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农业知识是指在特定社区里,人们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所创造出与之相关的、且世代承续的一整套技术、管理方式、智慧、诀窍和经验等综合体系。以红烈和龙桥两个土家族村落为例,阐述了土家族传统农业知识在"对现代科技进行合理互补、表达民族精神、保护物种资源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典型的现代价值。挖掘和反思传统农业知识的现代价值,对促进其知识的合理有效利用,维护人类知识多样性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初,土家族地区相继完成了改土归流,流官取代了土司的统治。"蛮不出峒、汉不入境"的禁令被废止,大量的移民进入到土家族山区,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还带入了适合土家族山区的农作物——玉米,玉米的引种提高了土家族山区的粮食产量,满足了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吸引更多流民进入到土家族山区,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经济开发。玉米的过度种植不可避免的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如造成该地区土地肥力下降,森林植被资源被破坏,从而引发生态灾害等。  相似文献   

3.
摆手活动是土家族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摆手舞再现了土家先民农业生产劳动的场景,摆手歌记录了土家先民从事粮食作物种植、经济作物种植以及手工业发展的情况。研究证实,在明朝甚至更早时期,土家族地区的山地农耕文化就已经非常发达了,并且这种文化的产生是伴随着族群迁徙而出现的文化传播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神灵祭祀活动十分普遍,恶劣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得土家族敬畏天象自然,低下的社会生产力也让其将农业丰收与否的希望寄托于农业的创始人和祖先神。为了缓解自身对现实的无力感,土家人借助种种神秘力量来庇佑自己,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土家族产生了一套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民俗神灵信仰体系。本文从天象自然神、农作物神、农业祖先神以及农业灵物和畜力神对该体系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5.
土家族饮食旅游资源特点与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81-4883,4886
将土家族饮食文化看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其浓厚的民族特色,指出其文化意义与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探究了其发展现状,资源优势等,提出了土家族饮食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恩施州土家族传统村寨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在考察了有代表性的3个自然村寨彭家寨、鱼木寨、滚龙坝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了土家族传统村寨布局及农田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恩施州土家族传统村寨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在考察了有代表性的3个自然村寨彭家寨、鱼木寨、滚龙坝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相关文献分析并总结了土家族传统村寨布局及农田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8.
吊脚楼里的传统土家族家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吊脚楼的起源、发展、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用中国传统家具的分类方法对土家族家具进行分类;在选材、装饰手法和造型特色等方面与其他传统家具比较异同,揭示了土家族家具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清代雍正时期,土家族地区完成改土归流。进驻到土家族山区的流官发布文告,招募流民垦荒,引种、推广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了山区农业发展。但过度的农业开发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灾变,山林被焚毁,野生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山区种植玉米引发水土流失,山地肥力降低;农业开发后,山区的水旱灾害频仍。  相似文献   

10.
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灵魂。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文化范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及文化自决是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文化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通过对湘西土家族传统村落—耳洞村的调研,分析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巨大困境的根本原因,从文化自信视域角度提出湘西土家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长效支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第一生产力,构建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该文阐述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现代农业对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长效机制,包括构建科技持续创新机制、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机制和科技政策扶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对RFID技术,传感器网络和检测技术、智能技术、IPv6地址技术等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现代烟草农业智能大棚、自控灌溉、智能烤房等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现代烟草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现代烟草农业信息化管理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阐述与探讨了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如何通过科技的创新与进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在科技进步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存在有创新供给不足。农户文化素质低,经营规模小,对现代农业认识不足且科技与农户、企业间缺乏推广、中介机制。针对存在的不足,需通过科技创新体系改革,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与中介机制,培育龙头企业,加强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等措施定位,加快现代科技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海峡西岸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发展现状,比较海峡两岸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思路:(1)坚持农机科技创新,实施山地现代农业装备重大技术专项研究;(2)加强海峡两岸农机合作,引进实用山地生产机械;(3)增加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科研投入;(4)重视现代农业装备技术人才的培养等。同时,对海峡西岸山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取代传统农业是一种必然趋势的,但过于统一的现代科技园区开发方式、功能相似、特色丧失成为其发展的一大阻碍。植物作为一种最具有生命属性的构景要素,可以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更具生命力。结合九溪农业科技园区案例,基于植物体验视角,为特色现代休闲科技园区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特点,通过分析其历史演变过程,对比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不同特征,提出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传统农业技术,继承其优良传统,改造其落后和不完善的地方,最终将传统农业技术提升为现代农业技术的组成部分,是实现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技术转变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高强  滕桂法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723-3724,3730
传统农业效率低、工作量大、难度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要求。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特征以及基于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的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是现代农业依托智能化应用的一大进步,能够提高动植物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节水农业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与需求,提出适合我国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发重点和发展方向,即现代生物节水技术、工程技术节水。  相似文献   

19.
信息源的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法和运行环境。从现代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特点,并分析了此环境下读者信息需求特点,最后探讨了新技术环境下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方式对比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引进目前国内外先进的喷灌、微灌节水灌溉技术及墒情监测、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与传统灌溉方式对比试验及效益分析,论证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