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育雏期管理 雏鸡购回后,前6周按照笼养鸡的标准进行育雏。待脱温后再进入网上养殖,网上养殖到20周龄.期间要注意两点,一是完全按照笼养鸡的标准进行饲喂和防疫管理,确保育成鸡的品质和均匀度:二是网上养殖的密度要小,给鸡群有足够的空间和活动场地.必要时每天人为干预增加鸡群在网上的活动量。  相似文献   

2.
逐日测定了4层立体育雏笼不同层面温度及位于育雏笼不同层面的四组固始鸡0-4周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4层立体育雏笼的二层温度与四层、三层及一层温度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1、0.8895和0.7667,并建立了二层与各层温度间的回归方程。0-4周龄固始鸡在不同层面温度下体重、料重比、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胫长在1-3周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第四周差异不显著,说明对固始鸡在28.5℃的低温下开始育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逐日测定了4层立体育雏笼不同层面温度及位于育雏笼不同层面的四组固始鸡0~4周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4层立体育雏笼的二层温度与四层、三层及一层温度之间有极显著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1、0.8895和0.7667,并建立了二层与各层温度间的回归方程。0~4周龄固始鸡在不同层面温度下体重、料重比、成活率均无显著差异,胫长在1~3周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第四周差异不显著,说明对固始鸡在28.5℃的低温下开始育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肉种鸡各期生育特点和生产要求,经五年研究,研制出肉种鸡笼养系列笼具(双向调节式育雏笼、双丝并焊阶梯式育成笼、前插式产蛋笼、单体公鸡笼等五个品种),经大群饲养试验,育雏成活率为99.4%,23周末体重整齐度为89.3%,破蛋率为1.2~1.7%,种蛋合格率为96.3%,平均单产172.5枚,节省饲料7.8%。  相似文献   

5.
蛋鸡育雏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蛋鸡饲养中根据其生理特点,将蛋鸡分为三个阶段,即: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生产期(开产-淘汰)。育雏期的鸡具有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生长发育迅速,  相似文献   

6.
父母代种鸭育雏期也为0-3周龄。育雏期是为育成期和产蛋期打好基础。因此应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培育出优良的种雏。1.饲养方式。种用雏鸭一般采用网上平养或地面平养。2.营养条件。必须喂以全价颗粒料(用于2周龄前)或粉料。作种用的雏鸭营养要求不同于商品代肉鸭,只要达到其最低营养需要量即可。  相似文献   

7.
<正>蛋鸡雏鸡的培育是蛋鸡饲养管理中一个较为细致的工作,因它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成鸡的产蛋性能。雏鸡的培育分两个阶段,育雏期和育成期。从出壳后到离温前的幼雏,需人工给温,称为育雏期,一般饲养期为0~6周龄。离温后养育到性成熟前,称为育成期,一般饲养期为7~20周龄。1育雏期雏鸡培育阶段  相似文献   

8.
在养鸡生产中,人们普遍对育成鸡不重视,一是因育成鸡吃料多长得快,易饲养好管理,不易得病死亡;二是育成期较长(7~20周龄),在此期内光投入不产出。所以生产中人们往往只重视育雏期和产蛋期,而忽视育成期,这些都是传统的饲养方法。而现代蛋鸡饲养法大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观念。传统育雏期是按周龄划分的,而现在是按体重划分时期的,如迪卡褐,体重达650g以上为育成期(8周龄),1540g以上为产蛋鸡;法国伊莎褐,体重850g以上为育成期(10周龄),1570g以上为产蛋期。另外,现代蛋鸡品系的开产日龄普遍提前…  相似文献   

9.
正蛋鸡育雏期结束到产蛋期之前的阶段为育成期(一般是指7~18周龄)。但现代优良蛋鸡品种,已不再单纯地以周龄或体重作为育雏、育成阶段划分和营养调整的标准,而是以体形、体重发育的程度为标准。前期以骨骼为主,后期则以体重为主。育成期是为产蛋期打基础的阶段,育成期鸡群体形、体重的达标与否及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蛋性能的好坏。因此,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提高育成率的前提下,培育  相似文献   

10.
正蛋鸡育成期是指蛋鸡育雏期结束到产蛋期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是指7~18周龄)。但现代优良蛋鸡品种,已不再单纯地以周龄或体重作为育雏、育成阶段划分和营养调整的标准,而是以体形、体重发育的程度为准则,前期以骨骼为主,后期则以体重为主。育成期是为产蛋期打基础的阶段,育成期鸡群体形、体重的达标与否及均匀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产蛋性能的好坏。因此,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提高育成率的前提下,培育体形体重符合品种标准、发育均匀一  相似文献   

11.
沈莉 《新农村》2014,(8):28-28
蛋鸡育成期系指7~20周龄,即育雏期结束至产蛋前的阶段,俗称后备鸡或青年鸡。育成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7-12周龄是骨骼,肌肉及内脏发育的重要时期,绝对增重较快;13—18周龄体重增长更快,生殖系统发育渐趋完善,对光照反应敏感,体脂逐渐沉积,骨骼增长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2.
正(续第2期第19页)蛋鸡的培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20周龄)和产蛋期(21~72周龄或淘汰)。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温度和湿度。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弱,产热能力和保温能力都较成年鸡差,且对温度敏感,因而在育雏前3周要注意保温和控温。小鸡出壳后1~3天,温度控制在  相似文献   

13.
从育雏结束产蛋鸡舍前这段时间称作育成期,也叫青年鸡阶段。一般称7—18周龄这段时间的鸡为育成鸡。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十分重视雏鸡和产蛋鸡的饲养管理,却粗放了育成鸡的饲养,育成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鸡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探究本交笼养模式下活动空间与母鸡群体对肉种公鸡睾丸发育及生殖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本交笼养种鸡的繁殖性能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以大恒肉鸡S07系种鸡为研究对象,从10周龄开始,试验组公鸡采用本交笼养,对照组公鸡采用单笼和大方笼养。在育成期至性成熟高峰期10~30周龄时,进行3组公鸡的相对睾丸质量测定、睾丸HE染色、生精小管面积统计及血浆主要生殖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周龄的增加,各组公鸡的睾丸质量,血浆T、FSH、LH激素含量增加,并在30周龄时增至最大值,而血浆E2含量逐渐降低,在30周龄达到最低值;10周龄时各组公鸡的生精小管呈封闭状,15周龄时各组公鸡生精小管开始出现管腔,并开始有精子生成;在30周龄时,本交笼组公鸡的相对睾丸质量,生精小管面积,血浆T、FSH、LH含量均显著高于单笼组和大方笼组,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本交笼组公鸡的血浆E2激素含量显著低于单笼组和大方笼组,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说明性成熟高峰期时,本交笼养公鸡的睾丸发育优于单笼养公鸡,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与本交笼内母鸡群体效应导致的公鸡生殖激素含量差异有关,而本交笼内活动空间对公鸡睾丸发育及生殖激素含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体重控制在后备母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人们习惯以鸡的日龄来划分饲养阶段,即育雏期(0~6周龄)、育成期(7~19周龄)产蛋期(20周龄~淘汰),只重视育成期的成活率,而忽视对体重的要求,据国外试验表明:5周龄的体重与整个产蛋期的主要指标呈正相关,5周龄体重越大,主要生产指标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鸡舍育雏笼提供了一种准确的控温系统。可方便地在原有雏笼的基础上进行改装适用于中小型鸡舍。  相似文献   

17.
正蛋用鹌鹑性成熟早,开产早,一般在35-49天开产。按生理特征不同可分为育雏期、育成期和产蛋期3个阶段种,而且不同阶段的管理技术要点不同。一、雏鹑育雏期(0~3周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雏鹑体温调节能力和抗逆性差,所以为养好雏鹑应从温度、湿度、光照、饮食、密度、防疫等方  相似文献   

18.
从0~8周龄育雏阶段、9~20周龄育成期、产蛋阶段、日常卫生管理与免疫接种等方面介绍了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以供蛋鸡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杨黑羽蛋鸡育雏育成期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新杨黑羽蛋鸡育雏(0—6周龄)育成(7—18周龄)期生长发育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生产技术集成提供技术支持。以翅号标记的500羽1日龄新杨黑羽蛋鸡为测定群体,每周随机选取50—70羽进行称重,从中选取10羽进行解剖,测定育雏育成期新杨黑羽蛋鸡的体重体尺、消化器官质量、免疫器官质量和腹脂质量。新杨黑羽蛋鸡配套系最适合的生长模型为Gompertz模型,拐点体重、拐点周龄和最大周增量分别是542. 08 g、7. 00周龄和96. 77 g。18周龄前体重呈线性增长,肠道长度持续增长。法氏囊第8周龄后停止生长,腺胃、肝脏和脾脏在第12周龄后停止生长,胫骨和跖骨在第13周龄停止生长,肌胃第17周龄停止生长,腹脂在13—20周快速增长。肝脏质量与肠道质量与其他多数测定指标显著相关(P 0. 05)。在上海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标准饲养流程条件下,新杨黑羽蛋鸡配套系体重体尺、肌胃、肝脏、肠道长度、法氏囊和脾脏的育雏期生长速率均大于育成期的生长速率。法氏囊和脾脏18周龄前未有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庞海鹏 《新农业》2009,(12):23-23
1.饲养密度大 除少数规模化养殖场外,绝大部分养殖户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育雏期密度大,使用四层甚至更高的育雏笼,造成育成期饲养空间紧张,育成鸡(40~50日龄)提前上产蛋笼,每个产蛋笼养4只鸡,个别5只鸡。鸡群整齐度差,体重不达标,骨架发育较小,产蛋高峰不明显,高峰期短,总产蛋量低。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和啄癖,死淘率高。应根据房舍面积,预算育雏数量,及时扩群,疏散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