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冲泡水温和时间对湄潭翠芽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湄潭翠芽的泡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冲泡温度和冲泡时间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冲泡湄潭翠芽后对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多酚化合物泡出量进行测定比较,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特级茶样、一级茶样的最佳冲泡条件为85℃、5min,其茶汤中各主要成分泡出量较为协调,茶叶的汤色、香气、滋味以及叶底均较佳,适合普遍消费者的口感;二级茶样的最佳冲泡条件为75℃,3min。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冲泡方法对白茶茶汤主要生化成分溶释的影响,测定不同醒茶次数处理后茶汤中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和溶出总量,并进行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醒茶冲泡可明显提高第1泡茶汤中茶多酚含量,降低第2~4泡茶汤中茶多酚含量;醒茶一次冲泡可明显提高第1泡茶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第3泡茶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醒茶两次冲泡显著降低了第2泡、第3泡茶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醒茶一次和两次处理明显降低了第3泡茶汤中黄酮类含量,对其他泡次影响不大;醒茶一次处理明显降低了第1泡茶汤酚氨比,提高了第2~3泡茶汤酚氨比。醒茶一次后冲泡有利于白牡丹茶饼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主要品质成分的溶释,茶汤滋味品质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硒溶出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恩施富硒茶的冲泡工艺,并考察水质和冲泡次数对恩施富硒茶硒和茶多酚的溶出特征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恩施富硒茶的最优冲泡条件为茶水比2∶50(m/V,g/mL)、冲泡温度100℃、冲泡时间6min、茶叶粒径150μm;在最优冲泡条件下,硒的溶出量为385.57ng/g,且一道茶汤中硒的浸出率约为12%,分别是二道茶汤和三道茶汤的3倍和6~7倍。自来水冲泡的茶汤硒溶出量要高于超纯水冲泡的茶汤,每道茶汤中四价硒所占比例为70%~90%,且溶出的硒大部分存在于茶叶溶出的小分子部分。茶多酚的溶出规律与硒相似,一道茶汤中茶多酚的溶出量达到60mg/g,分别是二道茶汤和三道茶汤的2倍和3倍。抗氧化实验表明,富硒茶茶汤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超纯水冲泡的茶汤抗氧化性要优于自来水;随着冲泡次数增加,茶汤的抗氧化活性也随之降低,冲泡3次即可达到对活性成分的较大利用。  相似文献   

4.
王宝森  刘杰  许春  郭俊明  张虹  许可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96-10597
[目的]探讨不同冲泡方式青云茶水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青云茶叶2 g,用45 ml沸高纯水冲泡5 min 3次,得出3道茶水,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3道茶水中矿物元素含量;然后改变冲泡时间为10和20 min,测定3道茶水中矿物元素含量;再改变水温为80℃,冲泡20 min,测定3道茶水中矿物元素含量。[结果]云南省金平县青云茶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Mn、Fe、Zn、Cu,为品质优良茶叶,其茶水中矿物元素含量顺序为Mn>Zn>Cu>Fe。青云茶矿物元素含量以第1道茶水最高,且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减少。Mn、Zn、Cu元素含量随冲泡时间的增加而增高,Fe元素含量则随浸泡时间增加而减少。80~100℃的水对矿物元素溶出量的影响不大。[结论]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能准确测定茶叶中的矿物元素含量,回收率在97.25%~102.50%,且方法简单、快捷,同一样品处理液可以连续测定多种矿物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冲泡条件对信阳毛尖茶汤内主要滋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冲泡水温(70、85、100℃)、冲泡时间(3、45、min)、茶水比(2 g∶150 mL、3 g∶150 mL、4 g∶150 mL)3个因素对信阳毛尖茶(外形条索细紧型、外形条索松泡型)茶汤内主要滋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条索紧结的茶样茶汤内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含量高于条索松散的茶样。这几项指标均随冲泡温度升高、冲泡时间延长、茶水比增大而增加。茶水比对水浸出物和氨基酸浸出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冲泡水温,冲泡时间对其影响最小。冲泡水温对茶多酚和咖啡碱浸出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茶水比,冲泡时间对其影响也最小。冲泡水温对酚氨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冲泡时间,茶水比对其影响最小。冲泡水温85℃、冲泡4 min,茶多酚和氨基酸浸出比率较好,茶汤滋味较佳。条索紧结的茶样以茶水比3 g∶150 mL时品质较好,条索松散的茶样以茶水比4 g∶150 mL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6.
从冲泡水质、冲泡次数、冲泡时间等因素出发,结合茶叶感官审评探讨冲泡条件对信阳毛尖茶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冲泡水质对信阳毛尖茶汤pH值影响极大,呈现越纯净的水冲泡的茶汤pH值越低、茶汤酸性越强的规律;同一种水质冲泡信阳毛尖茶的次数也会影响茶汤pH值,随着冲泡次数增加茶汤pH值升高,茶汤酸性减弱,表明茶叶酸性浸出物与碱性浸出物的比值随冲泡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同一种水质冲泡3~30 min间茶汤pH值变化不大。总之,对信阳毛尖茶汤pH值的测定应当限定冲泡用水与冲泡次数。  相似文献   

7.
泡茶时只有掌握好茶叶的用量和水的温度,才能使茶的味道更好。茶叶的用量有“细茶粗吃,粗茶细吃”之说。一般来说,细嫩的茶叶含茶汁较少,冲泡时要多放一点;粗茶含茶汁多,要少放一些。以250毫升一杯水计算,一般茶叶可放3 ̄5克,而乌龙茶等精细茶则应放8克左右。冲泡茶叶的水温要看水的质量和茶叶的等级而定。俗话说“:老茶宜沏,嫩茶宜泡。”所谓沏,就是用刚烧开的水;所谓泡,就是用热水瓶中的水。从科学角度来讲,用温度很高的水沏茶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水温最好是80 ̄90℃。特别嫩的茶,泡茶时水温还可以再低一些。其他中低档茶,可用100℃的…  相似文献   

8.
核桃叶制茶时适宜的杀青温度为80~100℃,杀青时间为3~5min。核桃茶叶富含Vc和黄酮类物质,而茶多酚含量只4.5%,核桃茶汤中Vc及黄酮类含量比龙井茶汤高3-4倍,就Vc浸出量而言,在水温90~95℃时,核叶茗与三泡台的最佳冲泡时间分别为5~7min和7~9min。核叶茗营养成分含量高,香气浓,口感好。  相似文献   

9.
玉环茶是采摘秋茶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其品质特征为:色泽绿润,形状完整美观,形似一对碧绿的玉镯。香气馥郁,滋味鲜醇,汤色黄绿。用玻璃杯冲泡,茶叶悬浮在茶汤中,黄绿鲜亮,像一个“8”字,  相似文献   

10.
研究茶叶冲泡过程中苯醚甲环唑在茶汤中的浸出质量浓度,并探讨不同冲泡条件对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质量浓度与浸出率随冲泡水温的升高和冲泡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而冲泡次数的增加,茶与水质量比的扩大,则使苯醚甲环唑的浸出率下降;茶叶苯醚甲环唑含量增加,茶汤中苯醚甲环唑浸出质量浓度相应增加,浸出率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6,(2):131-140
一.早期的茶具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泡好茶,也必须具备一套适合的器具。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顾,缺一则废。”人们品茶,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形和心境、环境等,还要讲究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既可以冲泡出理想的茶汤,又可增强品茶时的文化氛围。所以古人历来很重视茶具。陆羽《茶经》中的第四章“四之器”就是专门讲茶具的,只是他将采茶、制茶的工具称为“具”,而将煮茶、饮茶的工具称之为“器”。本文节所指的茶具就是专指煮茶、饮茶的工具,即《茶经》所称之“器”。茶具就…  相似文献   

12.
以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茶汤中硒含量,并分别研究了冲泡温度、冲泡时间、料液比、冲泡次数、冲泡水质等因素对紫阳富硒茶冲泡过程中硒溶出的影响,以期为指导紫阳富硒茶的科学冲泡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冲泡温度为100℃,冲泡时间为3 min,料液比为1∶100 g·mL-1,冲泡次数为2次,冲泡水质为农夫山泉水时,紫阳富硒茶中硒溶出较多,尤其冲泡水质为农夫山泉水时硒的溶出量达到最大值为4.0989μg·L-1。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表明,残留在干茶中的化学农药在茶叶冲泡过程中,会有部分迁移进入茶汤,其在茶汤中的浸出率与茶叶的冲泡方式(如冲泡温度、时间)、茶叶的整碎程度等有一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冲泡时的水温越高,冲泡时间越长,茶叶越碎,残留在干茶中的农药浸出越多。研究表明:苯醚甲环唑、杀螟硫磷、嘧菌酯在100℃下的浸出率分别为7.9%、14.7%、97.8%,几乎是60℃下浸出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4.
新茶上市话泡茶李盛仙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一天到晚离不开茶,但怎样泡壶好茶却知之甚少。要泡一壶好茶,不仅要有好的茶叶、好的水和一付适当的茶具,还要有泡茶的技巧。我国人民对泡茶十分讲究。古有“煎茶四要”、“试茶三要”规则,强调泡茶不仅要择水,还要讲究烹调得...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饮用普洱茶及正确引导普洱茶消费提供参考,结合感官品质审评对普洱茶(生、熟)两个紧压茶样,采用5 min3、min1、min和100℃、90℃、80℃水等不同冲泡处理的水浸出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普洱茶冲泡条件与水浸出物浸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在不同冲泡条件下其浸出物浸出规律均表现为:相同条件下,水温越高冲泡时间越长,水浸出物浸出量越多,水浸出物浸出速度越快;第1泡的水浸出物含量较高,随着泡次的增加而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6.
正撬茶:用茶刀从各种普洱茶紧压茶(饼、砖、沱等)撬下适量(5~10g)普洱茶;投茶:将撬下的茶叶投入内杯中;准备冲泡:将装有茶叶的内杯放入外杯中;第一泡:将沸水冲人杯中,由于阀门是关闭的,禁汤只能在内杯中浸泡茶叶,这第一泡也叫洗茶,和功夫泡法原理相同;打开阀门:迅速按动开关打开内杯阀门,让茶汤流到外杯中;  相似文献   

17.
不同硬度和pH的水对绿茶冲泡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质对茶汤感官品质的影响,测定了5种不同水的硬度和pH,对5种不同水质冲泡名优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同时测定了茶汤化学成分的浸出量。结果表明,水的硬度对茶汤的内质影响不大,超出软水范围,就会表现出其显著影响;水的pH在较小范围之内,对茶叶冲泡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谷帘泉水和庐山云雾茶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条件对谷帘泉冲泡庐山云雾茶品质的影响,为谷帘泉冲泡庐山云雾茶提供较优的方式。【方法】采用谷帘泉水以不同温度、茶水比、冲泡时间和次数等条件冲泡庐山云雾茶,对茶汤进行感官审评,以及色差、氨基酸和儿茶素等成分检测,分析不同条件下茶汤品质的特点,以及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间的关系。【结果】85℃水温冲泡庐山云雾茶品质最好,冲泡5 min茶汤醇爽较鲜。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的L值和a值逐渐下降,b值逐渐上升;不同温度间比较,L值和a值表现为70℃80℃85℃90℃100℃,b值规律相反,不同处理条件下茶汤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和儿茶素浓度变化规律与色差b值相似。优化了谷帘泉水冲泡庐山云雾茶的条件,建议杯泡法最优条件:水温85℃,茶水比1:50,冲泡3次,冲泡时间分别为1.5,1,2 min;盖碗泡法最优条件:茶水比1:30,冲泡5次,冲泡时间分别为30,20,20,25,30 s。【结论】谷帘泉水适合冲泡庐山云雾茶,配以较优的冲泡条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19.
冲泡时间对信阳毛尖茶汤中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找出较为合理的冲泡信阳毛尖的时间,最大程度地挥发信阳毛尖的营养成分。[方法]采用自然冲泡法分别冲泡信阳毛尖13、、57、9、min,测定茶汤中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研究冲泡时间对信阳毛尖茶汤中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水浸出物含量上升,1~3 min时增加较快,5~9 min时增加较为缓慢。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茶多酚含量增加,1~3 min时增加速度最快。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氨基酸含量增加,1~3 min时增加速度最快。随着冲泡时间的延长,茶汤中的咖啡碱总量增加。[结论]信阳毛尖冲泡5 min较为适合,茶汤中的化学成分较协调。  相似文献   

20.
茶道 《新农村》2006,(6):23-23
茶叶的耐泡程度除与嫩度有关外,主要决定于加工的方法。初制过程中把茶叶切碎,茶汁就容易冲泡出来,粗、老、完整的茶叶,茶汁冲泡出来的速度就慢。无论什么茶,第一次冲泡,浸出的量占可溶物总量的50%~55%;第二次冲泡一般约占30%;第三次为10%左右;第四次只有1%~3%了。从其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