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魏妮茜  项国鹏 《茶叶科学》2021,41(5):731-742
基于2011—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长三角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效果进行测度,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均持续提升,但两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茶产业发展阶段性和区域性不平衡问题突出,旅游产业区域协同效应显著。长三角各省域内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同步性特征较为显著,产业融合趋势明显。但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缓慢,整体上促进长三角茶旅产业系统的良性互动和高质量融合发展任重而道远。最后,提出长三角地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申素熙  梁月荣 《茶叶》2012,38(2):79-81
本文介绍了茶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中国茶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中国茶产业集群发展兼具阶段性;自发性形成和外生性形成机制并存;茶产业效应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快速辐射效应明显。笔者就进一步促进中国茶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茶产业从粗放到精细、高效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机械化,茶业机械化克服了限制茶产业规模发展的诸多制约因素,促进了茶产业创新和发展,延伸了茶产业链,促进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了产业效能,促进了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了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茶机产业之于茶产业,如"发动机之于汽车",伴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机行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一、安溪茶叶加工机械现状与存在问题1.安溪茶叶加工机械发展现状(1)加工机械企业现状  相似文献   

4.
结合整个茶叶产业发展诉求看,完善的产业机制和经营要素对整个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推动力。茶产业发展机制中,市场化元素不仅为整个茶叶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政府监管及服务提出了更高诉求。本文拟从当前茶产业发展背景认知入手,结合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义内涵及价值作用认知,通过分析目前整个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诉求,进而诠释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职能的具体作用,并尝试性提出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行政管理机制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家正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三产融合,茶产业作为横跨一二三产业的特殊产业迎来大好的转型升级机遇,使得全国各地的茶产业获得良好的发展,产业延伸拓展趋势日益显著,出现茶和旅游的融合。在十四五规划以后的新时期,茶产业发展应明确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关系,着重从政府统筹规划、市场消费引导、文化资源整合等方面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不断融合,走好茶旅融合发展道路,提高产业发展效益。  相似文献   

6.
李虎  董晓勇 《中国茶叶》2013,(11):12-13
为加大陕西宁强县产业扶贫力度,加快茶产业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全县茶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富民战略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根据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茶产业发展与扶贫开发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相似文献   

7.
以文化创意提升发展松阳茶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火香  张林福 《茶叶》2014,(2):94-96
茶产业已经发展到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阶段,茶文化作为茶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提升发展茶产业的作用也越来越显现。本文论述了文化创意的概念,以及当前茶产业的需求变化,分析了茶文化在松阳产业运用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与茶产业融合相关策略,实现松阳茶产业的提升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与茶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提升产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实现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式。茶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对于茶产业促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把握产业发展制高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在理论层面进行了茶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背景和内在机制的分析,之后结合安庆茶产业发展的困境和影响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因素,分析得出了应在建设标准化体系、完善管理服务系统和顺应数字经济新业态三方面促进茶产业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安庆茶产业发展质量效益提供一定的理论探索,也为其他地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闽南茶产业兴起于唐朝时期,在宋元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明清时期达到发展的顶峰,而到了民国时期开始逐渐衰落。时至今日,闽南茶产业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力仍然很大,闽南茶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很多优秀做法得到了其他茶产业的认可和借鉴。在现代产业发展中,环境法律问题成为了产业发展不可规避的一个课题。本文基于当前闽南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尝试从环境法律的角度出发,对闽南茶产业发展中的若干环境法律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和研究,希望对闽南茶产业经营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为例,在产业融合理论及耦合理论指导下,构建了包含茶旅融合动因、融合路径、融合效益的机理模型,并通过构建耦合函数模型对浙江省茶旅融合情况进行实测,发现浙江省茶旅产业均处于增长阶段,但旅游产业的发展比茶产业更慢,且茶产业对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引领作用,此外,茶旅融合程度也从失调状态发展到耦合协调状态。最后,本文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浙江省茶旅融合发展,突破茶产业的发展难题,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从产品创新、加强宣传、完善配套、培育一体化品牌4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茶叶深加工能充分利用夏秋茶和中低档茶,有效提升产业附加值,是解决茶产业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茶叶有效成分的生物技术利用也是产业发展的技术趋势.本文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专利文献计量法对茶产业深加工信息技术进行挖掘分析,呈现茶产业深加工技术发展现状,探讨茶产业深加工未来技术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2.
龚永新 《茶叶》2012,38(1):43-46
创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创意产业的出现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促进创意产业与传统茶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转变茶产业增长方式、塑造茶产业乃至茶文化品牌、提高茶产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针对如何推动创意产业与传统茶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议茶旅融合发展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魁 《茶叶》2019,45(2):93-96
茶旅融合与互动发展是茶产业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对于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浅析茶旅融合互动发展对产业的促进作用,结合浙江省茶旅产业的实践案例和模式提出推进茶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与途径,以期为茶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理飞 《福建茶叶》2014,36(5):42-43
近几年来,建瓯市凭借区内优越的自然资源,用好用足省上和国家支持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依靠科技引领产业转型优化和经营创新,着力打造茶产业升级版,彰显出区域产业发展新优势和新活力,有力提升了建瓯茶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雅安市是茶文化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早人工栽种茶树的地区。虽然雅安茶产业是当地农副产业经济的支柱,也是最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之一。但是,雅安茶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茶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陷入发展瓶颈期。本文通过对雅安茶产业的考察和调研,对当前雅安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阻力进行辨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山市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理念,茶产业从传统发展走向了现代产业转型之路。本文梳理了江山市茶产业近年发展的情况、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工作调研,借鉴周边先进县市的发展经验,提出了江山市茶产业发展在产品转型、品牌转型、企业转型、服务转型方面的一些思考和观点,为江山市茶产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漳州市是福建省产茶历史悠久的地级市之一,茶叶产业在推动漳州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漳州茶产业发展过程中茶叶企业竟争力不足的劣势明显,抑制产业发展瓶颈。本文将从漳州茶产业现状分析入手,探讨漳州茶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赵文伟  姚福军  严小芳 《茶叶》2008,34(1):49-51
为全面了解桐庐县茶产业发展情况,明确下一步发展思路,促进产业发展和进步,对桐庐的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研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破解难题的措施,意义显而易见。桐庐县茶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进步,今后五年要以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强化农技推广工作,提升产业生产效益为主要突破口,通过各级政府资金、政策支持,品牌战略实施,促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魏晴 《福建茶叶》2016,(5):103-104
茶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本文通过对当前茶产业中的安全质量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对茶产业发展管理模式提出建议,以此为茶业企业管理提供有效指导,推进茶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追溯了将乐县茶产业的发展历史,调查了该地茶产业的现状,了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促进将乐县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措施,以期改善当地茶叶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