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京郊某鸡场珍珠鸡群暴发鸡白痢,其病原为标准型的鸡白痢沙门氏菌。介绍于下。一、发病情况1987年底京郊某鸡场从南方某地引进珍珠鸡1000只(公:母=1:  相似文献   

2.
为了大理某种鸡场鸡白痢的净化方案的实施可行性,对大理地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并于2015年7月,对大理不同鸡场和农户的鸡随机选择2026只,进行采血并分离血清,进行检测调查。试验结果表明,2026份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673份,平均阳性率为33.22%。其中规模化鸡场鸡检测数为1811只,阳性579只,阳性率为31.97%;农户4户,被检测数为215只,阳性94只,阳性率为43.7%统计结果显示,该次调查中较规模化的鸡场鸡白痢的感染率小于农户(P0.05);鸡白痢的感染率与鸡的品种无关。  相似文献   

3.
2015年5月,某实验室送检病死兔1只,对其剖检并无菌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根据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试验结果,分离菌可能为沙门氏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和血清学鉴定结果进一步证实分离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氟苯尼考、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而对复方新诺明、诺氟沙星、多西环素等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4.
从广东某猪场严重腹泻的仔猪中采集12份仔猪黄痢、白痢粪便样品,共分离出6株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6株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拉啶、诺氟沙星等药物最敏感,可作为防治该猪场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利用所分离菌株研制出灭活铝胶菌苗注射产前母猪,其后代仔猪的黄、白痢发病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17,(9):61-64
仔猪白痢为仔猪常发疾病,严重制约生猪养殖产业。试验以沈阳地区某规模化生猪养殖场患白痢的63头仔猪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场仔猪白痢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共得到大肠杆菌分离株55株。分离株对磺胺甲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其次为青霉素;分离株对头孢噻呋最敏感。分离株多药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同时耐受5种抗菌药物的分离株最多,占27.3%。  相似文献   

6.
通过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及PCR检测,对2010年10月~2012年6月江苏、安徽两省送检的禽源病料进行鸡白痢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1 420份样品中分离鉴定出55株鸡白痢沙门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萘啶酸、羧苄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异恶唑和氨苄西林等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庆大霉素、头孢曲松、氯霉素和卡那霉素具有较强敏感性.上述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中,有49株(89.09%)为多重耐药菌株,其中以四耐菌株比例最高(25.45%).本研究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鸡白痢沙门菌发生与流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鸡白痢是由属于D血清群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现各种日龄的鸡均会感染发病。不同品种的鸡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不同的遗传抵抗力,如体温高、基础代谢强的来航鸡就比洛岛红鸡抵抗力强,在鹌鹑和珍珠鸡中也有暴发本病的报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出雏季节多见。该病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几种抗菌药物的抑菌试验,探讨抗菌药物对鸡白痢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查找广东某鸡场竹丝鸡雏鸡发病原因,对疑似鸡白痢沙门菌病残鸡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鸡场共分离获得2株鸡白痢沙门菌(S1、S2),鸡白痢沙门菌是鸡场此次疫病的主要病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盐酸四环素、甲氧苄啶等抗菌药为2株分离株的首选药物,临床治疗建议避免使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链霉素。试验表明,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治疗应重视多重耐药性问题,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珍珠鸡大肠杆菌敏感性药物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珍珠鸡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纯化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并进行4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极敏药物占27.5%,高敏药物占12.5%,中敏药物占20.0%,低敏药物占17.5%,不敏感药物占22.5%。其中,珍珠鸡大肠杆菌对先锋噻肟、舒普深、先锋必、菌必治最敏感。  相似文献   

10.
<正> 1990年4月14日,我场从北京农业大学试验鸡场引进京自雏鸡16400只。为提高雏鸡成活率,预防雏鸡白痢,我场用药物与生物制剂对雏鸡进行预防白痢和增重效果的观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目的白痢是危害养鸡的一大疾病之一,是养鸡业的大敌。此试验的目的在于筛选出一种对预防雏鸡白痢和增重均有较好效果的药物或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Pullorum disease)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呈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给鸡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对山东某鸡场临诊症状疑似鸡白痢的30只两周龄肉鸡进行诊断,通过细菌分离纯化培养、革兰染色试验、生化试验,确定致病菌为鸡白痢沙门氏菌。进一步的毒力检测试验显示分离菌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诺氟沙星、氟苯尼考敏感性较高,对红霉素、头孢拉定为中性,对阿米卡星耐药。使用诺氟沙星、氟苯尼考进行治疗,92%的病鸡获得痊愈,8%的病鸡死亡。本研究为鸡白痢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陕西省宁强县部分地区引起仔猪黄白痢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及其主要毒力因子,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从宁强县5个猪场采集的60份有疑似黄白痢症状仔猪的肛门拭子中分离出20个大肠埃希菌菌株。经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染色镜检、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确定分离菌株均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分型表明,20个分离菌株中有18株能确定血清型,分布在7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8株),占总数的40%。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抗药性。毒力因子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不携带STa、STb、LT和SLT-2e四个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13.
从江汉平原部分猪场严重腹泻的仔猪中采集24份仔猪黄痢、白痢粪便样品,共分离鉴定出8株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8株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磺胺六甲、头孢拉啶等药物最敏感。利用强毒分离菌株研制成油乳剂灭活菌苗对产前15 d母猪和初生仔猪进行免疫,疫苗对仔猪保护率达到100%,结果表明利用地方流行强毒分离菌株作为抗原制备疫苗进行免疫可有效预防猪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鸡白痢是国内外一直存在的常见传染病,该病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对养鸡业影响严重的疾病之一.2016年6月江苏省吴中区东山镇一家种鸡场发现部分25日龄左右的鸡发病,精神萎靡,肛门周围羽毛有白色粪便.本文就该病例着重于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药敏试验等实验室诊断,以此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陕西关中地区鸡白痢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陕西关中地区鸡场的生产状况及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现状进行调查,随机选取20个鸡场,采集血清305份,采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进行鏊定,并进行分离菌株药敏和动物治疗试验。结果显示,陕西关中地区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严重,阳性率为29%,其中父母代鸡场4个,血清65份,阳性率为20%,商品代鸡场16个,血清240份,阳性率为31%,商品代鸡场比父母代鸡场阳性率高出11%;咸阳、杨陵阳性率为24%,而宝鸡为31%,武功为35%。分离菌株对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氟哌酸、头孢噻肟高敏,用以上高敏药物对患病鸡群进行治疗,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对阜新市某肉鸡养殖场的94只疑似鸡白痢病鸡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共分离沙门氏菌79株,分离率为84.0%,79株鸡沙门氏菌对受试的12种抗菌药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性最高的是氨苄青霉素,最低的是链霉素和阿米卡星;经79株分离株中blaTEM基因的分离率为63.29%(50株),aadA2基因的分离率为58.23%(46株)。该鸡场沙门氏菌耐药水平较高,建议科学用药。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4,(8):58-60
无菌采集疑似沙门菌病病死禽的肝脏、心脏等脏器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分离得到无色、透明的菌落。对分离菌进行纯化、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证明所分离的细菌中有6株为鸡白痢沙门菌。6株鸡白痢沙门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的同源性达到99%以上。利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多数菌株耐药集中在萘啶酸、链霉素和罗美沙星等抗菌药物,而对氯霉素、痢特灵、头孢曲松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的敏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1发病情况2012年9月,吉木萨尔县大有镇某人饲养的600只35日龄的珍珠鸡,突然有开始发病,第一天死亡15只,至40日龄时,共死亡珍珠鸡145只,死亡率达到24%,病情呈蔓延趋势,于是前来就诊。经病原分离诊断为大肠杆菌引起。2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闭目呆立或者在地下缩成一团,羽毛蓬乱,饮食减少或者废绝。有的拉绿色的稀便,后期呼吸加快,不久死亡。3剖检变化剖检15只病死珍珠鸡,病死珍珠鸡皮肤肌肉呈紫红色,心包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部分地区引起仔猪黄白痢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血清型及其致病性,从凉州区4家规模化猪场采集了60份仔猪肛门拭子,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分离出20株大肠埃希菌菌株,然后经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确定了该次分离菌株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经血清型鉴定,表明20株分离菌株分布在8个血清型中,其中优势血清型为O8(9株),占总数的45%。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具有抗药性。该研究能够对凉州区仔猪腹泻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诊断和免疫防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在不同类型的养猪场中普遍存在。从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发生仔猪黄白痢病例中分离到7株细菌,经实验室检验确定为致病性大脑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仔猪黄白痢病的大肠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头孢噻肟钠、粘杆菌素高敏,对丁胺卡那霉素,先锋V号、新霉素中敏,建议选择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