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养殖河蟹能否获得高产高效益,蟹苗的饲养成?舌率是关键的一环,实践证明:蟹苗直接投放成活率仅5-8%,而采取暂养的办法,其成活率可提高到25%以上。湖南省汉寿县水产研究所河蟹技术攻关小组于1988年利用网箱进行了蟹苗暂养试验,在水温23--25℃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2.
王柏秋 《水产科学》1993,12(10):1-4
在当前蟹苗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蟹苗的成活率,是河蟹养殖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大技术课题。本项试验探讨了土池暂养蟹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土池暂养  相似文献   

3.
河蟹蟹苗的运输与暂养(二)二、蟹苗的暂养蟹苗人工暂养,即把大眼幼体培育成三期幼蟹(即蜕皮3次,约20天)的过程。这在螃蟹一生中所占的时间较短,但因这时蟹苗体质弱,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加之鼠、蛙、蛇和食肉鱼类的危害,其成活率很低。过去水产部门蟹苗放流的成...  相似文献   

4.
长江水系天然蟹苗因其生长速度快,养成个体大,抗病力强而成为河蟹种苗市场的抢手货,但养殖成活率低是其不足,既浪费了宝贵的蟹苗资源,又使蟹苗供需矛盾更趋突出。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养殖实践,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有:   1.没有把好天然蟹苗的质量关,天然蟹苗的销售受潮水的限制,每天从捕捞船到成交点只能有两次机会,相对放在船上的时间较长,加之捕捞技术、暂养水平参差不齐,捕出的天然蟹苗质量相差较大。   2.苗源来自中间商,暂养时间长,有的甚至是假苗,影响了养殖成活率。   3.未经淡化,直接下池养殖,天然蟹苗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5.
人工养蟹能否获得高产,蟹苗的饲养成活率是重要一环。无论是天然采苗,或是人工孵苗,目前苗源都比较珍贵,采取蟹苗暂养的办法可有效地提高幼蟹成活率。为了探索蟹苗暂养的最佳模式,作者于1986年5月10日至6月3日进行了土池暂养试验,通过暂养池的不同水深,  相似文献   

6.
河蟹蟹苗的运输与暂养(一)如何提高蟹苗的成活率、利用率是河蟹生产的关键问题。我们就开门见山地谈谈蟹苗的运输与暂养技术。一、蟹苗的运输出蟹时间,一般人工繁殖5月上旬─6月上旬,天然蟹苗5月下旬─6月下旬,每公斤14—16万只左右。蟹苗个体小,抗逆性差,...  相似文献   

7.
蟹苗运输是人工养殖河蟹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蟹苗个体小,抗逆性较差,运输过程中稍不小心,就会造成蟹苗大批死亡。因此,人工养殖河蟹,首先要重视蟹苗的运输,这里介绍的蟹苗干运法,经我们使用,其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往大水面养殖河蟹一般都采用直接投放蟹苗的方法。由于蟹苗小,活动缓慢,避害能力差等原因,成活率都很低,大多在1—5%之间。为提高蟹苗放流成活率,1986年,山东省微山县水产局在鱼池内用网箱暂养蟹苗,虽然在管理中出现过问题,但经过35天的饲养,“蟹种”规格已达1-3.5克,最高箱成活率为26.9%。  相似文献   

9.
蟹苗(大眼幼体)暂养是培养蟹种和当年养成食用蟹的必经过程,也是两者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因此。河蟹养殖必须重视蟹苗暂养工作。笔者在参加河蟹养殖技术研究课题过程中、对蟹苗暂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供参考。l放苗时水温差不宜超过4t刚运回的蟹苗不能立即放人暂养池中,应将装苗容器先放在池边水中、待容器内外水温差小干4C(一般约需20分钟)时一才可放苗。若温差越过4C放苗,则容易造成蟹苗死亡,即使不马上死亡,也会因忍受较大温差而降低免疫力、在养殖过程中逐渐患病死亡、给生产造成损失。2暂养池内的…  相似文献   

10.
肇东市东发办事处青山村农民梁彦 ,有水田1 50亩。从 2 0 0 3年开始 ,他实行稻田养蟹获得成功。 2 0 0 4年 ,他将 1 50亩稻田全部放养了蟹苗 ,目前 ,河蟹长势喜人 ,成活率高 ,预期效益可观。他采取的做法是 :1 种养结合 二者兼顾5月 1 0日进行泡田 ,施用底药除草剂 ,注水 5-7cm ,插秧用宽窄行 ,便于河蟹活动。插秧一周后放蟹苗。在放苗前 ,把蟹苗投进暂养池暂养。这样 ,有效地缓解了稻田插秧和放养蟹苗之间的矛盾 ,既能够抢前抓早买到优质蟹苗 ,又解决了蟹苗适应水温的问题 ,实现双赢。2 科学管理 规范养殖在饲养管理上 :一是设立防逃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地河蟹养殖业的深入开展,广大养蟹户逐步认识到使用早繁蟹苗可以当年养成商品蟹,可得到较高的养殖效益。但由于春季气温低,自然放养蟹苗成活率也低,只有5-10%,为此,1997年春我们水产站进行了早繁蟹苗大棚保温暂养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  相似文献   

12.
河蟹养殖生产中会遇到因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从而造成河蟹回捕率降低,致使养殖效益下降、乃至出现亏损现象。因此,针对河蟹死亡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提高河蟹养殖回捕率显得十分重要。一、引起河蟹死亡的原因1.劣质蟹苗造成河蟹养殖成活率低蟹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河蟹养殖的效果。选用优质健壮蟹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提前放养蟹苗,增加河蟹养殖适温期,达到幼蟹当年放养,当年上市,增加效益的目的,是目前河蟹养殖上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我们利用人工早繁蟹苗,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控温培育幼蟹,使早春低水温增温,比常规蟹苗提前一个月放养入池,成活率达到46%,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进行了从河蟹育苗→仔、幼蟹培育→大湖增养殖→河蟹暂养的系列开发研究。改蟹苗直接放流为二级放养和三级放养,蟹苗利用率从1—3%提高到6.1—7.2%(二级放养)和8—10%(三级放养)。同时还进行了网围养殖成蟹试验,形成了河蟹全人工养殖的工艺路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进行了从河蟹育苗→仔、幼蟹培育→大湖增养殖→河蟹暂养的系列开发研究。改蟹苗直接放流为二级放养和三级放养,蟹苗利用率从1—3%提高到6.1—7.2%(二级放养)和8—10%(三级放养)。同时还进行了网围养殖成蟹试验,形成了河蟹全人工养殖的工艺路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河蟹是一种适宜人工养殖的品种。我国自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河蟹受到人们青睐 ,养殖发展迅猛。本文就河蟹养殖中涉及的池塘建设问题 ,谈点粗浅看法 ,供养殖户参考。河蟹池的模式根据河蟹个体大小 ,应建苗种池和成蟹池 ;按照池子结构 ,有水泥池和土池之别 ;着眼其经济形式 ,则有精养池、鱼蟹混养池、稻蟹共生池及滩涂大面积鱼蟹混合池等形式 (湖泊大水面养殖这里从略 )。现分述如下。1 蟹苗暂养池系指从江河中捕上的大眼幼体经暂养至 3期(脱皮 3次 )左右 ,供提高运输成活率的专用池。面积 :1 0 1 5m2 (宜建水泥池 )。深度 :0 .60 .8m ,可…  相似文献   

17.
天然蟹苗哪里好老夏,碧霞河蟹人工养殖,最基本的是蟹苗。蟹苗的好坏,是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湖北省汉川县国营刁汉湖养殖场,1994年人工养殖河蟹,不少户就因为购买的天然蟹苗混杂严重,个体难长大,渔民戏之为“铁蟹”。天然蟹苗哪里好?我国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到...  相似文献   

18.
<正> 针对河蟹大眼幼体放养成活率低的实际,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研究,河蟹苗质量和成活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现将河蟹的早期健康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亲蟹的暂养及提温 由于市场原因,河蟹苗春季放养较早(也与河蟹苗耐低温有关),因此,近几年河蟹的育苗时间提前,场家首批河蟹苗所需亲蟹一般在3月中旬之前入室,但是,亲蟹提温较常规缓慢一些。一是  相似文献   

19.
暂养幼蟹的生活习性及其暂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已在河蟹人工繁殖技术、蟹苗捕捞和运输,放流和放养技术管理以及河蟹回捕率测算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推广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在河蟹蟹苗暂养(中间培育)的环节上,至今还未见到研究报告。为了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提高河蟹放流的经济效益,我站在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对蟹苗生活习性(幼蟹1~3期)、暂养池结构、暂养密度、饲养管理以及出池规格等诸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试验,  相似文献   

20.
南北集锦     
《科学养鱼》1987,(6):30-31
江河鲶鱼人工繁养取得成功;银鲃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河蟹低盐度育苗初获成功;防治细菌性鱼病的新良药-鱼安;家鱼产卵池暂养蟹苗获得成功;石斑鱼人工育苗成功;独角新对虾人工育苗在福建省龙海县首获成功;小观乡引进围网养虾技术养殖对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