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海南粗榧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南粗榧(C.mannii或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是粗榧属(即三尖杉属)植物中分布最南的一个种,为常绿乔木。其根、茎、叶和果实都含有生物碱,尤以主干树皮部位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三尖杉碱、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异三尖杉酯碱和脱氧三尖杉酯碱。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癌功效,其中三尖杉酯碱和高三尖杉酯碱己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海南粗榧被称为“抗癌奇木”。此外,海南粗榧的木材材质均匀、纹理细密。目前海南粗榧已经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中,被确立为国家二类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2.
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ook.f.)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主产海南。该树种体内含多种生物碱,抗癌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对海南粗榧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与生态学特性、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海南粗榧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考察了培养基、维生素、蔗糖浓度、pH值、接种量对海南粗榧细胞悬浮培养体系建立的影响,并利用HPLC技术检测海南粗榧悬浮细胞和培养基中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海南粗榧悬浮细胞系培养的最适条件:MS为基本液体培养基、添加蔗糖35 g/L+VB1 10 mg/L、接种量6%、初始pH值5.5~7.0;发酵过程中每5d调节pH值至6.0,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细胞的生长呈“S”型曲线,细胞生长周期为30 d,产物含量在培养25 d时达到最大;细胞活力呈先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应用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方法,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 进行鉴定。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香蕉枯萎病菌、镰刀菌、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为测试菌种,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 在不同生长周期15 d内的发酵液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然后,依次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正丁醇对发酵液进行分部提取,再测定各部粗提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 属于生赤壳属(Bionectria),是首次从海南粗榧中分离获得的生赤壳属内生真菌;其最佳发酵时间为11 d;发酵液乙酸乙酯部提取物的抗菌效果最佳,活性成分主要以中极性的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5.
应用传统真菌形态学鉴定方法,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进行鉴定.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水稻纹枯病菌、油菜菌核病菌、香蕉枯萎病菌、镰刀菌、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为测试菌种,对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在不同生长周期15d内的发酵液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然后,依次采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正丁醇对发酵液进行分部提取,再测定各部粗提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海南粗榧内生真菌BWL6007属于生赤壳属(Bionectria),是首次从海南粗榧中分离获得的生赤壳属内生真菌;其最佳发酵时间为11 d;发酵液乙酸乙酯部提取物的抗菌效果最佳,活性成分主要以中极性的物质为主.  相似文献   

6.
以粗榧种子为试材,分析不同浓度的粗榧种子油脂提取物对常用食用油(核桃油、大豆油和花生油)过氧化值的影响,并与维生素E抗氧化性进行比较,探究粗榧种子油脂的抗氧化性,并通过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别测定粗榧种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与脂溶性维生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粗榧种子出油率达31.45%,高于大豆等油料作物;3种食用植物油在16d内的抗氧化效果均随粗榧种子油脂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而粗榧种子油的过氧化值几乎没有变化;在核桃油中进行粗榧种子油脂和维生素E抗氧化性比较发现,粗榧种子油抗氧化性明显高于维生素E。此外,GC分析结果表明,粗榧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以棕榈酸质量分数最高,达24.31%,其次是质量分数不等的硬脂酸(12.74%)、珠光脂酸(8.18%)、十五烷酸(7.69%)等脂肪酸;HPLC检测结果表明:粗榧种子油脂中维生素E质量分数为9.73mg/kg,维生素A质量分数为0.63mg/kg。可见,粗榧是一种天然抗氧化物质的良好来源,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传统测定海南粗榧生物碱的方法为对照,参照改良的测甲醛含量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以建立安全、快捷、准确测定海南粗榧生物碱总碱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新方法兼备以上2种方法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其缺点,具体表现为(1)用磷酸、过氧化氢取代98%浓硫酸,更安全;(2)用微波加热取代水浴加热,更快捷;(3)增加了挥发干甲醇溶剂的试验步骤,排除了甲醇溶剂的干扰,更准确;(4)试验进一步明确了最佳加热时间为35 s,最佳检测波长为558 nm。结果还表明,新方法在0~20μg/mL范围内,三尖杉碱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018 4x,线性相关系数r=0.999 5;重复性检测样品的RSD=0.59%;标样回收率98.85%~106.86%,且24 h内显色稳定,测定结果与传统方法无显著差异。综上,新方法安全、快捷、可靠,可作为测定海南粗榧生物碱总碱含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种在林区苗圃地育苗,总结出粗榧种子采种时期和育苗培育技术,为粗榧在周边地区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并评价其田间杀虫效果,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国标方法对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进行研制并评价其质量;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试验方法评价该制剂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研制的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配方为:20%中国粗榧丙酮提取物+52%无水乙醇+13%醇类溶剂A+15%吐温-80(制剂中含0.75%的中国粗榧生物碱);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24和48h的LC50分别为55.91和30.12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200倍稀释液(有效成分含量为40mg/L)对白菜上的小菜蛾具有较好防治效果,施药后3和7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82%和62.71%。【结论】0.75%中国粗榧生物碱可溶性液剂对小菜蛾有较好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粗榧树皮和叶片中内生菌的群落组成与结构,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粗榧树皮和叶片中内生菌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粗榧树皮中细菌的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为169、170、3.58,均低于叶片,而真菌的ACE指数、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分别为281、283、4.19,均高于叶片,说明粗榧树皮的内生细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比叶片低,内生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高于叶片。粗榧树皮和叶片中内生细菌在门水平上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树皮和叶片中优势菌门;真菌门水平上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树皮和叶片中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内生细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乳球菌属(Lact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均为树皮和叶片中的优势菌属;内生真菌主要有杯梗孢属(Cyphellophora)、帚枝霉属(Sarocladium)、德福里斯孢属(Devriesia)、Musicillium、Chaetothyriales_unclassified、Mycosphaerellaceae_unclassified、Sordariomycetes_unclassified、赤霉菌属(Gibberella)、Incertae_sedis_unclassified、链格孢属(Alternaria)、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Hannaella等,其中杯梗孢属(Cyphellophora)为粗榧树皮中的优势菌属,Mycosphaerellaceae_unclassified为粗榧叶片中的优势菌属。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对海南粗榧内生菌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红山茶引种栽培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是中国特有珍贵油茶和茶花树种,国内外曾引种。为了掌握浙江红山茶引种栽培情况,通过走访专家、技术人员和老农以及实地调查,结合查阅文献,绘出栽培区域分布图。结果表明,浙江红山茶栽培管理粗放,树体老化,加之受山体开发、砍伐和挖掘移栽等影响,栽培面积锐减,必须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2.
张云梅  陈业高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00+15605
[目的]运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西双版纳粗榧中Cu、Mn、Fe、Zn、Mg和Ca 6种微量元素。[方法]用盐酸、硝酸加热消解样品,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结果]所测定的西双版纳粗榧中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结论]FAAS方法简单、准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滇西特有的珍稀兰属资源——莲瓣兰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地位、资源分布和利用价值等,为科学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莲瓣兰资源做了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4.
人工栽培蛹虫草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蛹虫草在分类学上与冬虫夏草同归于虫草属,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在临床上常替代冬虫夏草入药。蛹虫草具有抗癌、杀菌、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功效,不仅能食用,而且还可制成保健品和药品。由于野生蛹虫草资源极为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人工栽培蛹虫草成为必需。目前,人工栽培蛹虫草已获成功,并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羊肚菌是武陵山区野生的珍稀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武陵山区极具开发潜质的珍贵菌类。基于武陵山区的地理、气候等特点,本研究以黔江区为实例,系统地研究了武陵山区羊肚菌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了羊肚菌在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的管理措施,为实现羊肚菌工厂化栽培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我国天然橡胶栽培及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季节变动和气候变化、科学技术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实现橡胶栽培和生产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减量化"、橡胶加工和产品的"再利用"、橡胶制品的"资源化"以及橡胶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王永明 《北京农业》2012,(27):97-98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森林具有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因此对保护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发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保护好森林,通过合理经营和加快资源的培育,对保持生态平衡、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满足社会需求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在森林的保护和利用上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切实推行森林的经营技术。围绕森林的经营和资源的培育,通过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组件GIS的造林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提出基于组件GIS的造林决策支持系统(ADSS)框架体系.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运用基于Visual Basic和Visual C编程的组件GIS技术、DB技术、ES技术和DSS技术等,以林场为单位建立森林资源的基本管理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各种查询、运算、逻辑判断及空间叠加、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对林场小班的造林更新决策,获得造林方案图,并以该方案为依据,对未来一定年龄期的林分生长进行预测预估,作为评价和调整原来的造林规划方案的依据,最终实现造林的优化决策.图2参14  相似文献   

19.
丽格海棠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377-2378
为了探索丽格海棠杂合体母株优良性状的保存方法,以便快速有效地进行丽格海棠种苗的生产,以丽格海棠的叶片做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经实验筛选出各培养阶段最适宜的培养基:①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2 mg/L+GA30.2 mg/L;②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5 mg/L;③生根培养基1/2MS+NAA 0.5 mg/L,上述培养基均添加2.5%蔗糖,0.8%琼脂,pH值为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