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蠕变是天然高分子材料固有的1种物理性质,本文通过对蠕变过程的概述,分析了应力水平、树种、温度、含水率等对木材蠕变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木材机械吸湿蠕变产生的原因和研究方法,探讨了在木材干燥过程中机械吸湿蠕变对木材干燥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更好地利用相似材料模拟层状盐岩的蠕变特性,以西气东输金坛盐穴储气库为工程背景,根据相似原理和原岩物理力学参数,通过大量的材料配比及力学试验,研制出符合该储气库层状盐岩力学特性的相似材料。该材料在蠕变试验中经历了初始蠕变、稳态蠕变及加速蠕变3个蠕变阶段,获得了相似材料在不同应力下的稳态蠕变率和长期强度,结果表明:其蠕变特性与盐岩原岩具有相似性,为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中研究蠕变特性对盐穴稳定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高温、均匀内压作用下球罐的蠕变变形和应力进行了探讨.根据塑性条件及单向拉伸蠕变试验的数据,导出了稳定蠕变阶段受压球罐的应力、应变及直径扩大量的理论公式,且对不计蠕变变形和考虑蠕变变形时球罐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甘薯蠕变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物料的蠕变特性对其收获、贮存、加工过程的影响极为重要,通过对甘薯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甘薯的流变模型为Burger’s Model,并分析了南薯88的蠕变曲线及蠕变柔度函数和松驰模量函数。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对岩石蠕变本构模型中常用的Abel黏壶元件进行改进,得到表征损伤阀值效应的非定常性元件模型,并论证该模型可以良好适用于岩石加速蠕变阶段。基于经典元件组合理论,通过弹性体、Abel黏壶体以及改进后的损伤阀值触发的Abel黏壶元件体建立了新的岩石蠕变本构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反演拟合,结果表明,该岩石蠕变本构模型能良好的表征岩石蠕变三阶段,特别是非线性加速蠕变阶段,与实验数据相关程度高,误差较小,且该模型考虑的损伤阈值触发作用情况更贴切岩石蠕变行为。通过对本构模型中加载应力及求导阶数敏感度分析,获得了影响蠕变应变量的参数为加载应力,影响蠕变速率的为求导阶数,从本构模型上揭示了影响岩石蠕变行为特性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6.
甘薯蠕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物料的蠕变特性对其收获、贮存、加工过程的影响极为重要.通过对甘薯蠕变特性的试验研究,得出甘薯的流变模型为Burger'sModel,并分析了南薯88的蠕变曲线及蠕变柔度函数和松弛模量函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木材的构造、力学性质等方面论述了木材的机械吸附蠕变特性,分析了木材机械吸附蠕变的性质、木材的机械吸附蠕变对木材其他性质的影响I论述了木材吸湿蠕变与木材加工利用的关系。利用木材的这一特性.简述了丘比特之箭的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是根据短时间的木材弯曲蠕变实验曲线来确定流变模型元件数和元件常数的方案。 通过对红松试件三点弯曲蠕变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测蠕变曲线与模型的理论曲线有较高的拟合度。因此,木材弯曲蠕变采用粘弹性模型法来研究是行之有效的。上述弯曲蠕变应用六个元件模型为宜。这样,在粘弹性状态的予测中就可以采用流变模型的元件常数。这些常数为本结构构件及家俱设计提供了蠕变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不同含水状态下的杨木实木梁蠕变试验结果表明:与恒湿蠕变行为和结果仅受均恒含水量影响所不同的是,变湿蠕变的主要动因在于含水梯度差及其动态变化;吸湿蠕变产生的“回复”实质上应该是负挠度。同时发现:变湿蠕变挠度主要发生在含水梯度差最大和急速变化的变湿初期;吸湿蠕变产生的并不全是负挠度。变湿蠕变行为和结果及其与恒湿蠕变之间的显著差异应该得到实木梁设计、制造、使用者和标准制订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室内常规环境条件下承受不同应力水平作用的速生杨木及其氨溶季胺铜(ACQ-D)防腐处理木材的蠕变规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蠕变变形曲线,建立速生杨木及其ACQ-D防腐改性材的相对蠕变模型,并对不同受荷时间的速生杨木及其ACQ-D防腐改性材的相对蠕变变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速生杨木及其ACQ-D防腐改性材蠕变变形规律相似,其蠕变变形均随着应力水平和受荷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由于ACQ-D不显著改变速生杨木的力学性能,速生杨木及其ACQ-D防腐改性材初始弹性变形接近,低应力水平下蠕变变形也相差不大,但ACQ-D防腐提高了速生杨木的吸湿性,从而导致高应力水平下防腐改性木材较大的相对蠕变变形。  相似文献   

11.
木材的机械吸湿蠕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了弄清楚木材的机械吸湿蠕变的机理,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木材的机械吸湿蠕变现象作了各自的解释.该文对其中主要的观点作了比较详细的评述,并对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木材的机械吸湿蠕变现象的实质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木材常规干燥机械吸附蠕变的动态发展模式,该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50 mm厚兴安落叶松板材进行常规干燥,用切片法测定了沿厚度方向的横纹弦向干缩应变、弹性应变、黏弹性应变的一维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并测定了不同尺寸规格及不同预处理工艺下木材试件的自由干缩变形。根据高聚物流变学理论与木材机械吸附蠕变理论,分析了干燥过程中木材厚度方向不同位置的机械吸附蠕变变形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概括了木材表层与心层的机械吸附蠕变变形的典型发展模式。结论如下:可以采用线性函数与指数函数来分别描述含水率在低于20%和高于20%阶段的木材自由干缩率曲线,相关性较好;木材干燥机械吸附蠕变现象具有极大变异性,与干燥应力模式及应力发展间存在相互作用;在含水率低于特定温度对应下的纤维饱和点2%~4%时,木材表层的拉伸机械吸附蠕变应变与心层的压缩机械吸附蠕变应变均接近极大值;机械吸附蠕变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大将有助于干燥应力松弛,机械吸附蠕变数值可作为木材干燥工艺调整的参考因子。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了在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竹木复合层合板的断裂损伤行为.结果表明,在交变载荷最大值为竹木复合层合板破坏载荷的75%时,其疲劳/蠕变断裂曲线为三段式曲线;在交变载荷最大值为破坏载荷的55%时,6h内其疲劳/蠕变曲线为两段式曲线.随着蠕变时间的增加,层合板的断裂寿命降低.在交变载荷最大值为破坏载荷的75%时,蠕变时间为300s时,层合板的疲劳/蠕变负交互损伤程度大于蠕变时间为180s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层合板的破坏形式主要为纤维撕裂、界面剪切破坏和层间开裂3种形式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点弯曲的方法对杨木单板条层积材进行了30%和40% 2个应力水平的蠕变试验,并用四元件Burger模型对蠕变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四元件Burger模型很适合用于描述杨木单板条层积材的蠕变变形,且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PSL的瞬时弹性变形增加。  相似文献   

15.
视基体材料为各向同性非线性蠕变体;纤维材料为各向同性线弹性体,基于Aboudi胞元模型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蠕变特性进行了细观分析。提出并用蠕变面函数讨论复合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蠕变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6.
松质骨材料的粘弹性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胫骨近段松质骨的粘弹性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蠕变、松驰实验获得了人胫骨松质骨材料具有粘弹性性质的结论 ,选用三参量模型得出了蠕变、松驰表达关系式 ,结论可供临床医学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人胫骨近段松质骨的粘弹性性质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蠕变、松弛实验获得了人胫骨松质骨材料具有粘弹性性质的结论。选用三参量模型得出了蠕变、松弛表达关系式,结论可供临床医学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面板堆石坝的高度从100 m级发展到200 m级甚至更高,也随之出现了一些人们以前并未关注过的问题,分期施工的面板脱空现象就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采用考虑蠕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法讨论蠕变对面板脱空的影响以及考虑蠕变后影响面板脱空现象的各种因素并进行计算分析,发现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面板材料与堆石体及垫层材料的材料性质相差很大,受荷过程中2种材料产生不协调的变形材料蠕变。通过对影响脱空值的各种因素系统分析,得出了一些规律,为防止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形变热处理对国产1Cr 18Ni 9Ti钢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边化工艺可改善国产1Cr 18Ni 9Ti钢的蠕变性能。多边化处理后增大了亚结构的稳定性,适当地保留了形变强化的效果,使蠕变变形量和残余变形量显著地减小,特别是明显地缩短了蠕变第一阶段的时间,减小了第一阶段的变形量。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竹木复合工字梁(BWIB)的静曲蠕变性能和抗蠕变服役能力,借鉴美国标准ASTM D5055-04和ASTM D6815-02a检测分析BWIB 的快速蠕变性能和90 d 蠕变性能。结果表明, BWIB的静曲蠕变符合木质材料的一般蠕变特征;BWIB 90 d内发生的全程静曲蠕变挠度为5.33 mm,其中,初始段(第1天)内发生的蠕变挠度为1.38 mm,不可恢复的蠕变挠度为1.79 mm,分别占试验全程静曲蠕变挠度的25.9%和33.6%;BWIB的快速静曲蠕变回弹率和90 d静曲蠕变相对变形率分别为Φ=91.05%和FD90=1.55,分别符合美国标准ASTMD5055-04规定的Φ≥90.0%和ASTM D6815-02a规定的FD90<2.0的要求;静曲蠕变对BWIB的静曲刚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