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贵州占里侗寨旅游发展的资源和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围绕旅游基础措施、民族文化宣传力度、民族语言等方面展开介绍。建议结合当地适宜的环境和多彩的侗族文化,通过加大资金及政策投入、提升民族品牌加强宣传、提高村民参与旅游意识等,来发展占里民族村寨旅游,走当地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军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029-3032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民族村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受到广泛重视.通过对当前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现状的梳理,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110-111
黔东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村寨的主要聚集地之一,民族村寨旅游在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上具有重大影响,而随着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日益开发,逐渐出现了"千寨一面"、原生态风景及原真性人文受冲击、民族文化传承断层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合理应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才能促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耕文化的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民族村寨地区农耕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内涵深厚,具有很强的原始神秘性,开发当地农耕文化资源能为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带来新契机。总结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当地特色农耕文化文化资源,提出3点解决问题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民族村寨旅游环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军华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3):2795-2798
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阻碍了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护旅游环境是当务之急,也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业兴起,村寨旅游成为民族旅游的一大亮点。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开发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何保持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符合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开发,建立少数民族村寨新型旅游模式成为当下旅游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浅析民族旅游开发中产生的问题,并设计一种较科学且具有可行性的新型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7.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对贵州占里侗寨旅游发展资源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围绕旅游基础设施、民族文化宣传力度、民族语言等方面展开介绍。建议结合当地适宜的环境和多彩的侗族文化,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民族品牌影响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村民参与意识等途径发展占里民族村寨旅游,走具有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CNKI数据库近10年来(2007—2016年)收录的225篇有关民族村寨旅游方面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归纳了近年来国内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文献分布、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具体的述评,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对后期的研究加以展望,以期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正渗透到民族村寨文化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为闭塞的民族村寨带来了新奇的“异域”文化,另一方面也让一直以来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村寨文化措手不及,面临文化内涵遭遇异化、村民对传统文化缺乏自觉与自信以及盲目寻求改变等可持续发展困境.因此,需要唤醒村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构建民族村寨信仰性文化和规范性文化、在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遵循文化规律、尊重文化生态环境,促进少数民族村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探析——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十分宝贵的旅游资源,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对民族村寨产生的负面影响也越发明显。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分析了西江苗寨的民俗民风和人文地理资源,指出了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规划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介绍该片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等,并分析乡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提出了相关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皖南古村落旅游景观资源再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古村落作为"新安文化"发源地,其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该研究阐述了皖南古村落的旅游景观资源类型,分析了皖南古村落现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村落再开发的开发原则与旅游产品的重新构建形式,最后尝试性探讨了古村落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沈绍岭  董硕  赵从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48-8751,8758
河北省乡村旅游正处于建设试点阶段。河北省农垦区面积较大,并有一定数量和特色的集体所有制乡村。这两种类型的区域资源条件好、特色较突出、交通较便利、人口素质较高,是建设乡村旅游试点的良好选择,可开发观光休闲游、教育游、体验游、怀旧游等多种旅游模式,尤其是难得的爱党、爱国、爱集体的思想教育基地。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市场、准确定位、保持特色、爱护资源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有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古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且相对与外隔绝.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古村落作为独特的旅游资源被开发,其自身的社会文化所受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在概括古村落旅游地旅游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古村落旅游地社会文化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探讨了促进古村落旅游地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旅游资源的品牌效应和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理论,通过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对徽州古村落的影响研究,同时对两类旅游资源的对比分析,得出黄山风景区和徽州古村落的优劣层次。借助相关分析和竞争理论建立影响关系特征,根据影响阶段的理论依据,将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对徽州古村落的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利用相关数据对各阶段的影响进行实证,在此基础上提出徽州古村落与黄山风景区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旅游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了体验经济的属性,而创造独特的、难忘的、新奇的旅游体验,让旅游 者在旅行过程中获得多层次需求的满足成为旅游企业努力的方向。在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针对乡 村花卉旅游市场,了解游客市场需求,发挥资源优势,转变运营思路,对原有的花卉旅游产品进行提升 和创新是目前值得思考研究的课题。根据模型提出乡村花卉旅游产品的提升策略,主要是针对存在 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合理论给出系统的产品建议,同时也提出了政府、企业、乡村、人才培 养等方面保障建议以促进花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琴  林媚珍  莫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47-348,351
主要探讨了小洲村古村落旅游资源情况、古村落旅游发展状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洁  牟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6-15487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马湖风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风景区及村落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璜琅村落的环境特色,包括村落历史与民族风情、景观资源与环境生态品质以及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总结了村落建设在风景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物质和精神2个方面探讨了璜琅村落的更新措施,一方面通过整合村落空间布局形态、整治建筑风貌、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来更新村落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挖掘村落的莼菜文化,营造水乡舒适的心理环境,使自然景观与休闲文化相结合,以便于游客体验良好的心理环境氛围,进而促进璜琅村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韦东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52-353,356
通过游客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古村镇综合旅游吸引力计算模型,对古村镇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运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9-920,975
以河南云台山景区内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云台山村落概况以及村落资源现状。探讨了云台山景区村落旅游资源整合的意义,指出其有利于云台山景区内旅游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拉动焦作市旅游业的整体提升,还有利于提升焦作山水品牌。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云台山景区村落旅游资源整合的思路,强调应拓展交通网络,促使村落融合;规划村落形象,拓展旅游空间;丰富村落文化,深化景区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