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虾夷扇贝人工育苗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夷扇贝(Pecten yessocsis)在分类学上属软体动物门办鳃纲扇贝科。近年日本的虾夷扇贝人工养殖发展很快,1970年人工养殖产量只有5874吨,1977年猛增到83213吨。虾夷扇贝同我国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相比,突出的特点是个体大,生长快。在日本人工养殖的个体自采苗算起,  相似文献   

2.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仅山东省扇贝产量就达到7.34×10^5 t。  相似文献   

4.
半封闭式人工生态养殖对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半封闭式人工养殖对虾是通过对虾与梭鱼,扇贝混养及和适时进水,建立人工生态系统,探讨了半封闭人工生态养殖水体的稳定性及其对虾生长,体质及抗病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从扇贝人工育苗成功以来,人工养殖扇贝发展很快,养贝工具也曾作了几度改进。目前已普遍采用聚乙烯网眼圆筒笼。网眼为10×10毫米的方孔,笼长600毫米,直径为250毫米;两端有可拆卸的网眼圆盖。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及石油毒性对栉孔扇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是我国珍贵海珍品之一,主要分布于辽宁和山东沿海。1974年山东长岛县及大连金县的扇贝人工育苗获得成功后,到了八十年代初期,大水体人工育苗已达到62万个/米^3,自然海区平均采苗量为523个/袋,为大规模开展扇贝养殖提供了充足的苗种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前池塘海参养殖人工礁的材质和模式多种多样,其养参效果参差不齐。采用编织布平铺池底,在其上面放置扇贝网笼、水体中悬挂确贝网笼替代人工礁进行海参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栉孔扇贝是山东蓬莱市海水养殖主要种类之一。随着栉孔扇贝养殖生产的大发展,全人工育苗已远远满足不了殖养生产的需要,严重制约了扇贝养殖的发展,而且成本较高。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于1990—1993年在沿海重点乡、镇养殖区进行半人工采苗试验,并取得了成功。通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整套适宜我市海区应用的栉孔扇贝半  相似文献   

9.
栉孔扇贝俗称干贝蛤、海扇,由于其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等特点以及其海区半人工采苗及养殖技术的突破,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沿海主要的贝类养殖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诺 《齐鲁渔业》1999,16(4):21-22
我省沿岸浅海20m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4350万亩。1985年以来,以扇贝为主的浅海养殖规模迅速发展,1997年已达33万亩。浅海区已成为我省目前筏式养殖扇贝的主要海区。十多年来,由于扇贝筏式养殖无序无度地发展,养殖密度过大,导致扇贝生长速率、肥满度、贝柱规格、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严重下降。1997年出现了33万亩浅海筏养的林孔扇贝有6O%死亡甚至绝产的惨重局面。1从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论浅海养殖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浅海扇贝养殖区生态系统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其结构比自然海洋生态系统简单。主要表现为:1)生产者、消费者之…  相似文献   

11.
海湾扇贝属瓣鳃纲、珍珠贝目、扇贝科种类,又称大西洋内湾扇贝,原产美国东海岸。现主要在山东、辽宁、河北等地开展人工养殖,因其生长快,产量高,成为我国沿海主要养殖品种。目前虽工厂化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但实际生产中,仍有一些育苗单位育苗失败,笔者现将2012年海湾扇贝育苗生产记录整理出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海产珍品扇贝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具有生长周期短,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台产量高,收益大等特点。这是金县董家沟公社养殖场人工养殖扇贝的经验总结。今年5月他们已开始收获了六台扇贝,经技术鉴定产品达到收购标准,平均每台产量1,695斤,每台纯收益2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3.
朱红霞 《齐鲁渔业》2001,18(5):16-17
日照市岚山办事处拥有滩涂面积2.2万亩,适宜养殖的浅海水域50万亩,现有滩涂养殖池 2 700亩,浅海养殖16 000亩。现将我处开展对虾、扇贝“二次创业”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1 扇贝养殖“二次创业” 我处浅海扇贝养殖开始于1987年,起步于1993年,到 1997年迅速发展到 3万多亩。利益的驱动使养殖单位一哄而上,扇贝养殖区过于集中,密度过大,品种单一,在盛夏高温季节影响下连续2年造成栉孔扇贝大批死亡。我处以科技为手段,改变过去传统养殖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思路,发展多品种多模式养殖。1.1 大力椎…  相似文献   

14.
海湾扇贝养殖中预防太平洋牡蛎危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原产于美国太平洋沿岸,80年代初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入我国并进行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1984年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获得突破,山东、辽宁、河北等省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我省养殖业发展很快,养殖面积已超过4万hm^2,年产量达到40万t,产值8亿多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海湾扇贝(Artgopectens irradias),又称大西洋内湾扇贝,原产于美国东海岸。1982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福绥先生引进中国,并开展人工养殖。现将浅海域吊养海湾扇贝的几个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起信  王大建 《海洋渔业》1988,10(6):278-278
<正> 山东省荣成县海珍品育苗场承担的“海湾扇贝大水体人工育苗高产技术”研究课题于1988年7月27日在俚岛镇通过技术鉴定。近年来,荣成县发展海湾扇贝养殖生产的速度较快,筏养规模越来越大,单凭小水体人工育苗远不能满足规模性养成生产的需要。为了解决海湾扇贝养殖苗种的需求,荣成县海珍品育苗场经过三年的艰苦探索,1988年成功地摸索出海湾扇贝大水体育  相似文献   

17.
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湾扇贝室内人工育苗技术海湾扇贝(Aquipectenirradians)原产美国大西洋沿岸,1982年由中科院海洋所引进至山东、福建沿海试养,获得成功.浙江在1984年引进,翌年人工育苗和海区养殖获得成功.因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所以苗...  相似文献   

18.
扇贝为经济价值很高的海产软体动物,向与海参、鲍鱼齐名,列为海味珍品。我国过去所养殖的栉孔扇贝,生长缓慢,养殖周期较长,即使在深圳附近海区也需15~16个月的时间,因而成本高,效益低。为加速我国南方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为经济特区增添新的出口品种,我们于1986年3月底自山东省青岛市移植原产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养在宝安县大鹏区东山珍珠养殖场前海区内,  相似文献   

19.
1 虾夷扇贝苗种培育现状 我国虾夷扇贝育苗始于1980年,大连水产学院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亲贝进行育苗。烟台市于1982年12月,在蓬莱市原马格庄海珍品增殖站,由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引进日本虾夷扇贝亲贝24个进行试验。1987、1988年在北沟镇养殖单位进行虾夷扇贝养殖试验。  相似文献   

20.
海州湾毛蚶半人工自然采苗及筏式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养殖扇贝大面积死亡,造成了浅海贝类筏式养殖的大幅度减产,我们根据国内外原有的贝类养殖研究成果,结合海州湾的自然环境及养殖现状,利用原有的养殖海域及养殖器械,在2000-2002年进行了试验,探索出了一套毛蚶Seapharea subcrenata(Lischke)半人工自然采苗及筏式养殖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