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芬 《种子世界》2012,(11):34-35
1对种子生产各环节实行全程监控 1.1原种质量控制 必须从源头抓起,使用的原种必须通过三圃制(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繁育原种。1.2生产基地的选择条件一:土地肥沃、排灌方便。条件二:基地负责人要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领导组织能力。条件三:保证一村一种,连片大面积种植,有利于机械化生产,减少机械混杂。  相似文献   

2.
燕麦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原种及原种生产方法 燕麦原种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生产原种采用单株(单穗)选择、分系比较和混系繁殖的方法.即包括用以下任何一种方式均可以生产出原种:一是采用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二是采用株行圃、原种圃的两圃制;三是利用育种家提供的原原种直接生产.  相似文献   

3.
浅议稻麦原种的世代问题江苏省靖江市种子公司(214500)卢俊春范金泉目前,我国稻麦原种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经典的提纯复壮模式,也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年三圃制”或“改良二圃制”。另一种是由南京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4.
株系循环法繁育小麦原良种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江苏省宝应县种子公司(225800)高剑波戚宝马国良陆钦武自60年代起,我县在小麦原良种生产上一直采用“改良混合选择法”,即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三年三圃制。此法对我县良种生产曾起过很大作用,特别...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当前,水稻品种提纯复壮技术,以“单株(穗)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方法,却通过建立“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生产原种,被认为最合理、有效。我认为,水稻品种是个大群体,三圃提纯技术不利于将一个群体中的优良个体尽可能多地保存下来,而且在生产实践中,建立数百至上千个株(穗)行圃,数十至数百个株(穗)  相似文献   

6.
1 主要做法 1.1 严格程序和方法 根据大豆、水稻种子生产特点和繁种程序,首先在选种圃中选择符合该品种特性的单株(穗),然后将选择的单株(穗)进行株(穗)行比较鉴定,严格淘汰杂、劣、病、变株(穗)行,选择优良株(穗)行混合生产原种。见图1。  相似文献   

7.
徐小荣  汪小斌 《种子》1994,(2):55-56
自70年代初我县良种场建场以来良种繁育工作先后采用了“三圃制”及“二圃制”良繁体系,使我县的原种生产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周期长,不适应品种更新的要求;2、费用大,经济效益差;3、单株选择导致群体缩小,容易产生遗传漂移;4、优中选优,导致群体纳合化,异质性减小,缓冲性下降;5、田间考察、室内考种需要的人多,由于技术水乎不一,或看法不一致,入选标准难统一,质量难以保证;6、株行、株系和单株选择压力大,淘汰率较高,原种生产繁殖系数低。由于上述问题“三圃制”和“二圃制”均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育种科研技术持续进步、新品种的不断推出以及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农民朋友对品种的选择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种子企业就必须从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抓起,增强质量意识,确保种子质量。1基础材料关作为大田用种繁育所用的基础材料,直接由穗行圃种子提供。即选优良单穗,采取将不脱粒的整个单穗带枝梗育秧,整行、单株、单段插秧,每隔9段种一行标准样品作对照,定期进行穗行比较鉴定,去劣存优,优系混合,提供给种子生产者作为繁育用种的基础材料。改变传统的水稻三圃原种生产程序,去掉株系和原种生产程序。这样既加快了品种的更新速度,减少了种子生产成本,适应了市场需求,解决了原种无市场、市场无原种的问题,又能缩短生产年限,减少种子混杂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论“株系循环法”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陆作楣  陶瑾 《种子》1999,(4):3-5,8
“株系循环法”及其变型,是于不同授粉方式的农作物原种生产新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立保圃,逐步消除育种剩余变异,将“三圃制”中的株行圃和株系圃融为一体。应用众数选择对保种圃进行连续鉴定,并在开放授粉条件下混合繁殖。  相似文献   

10.
<正>按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T17316-1998),水稻三圃原种生产方法在选择优良单穗后,分别进行单穗脱粒、装包保存、撒种育秧或整穗育秧、单本移栽、建立穗行、穗行比较鉴定、优选穗行建立穗系、穗系比较鉴定、优系混合、生产原种。实践表明这些环节易造成混杂,特别是秧田稻粒残留(杂草稻种子或上年水稻落粒)及播种移栽环节的混杂,且移栽缓苗慢,单株生长差异较  相似文献   

11.
多年实践,水稻原种生产采用选择单穗、德行比较的方法比选择单株、株行比较的方法更有利于选择效率和种子纯度的提高,"整穗育秧法"是将不脱粒的整个单穗带枝梗育秧,本田以单穗、单行、单段、单本插秧为基础,进行穗行比较选择为基础的水稻三圃原种生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1999年春在海南以金23A与自选籼型优质恢复系萍恢9901(由桂99中的变异单株系选育成,品种权号:CNA20030521.2)测交,所得杂种于当年在本所试验田做二晚种植,6月5日播种,7月14日移栽。成熟期进行田间优势观察与鉴定,表现为株型较好,单株有效穗8个,每穗粒数221粒,结实率85%,千粒重25g,  相似文献   

13.
石建尧 《种子》2004,23(10):86-86
1品种选育经过 为丰富我省糯玉米品种,为种植者和消费者提供高产优质的糯玉米新品种,我们于1995开始甜糯玉米的引进和选育工作.当年从国内外收集了一大批优质糯玉米品种和组合,将所有品种种子混合后进行种植,自然混合授粉,选优考种保留果穗.第二年穗行种植,建育种株系圃,套袋自交授粉,在几千个果穗中选优单穗留种.经过连续8~9代的株系圃选单株自交套袋,定向选育(1年3季种植),获得一大批纯化的糯玉米自交系.1998年春季进行自交系间组合测配,秋季试验田鉴定种植,从中选出一批有苗头的组合,1999年春秋季继续进行田间鉴定和比较试验,在最后优中选优的组合中,N 20 XN 12表现突出,产量明显高于苏玉糯一号(ck),小区折产达812 kg/667 m2,比对增产9.7%.且果穗外形美观,品质好,田间植株整齐一致.2000年通过浙江省品审会审定,定名浙糯2012.  相似文献   

14.
强优恢复系盐恢559的应用及提纯复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盐恢559的应用情况及特征特性和提纯复壮原理,盐恢559的提纯复壮是通过精选三系不育系(A)与盐恢559的典型单株、成对测交、同步筛选“父本株系圃”和“杂种F1优势鉴定圃”、繁殖原种,完成一个提纯周期。  相似文献   

15.
玉米自交系纯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和产量,进而影响到大田玉米产量。因此,搞好自交系的提纯复壮、防杂保纯,是生产优质、高产杂交种子的必备条件。1 自交系防杂保纯的基本方法1.1 一次套袋繁殖三四年用的原种:将育种单位提供的高纯度标准自交系种子(即育种家种子)按需要种植一定面积,将其套袋混合授粉或成对姊妹交,或对纯度较差的自交系(即原种)严格去杂后选择典型单株套袋自交。在田间根据株高、穗位高、株型、叶型、生育期、果穗和籽粒性状,选择所有典型性状一致的植株上的果穗,收获晾干后混合脱粒,低温…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全息定域选种技术山东省郯城县种子公司(276100)王成超1选好优良单株。未建立株行圃以前,在纯度高的种子田或品种较纯的大田中选择单株(穗),以后可在株(穗)行圃内进行。选择优良单株(穗)时,严格按照原品种典型性状(如剑叶与主茎夹角的大小,有芒或...  相似文献   

17.
不育系的株行圃和株系圃,主要任务是鉴定和选择。而原种圃和繁殖田则要求在保证纯度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繁殖系数,即提高单位面积的繁殖产量。不育系繁殖同制种相比,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不育系繁殖全生育期常比制种田短,季节和茬口的调节较为容易,父母本生育期基本一致,繁殖田花期不遇的风险较小。不利的是父本保持系的分蘖力不如恢复系,早发和足穗较为困难,所以繁殖田的花粉密度常比制种田低。而且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报导,异品种花粉受精结实往往比同品种花粉有更强的竞争力。目前繁殖田的产量水平常比制种田低,以上两点不利因素可能是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稻麦株系循环法繁育原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徐小荣  汪小斌 《种子》1994,(3):54-55
长期以来,我国种子提纯复状的理论是以改良混合法为基础的“三圃制”。国内对“三圃制”生产的原种是不存有疑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亦不受注意。但是用“三圃制”来生产原种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①周期长,不适应品种更新要求。②费用大,经济效益差。③单株选择导致群体缩小,容易产生遗传漂移。④优中选优,导致群体纯合化,异质性减小,缓冲性下降。⑤不少地方过分强调“比较”和“选择”常使一些品种走样变形,面目全非。⑤田间考察、室内考种需要的人多,由干技术水平不一,或看法不一致,入选标准难统一,质量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19.
王新华  朱玉国 《种子》2007,26(2):100-102
2005—2006年度喀什地区种植冬小麦16.12万hm^2,其中新冬20面积15.72万hm^2,占97.5%、邯郸5316面积0.4万hm^2占2.5%。按自治区“125”工程规划应建立冬小麦穗行圃16.7hm^2、原种圃333.3hm^2、原种一代种子田0.8万hm。。统计表明,已建立冬小麦穗行圃22.1hm^2、原种圃540.5hm^2、原种一代种子田1.01万hm^2。为达到喀什地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要求,确保冬小麦品种产量与纯度,现对冬小麦新冬20、邯郸5316品种特征特性与高产、保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小麦单株种子生产潜力及相关性状特征,以57个不同基因型F2代小麦超高产单株为材料,对超高产单株产量性状、相关性状间的相关、通经和回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超高产单株(≥80 g/单株)田间选择概率为0.00518%;(2)株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小穗数、穗粒重和容重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孕小穗数呈显著负相关,株高、穗长和千粒重相关不显著;(3)株穗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决定单株产量的65.33%,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株粒数分别决定单株产量的19.92%、18.15%、13.72%和5.6%。≥80 g/株的单株田间选择概率为0.005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