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解贵州某猪场猪只死亡原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诊断、细菌分离鉴定、生化鉴定和PCR/RT-PCR检测诊断等方法对发病死亡猪只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初步诊断送检病猪疑似猪瘟(CSF)、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细小病毒病(PP)、猪伪狂犬病(PR)、猪流感病毒(SI)和细菌感染,经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猪伪狂犬病病毒(PRV)PCR检测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RT-PCR检测均检出特异性条带,判断为阳性;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确诊为链球菌感染。说明造成该猪场猪只发病死亡的原因为PRRSV、PRV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贵州省某猪场母猪发病原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细菌分离鉴定和PCR/RT-PCR检测等方法对送检的发病猪病料进行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的发病猪为猪瘟病毒(CSFV)、猪细小病毒(PPV)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建议该猪场根据诊断结果及时做出处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信阳某猪场发病仔猪死亡原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伪狂犬病毒PCR检测、PRRSV的PCR检测、PRRSV分离株ORF5基因的PCR扩增及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猪场发病猪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该猪场猪只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和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某猪场猪只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肺脏呈弥漫性黄竭色,部分猪只出现肝脏或胰脏病变。采集病死猪样品送广西兽医研究所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病料中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检测阳性,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检测阴性。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可诊断为该猪场猪只是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结合临床实际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为摸清贵州省某猪场猪只发病死亡的原因,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诊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检测和RT-PCR检测核酸确诊等方法,对该猪场发病猪进行了诊断.试验诊断结果表明: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快速金标检测卡检测初步诊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RT-PCR检测核酸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市几个养猪场陆续发生以高热、呼吸困难、贫血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入冬以来,天气转冷,几个猪场陆续出现猪只发病。几个猪场猪只体重均在  相似文献   

7.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是可以引起猪只腹泻的主要病原,该病毒一旦感染后可以引起猪只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导致死亡,是威胁养猪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通过对一例疑似猪病毒性腹泻病送检的病死猪进行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检查,结合实验室诊断,对发病猪场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进行实验室分离及鉴定、PCR鉴定和测序鉴定,对疾病进行最终确诊,从而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病的综合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24日,河北省廊坊市某县一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和猪瘟混合感染,现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河北省廊坊市某县某猪场饲养保育猪800头,在一栋保育猪猪舍中个别猪只出现神经症状,被毛粗乱无光泽,消瘦;个别猪只关节肿胀,不能站立,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就诊时已发病1周左右。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2免疫情况该猪场保育猪免疫程序如下:1日龄伪狂犬疫苗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贵州省都匀市某猪场发生了一起母猪流产、产死胎为特征的疾病,为确诊该猪场病原诊断类型,试验采用猪繁殖障碍性病毒性疫病六重PCR检测方法对送检木乃伊胎病料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FSV)和乙型脑炎病毒(JEV)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送检病料存在PCV2和JEV两种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河南平顶山某猪场母猪出现较严重的流产和产死胎现象,且50日龄~70日龄仔猪出现神经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初步诊断为伪狂犬病。为排除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进行了实验室诊断。应用ELISA方法检测发病保育猪及母猪血清的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gE抗体,并对发病仔猪病料进行了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抗体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确定仔猪病料中PRV核酸阳性,PRRSV和CSFV核酸阴性。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确诊该猪场发生的是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1.
<正> 天津蓟县某猪场于2006年7~8月发生了以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1℃~42℃,四肢、背、腹下、尾等部位皮肤有出血斑,发病快,死亡率高为特点的疾病。经临床检查、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此次疫情确诊为猪瘟病毒与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原体病混合感染,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该猪场现有大小猪只700多头,自2006年7月12日开始发病,发病的多为体重50千克以上的肥猪,然后后备母猪发病,经产母猪及体重40千克以下的猪不发。2 临床表现本次疫情以急性发病为主,多数发病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一猪场发生了以发热,气喘,咳嗽,皮肤苍白,渐进性消瘦,跛行等症状的疾病,经实验室诊断为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进行综合治疗后,基本控制了病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该猪场存栏猪只136只,2005年4月23日发现2圈17头育肥猪(约45kg)中有3头发病,经当地兽医用药治疗2天,未见好转,并死亡1头,且发病猪增加至8头。于是畜主带病死猪并采集病猪血样到我站求诊。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昆明市某猪场2016年1月频发育肥猪死亡,保育猪生长发育不良、高热、厌食以及母猪繁殖障碍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为了查明该猪场猪只致病原因,笔者通过对病死猪进行临床诊断、病理剖检,以及采集病料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猪冠状病毒以及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RT-PCR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从病死猪只肺脏、脾脏等器官组织中扩增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目的条带,与阳性目的条带相吻合,结合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剖检结果分析,该猪场病死猪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某猪场猪群发生腹泻,通过采集发病猪粪便与乳汁样品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合发病猪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将引起该场猪群腹泻的原因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根据不同猪群的症状与病毒载量,制定合理的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在治疗后检测发现,该病毒流行已基本控制,表明制定的防治方案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某规模化猪场各阶段猪只陆续发病,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发病猪为高致病性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选取混合感染检测阳性病猪40头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与替米考星联合使用对HP-PRRSV与PCV-2混合感染治疗效果较好,随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替米考星对大群猪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病是指以圆环病毒-2型(PCV2)为主要病原,单独或混合感染。它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一般于断奶后2~3 d或1周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可达10%。大肠杆菌主要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其中以仔猪黄白痢最为常见。2016年3月份,某猪场1月龄仔猪突然发病,病死率较高,送检病猪3头进行病因诊断。为了解该规模化猪场疫病的感染状况,通过该猪场猪群发病情况及剖检病理观察,初步判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为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或细菌感染,通过进一步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确诊该猪场发病猪为猪圆环病毒2型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7.
为快速诊断出贵州某规模化猪场猪发病原因,对送检样品进行了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调查、解剖病理观察,初步判断该猪场发病猪疑似为猪流感病毒(SI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或(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为确诊病因,对送检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查和PCR/RTPCR检测,结果 PRRSV未出现目的条带,SIV与PCV-2出现目的条带,且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表明该猪场感染有SIV和PCV-2,因此该猪场应及时进行猪流感(SI)与猪圆环病毒病(PCVD)的免疫预防,同时应加强日常管理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青海省某规模化发病猪场的发病原因,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对采集的临床组织病料进行了13种常见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序列鉴定.结果表明,该发病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的混合感染.研究结果提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发病猪场的病原进行快速鉴定,是病源快速诊断和防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2005年开始,山东省龙口市部分猪场陆续发生仔猪渗出性皮炎.为了寻找发病的原因,我们于2006年5月对龙口市徐福镇某猪场发病猪只进行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观察及实验室诊断,确诊该猪场的病猪为致病性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近年来猪场免疫抑制病的存在,以及对猪丹毒防控的不重视,猪丹毒在某些猪场重新出现。陕西省某养猪场发生一起疑似圆环病毒病的病例,使用干扰素和替米考星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在出现"打火印"猪丹毒临床症状后,猪场改用磺胺嘧啶和头孢噻呋钠治疗,疗效不明显。笔者接诊后,根据发病情况、主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此病例为猪丹毒,通过药敏试验改用青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后,猪只停止死亡,猪群逐渐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