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析南宁荫生植物园植物造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世斌  庞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83-1685
通过调查,主要从疏林草地、棚架植物、热带雨林、多浆肉质植物、水滨植物、小径植物6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南宁荫生植物园的植物造景及其特色,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Scutellaria Linn.)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形状可以分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样式可以分为平直-弓形、浅波型和深波型;2)4种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具有腺点;3)柳叶红茎黄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无表皮毛,缙云黄芩叶片的下表皮无表皮毛分布,其他都具有表皮毛;4)岩藿香叶片的上表皮具有乳突分布,其他都不具有乳突;5)气孔器类型为横裂型、环细胞型、聚环细胞型,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和圆形3种,均出现在下表皮.研究表明,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的4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特征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鉴定该4种植物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叶表皮微形态研究也证明了韩信草可作为4种黄芩属植物中较为进化的物种,而柳叶红茎黄芩则表现为较为原始的性状.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Scutellaria Linn.)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1)4种植物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细胞形状可以分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样式可以分为平直-弓形、浅波型和深波型;2)4种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具有腺点;3)柳叶红茎黄芩叶片的上、下表皮均无表皮毛,缙云黄芩叶片的下表皮无表皮毛分布,其他都具有表皮毛;4)岩藿香叶片的上表皮具有乳突分布,其他都不具有乳突;5)气孔器类型为横裂型、环细胞型、聚环细胞型,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和圆形3种,均出现在下表皮.研究表明,重庆市缙云山黄芩属的4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特征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可以作为鉴定该4种植物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叶表皮微形态研究也证明了韩信草可作为4种黄芩属植物中较为进化的物种,而柳叶红茎黄芩则表现为较为原始的性状.  相似文献   

4.
13种榕属植物的叶片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13种榕属(Ficus)植物的叶片进行了解剖结构和表皮形态观察.结果表明,13种榕属植物中有11种为异面叶,2种为等面叶,叶肉都具有分泌细胞.在11种具有异面叶的植物中,上下表皮都有复表皮层,其中2种植物的上复表皮具4~5层细胞、3种具3~4层细胞、6种具2~3层细胞.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并下陷,保卫细胞通常与下复表皮的第2层细胞处于同一平面,都具有明显的角质层.大叶榕(F.virens Ait.)和菩提榕(F.religiosa Linn.)2种植物为等面叶,其上下表皮由单层  相似文献   

5.
中国鹅绒藤属(萝藦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对13种及1变种分布于中国的鹅绒藤属Cynanchum(萝藦科Asclepiadaceae)植物叶表皮进行观察,以了解鹅绒藤属植物叶表皮细胞轮廓、角质层纹饰、气孔器形状与外拱盖内缘、毛被等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鹅绒藤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具有较高的多态性,而在特定类群中也有相似性,体现在表皮细胞轮廓多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多数种类上表皮气孔不明显,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且多数气孔形状为非内陷或浅内陷,气孔外拱盖内缘多为浅波状,上、下表皮均具有较厚角质层,多数种类叶上、下表皮均无毛.叶表皮形态学结果支持将刺瓜C.corymbosum、海南杯冠藤C.insulanum和线叶杯冠藤C.insulanum var.lineare放在同一个组.  相似文献   

6.
大别山5种黄精属植物叶表皮的初步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光镜初步比较研究了大别山区八居群5种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显示,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与分布等特征,在黄精属的各种植物之间、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同一种群的不同生境以及同一株植物的不同着生部位的叶上,具有较高一致性.表皮细胞大小和垂周壁的式样、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特征在各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作为本属种间分类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植物叶表皮蜡质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蜡质是植物与外部环境的界面,对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叶表皮蜡质的成分、蜡质形态的分类学意义及蜡质对植物保水、防辐射和防病虫害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洛阳市主要有6家大型花卉市场,8个专业多肉大棚,作者通过对本地多肉植物市场及销售情况进行调查,对洛阳市多肉植物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一、概念多肉植物又称多浆植物、肉质植物或多肉花卉,是营养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如茎、叶或根(少数种类兼有两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和养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并在干旱环境中有长期生存力的一类植物,全世界  相似文献   

9.
几种挺水植物叶表皮细胞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芦竹、水龙、喜旱莲子草、慈菇等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这4种挺水植物的根虽然生长在浸水的土壤里,它们的茎、叶仍伸展在空气中。它们的叶的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不如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大。这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与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叶的表皮结构不一样,而和陆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比较相似,均具有气孔、气孔器,有的植物表皮还长有表皮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芦竹、水龙、喜旱莲子草、慈菇等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这4种挺水植物的根虽然生长在浸水的土壤里,它们的茎、叶仍伸展在空气中。它们的叶的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不如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叶表皮细胞受水的影响大。这4种挺水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与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叶的表皮结构不一样,而和陆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结构比较相似,均具有气孔、气孔器,有的植物表皮还长有表皮毛。  相似文献   

11.
在环境扫描电镜下对29种及1亚种分布于中国的鹅绒藤属(Cynanchum)植物叶表皮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本研究中鹅绒藤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存在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表皮细胞轮廓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多数种类上表皮气孔不明显,下表皮除了狭叶白前(C.stenophyllum)外其他种均有气孔分布;上、下表皮均具有较厚角质层,多数种类叶上表皮有表皮毛而下表皮没有.叶表皮形态学结果支持Flora of China(Vol.16)中将木里白前(C.muliense)、卵叶白前(C.steppicolum)归并到大理白前(C.forrestii)的观点;不支持将羊角子草(C.cathayense)归并到戟叶鹅绒藤(C.acutum subsp.sibiricum)、老瓜头(C.komarovii)归并到华北白前(C.mongolicum)以及翅果杯冠藤(C.alatum)是美翼杯冠藤(C.callialatum)错误鉴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水青冈属2种植物间的叶片微形态特征和生态学适应性,并探讨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属植物种类的划分和亲缘关系。[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四川广元米仓山自然保护区2种水青冈属植物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测定了相应的数量指标。[结果]2种植物叶表皮形态的一致性表现为:上表皮细胞形状几乎为不规则形,下表皮细胞形状多为多边形,下表皮垂周壁多为近平直;2种植物均只在下表皮分布有气孔器,排列方式均为无规则型。2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表皮毛的有无,角质膜附属物等方面,依此可以区分2个物种。[结论]叶表皮特征对于水青冈属植物种类的划分和亲缘关系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鞭草科9种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栗琼  招礼军  陶世红  彭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057-7058,7061
在生物数码显微镜下观察了马鞭草科6属9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所有植物上、下表皮均有腺毛;表皮细胞的垂周壁有平直和波状弯曲2种类型,其中假连翘属上、下表皮和马缨丹属上表皮的垂周壁较为平直,赪桐属、牡荆属、冬红属、豆腐柴属植物都呈不同程度的波状弯曲;该科植物气孔器以无规则为主,且气孔器由横列型、平列型向无规则型方向进化;三对节表皮毛和气孔器类型的独特性表明该种植物在赪桐属的地位具有特殊性;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在属间的分类意义不明显,但在属内种间的分类上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百合科的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万年青(Rohdea japonic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和萱草(Hemerocallis fulva)4种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技术进行叶表皮特征的观察,测量并统计表皮细胞长宽、气孔大小、气孔密度等参数,初步分析了4种植物叶表皮解剖结构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具有长、短细胞之分,细胞形状多数为长矩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均无副卫细胞;4种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大小、形状、气孔密度、气孔与周围表皮细胞相对位置,以及气孔器在上下表皮的分布等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植物表皮细胞在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的表皮是由原表皮发育来的,表皮包括表皮(扁平)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等。双子叶植物的表皮由不规则的表皮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组成;单子叶植物的表皮由长形的表皮细胞、短形的硅化和栓化表皮细胞、泡状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等组成。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全球淡水资源紧缺的认识加强,对培育农业抗旱品种的渴求,因此,对植物表皮形态建成的研究已经成为一大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中气孔及扁平细胞的图式发育及参与调控的分子遗传调控网络,以及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中参与气孔及表皮细胞图式发育的功能基因。旨在阐明单双子叶模式植物表皮发育调控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6.
施大尉 《农技服务》2014,(11):17-18
多肉植物亦称多浆植物、肉质植物,在园艺上有时称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无疑,多肉植物已然成为时下年轻一族的热门话题,"肉迷"、"拼肉"这些名词在网上屡见不鲜,在本文中笔者以本学期花卉鉴赏课程所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旅游管理的专业知识,用休闲文化的视角去探寻多肉植物在青年人中火爆的深层原因。不求尽善尽美,但求见解独特。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的鉴定区别地锦与斑地锦2种药用植物,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2种植物的叶形态特征进行了显微观察和微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地锦与斑地锦叶上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不同、下表皮表皮毛的有无以及表皮细胞角质层加厚程度不同,认为可以以叶表皮作为这2种植物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鸢尾属17种植物叶片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对其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并作了分类上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叶表皮的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及表皮上的乳突在种间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鸢尾属植物表皮细胞多为菱形,表皮细胞短菱形的为原始类型;气孔器为不规则形;气孔及垂周壁存在下陷或隆起2种;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或弓形;下陷气孔周边的表皮空隙口形状为椭圆形、方形或菱形;有些种表皮上具有乳突,并存在多态性;这些性状与鸢尾属植物生境不存在直接联系。本文还依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探讨了属内亚属间及一些近缘种间的分类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园艺植物表皮蜡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艺植物表皮蜡质是园艺植物地上部分由脂类物质合成的一道疏水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保护植物抵抗低温胁迫、紫外辐射、非气孔性水分散失、病虫害等起到了重要作用.综述了园艺植物蜡质结构、成分及提取方法,蜡质的作用与环境影响的研究;并对园艺植物表皮蜡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完善海罂粟属(Glaucium L.)的系统分类,了解各种之间的抗旱性差别,为新疆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罂粟属(Glaucium L.)3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和叶解剖学特征,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组织结构紧密度等指标.[结果]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和无规则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波状和深波状;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下陷,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均以无规则和四分体型为主,偶有不等细胞型;上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下表皮;叶片均为异面叶.[结论]海罂粟属植物气孔器和叶表皮细胞特征在种间差异比较明显,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新疆海罂粟(G.squamigerum Karelin & Kirilov)的抗旱能力最强,海罂粟(G.fimbrilligerum Boissier)次之,天山海罂粟(G.elegans Fischer & C.A.Meyer)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