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毛与家蚕丝纤维是纺织工业重要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在服用性能方面,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更有诸多不同之点。通过将羊毛与家蚕丝纤维的主要服用性能进行比较,描述目前二者作为纺织材料的优点与缺点,提出目前研究者主要采取混纺和转基因两种方法来获得兼顾羊毛与蚕丝纤维优点、又能有效克服各自缺陷的新型纺织材料。进一步对羊毛/蚕丝混纺织物的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作概述,并指出转羊毛KAP基因蚕丝新材料有望从源头解决丝绸织物褪色、易皱、泛黄等难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综合评价乌拉草(Carex meyeriana)/棉纤维混纺比对纱线性能的影响,以利于乌拉草在纺织服装上的应用。本研究以纱线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条干、细结、粗结、棉结为性能评价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乌拉草/棉纤维质量配比为12/88、25/75、37/63、46/54的4种不同混纺比纱线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得到4种混纺比的隶属度分别为0.370 5、0.238 6、0.210 4和0.180 5,即乌拉草纤维的含量越低,纱线的综合性能越优,所以4种不同质量配比中12/88的乌拉草/棉混纺纱性能最优,且试验得到25/75、37/63的乌拉草/棉混纺纱性能接近。因此对于不同的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乌拉草/棉混纺比,试验结果为乌拉草纤维在纺织服装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蓖麻蚕是一种野蚕,这种蚕茧不适于缫丝,多采用短纤维成纱的方法加工成绢丝纱.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纺织纤维,其相对强度比一般天然短纤维高一些,近似于高强低伸型纤维.蓖麻蚕丝织物的服用性能比较好,特别是手感柔软有优雅的光感效果,为蚕丝以外的其他纤维所不及.蓖麻蚕丝的细度介于桑蚕丝和柞蚕蚕丝之间,可纺45支以上  相似文献   

4.
蚕丝及蚕丝织物的改性是为了克服天然蚕丝蛋白纤维自身的性能缺陷或赋予其新的功能,达到改善蚕丝及蚕丝织物的服用性能并适合不同用途的目的。蚕丝及其织物改性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养蚕添食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其中,物理方法主要采用等离子体技术、高温或低温处理以及辐照处理等进行改性;化学方法是利用蚕丝蛋白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通过化学反应引入目的功能基团、单体或大分子链,从而改变蚕丝性能;养蚕添食法是在家蚕幼虫饲养过程中添食色素、荧光材料或金属纳米颗粒,获得改性蚕丝;分子生物学方法则是基于转基因技术或基因编辑技术让家蚕吐出具有特殊性能的茧丝。本文综述近年来利用上述几种方法,尤其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蚕丝及蚕丝织物改性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几种方法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并展望了未来蚕丝及蚕丝织物改性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彭婕  吴子婴  周旸  龙博 《蚕业科学》2011,37(4):695-699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朝代及现代绢类织物的表面和纤维截面形貌进行观察,并利用像素法对蚕丝纤维截面积进行测试与分析,探讨蚕丝纤维截面积变化的原因。不同朝代及现代的9批绢类织物样品表面的完整度、光洁度、污染度以及老化程度不同,可能与样品来源墓地的环境有关;不同样品蚕丝纤维截面形状有的较扁平,有的较饱满,还有一些呈碎块或空壳状,反映出蚕丝纤维老化程度不同,可能与当时的养蚕技术水平相关;不同朝代样品间、同一朝代样品间的经纬纱线粗细及经纬纱线排列密度有差别,可能与绢类织物的种类及丝织技术水平有关。9批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存在差异,且大多数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方差数值较大,其中:东周到清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从38.57μm2增加至75.80μm2,可能与根据织物最终用途而选用的蚕丝原料以及家蚕长期驯养后茧丝的变化有关;现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在115μm2左右,明显大于古代绢类织物样品的蚕丝纤维截面积,这种变化可能与长期的蚕品种遗传改良以及饲养技术和缫丝工艺的改进有关。  相似文献   

6.
印度中央丝绸委员会蚕丝技术研究中心研制了一种新的缫丝机。传统缫丝过程中,8~10根茧丝沿着垂直方向缠绕在滚筒上,而新研制的缫丝机可以在缫丝过程中利用一个差速旋转装置使蚕丝与其他纤维沿平行方向混纺制备蚕丝包芯丝,制备的包芯丝膨松度是传统缫丝机缫制生丝的3倍。以棉纤维、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等为芯丝制备蚕丝包芯丝,对其缫丝性能及品质指标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蚕丝包芯丝的直径、缫折、出丝率、生丝回收率、质量损失率等缫丝性能指标以及平均纤度、纤度偏差、纤度最大偏差、断裂强度、延展度等品质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以蚕丝包芯丝为纬线,蚕丝为经线制作的织物,其克重、厚度、捻度、抗拉强度、撕裂强度、卷曲率、耐磨性和抗挠刚度等比普通蚕丝织物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日本蚕丝业一直处于困境之中,为改变现状,降低蚕丝成本,改善蚕丝性能,日本积极开展新型丝新产品的开发研究,蚕丝的接技共聚就是一门热门课题。蚕丝的接技共聚是把接技单体分子通过聚合作用接技到蚕丝蛋白质大分子活性侧链上,从而起到增加蚕丝重量,改善蚕丝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东京有乐町蚕丝会馆陈列着丰富多采的丝绸制品,五光十色的衣料,格调高雅的西服,绚丽夺目的和服,色彩柔和的衣裙,款式新颖的内衣,以及围巾、领带、手帕、长统袜、钱包等种类繁多的随身饰品,令参观者眼花缭乱,赞不绝口。这就是日本蚕丝开发中心不久前主办的“2000年混纺丝绸展”。 蚕丝和丝绸自我国秦汉时代传入日本后,一直是日本的传统骨干产业。二战后,化学合成产业异军突起,大量廉价的化纤品使丝绸失去了千百年来的荣耀与尊贵的地位,沦落为“夕阳产业”,“混纺丝绸”就是日本为复兴蚕丝和丝绸业而进行的技术创新。 近…  相似文献   

9.
蚕丝服饰制品兼具华丽的外观与舒适的体感,因而能数千年绵延不衰。进入现代,蚕丝纤维的基础研究在揭示蚕丝优良本质的同时,也促进了蚕丝纤维的改性研究与应用。自从蚕丝蛋白的可塑性被发现后,蚕丝华丽转身为了各式各样的功能材料,在传统服饰行业外的诸多高新产业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深入研究蚕丝蛋白的组成及其特性的分子机制,不但是丝绸产业发展的科学理论根基,也是蚕丝应用于其他功能材料创制的重要基础。最新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表明,蚕丝是一个组分非常复杂的蛋白质复合体,除了早先明确的丝素和丝胶外,还发现了很多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成分。这一发现不但让人们重新认识了蚕丝的组成,也为蚕丝"天衣"的诸多优良品质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解释。随着对蚕丝蛋白功能与活性的深入研究,将促进蚕丝在医药材料、保健、美容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蚕丝产品的附加值。本文简要回顾从蚕丝纤维到蚕丝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进展,介绍了新的蚕丝蛋白组分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成果,并就新型蚕丝产品的开发以及蚕丝产业未来的转型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辐照剂量、不同辐照氛围下用60Co-γ射线辐照蚕丝纤维,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检测蚕丝纤维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分析不同辐照条件对蚕丝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0 kGy剂量范围内,随辐照剂量的增加,60Co-γ射线辐照蚕丝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增加,但辐照剂量过大会使蚕丝纤维发生裂解而影响其性能,故辐照剂量应不超过50 kGy;与同剂量空气下辐照蚕丝纤维产生的自由基相比,在真空下辐照蚕丝纤维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增加,且主要为氨基己酸自由基,但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真空和空气下辐照蚕丝纤维产生的自由基浓度差异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