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中华结缕草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其形态类型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本文对在我国广泛分布的三年生以上有代表性的32份中华结缕草种源的10个外部性状变异及其规律加以分析,并对10个外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中华结缕草种内形态变异很大。其中,形态指数变异系数最大,可高达41.5%,其次依次为草层高度、叶色及叶长,其变异系数为22.2%~22.6%,节间长度的变异系数为17.8%。而节间直径、叶宽、花序长及小穗长等方面变异较小。2随着纬度的增加,中华结缕草的叶长、生殖枝高和花序长均显著增加,而叶色却明显变淡,匍匐茎越不发达。而东部种源的节间比西部种源更短。3中华结缕草草层越高,生殖枝越高,叶片越长,花序越长,小穗亦愈长;而生殖枝愈高,花序和小穗愈长,叶片越长,节间越粗,而叶色越浅,匍匐茎愈不发达。4在欧氏距离13.5处,中华结缕草可被分为矮细型、粗疏型及粗密型三个类型。矮细型和粗密型拥有同样的坪用价值,且明显高于粗疏型。  相似文献   

2.
475份狗牙根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75份狗牙根种源的17个植物学特征进行研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其形态多样性,为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形态性状具有广泛的变异性。狗牙根在高度(草层高度)、营养器官长度(叶片长度和节间长度)等方面变异较大;其次为生殖器官长(花序长);狗牙根在质地(叶宽)、节间直径及小穗数方面的变异较小;在穗枝数方面的变异幅度最小。2)不同种源形态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狗牙根愈高,其叶片越宽大,匍匐枝越发达,花序愈长,穗枝数及小穗数愈多,叶毛也越多。3)欧氏距离21.50处可将475份狗牙根分为两大类群,即高大型和低矮型。  相似文献   

3.
假俭草杂交后代生殖性状遗传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假俭草2份生殖性状存在差异的种源材料E102和E092(1)进行杂交,获得F1分离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F1群体的花序密度、生殖枝高度、每穗粒数和花序长度等生殖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已初步明确假俭草上述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杂交后代的4个生殖性状中,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花序密度(54.10%)>生殖枝高度(13.17%)>每穗粒数(8.92%)>花序长度(8.42%),变异系数最大的为花序密度,最小的为花序长度。2)花序密度的最佳遗传模型为A-4模型,即一对主基因模型,该主基因表现为负向完全显性,即显性效应等于负的加性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60.71%。生殖枝高度的最佳遗传模型为B-1模型,即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3.73%。花序长度也是B-1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6.79%。每穗粒数最佳遗传模型均为A-0模型,即无主基因模型。性状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叶片长度与草层高度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417 8和0.628 5;生殖枝高度与花序密度、生殖枝高度与每穗粒数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4 8和0.356 2;生殖枝高度与草层高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23 0。  相似文献   

4.
肥料和除草剂混施对老芒麦构件组成及生物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含量组合阔叶除草剂混施,研究不同组合对川草2号老芒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施对根、茎、叶、花序等构件的质量与数量性状都有影响,茎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为分蘖密度节直径节间长茎直径单蘖节数,不同混施组合间分蘖密度、节直径、节间长存在极显著差异;混施组合间叶长、叶宽差异极显著;对花序性状的影响为花序厚花序宽小穗数生殖枝比例花序柄长小花数花序长;组合间根系深度、分布范围都存在显著差异;对根、茎、叶、花序生物量的累积均有影响,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2.42%、29.98%、25.93%,组合1、组合2和组合6增产效果明显;混施对种子产量影响极显著,组合1、组合5和组合6适合在种子生产中推广;杂草的种类、单位面积杂草生物量、杂草占生物量的比例都低于对照。肥料与除草剂混施可减少田间作业次数,降低管理成本,达到增肥和除草的双重效果,值得在生产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狗牙根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形态类型划分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对我国444份狗牙根种源15个外部性状的变异及其规律进行了统计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狗牙根不同种源外部性状具有广泛的变异性,其中,在高度(草层高度、生殖枝高度)、营养器官长度(叶片长度和节间长度)以及株型(短茎形态和形态指数)等方面变异最大;其次为狗牙根的均一性、密度和叶色等方面的变异;狗牙根在宽度方面的变异(如叶片宽度和节间直径)均较小,在穗部性状(穗长、小穗长度和穗支数)方面的变异幅度最小。2)随着我国狗牙根种源由南向北分布,其草层高度和生殖枝高度显著增加,叶片显著变长变宽,节间显著变长,小穗长度明显增加,穗枝数明显减少,叶色愈深,密度愈高,匍匐性愈强。与西部狗牙根相比,东部狗牙根总的来说种源节间和小穗显著较长,而生殖枝高度显著较低。3)在欧氏距离13.2处,可将我国狗牙根种源分为5个形态类型,其坪用价值排序为粗高型<直立型和斜高型<斜矮型<矮生型。根据其形态特征和坪用价值,粗高型可用于牧草,即牧草型狗牙根,直立型狗牙根、斜高型狗牙根以及斜矮型狗牙根坪用价值适中,可用于各种类型的保土草坪,而矮生型低矮致密,色泽宜人,适用于公共绿地、运动草坪乃至高尔夫球场球道或发球台草坪。  相似文献   

6.
海南弯穗狗牙根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琼  刘国道 《草地学报》2010,18(3):409-413
为选育优良品种并对选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观测了采自海南不同地区的19份弯穗狗牙根(Cynodon arcuatus J. S. Presl ex Presl)种质的19个形态指标,并运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其形态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形态性状具有广泛的变异性。其中,叶毛、草层高度、花药颜色、直立枝和匍匐枝的叶长变异最大,其次为小穗数、花序长、草层密度、直立枝及匍匐枝叶宽、节间长、节间直径和穗枝数;而在茎色、叶色、小穗颜色和柱头颜色方面的变异幅度最小;不同种源形态性状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狗牙根种源草层越高大,其叶片越长,草层越密,匍匐枝越粗;在欧氏距离8.24处可将19份种质分为3类,即细叶型、普通型和宽叶型。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30,45,60,75,90 cm五个行距下,老芒麦枝条性状、花序性状、种子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首先通过对分蘖数、生殖枝比例、生殖枝数/m2、生殖枝高度、生殖枝直径等有极显著影响,继而造成穗柄长、穗柄直径、穗轴长、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生殖枝等差异极显著,最终导致结实率、表现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  相似文献   

8.
结缕草属植物生殖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份生殖性状存在差异的结缕草(Z136)和中华结缕草(Z039)相互杂交,获得正反交F1分离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F1群体的花序密度、生殖枝高度、花序长度、每穗小穗数、小穗长度、小穗宽度、小穗长度/宽度进行遗传分析,以初步明确这些性状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7个性状中,正反交杂交后代中每一个性状的变异范围均超出了双亲的变异范围,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花序密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生殖枝高度和每穗粒数,小穗长度和宽度的变异最小,花序长度的变异居中。2)花序密度、生殖枝高度、小穗长度和小穗长/宽正反交后代的观测值存在显著差异,可能有母体遗传效应,花序长度、每穗粒数和小穗宽度正反交后代间的观测值无显著差异。3)花序密度正反交后代群体的最佳遗传模型为存在2对主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型,生殖枝高度、花序长度和小穗宽度正反交后代群体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A-0模型,即无主基因模型。每穗粒数正交为1对主基因的遗传模型,反交为无主基因模型,小穗长度的正交为无主基因模型,反交为1对主基因模型。小穗长/宽正交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1模型,即2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2.72%,反交群体的最适遗传模型为B-2模型,即2对主基因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8.81%。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菊苣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种植材料的表型变异特征及其原因,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对80份菊苣属材料表型性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菊苣种质资源的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的变异,3级生殖枝数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1.11%;2)菊苣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叶片宽大类型的菊苣种质,植株高、生殖枝多、茎秆粗壮,但单个花序小花数少;3)聚类分析表明,不同菊苣种质资源可划分为3个形态类型,即窄叶匍匐型、中等宽叶直立型和阔叶直立型;4)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材料间和类型间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叶片大小、株高和小花数、小花直径。  相似文献   

10.
行距对“川草2号”老芒麦生殖枝及种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30,45,60,75,90 cm五个行距下,老芒麦枝条性状、花序性状、种子产量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行距首先通过对分蘖数、生殖枝比例、生殖枝数/m2、生殖枝高度、生殖枝直径等有极显著影响,继而造成穗柄长、穗柄直径、穗轴长、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生殖枝等差异极显著,最终导致结实率、表现种子产量与实际种子产量的差异;单位面积小花总数、潜在种子产量受行距影响不大且趋于稳定;偏相关分析说明,在行距恒定时,株高是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因素,花穗柄长度反映小穗数/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与实际种子产量,可通过株高与花穗柄长度预测结实率与种子产量;千粒重与其他参数相关性低,是相对稳定的种子性状;行距60 cm时,潜在种子产量、表现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最高,适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华南地区野生狗牙根植物学形态特征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6份华南地区野生狗牙根种源的11个植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狗牙根的植物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变异系数排序为:叶毛(129.78%)>草层高度(38.18%)>叶长(37.61%)>密度(32.41%)>节间长(21.80%)>花序长(18.44%)>小穗数(15.08%)>节间直径(14.49%)>叶宽(14.05%)>穗枝数(9.45%)>叶色(7.64%)。2)狗牙根植物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营养器官表现为叶片宽大,茎杆粗壮高大,叶色浅且多毛的狗牙根,花序长、穗枝数及小穗数多;反之,草层低矮的狗牙根,质地(叶宽)好,密度大,叶色深。3)随着纬度的增加,华南地区狗牙根种源的叶色变深,节间变粗,而穗枝数及小穗数明显变少,随着经度的增加,节间明显变粗,草层变高,花序变长,而小穗数变少。4)聚类分析可将华南地区狗牙根分为3个形态类型。  相似文献   

12.
非秋眠紫花苜蓿株系优选的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茜  敖学成  傅平  陈艳 《草业科学》2009,26(11):82-85
以产种期的非秋眠苜蓿Medicago sativa选择优株为材料,对影响株质量的性状进行通径分析。试验数据的总的多元决定系数较大,∑d=0.846 7,表明试验中选择的性状包括了影响生物量的主要性状。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结实分枝数、总分枝数、株高、产种量、分枝节数和分枝结实花序数与株质量相关性相对较强,是生物产量的主要决定因素,是非秋眠苜蓿在亚热带地区进行单株选择的主要性状。分析得出的株质量多元回归方程为,y=14.324 9+0.077 2x1(株高)+0.157 3x2(株总分枝数)+0.483 4x3(株结实分枝数)+0.011 2x4(花序长度)+0.068 7x5(分枝结实花序数)+0.032 3x6(主枝结实花序数)+0.000 6x7(茎粗) +0.170 2x8(分枝节数) +0.427 1x9(产种量)。  相似文献   

13.
一年生苜蓿种质资源形态变异及其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2份一年生苜蓿为材料,对生育期和外部形状进行观测和统计分析,并对形态类型加以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一年生苜蓿的茎为直立或匍匐,茎高在7.0~30.7cm,3出羽状复叶,种子为黄色、肾形。生育期在95—140d,从生育天数可分为早熟型和晚熟型;(2)一年生苜蓿种内变异很大,其中主茎长度和自然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43.0%和42.9%。其次是叶长和叶宽,变异系数分别为33.3%和30.0%。而第2主茎长度变异系数是27.6%,伸展长度变异系数22.1%;(3)对一年生苜蓿在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的生长状况的比较发现,一年生苜蓿更适应于干旱地区的生长;(4)一年生苜蓿的主茎长度越长,第2主茎长度越长,自然高度越高,伸展长度越长,叶长和叶宽也越长;(5)通过形态类型的聚类分析,可将一年生苜蓿分为3个类型,直立型,匍匐型和低矮型。  相似文献   

14.
李州  彭燕  张婧源  马啸 《草业科学》2012,29(11):1706-1714
分析了原产于1.02°~55.8° N,87.12° E~8.9° W,海拔2~2 804 m,分属于29个国家的68份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种质资源的形态特征变异及其与地理起源的关系。结果表明,1)供试白三叶叶片大小变异最大,其次是单位面积花序数和株高,而生殖枝高度和每花序小花数变异较小;2)Mantel检验表明,株高、单位面积花序数、每花序小花数3个性状变化存在显著(P<0.05)的空间关联性,而生殖枝高度和叶面积与空间的相关性不显著;3)聚类分析显示,白三叶形态变异与地理起源呈较密切的相关性,而不同起源的白三叶亦出现了相似的遗传分化,原产欧洲的白三叶形态朝不同方向的进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野生鸭茅植物学形态特征变异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彭燕  张新全  曾兵 《草业学报》2007,16(2):69-75
对25份野生鸭茅种源进行植物学特征变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鸭茅的植物形态学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种子千粒重变异最大;旗叶长度、花序形状次之;穗叶距、花药宽度、旗叶宽度等性状变异中等;而花序长度、株型、叶宽、种子长度变异最小。2)鸭茅植物形态学特征间存在明显相关性,花序直立、紧缩的鸭茅,叶片窄长,茎秆粗壮,旗叶较长,雄性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结种性能强;而花序下垂、开展的鸭茅则与之相反。3)聚类分析表明,不同野生鸭茅种源可划分为3类,其中花序下垂种源聚于一类;而花序直立的种源分居另两类。4)从形态学特征及相关农艺性状分析,花序直立的鸭茅更具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以32个鸭茅(Dactylis glomerata)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对其12个表型及产量相关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鸭茅品种选育及改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鸭茅品种资源的表型特征存在广泛变异,其中以穗叶距变异最大,花序宽度和节间长度次之,而倒二叶宽度变异最小,品种内平均表型变异系数为26.71%(01472)~179.13%(金牛)。供试各性状间显著相关,叶片长而宽的鸭茅,植株高大,节间长,穗叶距长。主成分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1.75%,反映了总体数据的大部分信息。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滇北’、‘Cristobal’、‘01472’、‘波特’、‘宝兴’、‘川东’在各供试鸭茅品种(系)中表现较优,是鸭茅新品种选育和改良的优异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