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为利用菌糟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7个处理组,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CON组),灵芝菌糟中分别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00 U/kg纤维素酶(CEL组)、5000 U/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MIX1组)、2 mL/kg绿汁发酵液+5000 U/kg木聚糖酶(MIX2组)、2 mL/kg绿汁发酵液+2000 U/kg纤维素酶+5000 U/kg木聚糖酶(MIX3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常温下发酵60 d开封,测定灵芝菌糟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FGJ组、CEL组和XYL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pH、气体损失率(GLR)及中性洗涤纤维(NDF)、半纤维素(HC)、氨态氮(AN)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与FGJ组相比,MIX1组和MIX2组乳酸(LA)、乙酸(A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WSC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与CEL组相比,MIX1组的干物质回收率(DMR)及NDF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WSC、AN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MIX1组和MIX2组相比,MIX3组pH、GLR极显著降低(P<0.01),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添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效果均优于添加绿汁发酵液,但复合添加效果更佳,其中以MIX3组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和发酵过程的影响,为利用菌糟生产优质发酵饲料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为4处理组,以添加蒸馏水为对照组,灵芝菌糟中分别添加2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纤维素酶2000U/kg(CEL组)、复合添加绿汁发酵液2ml/kg与纤维素酶2000U/kg(MIX组)。每个处理组12个重复,常温下贮存7d、14d、30d和60d各分别开封3个重复,测定灵芝菌糟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降低灵芝菌糟的pH,降低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氨态氮,提高碳水化合物。纤维素酶降低灵芝菌糟的pH、氨态氮及气体损失率,提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效果越显著。与FGJ组相比,MIX组的水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氨态氮(A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CEL组相比,MIX组的水分、WSC含量显著提高(P0.05),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总之,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纤维素酶和复合添加绿汁发酵液与纤维素酶均能改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以复合组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木聚糖酶对稻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在常规水分(MC1)稻草青贮和低水分(MC2)稻草青贮中均设对照(CON)组及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20 mg/kg木聚糖酶(XYL)组、2 mL/kg绿汁发酵液与20 mg/kg木聚糖酶的复合(MIX)组,每个处理组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MC1青贮中,与CON组相比,MIX组水分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XYL、MIX组氨态氮(AN)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XYL、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FGJ组pH极显著降低(P<0.01);MC2青贮中,与CON组相比,FGJ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干物质回收率(DMR)显著增加(P<0.05),FGJ、MIX组氨态氮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pH极显著降低(P<0.01),MIX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较MC1青贮,MC2青贮的pH和干物质回收率极显著增加(P<0.01),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P<0.05),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在常规水分和低水分稻草青贮中,3种添加剂均有显著的添加效果,以绿汁发酵液与木聚糖酶复合添加的效果最佳,且低水分稻草青贮的效果优于常规水分稻草青贮。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利用香蕉茎调制优质青贮,试验香蕉茎单独青贮(BSS组)及按香蕉茎90.00%与玉米粉10.00%调制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并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设置对照组(CON)、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20 g/kg葡萄糖(GLU)组和添加2 m L/kg绿汁发酵液与20 g/kg葡萄糖的复合(MIX)组,每组设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60 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较BSS组,CON组p H和气体损失率(GLR)极显著和显著降低(P0.01和P0.05),干物质(DM)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AN)极显著减少(P0.01);较CON组,FGJ、GLU和MIX组DM、可溶性糖类(WSC)及半纤维素(HC)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干物质回收率(DMR)极显著升高(P0.01);较FGJ和GLU组,MIX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极显著或显著减少(P0.01或P0.05)。综合各项指标,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的品质优于香蕉茎单独青贮;在香蕉茎玉米粉混合青贮中,单独添加绿汁发酵液和葡萄糖均能显著改善混合青贮的品质(P0.05),二者复合添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调制香蕉茎单贮(BSS)和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在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中,设对照组(CON),添加2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0.05g/kg、0.15g/kg和0.25g/kg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的3个水平组,添加FGJ+CEL1(MIX1)、FGJ+CEL2(MIX2)和FGJ+CEL3(MIX3)的3个混合组。每个处理重复3次。常温下贮存60d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香蕉茎青贮混合玉米面粉后,pH和氨态氮/总氮(AN/TN)极显著降低。各添加剂在改善青贮的干物质方面均有不同的影响。在3个CEL组和3个MIX组中,丁酸(BA)含量有随着CEL水平的增加而减少的趋势。3个MIX组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或极显著低于FGJ组(P0.05,P0.01);3个MIX组分别在干物质回收率(DMR)和pH上优于CEL组。结果表明:香蕉茎玉米面粉混合青贮的效果优于香蕉茎单独青贮。各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品质,且混合添加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的青贮效果优于单独添加。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绿汁发酵液和纤维素酶对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调制1个香蕉茎单贮(BSS)组和8个香蕉茎小麦麸混合青贮组,分别为1个对照(CON)组,添加2 mL/kg绿汁发酵液(FGJ)组,添加0.05、0.15和0.25 g/kg纤维素酶(CEL1、CEL2和CEL3)3个水平组,添加FGJ+CEL1(MIX1)、FGJ+CEL2(MIX2)和FGJ+CEL3(MIX3)3个混合组,每组均设3个重复。常温发酵60 d,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与BSS组相比,CON组的气体损失率(GLR)和pH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各添加剂组的干物质(DM)、干物质回收率(DMR)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氨态氮(AN)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FGJ组相比,CEL和MIX组的DMR极显著升高(P<0.01)。在CEL组中,随CEL水平的增加,青贮效果愈好;与MIX1组相比,MIX3组的NDF含量显著减少(P<0.05),DMR显著升高(P<0.05);与CEL组相比,对应的MIX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综上所述,在香蕉茎青贮中添加小麦麸有利于改善青贮品质,添加纤维素的效果优于添加绿汁发酵液的效果,二者混合效果更好,且混合后的青贮效果随着纤维素酶的增加而更好。  相似文献   

7.
宋鸽  朱小清  张诗  庄益芬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2):3512-3518
本研究以稻草和甘蔗梢为青贮原料,调制稻草青贮及稻草与甘蔗梢混合青贮(混合比例为6:4(m/m))。在稻草青贮及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中均设计添加2 mL/kg的绿汁发酵液组(FGJ)、3 mL/kg的纤维素酶组(CEL)、2 mL/kg绿汁发酵液+3 mL/kg纤维素酶的复合组(MIX)和对照组(CON),每个处理重复3次,室温条件下贮存60 d后开封,测定青贮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显示,青贮原料稻草干物质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和粗蛋白质(CP)含量均低于甘蔗梢,而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高于甘蔗梢。稻草单独青贮后,与CON组相比,FGJ组的NDF、ADF、pH和氨态氮均极显著降低(P<0.01),WSC极显著增加(P<0.01),干物质回收率(DMR)升高;MIX组的NDF、ADF、pH、气体损失率(GLR)和氨态氮均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WSC及DMR升高;CEL组中除ADF显著降低外,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稻草青贮相比,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的pH、氨态氮、NDF和半纤维素(HC)均降低,而DMR和WSC均明显升高。综上所述,绿汁发酵液及其与纤维素酶的复合添加剂对改善稻草青贮及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品质的效果相近,且优于纤维素酶;稻草、甘蔗梢混合青贮的品质优于稻草青贮。  相似文献   

8.
酶制剂和绿汁发酵液对巨菌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巨菌草(Pennisetum sp.),设置6个青贮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组、添加纤维素酶组、添加绿汁发酵液组、添加纤维素酶+绿汁发酵液(复合1)组、添加木聚糖酶组以及添加木聚糖酶+绿汁发酵液(复合2)组。室温条件下贮存60d后开封,对青贮品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素酶组的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干物质回收率升高;木聚糖酶组的乳酸、乙酸、丙酸、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绿汁发酵液组的pH、气体损失率、氨态氮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乳酸、干物质回收率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均增加;复合1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增加,pH、半纤维素、干物质回收率和氨态氮含量降低;复合2组的pH、干物质回收率、乙酸、丙酸、氨态氮含量降低,乳酸增加。较纤维素酶组和绿汁发酵液组,复合1组的青贮效果更优。较木聚糖酶组和绿汁发酵液组,复合2组的青贮效果更优。同时,证实巨菌草是适于作青贮原料。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纤维素酶(CEL)对灵芝菌糟发酵饲料品质和发酵过程的影响。设对照(CON)组及添加水平分别为0.025 g/kg(CEL1)、0.050 g/kg(CEL2)和0.100 g/kg(CEL3)的CEL组。常温下贮存,分别在发酵7、14、30和60 d开封,每处理的各开封时间点作3次重复。测定发酵饲料的发酵品质和化学成分。结果证明:在4个发酵天数时,3个CEL组的可溶性糖类(WSC)均显著增加(P0.05),氨态氮(AN)均显著减少(P0.05)。发酵7 d时CEL2组的添加效果最佳,发酵30 d时CEL2和CEL3组的添加效果相近,均优于CEL1组,发酵14和60 d时CEL3组的添加效果最佳;伴随发酵天数增加,发酵饲料的乳酸(LA)呈增加的趋势,p H和干物质回收率(DMR)呈下降的趋势,气体损失率(GLR)显著升高(P0.05),WSC、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半纤维素(HC)呈减少的趋势,AN显著增加(P0.05);添加一定水平的纤维素酶能使发酵过程提前结束。  相似文献   

10.
用收割后3、4、5、6d的玉米秸秆作原料调制了青贮。各种原料均设添加玉米面粉(CF)、绿汁发酵液(FGJ)、玉米面粉 绿汁发酵液(MIX)和对照(CON)4个处理。室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对提高玉米秸秆青贮的品质均有效,特别是MIX的添加效果最佳;同时,也表明玉米秸秆收割后4d是最佳的青贮开始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绿汁发酵液和脱氢乙酸钠对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鲜水稻秸秆,试验Ⅰ组:鲜水稻秸秆+绿汁发酵液(2 L/t),试验Ⅱ组:鲜水稻秸秆+脱氢乙酸钠(1 kg/t),试验Ⅲ组:鲜水稻秸秆+绿汁发酵液(2 L/t)+脱氢乙酸钠(1 kg/t)4个组。45 d后对水稻秸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水稻秸青贮中添加绿汁发酵液和脱氢乙酸钠可显著提高饲料的CP及乳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中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乙酸、丁酸、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绿汁发酵液或脱氢乙酸钠有助于提高青贮品质,且同时添加绿汁发酵液和脱氢乙酸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不同添加剂对葛藤(Pueraria lobata(Willd).Ohwi)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计了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C),绿汁发酵液组(FJLB)组,糖蜜(M)组和绿汁发酵液+糖蜜(MIX)5个处理组,添加量分别为无添加,500mg/kg C,2%FJLB 10mL/kg,50g/kg M和2%FJLB 10mL/kg+50g/kg M。每个处理3次重复,常温下贮存50d,开封后评定其青贮品质。结果表明,4种添加剂处理均能改善葛藤青贮发酵品质,其中FJLB+M混合处理的干物质、乳酸和丙酸含量最高,pH和氨态氮含量最低,说明混合处理的发酵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凋萎和添加绿汁发酵液对杂交狼尾草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郑丹  下条雅敬  邵涛 《草地学报》2011,19(2):273-276
为探讨凋萎、添加绿汁发酵液、凋萎+绿汁发酵液处理对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发酵品质与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ontrol)、凋萎组(W)、绿汁发酵液组(PFJ)及凋萎(W)+绿汁发酵液组(PFJ),青贮30天后开窖取样分析。结果表明:Control组有较低的pH(4.09)和较高的乳酸含量(79.80 g·kg-1DM),青贮主要是受乳酸发酵支配;W组的pH值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而乳酸含量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说明尽管乳酸菌对较干燥的环境有一定的忍受力,但是凋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乳酸菌的活性。PFJ组和W+PFJ组pH值、氨态氮/总氮、丙酸、丁酸、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低于或显著低于Control组,而乳酸、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乳酸/乙酸又显著高于Control组(P<0.05),表明添加绿汁发酵液后促进同质乳酸菌的发酵,有效地抑制了丁酸菌及其他有害微生物活性,减少了蛋白质的分解,提高了乳酸菌对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率及杂交狼尾草青贮发酵品质。综合考虑,建议凋萎后添加绿汁发酵液处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菌糠有效的保存方法,本试验采用甘蔗稍绿汁发酵液为添加剂,研究不同的开封时间及甘蔗稍绿汁发酵液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2%绿汁发酵液组和对照组(等量蒸馏水),采用青贮袋抽真空密封贮存,放置室温。分别在发酵第1,3,7,15,30和60d开封,测定发酵品质。每个处理5个重复。结果表明,甘蔗梢绿汁发酵液能够显著(P<0.05)降低的菌糠青贮饲料的pH值和显著(P<0.05)提高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有效的促进菌糠发酵进程,保存其营养物质。菌糠青贮发酵饲料最佳的开封时间是15d,最迟不宜超过30d。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菌糠有效的保存方法,本试验采用甘蔗稍绿汁发酵液为添加剂,研究不同的开封时间及甘蔗稍绿汁发酵液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设2% 绿汁发酵液组和对照组(等量蒸馏水),采用青贮袋抽真空密封贮存,放置室温。分别在发酵第1,3,7,15,30和60 d开封,测定发酵品质。每个处理5个重复。结果表明,甘蔗梢绿汁发酵液能够显著(P<0.05)降低的菌糠青贮饲料的pH值和显著(P<0.05)提高青贮饲料的乳酸含量,有效的促进菌糠发酵进程,保存其营养物质。菌糠青贮发酵饲料最佳的开封时间是15 d,最迟不宜超过30 d。  相似文献   

16.
绿汁发酵液对青贮玉米秸秆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收割后3、4、5、6d的玉米秸秆作原料调制了青贮。各种原料均设添加玉米面粉(CF)、绿汁发酵液(FGJ)、玉米面粉+绿汁发酵液(MIX)和对照(CON)4个处理。室温下贮存50d开封,测定青贮的化学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对提高玉米秸秆青贮的品质均有效,特别是MIX的添加效果最佳;同时,也表明玉米秸秆收割后4d是最佳的青贮开始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乳酸菌和绿汁发酵液对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的影响,在水稻秸青贮中分别添加乳酸菌制剂(2 L/t)和青玉米汁发酵液(2 L/t),以不使用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60 d后对水稻秸青贮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青贮饲料中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可显著提高饲料的CP及乳酸含量,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值、氨态氮/总氮值、NDF及ADF的含量(P<0.05);各处理组间乙酸与丁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木质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比较,添加乳酸菌制剂和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均优于对照组,而且添加青玉米汁发酵液的水稻秸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价值更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分析5种不同原料制备的绿汁发酵液的微生物分布情况,通过Alpha多样性、主成分分析等解明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为探究其微生物与发酵品质的关联性,本试验调制了对照组(无添加)和添加2%绿汁发酵液的5个菌糠青贮处理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结果表明:5种材料制作的绿汁发酵液样本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共获得548 266条高质量有效序列,经分类学鉴定分属23门,129属,其中丰度大于1%的有9属。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甘蔗梢、玉米秸秆和葛藤绿汁发酵液归为一类,红象草和菌糠绿汁发酵液各自单独一类。5种绿汁发酵液处理组的菌糠青贮料乳酸含量显著(P<0.05)升高,丁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能够提高青贮料的发酵品质。其中,红象草绿汁发酵液处理菌糠的发酵效果最佳,原因是象草绿汁发酵液中与青贮发酵密切相关菌属的分布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枯草芽孢杆菌(XYL)和木聚糖酶(BS)对瘤胃发酵、微生物酶活性和数量的影响。将20头体重为(540±6.2)kg荷斯坦公牛按2×2因子设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XYL+组(基础日粮+2 g/d XYL)、BS+组(基础日粮+5 g/d BS)与XYL+BS组(基础日粮+2 g/d XYL+5 g/d BS)。结果显示:添加XYL,瘤胃pH不变;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乙酸摩尔比、乙酸/丙酸值增加(P<0.05);氨态氮浓度降低(P<0.05);纤维分解酶活性、总细菌和主要纤维分解菌数量提高(P<0.05)。添加BS,瘤胃p H不变;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摩尔比增加(P<0.05);氨态氮浓度、纤维分解酶活性与菌数量不受影响。对瘤胃α-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以及嗜淀粉瘤胃杆菌与原虫数量,XYL与BS互作效应显著(P<0.05)。综上可知,XYL和BS均能改善瘤胃发酵,且二者共同添加对淀粉和蛋白分解菌的生长与酶活性的提高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绿汁发酵液、糖蜜和纤维素酶对苎麻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2%绿汁发酵液组(FJLB)、糖蜜组(M)及5%纤维素酶组(C),添加量分别为10 mL/kg、10mL/kg、50g/kg、10mL/kg。每组3个重复。常温下贮存60天后开窖取样,测定其发酵品质与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绿汁发酵液处理显著(P0.05)降低青贮料的丙酸含量,纤维素酶显著(P0.05)提高青贮料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糖蜜处理显著(P0.05)提高青贮料的乳酸含量和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降低青贮料的乙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且青贮料的pH和丁酸含量最低,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