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按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T17316-1998),水稻三圃原种生产方法在选择优良单穗后,分别进行单穗脱粒、装包保存、撒种育秧或整穗育秧、单本移栽、建立穗行、穗行比较鉴定、优选穗行建立穗系、穗系比较鉴定、优系混合、生产原种。实践表明这些环节易造成混杂,特别是秧田稻粒残留(杂草稻种子或上年水稻落粒)及播种移栽环节的混杂,且移栽缓苗慢,单株生长差异较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原种生产最基本的技术环节有两条:一是在遗传学理论指导下的准确的选择技术;二是原种生产过程中的田间管理技术。本文着重谈一下第二个问题。良种繁育工作者,就是根据不同作物品种所特有的外部特征表现,通过(株)穗行、系圃,把品种群体中的劣者剔除,用众多的优良个体组成品种群体,以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优势。作物品种要求一定的外界条件,原种生产也十分强调这个相适应的外界条件。在经过品种区试和区划的原种生产过程中,其外界条件则主要指土壤的肥沃程度和田间管理技术水  相似文献   

3.
国家标准局1982年批准的《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中规定:繁育棉花原种,“一般采取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的方法,即株行圃、株系圃和原种圃三年三圃制。”  相似文献   

4.
浅议稻麦原种的世代问题江苏省靖江市种子公司(214500)卢俊春范金泉目前,我国稻麦原种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经典的提纯复壮模式,也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年三圃制”或“改良二圃制”。另一种是由南京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5.
燕麦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原种及原种生产方法 燕麦原种指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生产原种采用单株(单穗)选择、分系比较和混系繁殖的方法.即包括用以下任何一种方式均可以生产出原种:一是采用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二是采用株行圃、原种圃的两圃制;三是利用育种家提供的原原种直接生产.  相似文献   

6.
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改良混合选择法为基础的“三圃制”(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是我国现行良种繁育技术的核心。它的具体做法是: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这种良种繁育技术,已经在国内沿用三十年之久,在生产上起了很大作  相似文献   

7.
多年实践,水稻原种生产采用选择单穗、德行比较的方法比选择单株、株行比较的方法更有利于选择效率和种子纯度的提高,"整穗育秧法"是将不脱粒的整个单穗带枝梗育秧,本田以单穗、单行、单段、单本插秧为基础,进行穗行比较选择为基础的水稻三圃原种生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红 《作物杂志》1989,5(1):14-16
杂交水稻三系亲本原种生产上“两交四圃”的生产程序,存在着程序较繁,技术复杂,耗费较大,年限较长等问题。为简化原种生产程序,而又保证原种种子质量,综合三系亲本原种生产的多年实践,参照常规稻良种原种通用程序,改“两交四圃”法,为“一选三圃”法,并运用统计次数分布分组决  相似文献   

9.
韩爱清 《种子科技》2002,20(6):364-364
高粱是最早使用“三系”配套生产杂交种子的作物 ,杂效种子纯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制种亲本的纯度。因此 ,亲本防杂保纯 ,特别是不育系的纯度历来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总结 ,我认为不育系 A的防杂保纯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 采取循环法进行原种生产由于不育系 A本身所特有的育性不稳定性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离变异 ,因此必须正确进行选株配对 ,建立株行圃和株系圃 ,严格进行株行、株系筛选。同时 ,对保持系 B也应进行保持不育性鉴定和特征特性的选择。1.1 进行回交选育 ,不断生产株行。选择良好的单株进行配对是获得良好的株…  相似文献   

10.
水稻四倍化及其对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宋文昌  张玉华 《作物学报》1992,18(2):137-144
同源四倍体水稻原种(2n=4x=48)是通过加倍二倍体水稻品种(2n=2x=24)的染色体数创造的。自1979年对四倍体水稻原种(4x)和相应的二倍体水稻品种(2x)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四倍体水稻原种的许多农艺性状发生了变化。它们的每株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大幅度减少,而千粒重增加很多。四倍体水稻原种的株高降低、茎秆变粗,比较抗倒伏  相似文献   

11.
分别表示达0.1、0.05和0.01水平显著。由此可见,增广设计导入棉花良繁,既提高了选系(株系或株行)比较、鉴定的准确性,又为系统育种提供了较好的材料。2寓系统育种于良繁三圃制方法获得的优系,尚需2年品系比较试验,方可参加区试。株行圃和株系鉴定圃引入增广随机区组设计,可以在品种部分安排几个需要比较的优系(或品系),因为增广随机区组设计品种部分属标准化随机区组设计,所以,品系比较试验插入其中,完全可以达到品比目的。这样,增广设计成了联系良种繁育和系统育种的纽带。为了作1990年选得的优系比较,1991年株行圃增广设计的品种部分,安排了品系比较试验:品种数(v)为8个,其中1个为中棉所提供的中棉所12原种,其余7个为中棉所12优系(包括外单位提供的2个优系)。选系(株行)数(v1)422个,分为4个区组。由于增广设计品种部分属标准化设计,因而可作常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品系项F测验极显表4品系比较试验方差分析(1991)著,说明品系间存在较大的选择潜力,需作多重比较。由表5可见,原种场选出的5个优系均比中棉表5品系间产量比较(1991)所12原种显著增产,其中3个优系增产极显著,表明应……  相似文献   

12.
对郑麦7698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等进行了介绍,通过对选择圃、株行圃、株系圃的建立,原种圃生产等关键技术的分析,总结出郑麦7698原种生产技术,解决了生产中种性退化问题,有效延长了郑麦7698的使用年限,充分发挥其增产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育种科研技术持续进步、新品种的不断推出以及农民科技意识的增强,农民朋友对品种的选择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作为种子企业就必须从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抓起,增强质量意识,确保种子质量。1基础材料关作为大田用种繁育所用的基础材料,直接由穗行圃种子提供。即选优良单穗,采取将不脱粒的整个单穗带枝梗育秧,整行、单株、单段插秧,每隔9段种一行标准样品作对照,定期进行穗行比较鉴定,去劣存优,优系混合,提供给种子生产者作为繁育用种的基础材料。改变传统的水稻三圃原种生产程序,去掉株系和原种生产程序。这样既加快了品种的更新速度,减少了种子生产成本,适应了市场需求,解决了原种无市场、市场无原种的问题,又能缩短生产年限,减少种子混杂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徐小荣  汪小斌 《种子》1994,(2):55-56
自70年代初我县良种场建场以来良种繁育工作先后采用了“三圃制”及“二圃制”良繁体系,使我县的原种生产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周期长,不适应品种更新的要求;2、费用大,经济效益差;3、单株选择导致群体缩小,容易产生遗传漂移;4、优中选优,导致群体纳合化,异质性减小,缓冲性下降;5、田间考察、室内考种需要的人多,由于技术水乎不一,或看法不一致,入选标准难统一,质量难以保证;6、株行、株系和单株选择压力大,淘汰率较高,原种生产繁殖系数低。由于上述问题“三圃制”和“二圃制”均难…  相似文献   

15.
1 主要做法 1.1 严格程序和方法 根据大豆、水稻种子生产特点和繁种程序,首先在选种圃中选择符合该品种特性的单株(穗),然后将选择的单株(穗)进行株(穗)行比较鉴定,严格淘汰杂、劣、病、变株(穗)行,选择优良株(穗)行混合生产原种。见图1。  相似文献   

16.
良种繁育是一门研究保持优良品种种性和优质种子生产技术的科学。多年来,我国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的基本方法,是以改良混合选择法为基础的“三圃制”(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其理论基础是50年代从苏联传入的李森科学说。当时,我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原种场”,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以“提纯复壮”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一圃制生产小麦原种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年来,我国小麦多采用“三年三圃法”和“两年两圃法”生产原种。这种方法生产原种投 资大,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应变能力差,增加了品种世代,易形成品种老化,跟不上育种 发展的步伐。为此,笔者1997年进行了“一圃制”生产小麦原种技术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花培提纯复壮新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纯复壮是防止杂交水稻“三系”亲本混杂退化、确保杂种优势及优良种性的根本措施。多年来,全国许多单位都曾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形成了“成对交四圃制”、“三系七圃法”、“一选三圃法”等相应配套技术。这些方法对提高杂交稻纯度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但均存在成本高、花工多、提纯周期长等缺陷。而且,据周天理等研究报道:采用常规提纯方法生产的不育系原种群体,经鉴定仍有较多  相似文献   

19.
水稻全息定域选种技术山东省郯城县种子公司(276100)王成超1选好优良单株。未建立株行圃以前,在纯度高的种子田或品种较纯的大田中选择单株(穗),以后可在株(穗)行圃内进行。选择优良单株(穗)时,严格按照原品种典型性状(如剑叶与主茎夹角的大小,有芒或...  相似文献   

20.
王新华  朱玉国 《种子》2007,26(2):100-102
2005—2006年度喀什地区种植冬小麦16.12万hm^2,其中新冬20面积15.72万hm^2,占97.5%、邯郸5316面积0.4万hm^2占2.5%。按自治区“125”工程规划应建立冬小麦穗行圃16.7hm^2、原种圃333.3hm^2、原种一代种子田0.8万hm。。统计表明,已建立冬小麦穗行圃22.1hm^2、原种圃540.5hm^2、原种一代种子田1.01万hm^2。为达到喀什地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要求,确保冬小麦品种产量与纯度,现对冬小麦新冬20、邯郸5316品种特征特性与高产、保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