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霉素对鲤鱼早期生产性能和耐运输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选择100 g 左右的鲤鱼种405 尾,随机平均分成9 组。1 组为对照组( 基础日粮) ;2 组为基础日粮+ 3 ×106 黄霉素+ 30 ×10 - 6 喹乙醇;3 、4 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30 ×106 的喹乙醇和30 ×106 金霉素;5 、6 、7 、8 、9 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 、2 、3 、4 、5 ×106 黄霉素。进行了60 d 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霉素显著的促进了鲤鱼生长和提高了饵料利用率(P< 0-05) ;在鲤鱼饲料中添加黄霉素对鲤鱼的耐运输能力没有负面影响;黄霉素在鲤鱼生长前期饲料中的最适用量为3 ×106 ;黄霉素与喹乙醇组合效应在鲤鱼早期不明显。黄霉素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添加剂在鲤鱼饲料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喹乙醇、酶制剂在鲤鱼饲料中的添加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喹乙醇、酶制剂在鲤鱼饲料中的添加效果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阎有利,韩如政辽宁省汤河水库渔场邱春刚喹乙醇(HMQ)和酶制剂分别做为促生长剂和助消化剂已在畜禽饲养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甚少。为探求它们在鲤鱼饲料中的添加效果,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3.
喹乙醇在鲤鱼养殖中安全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俊 《饲料研究》2000,(2):36-37
喹乙醇用作饲料添加剂具有明显的促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效果。同时其用量低,价格便宜,这几年来在饲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喹乙酵也用于淡水养殖的鱼虾饲料中,成为鱼虾饲料的一种主要促生长剂之一。笔者在工作中,常常碰到喹乙醇中毒事件或由于使用了喹乙醇带来的副作用,使畜牧和渔业受到巨大损失。为了研究喹乙醇在鲤鱼生产中的毒副作用情况,我于1999年4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了喹乙醇饲喂鲤鱼的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动物 选用鲤鱼,购自北京市永乐店韩大勇良种场,鱼平均体重175g。2-试验用药物添加剂,喹乙醇…  相似文献   

4.
为调查甘肃省饲料行业喹乙醇的使用现状,随机抽取了饲料生产和经营环节的128批饲料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发现60批标签标示添加喹乙醇的饲料样品合格率76.67%,无超量添加现象;68批标签未标示添加喹乙醇的饲料中有17批仔猪饲料含喹乙醇,仔鸡、羔羊饲料中不含喹乙醇。结果显示,虽然喹乙醇的使用现状较以前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饲料生产厂家没有严格遵守国家法规要求,没有明确标示出所添加的药物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喹乙醇是饲料中常见的促生长剂,适量使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但过量喹乙醇会对鲤鱼鳃、肾脏、肝脏等组织产生一系列的毒害作用。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应该对喹乙醇的使用量加以控制。本文从组织受损、营养代谢和生理生化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喹乙醇对鲤鱼的毒性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四逆散对自然鱼体和利用喹乙醇诱导其肝受损后的鱼体进行试验,通过测定投喂前后鱼体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浓度变化情况,研究不同剂量的四逆散对鲤鱼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逆散可降低鱼体血清GPT、GOT活性;对自然鱼体肝细胞有保护作用;对由喹乙醇诱发的肝损伤的鲤鱼,投喂200mg/kg的四逆散有恢复和治疗作用,且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喹乙醇作为一种促长剂,有其一定功效,但其蓄积毒性的弊端又限制了喹乙醇在市场上的大量应用,甚至被一些国家禁用。在中国,喹乙醇可以少量用于某些特定家畜的饲料中。为准确简便的测定饲料中喹乙醇添加量,实验进行方法摸索,采用乙腈直接提取饲料样品,旋转蒸发后用甲醇水溶液溶解进行液相色谱的测定。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样品重复性好,回收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一)长期用药在饲料中科学地添加适当的药物,有利于提高鸡的生产性能,较好地预防疾病,但是不少养鸡户因缺乏相应的用药知识,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磺胺类等药物,结果是药物在鸡体内蓄积损害肾脏,引起中毒;药物产生耐药性,引起"双重感染",增加鸡患病后治疗的难度;药物蓄积于产品中,降低产品质量,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增加了养鸡成本,降低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养鸡户不能随意在饲料  相似文献   

9.
<正> 喹乙醇又名“快育灵”,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抗菌助长剂,能促进畜禽健康生长,提高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增强畜禽的抗病能力。为探讨喹乙醇在本地饲养条件下的饲养效果,我公司1986年进行了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不同量的喹乙醇的饲喂试验。试验猪选择杜洛克×上海白杂交一代仔猪23头,按体重、性别随机分为三组,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采用同一日粮配方,试1组添加 50ppm的喹乙醇,试2组添加100ppm,对照组不添加。整个试验期划分为20~45公斤和45~90公斤体重两个阶段。预试期15天,正试期107天。试验结果:试1、2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03%和10.88%;饲料报酬提高5.73%和6.25%,  相似文献   

10.
通过2个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鲤鱼生长和前肠蛋白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Ⅰ选用540尾均重11.7 g的鲤鱼,随机均分为6组,随机选取3组分别饲喂鱼粉含量为10%、15%、20%的3种等蛋白基础饲料,另外3组分别饲喂添加有175 mg/kg蛋白酶AG的以上3种饲料,试验期60 d.试验Ⅱ选取120尾均重48.7 g的鲤鱼,随机分为2组,一组饲喂鱼粉含量6%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饲喂添加175 mg/kg蛋白酶AG的基础饲料为试验组,试验期为30 d.试验Ⅰ结果表明:摄食10%鱼粉饲料和20%鱼粉 175 mg/kg蛋白酶AG饲料的鲤鱼分别具有最低和最高的增重率;在10%鱼粉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显著提高了鱼体增重率(P<0.05),但在15%、20%鱼粉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鱼体增重率没有显著影响.试验Ⅱ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鲤鱼增重率提高了6.4%(P<0.05),饲料系数降低了5.4%(P<0.05).试验Ⅰ和试验Ⅱ中,添加蛋白酶AG对鱼体肌肉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消化酶活性的测定表明,在鱼粉含量为10%、6%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可显著提高前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和食糜蛋白酶活性(P<0.05),但在鱼粉含量为15%、20%的基础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对前肠组织蛋白酶活性和食糜蛋白酶活性没有影响.综上所述,在鱼粉含量较低的饲料中添加蛋白酶AG,可提高鲤鱼消化道蛋白酶活性,改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1.
农业部早在2001年168号公告中就对喹乙醇的使用范围作了严格规定:喹乙醇只能用于体质量低于35 kg的猪,禁用于家禽及水产养殖.2002年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将喹乙醇列为禁用渔药,2005年版兽药典也明文规定喹乙醇禁用于鱼类.但由于喹乙醇显著的促生长效果,少数饲料企业和养殖户仍在水产饲料中非法添加.农业部办公厅在2009年发布<关于加强喹乙醇使用监管的通知>,要求各级主管部门严查水产饲料生产企业违规添加喹乙醇的行为.由此可见,对饲料中喹乙醇进行监测非常重要,它既能保障饲料的安全可靠,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喹乙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金华 《中国饲料》2002,(10):17-18
喹乙醇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及广谱抗菌作用。相对其他兽药 ,添加成本较低 ,大部分饲料厂 ,特别是中小饲料厂多用其作为畜禽配合饲料的药物添加剂。由于喹乙醇具有中等至明显的蓄积毒性 ,饲料中添加量过大或混合不均匀、饲喂时间过长等均能引起鸡、鸭中毒。我国目前正加紧实施饲料安全工程 ,加大对违规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喹乙醇含量检测工作非常重要 ,参考有关资料 ,根据喹乙醇的理化特性 ,笔者摸索出了一套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中喹乙醇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简便、灵敏、准确 ,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对饲喂含有不同浓度喹乙醇饲料(75mg/kg、100mg/kg、125mg/kg)的猪体组织(肝脏、肾脏、肌肉)和血浆中喹乙醇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喹乙醇在猪体内的残留分布,探讨喹乙醇在血浆中的含量与猪体内组织的残留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饲料中喹乙醇添加量与组织和血浆中残留量均呈线性相关关系;同一浓度的喹乙醇添加量在猪组织和血浆中的残留量分布:肝脏>肾脏>肌肉>血浆;建立的血浆与组织间残留量的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正>一、长期用药在饲料中科学地添加适当的药物,有利于鸡提高生产性能,较好地预防疾病。但是,不少养鸡户因缺乏相应的用药知识,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磺胺类等药物,结果是药物在鸡体内蓄积,损害肾脏,引起中毒;药物产生耐药性,引起双重感染,增加鸡患病后治疗的难度;药物蓄积于产品中,降低产品质量,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增加了养鸡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 喹乙醇作为一种新型的畜禽促长剂,已逐渐被广大畜禽饲养者所认识。但作为抗菌素用于禽病防治尚不多见,现将笔者在禽病防治上对该品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一、临床应用 1.防治雏鸡白痢:喹乙醇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病例一:1988年3月15日,2日龄罗斯父母代种鸡2532只,高温育雏,饲料中添加200ppm的喹乙醇(含量为98%)连喂3天。间隔2天后,复用上述浓度连喂3天。结果白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正一、长期用药在饲料中科学地添加适当的药物,有利于鸡提高生产性能,较好地预防疾病。但是,不少养鸡户因缺乏相应的用药知识,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呋喃唑酮、喹乙醇、磺胺类等药物,结果是药物在鸡体内蓄积,损害肾脏,引起中毒;药物产生耐药性,引起双重感染,增加鸡患病后治疗的难度;药物蓄积于产品中,降低产品质量,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增加了养鸡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7.
黄霉素与喹乙醇组合对鲤鱼生长性能和耐运输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小秋  唐凌 《饲料工业》2001,22(2):33-35
本试验选用健康正常体重为 100g左右的鲤鱼 180尾,随机平均分成 4组,每组设 3个重复。试验设 4种处理,即基础饵料组(对照组)、基础饵料+ 3mg/kg黄霉素+ 30mg/kg喹乙醇、基础饵料+ 30mg/kg喹乙醇、基础饵料+ 3mg/kg黄霉素(即 A、 B、 C、 D4种处理组),试验分前、后期进行,前期进行了 60d(鱼的体重为 100g~ 200g),后期进行了 90d(鱼的体重为 200g~ 500g)。研究结果表明:黄霉素可以显著提高鲤鱼的生长速度和饵料利用率( P<0.05),这种作用前期比后期更明显;黄霉素和喹乙醇在生长前期没有组合效应( P>0.05),但是在生长后期则有极显著的组合效应( P<0.01);在鲤鱼饵料中添加 3mg/kg黄霉素或者 3mg/kg黄霉素+ 30mg/kg喹乙醇对鲤鱼的耐运输能力没有影响。黄霉素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添加剂在鲤鱼饵料中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一起雏鸭喹乙醇中毒报告1992年10月,昆山麻鸭场发生了一起雏鸭喹乙醇中毒事故,现将详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2年10月3日,昆山麻鸭场从上海青浦某孵坊购进樱桃谷肉鸭1000只。4日后饲料中添加了喹乙醇,当天的日饲量是16公斤。添加喹乙醇总量为2...  相似文献   

19.
在断奶幼兔日粮中添加“喹乙醇”与“福美多”进行对比试验,以促进幼兔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每公斤日粮中添加“喹乙醇”0.1克,或添加“福美多”0.907克,对幼兔增重均有效,以添加“喹乙醇”增重效果显著(P<0.05),饲料利用率较高,每增重1公斤比对照组降低成本12.4%。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您是手机微信用户,请添加《饲料与畜牧》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我们将于每月15日抽出5名幸运读者,赠送2014全年共计12本《饲料与畜牧·新饲料》杂志!您可以在"添加朋友"中直接查找公众账号"饲料与畜牧"添加我们,或者"扫一扫"如下二维码,点击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