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金华珍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3):179-181,207
旅游业不仅能促进旅游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旅游地居民带来各种不同程度的影响,旅游地居民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该研究以旅游地居民视角,通过实地访谈,从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方面探讨金达莱村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结果表明,总体上正面感知效果更大,但有些负面感知也不可避免.结合和龙市金达莱村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经济利益、社会文化和居民参与度等方面的负面感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金达莱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同江市是我国赫哲族聚居区,拥有潜在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供开发,在国家民委拟建设"中国同江赫哲族文化旅游体验示范区"的背景下,高质量的规划开发尤其重要。本文在阐述发展赫哲族民族文化旅游的意义的基础上,认为同江赫哲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可以并行不悖的,可以在多方主体的参与下,实现深度系统的开发,为此,需要以"示范""体验""营销"为关键词进行高水平规划。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生态旅游目的地是一种成为了现代旅游的热点旅游项目。在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纵观西方旅游人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影响和旅游对旅游者的影响。本文从旅游人类学关注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视角来看,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受到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民族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文化的变迁和对少数民族群众新里层面的影响。本文在研究旅游发展对Thaphand村的社会文化影响。根据文化变迁理论,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Thaphand村的居民进行发放问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平均值和方差比分析居民对Thaphand村的社会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7年6月浙江省启动"万村景区化"建设,A级景区村庄(以下简称A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加速发展的"融合体"。A村的创建,为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创造了条件。基于村庄旅游发展的角度,以金华市首批3A级景区村庄为例,为A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式,以期促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浙江省仙居县关后村的乡村旅游发展为例,阐释了乡村旅游给当地文化、经济、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关后村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分析了关后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当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六盘水市天门村是我国第三批传统村落之一,资源特色鲜明,布依族文化氛围浓厚。以天门村为例,研究其资源价值和村落保护难点,并从文化资源的保护、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3个方面探讨了天门村的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友富 《农业考古》2012,(6):289-293
赫哲族史诗伊玛堪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民俗学、文艺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赫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并且能说赫哲语的人越来越少,伊玛堪正走上消亡的险境。本文对赫哲族史诗伊玛堪的价值、现状及保护、传承与开发措施进行简略分析,希望有助于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陕西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提出将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策略,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木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188-189
分析了英德市红茶文化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介绍了英德市旅游发展概况,认为英德市红茶文化与其旅游业耦合发展主要体现在政府助推红茶文化与旅游业相协调发展、茶园融入文化体验型旅游元素设计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红茶文化与旅游业耦合发展路径,强调科学规划、建设品牌形象、创新旅游观光元素、提升红茶文化内涵与层次。旨在探索英德市茶叶及茶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推进英德市旅游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党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农村发展重要战略之一,栾卸村的乡村旅游业获得较大发展空间。该文介绍了栾卸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建设乡村旅游产业链、完善栾卸乡村旅游管理体系等发展措施,为栾卸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88-4889,4928
基于我国乡村旅游现状及典型模式,通过特色文化对乡村旅游的意义与影响研究,提出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发展思路,并阐述了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乡土文化的震撼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对乡村旅游的优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廖军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84-14886
探索适合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模式对于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笔者比较了梭嘎模式、深圳民俗村模式、郎德上寨模式3种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发展、特点、优势、劣势,认为3种模式都没有从根本上同时解决发展民族村寨经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保障村寨居民利益三者间的矛盾。鉴于此,笔者提出5Cs模式,即文化(Culture)、公司(Company)、特色(Characteristic)、社区(Community)、和谐(Concord),并构建了5Cs模式的运行机理,即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政府引导,公司主导;主题定位,凸显特色;社区增权,村民获利;经济发展,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云南省昆明市海晏村为研究对象,运用ASEB 栅格分析法对问卷数据进行SWOT分析。基于游客角度的问卷调查显示,游客期待在海晏村观赏日落、放松心情、体验渔家文化,但对村内道路等配套设施不太满意。本文针对调查结论提出了海晏村旅游资源提升策略建议:在不破坏乡村纯真性、原始性的前提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建设,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海晏村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从业人员能力;挖掘当地民俗特色,再现旧时渔家文化,修葺明清古建筑群,增强人文内涵,使游客在静谧温馨的环境中观赏风景、放松心情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体验特色明清文化和渔家风情。  相似文献   

14.
王蕾  庞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70-10571,10574
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北省曲阳县羊平村为例,分析了曲阳县乡村民间文化旅游概况,阐述了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业已经获得一定发展的优势,也总结了其道路绿化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层次人才缺乏、小型商品开发不足的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该以商旅互动、立足文化、动态参与、系统规划、统筹兼顾等原则指导乡村民间文化旅游的开发设计,并总结了相关发展战略。针对羊平村,从环境建设、石岗雕刻公园休闲区设计、黄石广场功能区设计、乡村旅游商品设计方面展开了重点建设项目探讨,以期能对我国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家口市怀来县的鸡鸣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驿站,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鸡鸣驿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为主要手段,对鸡鸣驿的旅游开发进行了创意分析,提出保护性开发的战略措施,以期实现其由传统的"文物旅游"逐步向现代的“文化旅游”转变。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白云区十九寨的建设反映了我国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技术,并从田园风光、亲水空间、民俗风情、旅游产业等多元设计构思,打造独具特色的布依族农耕文化、禅佛文化、现代广场文化和山水田园自然生态景观。从规划设计入手,以贵阳市白云区十九寨为例,对江西省西湖李家村10年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经验与投资效果进行了评价,肯定了投资方向的有效性和投资模式的可行性,为我国南方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村脱贫致富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17.
崇武古城的闽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性和代表性。它包含了惠女民俗 文化、石雕文化、海洋文化、古代军事文化、宗教文化等内涵。开发、保护和利用闽南文化旅游资源是 发展崇武古城旅游业的重要途径。文章在介绍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况的基础上,重点分 析了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从“惠女”、“雕艺”、“古城”、“海洋”四大闽南文化 元素旅游品牌为核心提出开发对策,希望为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以陕西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但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仍存在许多问题,在对陕西民俗旅游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区域民俗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董平  师守祥  张胜武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94-6296
乡村往往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而且这些乡村民俗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旅游与民俗关系的论述入题,以陇南为例,研究乡村民俗文化特点及旅游开发价值,并对其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永春县云峰村作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探讨其文化与旅游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创意提升的策略,为推动乡村旅游由高速增长向优质旅游转变,解决当前乡村旅游创意产品供给不足提供思路。【方法/过程】基于文化创意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游客对云峰村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及对云峰村乡村旅游创意产品的消费意愿。【结果/结论】云峰村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缺乏创意,游客对乡村旅游创意体验活动、创意乡村景观以及创意地方美食等具有较高的消费意愿,最后提出从产品定位、开发原则、创意产品设计、完善创意开发环境等方面提升云峰村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