数提高,但俄亥俄品种的改良程度大于辽宁品种。俄亥俄品种产量的改善多得益于单株粒数的增加,而辽宁品种则得益于百粒重的提高。俄亥俄品种的耐肥性得到增强,其株高和倒伏指数在不同施肥水平下保持稳定,而辽宁品种则随施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宿州的西二铺村和湖町村分别设置了农民习惯施肥(CK)处理、配方肥处理、配方肥分别配施锌肥和硫肥处理以及同时配施锌肥和硫肥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配方肥显著增加了小麦产量,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进一步增加了小麦产量,进而提高小麦经济效益;同样,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提高了小麦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平均增幅达到35.0%、107.0%、99.1%。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增加了籽粒锌和硫的积累量,对籽粒锌含量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籽粒硫含量影响不明显。不同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差异均不显著,但增施锌肥和硫肥提高了小麦籽粒的谷醇比,降低了直支比,有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因此,在土壤锌和硫含量较低的地区,配方肥配施锌肥和硫肥能促进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清安  姚建莉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19):3430-3447
苦杏仁是一种优良的药食两用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经济利用价值。苦杏仁及其加工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而我国杏仁产量的80%左右仍以原料形式售卖,未充分发挥苦杏仁加工增值率大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苦杏仁加工行业集中度低,规模化的产品加工企业较少、技术落后,对苦杏仁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功能性成分的损失大和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苦杏仁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其附加值是苦杏仁加工行业面临的瓶颈。本文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苦杏仁去皮、脱苦及干制加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随后又对苦杏仁油、精油、蛋白和苦杏仁苷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着重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苦杏仁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了合理建议,为高效综合利用苦杏仁资源,提高其加工附加值和促进苦杏仁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最后,对制约苦杏仁加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展望:一是建议后期应采用现代食品绿色去皮技术替代传统沸水烫漂去皮法,加强去皮废水中的活性成分的回收利用和皮的高值化开发利用研究;二是采用超声波等新技术实现苦杏仁的快速高效脱苦,减少苦杏仁中营养成分的损失和脱苦废水排放;三是创新技术努力实现主要成分同时综合提取利用,即在提取苦杏仁油的同时抑制苦杏仁苷酶的活性并防止蛋白过度变性和苦杏仁苷的降解,使苦杏仁中各主要成分互不影响,从而得到最大化综合利用,并将此技术早日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总之,对于苦杏仁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其加工副产物的回收及高值化利用和产品的创新研究,同时提高杏仁产业的融合度,进而提升其加工产品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效益,最终促进杏仁行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共用240只1日龄健康雏鸡,分别于14,14和28日龄点眼滴鼻接种 Lasota 疫苗,在免疫后不同时期,采取实验鸡血液、泪液、肠液、气管液和胆汁、脾脏、法氏囊、胸腺、盲肠扁桃体、丕氏斑、十二指肠及哈德尔腺、支气管,检测了相应的 IgG,IgA,IgM 和 HI 滴度。T,B 细胞数量和功能,淋巴细胞数量以及浆细胞和酸性α-萘酚酯酶阳性 T 细胞(ANAE~+T)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雏鸡免疫后,脾脏、法氏囊和胸腺中 ANAR~+T 细胞与浆细胞显著增加,消化道和呼吸道相关局部免疫组织中的浆细胞、ANAE~+T 细胞数量也明显上升;与此相应,血液 T 细胞和脾脏 B 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增强;血液 T,B 细胞、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血清、泪液、气管液、胆汁和肠液中的 IgG,IgA,IgM 含量和 HI 滴度均程度不同地增加。免疫鸡脾脏、盲肠扁桃体和丕氏斑的淋巴小结数量增多,直径增大。这些表明免疫鸡不仅全身和局部的体液免疫反应,而且其细胞免疫应答也显著增强。雏鸡新城疫二免后,其免疫器官和局部免疫组织的浆细胞和 ANAE~+T 细胞进一步增多,血液 T 细胞和脾脏 B 细胞免疫功能也增强;血液 T 细胞。B 细胞与淋巴细胞数及 IgG,IgA,IgM含量和 HI 滴度程度不等地增加;泪液、气管液、肠液和胆汁的前述指标均升高,说明雏鸡 ND二免产生了显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作用。新城疫强毒攻击后,对照鸡免疫器官组织和相应体液中的免疫指标均明显降低。呈现全身和局部免疫机能衰竭,全部死亡。与此相反,二免鸡免疫应答水平进一步提高,明显优于一免鸡,获得可靠的免疫保护,这与其显著增强的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周琳  杨祯妮  张敏  程广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1):3934-3942
目的 我国是肉类生产和消费大国,2017年我国肉类产量达到8 588.1万t。从全产业链的视角看,肉类从生产者到消费者餐桌要经历养殖、屠宰、排酸、分割、运输、零售、储藏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耗,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尤其是从屠宰后到终端消费所经历的环节。本研究将聚焦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四个基于全产业调研大肉类产品,重点关注分割、遇冷排酸、运输、零售、批发、冷冻等动物性产品从屠宰到消费的重要环节,明确猪、牛、羊、鸡四种肉类产品在主要环节中的食物损耗量,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肉类产品的可食用比例。方法 基于系统分析的思路,从全产业链视角将肉类从生产到消费终端链条中可能会产生损耗的环节划分成分割、运输、销售终端、预冷排酸、冷冻储藏五个环节,通过全产业链跟踪调查的方法,分别收集猪肉、牛肉、羊肉、鸡肉产业链条以上各环节的损耗数量。考虑到冷鲜肉、热鲜肉、冷冻肉的三种消费形态产业链条的差异性,笔者以不同消费形态的市场占比为权重,在获得每类消费形态全产业链损耗基础上计算综合损耗率。可食用比例则基于经营主体长期屠宰分割后的实际数据计算得到。在典型区域的选取上以主产省为重点,选取不同规模的企业、商超、农贸市场等经营主体,通过一对一访谈调研,获取一手数据。结果 通过对北京、四川、重庆、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吉林、内蒙、新疆等10个省(市),19个一体化企业、7个屠宰分割企业和16个终端销售市场的调研可知,当前我国猪肉、鸡肉、牛肉和羊肉全环节损耗率分别是8.1%、11.22%、1.47%和7.45%。从肉类流通消费形态划分,猪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2.69%、4.12%、8.10%;牛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7.17%、8.68%、11.47%;羊肉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4.63%、6.53%、7.45%;禽肉冷鲜肉和冷冻肉的损耗分别是6.31%、11.22%。结合不同流通形态的占比计算可知猪牛羊禽的全产业链综合损耗率分别为4.36%、9.55%、5.94%、9.30%;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78.48%、81.26%、73.72%、68.55%;整体可食用率分别是90.29%、94.84%、96.46%、78.91%。结论 由于饮食习惯的差异,整体上看中国肉类损耗要显著低于欧美、日本等其他国家,食物利用率高。然而肉类全产业链依然存在中小规模企业加工、分割技术水平较低,批发和零售环节冷藏设备的不到位,冷冻肉以及国内很多地区居民依然偏好热鲜肉品等原因,均是目前中国肉类损耗的主要原因。从长远看,随着冷鲜肉消费比重的增加,屠宰分割环节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冷藏和储运设施设备的完善,我国肉类全产业链减损降耗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筛选不同养分的高效利用型砧木,对12种砧木嫁接‘87-1’品种的氮、磷、钾、钙、镁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为葡萄生产中的砧木选择和肥料利用率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连续两年对12种砧木嫁接‘87-1’品种组合的苗木在萌芽期、始花期、末花期、种子发育期、果实转色期、果实成熟采收期和落叶期7个关键生育时期进行整株取样,测定植株氮、磷、钾、钙、镁矿质元素含量,计算各组合单株元素累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果实生产效率和收获指数,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砧木对氮、磷、钾、钙、镁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不同砧穗组合氮、磷、钾、钙、镁的单株累积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87-1/34EM组合的氮、磷、钾、钙、镁累积量最高。以干物质生产效率、果实生产效率为指标,评价养分生物及经济利用效率,结果表明,87-1/420A组合氮和钾的干物质生产效率最高,87-1/贝达和87-1/101-14组合磷和钙的干物质生产效率较高,而镁的干物质生产效率中则以87-1/5BB组合表现较好;钾果实生产效率以‘1103P’砧木表现最好,‘101-14’砧木氮、磷、钙和镁的果实生产效率最高。收获指数体现了果实中养分的吸收分配情况,不同砧木处理下,‘贝达’砧木磷和钾的收获指数最高,氮、钙和镁的收获指数分别以‘SO4’‘5BB’和‘华葡1号’砧木表现最高。【结论】本研究中不同砧木对氮、磷、钾、钙、镁的吸收情况差异显著,吸收能力与利用效率之间表现不一致。‘贝达’和‘101-14’砧木对磷和钙具有较高的生物及经济利用效率;‘1103P’砧木钾的生物及经济利用效率较高;氮和镁的生物利用效率分别以‘420A’和‘5BB’砧木表现最好,而经济利用效率则以‘101-14’砧木表现最好。另外,‘贝达’砧木促进了磷和钾向果实的分配,‘SO4’‘5BB’和‘华葡1号’砧木分别促进了氮、钙和镁向果实的分配。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是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支持创业系统(Innovation Driven Entrepreneurship, IDE)重视创新与创业的协同推进,强调基于创新的创业以及创业对创新的互动作用,通过资源、环境、政策的协同设计与开发,实现更持久的发展活力。我国台湾休闲农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政府、市场、学界、业界等多主体互促,共推休闲农业发展的实践。基于IDE发展理念,从创新创业系统的识别与构建、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与参与、发展政策措施的形成与推进等角度,解析台湾休闲农业创新驱动创业的实践模式及路径。台湾休闲农业IDE发展模式以创新能力的培育、创业能力的拓展为核心,用基础设施、政策制度、社会环境为支撑,发挥政府、企业、学界、业界、资本等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合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IDE框架能够充分实现休闲农业利益相关者互动与协作,释放区域发展潜力,形成新的发展路径,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提高居民福祉。  相似文献   

18.
观察和比较福建省10个主栽橄榄品种果实形态及外果皮、中果皮的结构.结果表明,橄榄不同品种在果实形态、角质层、外果皮表皮细胞、中果皮外侧机械组织层细胞、果肉两型细胞(薄壁细胞和厚壁细胞)、细胞壁加厚特征、榄脂道腔大小及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具品种特征.橄榄果实角质层厚,表皮细胞外壁厚,排列紧密,果肉外层机械组织层细胞型小而且细胞壁厚,层次多,果肉两型细胞差异不大,且小型厚壁细胞量多,细胞壁厚,榄脂道腔大,分布近果沿皮部且密集为橄榄果实耐贮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智慧植保及其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了智慧农业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了植保信息化,提高了植物保护的智能化水平,推动着传统植保向智慧植保发展。智慧植保是现代植保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要体现,具有智能化、高精确性、高效率、可持续性、高安全性的特点。为了促进对智慧植保的认识,本文基于农业、科技和学科的发展,分析了智慧植保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分别从概念、理论框架、应用场所、关键技术等方面对智慧植保进行了阐述,提出智慧植保主要具有智能监测、智能预测预警、智能决策、智能溯源、智能管理、智能服务等功能,简要介绍了智慧植保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技术的应用,并从重视智慧植保的发展潜力、智慧植保体系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合作、技术研发、标准化建设、学术交流、技术培训、农村基础设施和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智慧植保的建议,可为智慧植保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Soil fauna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therefore, the study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fauna and amendments will help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amendments to soil fauna.【Method】During 2016-2019,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il fauna community in the soil surface layer (0-20 cm) of wheat and maize rotation area with different amendments were investigated. There were four treatments, including no amendment (CK), organic amendment 15 t·hm-2 (YJ), inorganic amendment 2.25 t·hm-2 (WJ) and organic amendment 15 t·hm-2+inorganic amendment 2.25 t·hm-2 (YW). 【Result】During the study period, 4 351 soil fauna belonging to 8 classes, 20 orders, 41 families, and 44 classes were collected, of which 28 families were macrofauna, and the dominant groups were Asilidae and Myrmicinae, accounting for 62.9% of the total captured soil macrofauna. In another, 14 families soil meso-and micro-faun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dominant groups were Acarid and Oribatida, accounting for 93.0% of the total captured soil meso- and micro-fauna. Soil fauna mainly belonged to saprozoic and omnivore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total number and taxa of soil fauna collect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was the highest under WJ, and the lowest under YJ. The number of Scutigerellidae, Sejidae and Japygidae decreased and their richness index decreased, while the mites increased, and the dominance index was high under amendments comparing with CK.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dividual number and diversity index of small and medium animal communities among different years (P<0.05), and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showed a gradually increasing trend; but the Jaccard index (q) of soil fauna was less than 0.50 among all treatments, and the similarity of macrofauna communit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meso- and micro- community. The ecological niche widths of meso- and micro- soil fauna, such as Acarid, Oribatida, and Onychiurida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macrofauna, such as Myrmicinae. However, the niche overlap index was higher than 0.97, indicating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amendments increased the common resources of soil fauna. The NMD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oil animal community in wheat season 2018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other years, whereas, in maize season of 2016, 2018, and 2019, there were different. The results of RDA indicated that soil TN and AK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carid, Oribatida, Onychiuridae, Enicocephalidae, Carabidaein wheat season (P<0.05);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pH wer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Acarid, Enicocephalidae, Sciaridae, and Asilidae in maize season (P<0.05). The PR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Uropodidae peaked in October 2017, and that of Asilidae and Myrmicinae peaked in October 2016 under YJ.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Onychiuridae, Acarid, and Oribatida reached a peak in October 2016 under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amendments, and that of Phlaeothripidae and Enicocephalidae appeared in 2019 and peaked in October 2019, demonstrating the incongruity of soil fauna groups to the amendments. 【Conclusion】The variation of soil fauna community and diversity in different years were much more profound than amendments, and the amendments modified soil fauna community and diversity mainly by changing soil pH, SOM, and TN in a fluvo-aquic sandy s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