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畜产品、谷物、热带经济作物、渔业等优势明显。同时距中国直线距离短,进一步深化农产品种养殖、精深加工和进出口贸易的潜力较大。在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系统分析该地区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和开展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提出促进双边农业投资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走出去"是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领域,其内涵主要包括对外农业援助、对外农业投资和农产品贸易。70年来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历程可以分为初步发展、体制调整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农产品贸易和对外农业援助发端较早,对外农业投资起步稍晚。纵观中国农业"走出去"的历程,"走出去"的整体性、以企业为主、利用内外资源市场、开展农业外交、主动性增强是重要特点,未来中国农业"走出去"要保住"中国饭碗",做到"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3.
正8月2-8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晓光带领专家组一行6人赴泰国孔敬参加湄公学院举办的"湄公河论坛",了解泰国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产业发展、热带农产品市场贸易及社会发展等基础信息,调研中国"走出去"在泰企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陕西省2005-2015年的农产品贸易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陕西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地区GDP和第一产业的增长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农产品进出口每增加1万美元,可使地区生产总值增加0.1675亿元,第一产业值增加0.0147亿元,农产品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出口贸易;相较于第一产业值,陕西省农产品贸易对地区GDP增长的促进程度更大.实证研究的政策启示是:陕西应依托"一带一路",继续发挥农产品进口贸易对地区经济的推动作用;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要注重品牌建设,着力把特色农产品"卖出去";要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去";要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的农业经济,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云南省充分利用资源、地缘和产业基础优势,依托产品"走出去"、生产"走出去"、加工"走出去"、防疫"走出去"、生产链"走出去"等几种主要模式进行农产品贸易、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边境动物疫病联防联控、境外替代种植及农业投资,逐渐打开了农业对外经济合作的新局面.同时,在探索农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云南省也面临软硬件建设、产品过境、企业扩建、资金投入回收、政府扶持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泰国一直坚持"以农业立国"的方针,进入21世纪以来,泰国加快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双边贸易,特别是借助与中国签署的一系列农产品关税贸易协定,农产品贸易实现自由化、无税化及互惠互利,贸易额实现极速增长,目前是亚洲第二农产品出口国。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如何有效地让农业"走出去"成为中国外交活动和农业企业开展对外合作的抓手至关重要。考虑到泰国农业合作社在当地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信贷服务及对外贸易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服务中国外交为大局,以服务农业"走出去"为导向,对泰国农业合作社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就泰国开展对外农业贸易合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有关政策建议等进行了梳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农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农业"走出去"的主要实质和内涵,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已经实施了将近20年,而中国加入WTO从一个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也已近15年,在相似的时间段中,农业对外直接投资量和农产品进口贸易额一直双双增长。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国外农业直接投资与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关系,深入探讨农业"走出去"的作用和意义,或以"走出去"的视角和视野看待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持续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是陕西省农产品"走出去"面临的重要机遇。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农产品"走出去"成效初显,但也存在市场定位不明确、农产品竞争力不足、农业合作交流不深入以及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要从进出口方面促进陕西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吉尔吉斯斯坦与我国毗邻,具有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规模呈扩大趋势.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的加强以及我国向西开放战略、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分析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充分发挥贸易互补性,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统计分析法与贸易指数分析法相结合.[结果]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间的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呈现互补关系.中国出口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农产品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进口商品,如蔬菜、水果、鸡、羊等活动物、天然蜂蜜、动植物油脂和食品、饮料、酒和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制品;而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到中国农产品也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农产品,如棉花、动物皮毛等.[结论]在发展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贸易时,应充分发挥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促进双方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依靠着自身的农业优势,农业对外贸易逐步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外贸面临着贸易逆差逐年增大、部分农产品外贸依存度高、出口农产品产品结构低级、外国资本渗透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农业"走出去"迫在眉睫。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这一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其目的是消除沿线国家基础设施、金融、贸易、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障碍,谋求共同发展的机会,这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应顺应这一时代背景,加快战略布局,扩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水平。为推动农业"走出去",国家层面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企业层面应利用这一契机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更加优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推动我国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促进热带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分析我国热区主要省(区)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热区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路。【结果】我国热区主要省(区)在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机制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体系仍不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有效预警机制尚待完善、科技支撑不强等问题。【建议】加强领导、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开展以科学为基础的风险分析研究、建立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机制,以推进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吴钧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47-3249
根据弹性分析理论,在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时,汇率升值具有促进进口、抑制出口的作用。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2005~2007年江苏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导致江苏省农产品进口显著增加,但短期内尚未对江苏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最后,进一步对实证结果作出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南农业现状,从生态学、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的角度,分析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问题,论证海南热带农业生态转型的必要性和转型的过程与措施,目的是促进海南热带农业生态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农业生产、销售、加工、消费中人与自然的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困境,目前我国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长乏力,贸易逆差扩大,市场结构与产品结构不合理,经常遭遇贸易壁垒。"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产品贸易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助于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有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国际产能合作;有助于实现进口市场多元化,更好地保障国内粮食安全。提出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中的互联互通与贸易便利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分析我国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提高热带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品牌建设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海南省地处我国热带地区,热带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热带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一直以来备受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本文通过对海南省农产品相关概念的界定,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海南省热带农产品品牌建设进行研究,系统的分析海南省热带农产品的品牌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拟通过对热带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来增强海南省热带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开发海南省农产品市场,确保海南省热带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最终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张宜强  陈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8,(2):184-185,194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在双、多边机制下积极开展农业领域产业对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分析了作为农业出口大省的江苏省农产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如进出口总额逐年递增,但贸易逆差严重;出口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及国际竞争力较低;贸易壁垒成为江苏省农产品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政府政策对农业支持力度不够,影响农产品进军国际市场等。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妥善处理这些问题。这对更高效地推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发展拥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增长明显。但是,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仍旧存在不少问 题,如低价竞争、产品附加值低、出口市场集中等。在新的发展潮流中,只有正确认识到我国农产 品贸易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融入新的贸易环境,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速较前几年有所回落,但是农产品贸易继续保持增长,农产品贸易总额近1 900亿美元,其中农产品进、出口额分别约为1 200亿美元和700亿美元。就具体产品来看,谷物净进口量在2012年大幅增加的水平上继续增长,大豆、植物油进口高位稳中有涨,棉花、食糖在库存积压的同时继续大量进口,牛羊肉及奶粉等畜产品进口增势强劲。预计2014年中国农产品进口将继续增长,农业产业发展将面临较大进口压力。  相似文献   

20.
以广西历年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为分析资料,结合定性方法进行研究.在2000 ~2010年间,广西农产品进出口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口总额高速增长,出口总额增长相对平缓,贸易格局由顺差转为逆差,并逐年扩大.广西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明显升温,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份额逐步增加,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出口份额明显减少.制约广西农产品进出口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质量安全管理滞后、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落后、农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及国外严格的技术壁垒.建议强化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及标准化建设,大力培植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调整优化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和完善多层次的农产品出口促进体系,促进广西农产品进出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