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幅员辽阔,有草原1871万亩,年产野干草120万吨;有耕地3169万亩,年产可饲农副产品近100万吨,具有发展奶牛的优良条件。近10年来,在一系列农村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我市奶牛业大幅度迅速发展。到1990年末,全市奶牛达到14.7万头,比1979年的1.12万头增长13倍;1991年奶牛头数又比1990年增长22%,达到17.96万头。预计到1992年末,全市奶牛头数将突破20万  相似文献   

2.
世界奶牛业正在并已经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过渡。黑龙江牛奶产量由1978年8.7万吨到1991年增加到120万吨,提高13.8倍,奶牛头数上升到61.8万头,上升10倍,奶牛单产亦逐年提高。由于牛奶总产等于平均年饲养母牛数和单产两者之积,究竟两者的作用孰大孰小?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因素指标体系计算方法,来准确地估计和分析黑龙江省构成奶牛总产量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一九八五年全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全国奶牛业也呈现出继续发展的势头。1985年全国奶牛总头数达到162.7万头,此1980年的64万头增加了98.7万头,五年期间增长了1.5倍;总产奶量达到249.9万吨,此1980年的114万吨增加135.9万吨,五年期间增长了1.2倍;并涌现出一批高产奶牛场和养牛户。随着养牛业的发展,中国奶牛协会和各地区奶牛协会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做了许多工作对我国奶牛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泰安市岱岳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年产作物秸秆和饲草6.5万吨,发展以奶牛为主的草食节粮型畜牧业得天独厚.为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我区提出了大力发展奶牛业的发展思路.几年来,我区奶牛业已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奶牛存栏量达到5394头,奶产量达到1.8万吨,分别比1999年增长5.1倍和3.6倍.奶牛养殖已成为我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群众发家致富的有效途径.奶牛业的发展,带到了整个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全国秸秆养畜示范县""山东省畜牧业强县"和"山东省畜牧业先进县"等称号.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南省奶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奶牛存栏达到40.4万头,比2001年增长2.3倍;牛奶产量147.68万吨,比2001年增长3.9倍;乳品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全省乳制品加工企业104家,加工能力达到180万吨.  相似文献   

6.
陕西奶业科技六十年(1949~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陕西奶业技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奶牛数量和产量的发展 至1949年解放,全省奶牛存栏仅260余头,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当时,全西安市有大小奶牛场28个,奶牛存栏220头,年产牛奶29万kg,泌乳牛单产仅3 000 kg.1978年全省奶牛存栏0.8万头,牛奶产量14 504 t,泌乳牛平均单产3 600 kg,人均占有奶类1.6 kg.2008年奶牛存栏53.38万头,牛奶产量164.4万t,牛奶总产值41.02亿元,泌乳牛平均单产5 020 kg,人均占有奶类52.5 kg.其中单产比1978年增长了40%,人均占有奶类是1978年的32.8倍.详见下表1.  相似文献   

7.
运用区划效应 建设奶牛基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浙江省椒江市是浙江东南沿海的开放城市,全市人口41.4万。据1991年底统计,奶牛存栏972头,全年奶产量2974吨,分别是建市初期1983年的2.58倍和3.57倍,人均牛奶占有量7.18公斤,奶牛生产以年均递增12.4%的速度稳步增长。椒江市的奶牛业发展和牛奶供应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好局面,主要是由于建市8年来建成了一条“奶牛  相似文献   

8.
<正> 海伦县饲养奶牛是从50年代兴起的,发展奶牛商品生产是我县的一大优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县的奶牛生产发展较快。1979年至1988年全县奶牛年均存栏达7143头;比前10年的年平均饲养128头增长了55.8倍。奶牛做为农村脱贫致富是一个主要项目,又是创汇农业的一个主要组成成份,巳遍及全县29个乡村。其中:东风、南兴、东方红等乡镇约占全县奶牛饲养量的48.2%,1986年全县奶牛首次突破1万头大关,达到10239头,其中成母牛7353头,这一年全县农民养奶牛收入逾1150万元。随着生产发展、商品乳大量增加。1979年至1988,年全县商品乳产量达到17.4万吨,农民收入近1亿元比前10年收入增加2倍,向兄弟县(市)提供优良奶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简史和现状我国发展奶牛业和人民利用奶与奶制品历史悠久。近百年来,我国的奶业随着黑白花、红白花、瑞士褐牛、英国短角牛等良种奶牛和良种奶山羊的引入,在沿海城市办起了奶牛场和小型加工厂,逐步扩展到内陆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飞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科技进步,我国奶牛业有了大的发展速度。全国奶牛从1949年的12万头增加到1991年的294.6万头,鲜奶总产量从1949年的21.7万吨,增加到524.3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23.55倍和25.2倍,但目前全国人均鲜奶年占有量只有4.59公斤;奶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也较小。这种状况导致相当长的时  相似文献   

10.
上海的奶业生产在1981年到1991年的10年间,进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全市奶牛饲养量从2.9万头增至7.5万头,增加1.6倍;牛奶总产量从8.4万吨增至25.8万吨,增加2.1倍;消毒牛奶日供应量从45万瓶增至215万瓶(袋),增加3.8倍。多年来困扰市民的吃奶难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奶业战线同行的心血;离不开市政府以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依赖于优惠政策和奶类援助项目的扶持,当然也得益于上海——这个全国最大市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全省奶牛存栏52.2万头,同比增长13.5%,与2005年相比增幅下降了3个百分点;牛奶产量127.4万吨,同比增长12.4%,与2005年相比增幅下降了5.4个百分点.2006年底,全省奶牛养殖小区发展到483个,机械化挤奶站394个,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3.5倍和1.8倍。全省养殖小区存栏奶牛90330头,占总存栏的19.1%,比2003年增加了12.1个百分点。机械化挤奶牛占全省泌乳牛的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范颖 《中国乳业》2005,(3):15-19
1988~1993年,在欧共体奶类发展项目支持下到1995年,大连市奶牛和改良奶牛1.43万头,牛奶产量4.68万吨。到2004年全市有奶牛1.75万头,牛奶产量6.85万吨。  相似文献   

13.
<正> 绥化地区从1977年开始引用黑白花奶牛冻精改良黄牛,累计受配母牛33.1万头次,准胎27.2万头次,平均受胎率82.3%;累计得改良牛19.9万头,其中1代改良牛9.96万头,2代改良牛5.98万头,3代改良牛3.98万头,已晋级奶牛2.39万头。 多年来,由于坚持以挤奶促改良,促进了黄牛的发展。1987年黄牛存栏已由1981年14万头,发展到27.3万头,改良牛占黄牛存栏的41.3%,晋级奶牛的改良牛和参加挤奶的改良牛累计产鲜奶13万吨,增值5850万元;累计出栏改良肉牛60059头,为市场提供牛肉6900吨,为社会创产值2760万元。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天津市奶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奶牛存栏15万头左右,成母牛存栏9万头左右。全市现有151家奶牛养殖场(区),其中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区136家,存栏规模在500~1 000头的养殖场区62个,占41%,1 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区38个,占25%。现有奶牛养殖小区66个,占43.7%。全市奶牛群年平均单产达到7吨以上;其中嘉立荷牧业有限公司成年奶牛2014年年均单产达到10吨以上,个别牧场已达到12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我国的奶牛业发展迅猛。2000年全国奶牛总数488.7头,产奶量909.1万吨;2001年566.2万头.产奶量1122.9万吨;2002年为687.3万头,1400.4万吨。2003年我国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奶牛5万余头。2003年我国的牛奶产量为1625万吨。但在我国奶牛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奶牛的疾病管理,特别是人畜共患的结核病和布氏杆菌。2003年7月有报道称,广州某一奶  相似文献   

16.
<正>一、奶牛"金钥匙"创立和发展的产业背景1.奶业快速发展催生创新型技术推广模式。1997—2007年是我国奶牛养殖业快速扩张时期,在奶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国奶业经历10年的快速发展,奶牛存栏从443万头增长到1219万头,单产从2.1吨增长到4.1吨,但较欧美国家7~8吨的水平仍十分落后,养殖模式以较为粗放的散养户的大量出现为主,100头以下散养户数量达到266万户,散养比例达到84%(图1)。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辉山畜牧场位于沈阳北郊,是一个以饲养奶牛为主的农工商多种经营的农垦企业,也是全省最大的奶牛基地之一。1991年全场总产值8751万元,经营利润530万元,其中奶牛创利87.8万元。该场1991年末奶牛存栏1963头,其中成年母牛1044头。全年牛奶总产量达7295吨,比上年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2006年存栏奶牛5.46万头,比2005年增长2.4%,比历史最高年份1991年下降1.7万头;其中产奶牛2.95万头,与2005年基本持平.2006年牛奶产量22.1万吨,比2005年下降6.7%,比历史最高年份2002年下降20.8%.产奶牛平均单产7424kg,比2005年下降3.8%.尽管近年来上海牛奶生产呈稳中有降的趋势,但奶牛养殖方式和原料奶质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我县水牛综合利用蓬勃发展,使奶原生产得到开发,农户家庭养牛业开始向商品化养牛业发展。兰石镇兰石村农民梁芝荣,从1989年存栏奶水牛5头发展到1991年53头,(其中:产奶牛23头,育成牛19头,犊牛11头)。3年增长10.6倍,1991年产奶19吨,产值达15万元,年纯利5.5万元,日均纯利150元,成为我县最大的水奶牛专业户,为我县水牛开发利用提供了经验。 一、走自我积累,稳步发展的道路 一是经验积累,他1952年开始从事水牛挤奶工作,40年来,向行家虚心请教,再结合生产实践,逐  相似文献   

20.
1 原料奶行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奶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奶牛存栏量由1949年的12万头发展到2007年的1 470万头,奶类总产量3 650万吨,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三大产奶国.奶业发展经历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大幅波动后,2009年底我国乳制品行业基本恢复正常,1~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1650.2亿元,液体乳全年产量1641.6万吨,乳粉全年产量111.7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