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GML模式可以描述实例文档的结构与数据类型,建立与数据库模式间的映射,然后导入实例文档数据从而实现存储。基于这种思想,提出了一种可保持语义约束的GML存储方法,该方法总结了GML数据中通常包含的几种语义约束,提出了一种GML模式树的生成算法,使得生成的模式树能较好的表示GML文档的结构和语义信息,最终通过GML模式映射成对象关系模式实现存储。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实现多样本多通道数据连续存储的数据结构。给出了数据结构的定义及相关算法,利用此结构可以实现类似于多通道磁带记录机的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主流网络存储FCSAN和IPSAN,阐述了iSCSI协议及其工作原理。结合我馆存储实际情况,探讨了图书馆的存储现状,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对网络存储的要求,给出了一种基于iSCSI协议的经济实用,高性价比的数字图书馆网络存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完善与合理地实现基于费氏树这种典型数据结构的费氏查找全过程.方法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针对相关费氏查找及实现过程方面论述的欠缺,对费氏树的结构特性探索出更加合理、完善的定义,丰富和明确了这种二元树结构的特定含义;探索出费氏树节点的确立方法 和实现费氏树构建的方式;对费氏树与待查找序列的关联性做出探讨.结果 完善和明确了费氏查找的设计思想,并对其具体实现过程探索出更加合理的实现方式.结论 费氏查找全面体现了基于特定数据结构的存储实现来实施数据管理这一原则.对于丰富<数据结构>学科中典型数据结构及数据查询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充分分析现有无向图存储结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二维工程图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向力存储结构--分类邻接表存储结构。采用该存储结构可降低程序的时间复杂度,提高救解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脸造型中脸部模型的存储与表示问题,对人脸的生理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人脸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分块的三维人脸模型,并用边界表示法给出了这种模型的数据结构。按器官组织将人脸分解,各部分可以单独处理,合并起来又能构成一张完整的人脸,这种方法有利于表情的模拟和脸部动作的构造。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存储器结构单元——锗/硅双层量子点阵列浮栅结构纳米存储器.对存储器样品的C—V测量结果显示了这种结构的P沟道器件有着更加优异的存储性能.数值模拟表明了该器件的编程速度在微秒量级,而保留时间长达10年(约10^8S).这种新型的存储器结构单元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硅基纳米存储器存在的工作电压和长久存储之间的矛盾,为硅基纳米存储器的实用化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王竹 《新农业》2023,(11):39-40
<正>应急防护物资储备架构是一个乍一看容易理解的概念,多数人会从直觉上来认识它,但要给出精确的定义很困难。特别是,很难明确地区分设计和架构,架构属于设计的一方面,它集中于某些具体的特征。应急防护物资储备架构是有关如下问题的设计层次:“在应急物资储备的制定和实物数据之外,设计并确定系统整体结构成为了新的问题。结构问题包括总体存储结构和全局控制结构、存储物品的组成、定标与性能、存储物品的设计的选择、存储物品的功能分配、物理分布。”  相似文献   

9.
自杀树     
《四川农场》2007,(1):37-37
一种生长在印度西南部地区的植物,其果实带有剧毒,因为这种果实经常被用作自杀工具,因此,这种树又名“自杀树”。这种植物名叫海檬树,树上所结带有剧毒的果实名叫海檬果。目前,只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地区生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最短路径算法提出了主树的概念,并且利用组播树的代价和时延限制的定义给出了一种分布式组播路由选择算法。可以在时延限制的前提下使组播树的代价接近最优。最后,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龄橡胶树胶乳的碳储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橡胶树PR107为材料,在海南省中部的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营大丰农场进行观测,研究5个年龄段(8~24龄)的橡胶树胶乳中碳归还含量。结果表明:8、12、15、19、24龄橡胶人工林收集的胶乳含碳量之间差异显著;8、12、15、19、24龄橡胶人工林胶乳的碳储量与树龄不呈线性关系;调查样地的胶乳碳储量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波动。  相似文献   

12.
图论中最小生成树问题的算法在现实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先根据其中的Kruskal算法的步骤并结合数据结构中单链表的特点对在计算机中如何实现这一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又更加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利用代数理论来判定最小生成树涉及到的简单无向图连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求取故障树最小割集的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微机直接求取故障树最小割集的新算法。该法程序实现简洁,与常用的Fussell算法比较,可成倍地提高计算速度,节省内存。  相似文献   

14.
乡土树种蓝果树的栽培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光泽县对乡土阔叶树种蓝果树进行了为期8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干藏、湿砂层积贮藏蓝果树种子和随采随播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以湿砂层积贮藏方式最高;蓝果树扦插育苗以1年生枝条中部成苗率最高,以100mg/kgIAA浓度的浓液浸泡穗条下端10h成苗率最高,达72.5%;与纯林杉木相比,蓝果树与杉木混交林的杉木无论是胸径还是树高生长都大于纯林,且1:1混交比例的生长(树高和胸径)大于2:1(杉木:蓝果树),表明蓝果树能够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但二者混交对蓝果树生长没什么促进作用;蓝果树与杉木混交改善了林地土壤肥力,但8年生蓝果树纯林以及与杉木的混交林改土效果仅限于0~20cm土层以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通过调研关联数据的研究文献,分析关联数据的研究的主题结构与研究进展。[方法/过程]综合采用文献综述方法、文献计量方法与可视化工具对Web of Science中的关联数据研究进行分析。其中,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了关联数据研究主体,利用VOSviewer将构建的关键词矩阵可视化。以关联数据的生命周期阶段为线索,结合关键词共现图谱,探寻了关联数据研究的主题结构与研究进展。[结果/结论]分析结果显示欧洲为关联数据研究的主阵地,Tim Berners-Lee等人在关联数据领域具备深厚的影响力。目前关联数据的研究覆盖了发布、优化、评价、应用等生命周期各个方面,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在研究推动关联数据发布的进一步规范、实现实体自动丰富与链接、构建全面的质量评价体系与工具等方面存在挑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茶树油对莲雾果实储藏品质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茶树油分别用浸泡法和熏蒸法处理莲雾,测定储藏后的莲雾果实品质指标,同时运用滤纸扩散法研究茶树油处理对莲雾采后致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茶树油处理可以减缓莲雾果实在贮藏期间腐烂指数上升,维持较高的硬度,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较高的含量,从而显著提高莲雾采后贮藏的保鲜品质,其中以10%茶树油浸泡和500 u L·L~(-1)熏蒸处理莲雾保鲜效果最好。同时实验证实茶树油能显著抑制莲雾果实主要致病菌茶褐斑拟盘多毛孢菌与棕榈疫霉菌的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7.
探讨母树径级、贮藏温度及贮藏时间对胖大海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观察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指数函数建立不同贮藏温度下胖大海种子发芽率与母树径级及贮藏时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母树直径50~59 cm提供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最大;母树直径<30 cm提供的种子发芽率、活力最小.0℃贮藏下种子的平均发芽率最高,常温贮藏下最低.胖大海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保持种子50%的发芽率,其在-5℃、0℃和常温3个贮藏温度下分别不能长于135、195、45 d.综合分析表明,直径过大或过小的母树提供的种子发芽率均较低,从母树直径50~59 cm选种最佳,最好在0℃环境下贮藏种子,可以延长种子寿命至195 d,但胖大海种子不宜长久贮藏,优质的胖大海种子贮藏时间不能超过270 d.这为胖大海优种选择、贮藏及复壮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电阻抗谱(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技术研究果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将电化学、植物生理的理论与果蔬贮藏相结合,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探究果蔬品质变化的过程。以黄瓜为试验材料,通过试验探讨了黄瓜的贮藏条件、贮藏时间与阻抗谱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室温和保鲜膜贮藏条件下黄瓜的阻抗值随水分散失而升高,冷藏条件下阻抗值则降低。冷藏条件下的黄瓜会产生冷害,严重影响口感和品质。比较发现用保鲜膜保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条件下美锦桃果实硬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美锦桃在树上、常温和冷藏条件下果实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美锦桃果实在室温、冷藏及树上,其果实硬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冷藏条件下果实硬度下降最慢,室温条件下果实硬度下降最快。美锦桃为高硬度、长采收期和长货架期品种。美锦桃在树上采收持续期可达30 d,在室温条件下贮藏期为10 d以上,冷藏条件下可贮藏30 d以上。  相似文献   

20.
The structure of a synaptic intermediate of the site-specific recombinase gammadelta resolvase covalently linked through Ser10 to two cleaved duplex DNAs has been determined at 3.4 angstrom resolution. This resolvase, activated for recombination by mutations, forms a tetramer whose structure is substantially changed from that of a presynaptic complex between dimeric resolvase and the cleavage site DNA. Because the two cleaved DNA duplexes that are to be recombined lie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core tetramer, large movements of both protein and DNA are required to achieve strand exchange. The two dimers linked to the DNAs that are to be recombined are held together by a flat interface. This may allow a 180 degrees rotation of one dimer relative to the other in order to reposition the DNA duplexes for strand ex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