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性别控制是指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能使成年雌性动物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生物技术,对家畜育种、生产性能提高和遗传疾病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内外性别控制技术主要有两种途径:X/Y精子的分离和胚胎的性别鉴定。其中流式细胞仪分离X/Y精子法,是在受精之前就可以控制人们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技术,是当前控制性别最有效的方法,其性别控制准确率可以达到90%左右,已在畜牧业生产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本文简述了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原理以及技术方法,并结合犬X/Y精子分  相似文献   

2.
性别控制在畜禽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X、Y精子分离技术是目前实现动物性别控制的最有效手段。精子分离技术有多种方法,目前,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是应用改进后的流式细胞仪,它根据X、Y精子DNA含量的差异进行分离,其分离纯度可以达到90%以上。随着动物精子分离技术的发展,精子分离纯度检测方法也不断涌现,如重分析法、FISH法、PCR法等,但是这些检测方法的成本和准确性仍有待改进。本文主要对动物精子分离技术及精子分离纯度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以综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机理、性别控制的方法及在茸鹿中的研究现状,流动细胞测定和检测仪来分离X精子和Y精子是当前较准确的方法,但流式细胞法分离的X、Y精子价格较高,且效率还有待提高。茸鹿分离X、Y精子受胎率较常规方法低,推广有限制。  相似文献   

4.
利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奶牛精液的性别控制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常见的牛性别控制方法有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法和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X、Y精子分离法两种。流式细胞仪精子分离法是根据X、Y精子在DNA含量上的差异来分离精子。分离后的X、Y精子用于人工授精或显微授精可在授精之前就控制其性别,因而被认为是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此次研究通过对分离后精子的人工授精效果和性别控制效果进行试验观察,以期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公牛及采精公牛为大庆田丰生物有限公司饲养的荷斯坦牛,共12头。饲以全价营养日粮,每天喂给鸡蛋1枚。采用常规的假阴道法采集精液。1.2精液的处理将采…  相似文献   

5.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动物的性别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性别的控制。论述了哺乳动物X精子和Y精子分离的方法,并简述了X精子和Y精子分离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干预使雌性动物生产出特定性别后代的一项技术。鉴于X精子和Y精子的分离是实现动物性别控制的技术基础,本文基于X精子和Y精子在物理和化学上的特性差异总结和比较了受精前分离精子的新技术,包括流式细胞分离法、免疫学分离法、pH分离法、微流体和纳米技术。免疫学分离法中R848(雷西莫特)激活TLR7/8信号通路是精子分离的潜在方法,旨在为动物性别控制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X精子和Y精子的DNA含量差别为基础的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技术是目前最有效的哺乳动物性别控制方法之一。本文从精子分离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实践出发,阐明精子分离的一些具体特征和分离工艺的效率,进而探讨提出了该技术的应用瓶颈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流式细胞仪分离哺乳动物精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分离精子性别准确率在90%以上,受精率是未分离精子的70%~80%。尽管动物分离精子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精子分离仪的改进以及与各项辅助生殖技术的结合,动物分离精子必将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概述了近年来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哺乳动物X、Y精子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性别控制的各种技术中,应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的X、Y精子授精可较准确地控制动物后代的性别.文章简单阐述了流式细胞仪分离X、Y精子的原理及其在动物性别控制中的应用,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探讨了这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动物性别控制的各种技术中,应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的X、Y精子授精可较准确地控制动物后代的性别.文章简单阐述了流式细胞仪分离X、Y精子的原理及其在动物性别控制中的应用,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详细地探讨了这项技术在实际生产与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这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动物X、Y精子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某些动物 (如牛 )分离的精子已开始用于人工授精。尽管该技术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随着流式细胞仪的改进和与各项辅助生殖技术 (如手术授精、体外受精、胞质内精子注射、低剂量精子人工授精 )结合 ,性别分离精子必将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性控精液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概述了近年来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动物X、Y精子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某些动物(如牛)分离的精子已开始用于人工授精.尽管该技术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流式细胞仪的改进和与各项辅助生殖技术(如手术授精、体外受精、胞质内精子注射、低剂量精子人工授精)的结合,性别分离精子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有关X精子与Y精子分离的研究,从本世纪初以来已有不少报道,但几乎都是一次性实验,没有能够重复。四年前日本庆应大学首次发表以渗滤法离心分离牛精液,人工授精后得母犊约80%(11:14)的结果。说明牛的性别能够预测和控制,并认为渗滤法是分离X精子的有效方法。作者以同样方法对牛、猪等动物进行实验,发现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目前有关X、Y精子研究的主要信息及其分离实验的最新动向,发表一些个人见解并介绍有关方法。 X精子与Y精子的区别关于X、Y精子间的差异,已在物理学、化学、尤其是生物学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哺乳动物精子分离的研究和应用状况,重点阐述了流式细胞检索仪分离精子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流式细胞检索仪分离精子这种控制动物后代性别的方法,目前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已经用于牛的商业化生产中,羊、猪等方面也已临近实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改进,流式细胞检索仪分离精子等精子分离技术将会得到广泛的使用,并为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性别控制中,最理想的方法是分离X精子和Y精子,这样就可以按照对后代性别的需要用X或Y精子授精。分离X、Y精子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已使用或试验了多种方法,本文就精子分离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Y精子的F小体检测 Caspersson等(1968)以奎纳克林——马斯塔德氏法对男性染色体染色,发现Y染色体长臂发出的荧光比其他染色体强,并且在分裂期间细胞中发现很亮的斑点,这种亮点称为F小体。实验证明,显现F小体的精子一定是Y精子,而无F小体的则是X精子。39-47%的人精子显现F小体,因而可用于识别人的X、Y精子。F小体并非在全部哺乳动物精子中见到,除了人,在大猩猩和家畜的精子中均发现了F小体,因此,检测F小体亦可用于家畜精子的分离。 二、沉淀法  相似文献   

16.
《湖北畜牧兽医》2009,(3):18-19
性别控制是指雌性动物通过人为地干预而繁殖出人们所期望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精子的DNA含量不同而把这两种类型的精于有效的进行分离后,将含X染色体的精子分装冷冻后,用于牛的人工授精,而使母牛怀孕产母牛犊的技术;这种根据精子X、Y染色体的不同而分装冷冻的冻精就叫性控冻精。  相似文献   

17.
Johnson等最早报道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兔X和Y精子,并使用分离精子受精后产下后代.目前,牛精子分离和性别控制技术已经开始商业化应用,这对于奶牛和肉牛业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大多数研究证明,分离精子的受精能力要低于未分离精子.  相似文献   

18.
哺乳动物后代性别控制的方法有两种,即植入前胚胎性别的选择和受精前精子的分离,后者是动物性别控制最有效的途径.文章对辽宁绒山羊繁殖的性控方法与效果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流式细胞分离法、外环境综合调控法及胚胎的性别鉴定对在绒山羊新品系性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动物的性别控制技术是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成年雌性动物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现在一般多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X、Y精子分离法,该技术是利用动物含有X染色体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液中DNA含量的差异,借助特异性染色剂染色,然后根据发出的荧光强度,通过计算机预测精子类别,再通过给精液液滴附加电荷,根据静电原理,将含有X染色体的精液和Y染色体的精液分离,得到分离精液,如果得到的分离精液在短  相似文献   

20.
<正>性别控制是指雌性动物通过人为地干预而繁殖出人们所期望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新技术。奶牛XY精子分离性别控制技术是指将牛的精液根据含X染色体和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