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水煮方式处理艾蒿叶得到水煮液,并用该水煮浓缩液通过涂层整理和浸轧整理的方式对真丝织物进行抗菌整理.根据AATCC100抗菌测试方法,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株,测试整理后的真丝织物的抗菌性,优选出效果良好的整理方式,选取抗菌效果较好的整理方法和反应条件下的真丝织物测试其服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涂层整理后的真丝织物24h时基本上未达到26%的抗菌效率,抗菌效果不显著,浸轧整理后真丝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24h、48h内抑菌效率基本达到了100%,抗菌效果良好;对整理后的真丝织物的服用性能测试表明,该整理方式对真丝织物的服用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印度泰米尔那德邦的扎丽纱手工生产中常采用上浆处理提高蚕丝纱线的可织性和降低断头率。白胶是常用的一种粘稠度高的上浆剂,而硬挺剂是新出现的一种天然胶,其粘稠度相对较低。分别测试分析利用白胶、硬挺剂上浆处理对已染色蚕丝纱线的质量、色泽、韧性和延展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用白胶处理后紫罗兰色蚕丝纱线的质量增加率显著提高,色度L*值、a*值和b*值变化较大,色差值ΔE*2,但蚕丝纱线的韧性、延展性未发生显著变化;而用硬挺剂处理,对紫罗兰色、黄色和紫色3种颜色蚕丝纱线的质量、色差值、韧性和延展性均无明显影响。依据试验结果,建议采用硬挺剂对染色蚕丝纱线进行上浆处理。  相似文献   

3.
魏凯  陈国强  关晋平 《蚕业科学》2006,32(4):517-521
为了探讨自制有机磷系阻燃剂(acrytic organic phosphorous compound,SFR)作为真丝织物阻燃整理剂的可行性,使用过硫酸盐引发体系将SFR接枝到真丝织物上,并研究了影响该反应的主要因素,如反应温度、pH值和浴比等。得出的接枝较优工艺为:单体质量分数120%,引发剂质量分数0.9%,温度80℃,时间60min,浴比1∶30,pH3,接枝后用丙酮萃取24h。整理后的真丝织物进行可燃性测试表明,SFR用于真丝织物阻燃,当增重率高于30 %时可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极限氧指数可以达到29%以上,但整理后丝织物的强力和白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环保及阻燃性能优良的真丝织物,采用低毒性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ETS)对真丝织物进行化学接枝。以极限氧指数为考核指标,经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接枝工艺为:单体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对织物的质量分数150%,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对单体的质量分数1%,整理液pH 4,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 min,浴比1∶20,单体水溶液超声波处理时间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阻燃整理的真丝织物的接枝率为27.1%,极限氧指数为25.8%,提高2.7个百分点。对接枝真丝织物样品的红外光谱表征及热重分析认为,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单体与真丝织物发生接枝反应后通过提高织物燃烧后的成炭量增强其阻燃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接枝真丝织物样品燃烧后的炭渣残留量高,起泡现象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后真丝织物的阻燃性能得到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抗皱整理对蚕丝织物强力的损伤,合成抗皱整理剂双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将其乳化后应用于蚕丝织物的抗皱整理。研究抗皱整理剂乳液粒径和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对整理蚕丝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液粒径小,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大;随着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的增加,整理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先增后减,当聚硅氧烷链段的摩尔质量为1 200 g/mol时,干、湿折皱回复角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抗皱整理工艺条件为:抗皱整理剂乳液用量60 g/L,催化剂Na2S2O3用量4 g/L,焙烘温度130℃,焙烘时间5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用双环氧封端聚硅氧烷整理的蚕丝织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和耐洗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强力保持率,且不泛黄。与其他常用的蚕丝织物抗皱整理剂相比,双环氧封端聚硅氧烷不失为综合性能良好的蚕丝织物抗皱整理剂。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蚕丝织物的抗皱性能和避免织物中残留甲醛,采用自制含双二氯均三嗪基的无甲醛类新型抗皱整理剂BTP400浸渍整理蚕丝织物,并考察工艺因素对BTP400在蚕丝织物上的固着率的影响以及BTP400固着率与织物抗皱性能的关系。当BTP400用量为10 g/L时,蚕丝织物的折皱回复角随BTP400固着率的增加而增大,在此基础上优化工艺条件为:碳酸氢钠用量10 g/L,整理温度50℃,整理时间50 min。上述工艺条件下用BTP400整理后蚕丝织物的抗皱耐洗性良好,其干态折皱回复角提高32.5%,湿态折皱回复角提高12.3%,且强力和白度与原织物相差不大,仅染色性能略有降低。能谱分析BTP400与蚕丝织物的丝蛋白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试验结果提示BTP400有望作为环境友好型抗皱剂应用于蚕丝织物的整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工业化生产中对蚕丝织物连续化接枝整理,研究紫外光引发对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AAm)接枝蚕丝织物的共聚合反应的促进作用和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及紫外光引发接枝工艺条件因素对织物接枝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引发DMAAm接枝蚕丝织物3 min时,织物的接枝增重率即达到最大值;接枝增重率随光引发剂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单体浓度增大时,增重率提高,但单体接枝效率降低;工作液pH值对增重率的影响不明显。接枝蚕丝织物的性能表征显示,紫外光照射时间较长会影响织物的白度和断裂强力,但断裂强力可通过接枝DMAAm而得到恢复;接枝增重后的蚕丝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的K/S值略有降低,但染色均匀性变化不大。研究结果提示,紫外光引发可加快DMAAm接枝蚕丝织物的共聚合反应速率,但须适当控制紫外光照射时间,以减轻织物白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整理剂用量且不影响整理织物的亲水性,采用端氢硅油和烯丙基聚醚缩水甘油醚为原料,合成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并应用于蚕丝织物抗皱整理。研究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对整理剂表面活性及整理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剂环氧基封端型聚醚聚硅氧烷具有表面活性功能,随着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的增加,整理剂的表面饱和吸附量逐渐下降,当聚硅氧烷链段摩尔质量为726 g/mol时,整理织物的干、湿折皱回复角最大。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抗皱整理工艺条件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得出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整理剂用量5 g/L,催化剂Na2S2O3用量1 g/L,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5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整理的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抗皱性能。与疏水性的环氧基封端型聚硅氧烷整理剂相比,新合成的整理剂用量少,整理织物具有与之相当的抗皱性能且亲水性好。  相似文献   

9.
将短纤维纺制成连续的纱线,需要经过加捻,使纤维互相聚合在一起而保持聚集力,从而赋予纱线一定的强力。加捻是将纤维束、长丝或单纱聚集在一起的一种方法,使纺织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能经得起应力、应变和摩擦,并给予纺织品别致的外观效应。捻度除了影响纱线的拉伸性质外,捻度大小还会影响纱线的直径、比体积、柔软性和硬挺度,影响织物的覆盖性能、保暖性、折痕恢复能力、吸染率和渗透性。因此,捻度是表示纱线结构特征的重要内容。本试验采用YG155A型电子纱线捻度仪,以直接计数法测试26支羊绒股线的捻度,并比较环锭羊绒纱和走锭羊绒纱捻度的不同,以衡量捻度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在羊毛纤维试验中,纤维直径是比较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超细毛羊育种中的关键经济指标,其直接决定了羊毛的纺纱性能及经济价值,还有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标准差等细度变异指数对羊毛纱线和织物的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则主要对优质超细毛羊的纤维直径选育效果进行详细探讨。1 优质超细毛羊品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是以澳洲美利奴公羊与新疆细毛羊、波尔华斯羊通过杂交培训而成。该品种体型呈长方形、体格较大,被毛为白色,且密度比较大,细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天然藏青果提取物中的多酚成分能与甲醛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制备具有除甲醛功能的真丝织物。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为:整理温度70℃,整理时间2.0 h,整理液pH 4。在此工艺条件下,用质量分数为8%的藏青果提取物粉末整理制备的真丝织物24 h对空气中甲醛的去除率可达到84.5%,较普通真丝织物对空气中甲醛的去除率提高74.7个百分点。进一步用金属离子处理真丝织物,可有效改善织物除甲醛功效的耐洗性能,其中:Fe2+离子处理织物经10次洗涤后,甲醛去除率仅下降5.2个百分点;Al3+离子处理后,甲醛去除率仅下降4.9个百分点。试验表明,利用藏青果提取物整理及金属离子后处理制备的真丝织物具有明显的除甲醛功效,且织物的耐洗性能良好,是一种新型健康环保的织物。  相似文献   

12.
生物工厂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应当是保护自身与消除生产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屏障,并防止生产的生物制剂被工作人员的皮肤和呼吸道放散的微生物污染。据现代最详尽研究,在实验工厂范围内研制出了可用于各种目的两种材料,即用六氯乙酚化合物处理过的纤维素织物(厚棉布、细平布、印度白棉布、绒布、纱  相似文献   

13.
在饲料生产中,常出现成品质量与配方设计有一定差异,达不到配方设计的要求。通过对影响成品质量因素的分析和采取措施,可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1 原料营养成分变异的影响原料是成品质量的保证。同品种的原料,由于产地、环境、收获时机、加工、贮运方式、水分等的不同,其营养成分会有很大差异。所以质量控制部门一定要对每批进厂原料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实测,为配方师提供第一手数据,避免饲料质量与配方设计不一致。另外原料存放时间及存放环境,也会引起营养组分的变异。特别是一些稳定性差的添加剂(如维生素A等)、容易发霉变质的物料(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通过二氧化硅的三维网状结构对十四醇、溴甲酚紫和硼酸进行有效包裹制备出热敏变色储能复合材料,并使用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参数,例如酯水摩尔比、复合物用量、pH值、反应温度以及陈化温度等进行分析,最后使复合材料通过浸轧烘的方式整理到蚕丝织物上。结果表明,材料用量对复合材料变色和储能性能的影响最大,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物加入量为14g,酯水摩尔比为1∶7,pH为3,反应温度为60℃,陈化温度为80℃。经过整理后的蚕丝织物具有较好的热敏变色和相变储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新型储热变色蚕丝织物,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使用二氧化硅的三维网状结构对溴甲酚绿、MgCl2·6 H 2 O 和十四醇进行有效包裹制备出变色蓄热复合材料,并将其整理到蚕丝织物上。重点研究溴甲酚绿、MgCl2·6 H 2 O 和十四醇比例用量对复合材料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 MgCl2·6 H 2 O 和十四醇的用量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变色速率和变色灵敏度;将复合材料整理到蚕丝织物上,蚕丝织物展现出较好的变色和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6.
BHK-21细胞是幼仓鼠肾细胞,主要用于口蹄疫疫苗的制备。它对微生物及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没有抵抗能力,如果长期传代,势必会收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对细胞造成一定损伤。因此应该对其进行冷冻保存。本文旨在通过优化悬浮型BHK-21细胞复苏方式、合适的冻存密度,达到提高种子细胞质量的研究。确定最优的细胞复苏方式,确定合适的冻存密度,保证细胞在放大培养过程中优良的细胞状态,为后段工序的抗原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下一步该细胞的质量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纤维混纺是一种用于改善织物风格和服用性能的绿色环保方法.蚕丝制品华丽舒适、亲肤滑爽,但因其易褶皱难保养和价格昂贵等因素,限制了在消费市场的规模.蚕丝混纺纱线的开发不仅可改善蚕丝的服用性能,还能降低成本,是拓宽市场及增加蚕丝消费总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蚕丝纤维特征,对蚕丝混纺纱线研发利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认为今后应重视技术革新和设备改造,开发出品质和性能更优异的蚕丝混纺制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在不断提升,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问题.由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建筑的给排水施工问题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无论是材料的选择还是施工的方式都是影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中,笔者主要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防洪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由于防洪工程产品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因素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植生纱是一种性能好、价格低的草坪建植材料,是在专用设备上按照特定的生产工艺,把种子肥料及杂草抑制剂等成分,按照一定的密度植在可以自然降解的带基上形成的产品.草坪植生纱可用于道路护坡、城市绿化、建筑物顶层绿化等特种绿化,在我国西部、北部地区用于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沙尘暴等相关的绿化工程.草坪植生纱生产投资较小,市场潜力巨大,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