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福禄考白斑病又称褐斑病、斑枯病,病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针头大小浸状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或近圆形紫褐色斑点:发病后期病斑中央色淡,边缘色深,条件适宜时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病菌可在土中或病残体上越冬,翌年6月中旬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直接穿透叶片表皮侵入植物体内.  相似文献   

2.
细辛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辛叶枯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和细辛茅苞上越冬.分生孢子借助气流和雨滴飞溅在田间传播,带病种苗可作远距离传播.该病是一种典型的多循环病害,在低温高湿强光条件下易于大面积流行.采用种苗消毒、田园卫生、遮光栽培和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危害.  相似文献   

3.
1病症病斑园形,开始为淡褐色,有黄色晕圈,后变为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由老叶向嫩叶发展,由叶片扩展到叶柄,其病斑为椭圆形、褐色、稍凹隐。2病原及发病条件芹菜斑枯病是由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种子上和病残体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主要通过雨水溅射或风力传播,  相似文献   

4.
龙胆草斑枯病病原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龙胆草(Gentina scabra Bunge)斑枯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龙胆草斑枯病病原菌为龙胆壳针孢(Septoria gentianae Thume)。该病原菌是一种耐高湿、高温、喜光性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25℃,最适pH值6-7,分生孢子的形成需要光照、营养和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分生孢子萌发一般需要较长时间,在25℃蒸馏水条件下,12h开始萌发,48h的萌发率为50%,72h的萌发率为90%左右。加入糖分和寄主汁液可加速孢子的萌发。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0℃。该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和菌丝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冬,为翌年病害的初发流行提供了大量菌源。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大斑病是由突脐蠕孢属引起的,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的常见病害,给我国玉米种植业造成严重损失。随着抗病杂交种的推广和栽培制度的变更,大斑病危害一度得到控制,但由于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多,变异速度快,我国部分地区大斑病危害有所回升。1.侵染机制大斑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田间玉米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细胞可以转化为厚垣孢子。分生孢子在风力作用下可作长距离传播,在田间由植株叶片上的病斑产生大  相似文献   

6.
桔梗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 ,也叫铃铛花、白药、梗草、四叶菜、土人参等 ,以根入药 ,具有补肺泻火、散寒邪、止咳化痰等功效。桔梗除药用外 ,还可用于酿酒、菜食及作为观赏花卉栽培。栽培桔梗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斑病、炭疽病、枯萎病、紫纹羽病和根结线虫病等。根据田间发病情况 ,为便于防治可以将桔梗病害归为两类 :以斑枯病、轮斑病、炭疽病为主的叶斑病类 ;以桔梗枯萎病、紫纹羽病和根结线虫病为主的根腐病类。一、叶斑病类防治1 症状识别此类病害主要危害桔梗叶部。(1)受斑枯病菌侵染时 ,叶片两面产生白色圆形或近圆形病斑 ,直径2~5毫米 ,呈灰白色。后期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型 ,病斑上生出多个小黑点 ,为病原菌产生的分子孢子器。病斑多时相互汇合 ,造成叶片枯死。(2)受轮纹病菌侵染时 ,叶片病斑较大 ,圆形 ,直径5~10毫米 ,褐色 ,具同心轮纹 ,上生许多小黑点。(3)受炭疽病菌侵染时 ,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斑点 ,逐渐扩大蔓延至茎、枝 ,表皮粗糙 ,黑褐色 ,后期病斑收缩凹陷。多雨高湿条件下病斑呈水浸状 ,后期植株茎叶枯萎。2 病原菌上述3种叶斑病均为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斑枯病为壳针孢属真菌 ,轮纹...  相似文献   

7.
正一、玉米小斑病1.发病症状:玉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的损失。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小斑病呈圆状不规则斑块,发病区边缘呈紫红色,向内逐渐成鲜红色中心则锈状枯干。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2.传播途径:玉米小斑病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种区,夏玉米总是比春玉米发病重。  相似文献   

8.
1 病原、侵染循环、发病规律及症状1.1病原葡萄白腐病病原菌为白腐盾壳霉真菌[Coniothyriumdiplodiella(speg)Sacc],属半知菌亚门。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1.2侵染循环病菌在病组织中越冬,果园表土中的病果、病叶和枝蔓上的病残体都是病害的初侵染  相似文献   

9.
<正>手机尾号为4398的用户问:豆角的叶片上有黑褐色小粒点,后变红褐色粉末,有的叶片还表现干枯的症状,应该怎么防治?专家解答:根据症状描述这应该是豆角锈病和斑枯病两种病害联合侵染危害所致。豆角锈病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萌发时产生担孢子,借气流传播。斑枯病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夏和越冬。  相似文献   

10.
玉米弯孢霉叶斑病初侵染菌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种子带菌检验、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形态观察及存活检测、越冬病菌的苗期致病力测定表明,玉米种子不携带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lunata),其分生孢子能在玉米秸秆垛中越冬,病残体内的菌丝体能在多种场所越冬,越冬病菌接种幼苗显示了该病典型的病斑。说明玉米秸秆垛、田间和堆肥中的病残体是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的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11.
潍坊地区芦笋茎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调查了潍坊地区芦笋茎枯病的致病菌,该病菌属真菌半知菌亚门的拟茎点霉(Phomopsis aspamgi(Sace.)Bubak),病菌侵染植株主茎、侧枝、亚侧枝,不危害叶片。病斑初呈针刺水渍状小点,逐渐扩展成梭形或不规则形褪绿斑,稍凹陷。病斑边缘清晰,红褐色,有水渍状晕圈,中央灰白色,后期密生小黑点,即病源菌的分生孢子器。田间遗留的越冬病残茬或堆积在田埂上的枯老病残株,是翌年导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防治措施必须坚持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西瓜蔓枯病又叫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或瓜蔓,以叶片受害最重.1.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残体和土壤中及架材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随风吹、雨溅或借流水传播,以伤口、气孔、水孔侵入西瓜植株内部引发病害.种子也能带  相似文献   

13.
正一、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主要发生在气候较凉爽的玉米种植区,特别是东北、华北北部、西北、西南及其他海拔较高的地区发生严重。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抽雄以后,下部叶片首先发病并迅速向上部叶片扩展。症状: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苞叶和叶鞘。叶片受侵染后,出现点状水浸斑,沿叶脉扩展并不受叶脉限制,很快形成长梭形、中央灰褐色的大斑。田间湿度大时,在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传播途径:通过分生孢子或者菌丝形式附于病残体上  相似文献   

14.
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多年来人们只重视春季防治,却忽视了秋季防治,导致该病复发率高,不能彻底根治,但根据腐烂病的发病规律,把春季一次刮治用药改为秋季防治为主,结合春季防治,并对大病斑进行桥接,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一、发病规律苹果腐烂病病菌为弱寄生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分子孢子角在树皮上越冬,病菌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危害。夏季是苹果树活跃生长期,不利于病菌扩展致  相似文献   

15.
五大连池市是大豆主产区,由于多年种植重茬大豆,致使大豆普遍发生一种病害—豆羞萎病,该病害是半知菌亚门真菌引起的,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叶片染病沿叶脉产生褐色细条斑,  相似文献   

16.
芹菜斑枯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芹菜斑枯病又名晚疫病、叶枯病.温室芹菜发病严重.不仅在芹菜生长期间危害,而且在芹菜采收后及贮运和销售过程中继续危害,造成损失.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危害茎和叶柄. 1发病症状 在叶片上,病斑初为淡褐色油浸状小斑点,扩大后,病斑外缘黄褐色,中间黄白色至灰白色,边缘明显,病斑上有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外常有一黄色晕环.  相似文献   

17.
马记良 《农家科技》1997,(10):16-16
<正> 五、瓜类白粉病病害症状本病主要危害瓜类作物的叶片。病菌先在叶片正面产生近圆形白色粉斑,以后粉斑转变为灰白色,叶片枯黄而死。后期在病部出现黑色小点。发病原因本病由真菌侵染引起,病菌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借风、雨传播,直接从叶片表皮侵入危  相似文献   

18.
1鞘腐病简介水稻鞘腐病的发生不仅影响营养物质的产生和积累,而且其产量也在随病害发生而降低.水稻鞘腐病(RiceSheathRot)是一种新病害,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开始发生,是为害叶鞘的真菌病害。病菌在病稻草和种子内越冬。田间发病主要靠病稻草上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为害。高温、多雨、偏施氮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发病症状在该类病害中,番茄斑枯病、芹菜斑枯病、茄褐纹病是较为常见的重要病害。番茄、芹菜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上生或大或小的近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至淡褐色,斑面散生褐色或黑色粒点(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叶枯死、脱落;也可为害茎或叶柄,上生椭圆形褐色病斑。茄褐纹病为害茎、叶、果,茎部受害,上生外缘褐色中间灰白色梭形病斑,斑面散生褐色小点(分生孢  相似文献   

20.
玉米斑病是世界性的病害,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大斑病 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