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   1.缺硼 顶端停止生长并逐渐死亡,根系不发达,叶色暗绿,叶片肥厚、皱缩,植株矮化,茎及叶柄易开 裂,花器发育不正常。   2.缺锌 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失绿,主脉两侧有不规则的棕色斑点,植株矮化,生长缓慢。   3.缺钼 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片凋萎或焦枯,叶缘卷曲,叶色暗淡发灰。豆科草坪根瘤发育不良。   4.缺锰 从新叶开始,叶片脉间失绿,叶脉仍为绿色,叶片上出现褐色或灰色斑点,逐渐成条状,严重时叶色失绿并坏死。   5.缺铁 引起失绿病,使幼叶叶片失绿,叶脉仍为绿色,渐渐完全失绿,有时整个叶色呈黄白色。新叶失绿但老叶仍保持绿色。   6.缺铜 顶端生长停止和顶枯。禾本科表现为叶片尖端失绿、干枯和叶尖卷曲,分蘖多而不抽穗或很少抽穗。   二、微量元素缺乏症的防治   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有硼酸、硫酸锌、钼酸铵、硫酸锰、硫酸亚铁、无水硫酸铜等。既可作基肥、种肥或追肥,又可直接用于草的某一部分,如种子处理或根外喷施。直接施入土壤能满足坪草整个生育期的需要。可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虽有一部分被固定,但不仅当年有效,还有一定后效 (如硫酸锌 )。干旱地区土施比喷施效果好。含微肥工业废渣以基...  相似文献   

2.
<正>叶出现不同颜色、形状各异的斑点(药物喷施遗留斑点多为细小圆形)或焦枯穿孔,叶片失绿(如广灭灵对果树的药害、三氯苯类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等),叶片黄化(如大豆过量使用赛克津),叶片烧焦(如莠去津对小麦幼苗的  相似文献   

3.
甘薯病毒病     
<正>1.症状甘薯病毒病一般在苗期和大田期发生,症状与病原种类、甘薯品种、生育阶段及环境条件有关。可分6种类型:1褪绿斑点型。苗期及发病初期叶片产生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生长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紫环斑,多数品种沿脉形成紫色羽状纹。2花叶型。苗期染病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形成黄绿相间的不规则花叶斑纹。3卷叶型。叶片连缘上卷,严重时卷成杯状。4叶片皱缩型。病苗叶片少,叶缘不整齐或扭曲,有与中脉平行的褪绿半透明斑。5叶片黄化型。形  相似文献   

4.
一、常见的营养缺素症 1、缺铁失绿症:是蓝莓常见的一种营养失调症.其主要症状是叶脉间失绿,严重时叶脉也失绿,新梢上部叶片症状较重.引起缺铁失绿的主要原因有土壤pH值过高,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等.最有效的方法是施用酸性肥料硫酸铵,若结合土壤改良掺入酸性草炭则效果更好.叶面喷施整合铁0.1%~0.3%,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1.病害防治 1.1 病毒病苗期心叶叶脉失绿,然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  相似文献   

6.
霜霉病1.症状该病主要为害叶片,苗期发病时,子叶褪绿,很快变黄枯干;成株期发病时,叶片出现绿色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病斑呈现多角形、淡褐色;后期病叶干枯易破。潮湿时,病斑背面长出灰黑色霜层。2.防治黄瓜定植后每隔7~10天喷1次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30%代森锰锌600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症状该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也可危害茎、卷须和花梗。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在子叶上出现褪绿斑点,扩展后变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情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先由中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下部叶片扩展,最后除顶部几片小叶外,整株叶片发病。  相似文献   

8.
1、缺素型黄叶 缺素型黄叶分为中、下部老叶先黄和中、上部嫩叶先黄两种情况。中、下部老叶黄,所缺元素多为植株体内易被再利用的元素,如氮、钾、镁、锌等。(1)整个植株生长受抑制,较老叶片整个先缺绿,为缺氮。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5~1%尿素溶液2~3次。(2)整个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脉间失绿变黄,叶缘为绿色,或残留有绿色斑点,不卷曲,为缺镁。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1~2%硫酸镁溶液。(3)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叶缘失绿以至坏死,有时叶片上也有失绿至斑点坏死,为缺钾。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4)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整个叶片有失绿至坏死半点或条纹,为缺锌。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2%硫酸锌溶液。中、上部嫩叶先黄,所缺元素多为植株体内不易被再利用的元素,如钙、铁等。(1)生长点枯死,叶片缺绿皱缩至坏死:根系发育不良,很少结瓜,为缺钙。防治对策叶面喷施0,3%氯化钙溶液,每周2次。(2)生长点不枯死,叶色淡绿,茎细小则缺硫。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1%硫酸钾溶液。(3)生长点不枯死,叶色黄白,为缺铁。防治对策是叶面喷施0.5%硫酸铁溶液。  相似文献   

9.
1.病害防治 1.1病毒病苗期心叶叶脉失绿,然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成株期叶片严重皱缩,质硬而脆,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叶背主脉上生褐色稍凹陷坏死条状斑,植株明显矮化。  相似文献   

10.
<正>黄瓜霜霉病又叫"跑马干"、"干叶子",是黄瓜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普遍而又严重。1症状黄瓜霜霉病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也可危害茎、卷须和花梗,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在子叶上出现褪绿斑点,扩展后变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情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多先由中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下部叶片扩展,最后除顶部几片小叶外,整株叶片发病。叶片发病,初时出现水浸状浅绿  相似文献   

11.
<正>青花菜秧苗柔嫩,耐药性差,易造成药害,如:叶部出现大小不等的各色斑点,内部组织焦枯、穿孔或脱落;叶片黄化,褪绿,或变厚畸形。常见药害毒杀芬:浓度大时,节间变短,呈现矮化症状,叶缘枯干;敌菌灵(防霉灵):浓度大时,叶片产生微细  相似文献   

12.
贾军 《农技服务》2006,(1):31-31
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火蜘蛛、火龙、红秆溜等,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是世界性的大害虫。玉米叶螨在叶背吸食,被害玉米叶片轻者产生黄白斑点,以后呈赤色斑纹;危害加重时出现失绿斑块,叶片卷缩,呈褐色,如同火烧,直至整叶干枯。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受害,逐渐向上蔓延,造成千粒  相似文献   

13.
<正>大棚栽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病害,一旦发生可导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该病的症状容易与黄瓜霜霉病相混淆,菜农不容易识别,很容易造成不能及时对症防治。症状识别黄瓜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叶柄、茎、瓜条等部位,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或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点,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  相似文献   

14.
<正>大棚栽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病害,一旦发生可导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该病的症状容易与黄瓜霜霉病相混淆,菜农不容易识别,很容易造成不能及时对症防治。症状识别黄瓜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叶柄、茎、瓜条等部位,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或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点,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  相似文献   

15.
<正>大棚栽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病害,一旦发生可导致大幅减产,甚至绝收。该病的症状容易与黄瓜霜霉病相混淆,菜农不容易识别,很容易造成不能及时对症防治。症状识别黄瓜苗期至成株期均能发病,主要危害黄瓜叶片、叶柄、茎、瓜条等部位,苗期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或半圆形的褐色斑,稍凹陷,后期叶干枯;成株期叶片上初见水渍状圆形褪绿斑点,稍扩大后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褐色斑点,外绕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面溢出白色菌脓,干燥时病斑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蔬菜药害产生原因一是误用了不对症的农药或误用了除草剂,二是施用农药浓度过大或者连续重复施药,三是在高温或高湿条件下施药,四是施用了劣质农药,五是土壤施药不够均匀。一、药害症状1、斑点斑点主要发生在叶片上,有时也发生在茎秆或  相似文献   

17.
<正>一、产生原因误用不对症的农药或除草剂,施药浓度过大或连续重复用药,施用劣质农药,施药时保护地内温度、湿度过高,用药不匀等,均可引发药害。二、药害症状1.斑点。斑点主要发生在叶片,也可发生在茎秆或果实表皮上,主要有褐斑、黄斑、网斑等。药害斑点与生理性病害引发的斑点不同:药害斑点在植株上的分布没有规律,整个地块发生轻重不一;生理性病斑则发生较为普遍,植株出现症状的部位较一致。药害斑点与真菌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一)红薯病毒病红薯病毒病是由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有6种类型:1、花叶型,苗期染病,发病初期叶脉呈网状透明,后沿叶脉形成黄绿相间的不规则花叶斑纹。2、叶片褪绿斑点型,苗期及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明脉或轻微褪绿半透明斑,生长后期斑点四周变为紫褐色或形成紫环斑,多数品种沿脉形成紫色羽状纹。3、叶片皱缩型,染病薯苗叶片少,叶缘不整齐或扭曲,出现与中脉平行的褪绿半透  相似文献   

19.
大叶黄杨受到白粉病的危害,受害部分初期呈淡灰色或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为白粉状病斑,严重时迅速蔓延至整个叶片及嫩枝,造成叶片和嫩枝扭曲干枯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玉米红蜘蛛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玉米是叶城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玉米红蜘蛛在玉米田普遍发生,已成为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 1 生活习性 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除危害玉米外,还危害棉花、豆类、花生、瓜萎等,以成、若螨聚集植株叶背刺吸叶片汁液,被害处呈现失绿斑点或条斑,严重时整个叶片变白干枯.玉米出苗后,在杂草上危害的玉米红蜘蛛陆续向玉米田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