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徐燕  殷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4-4746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有效的扶贫方式。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贵州省可以以典型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来推进乡村旅游与各产业的联动,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及城乡统筹进程。  相似文献   

2.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生态和文化优势,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等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已从第一产业发展为集旅游、观光、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农村建设、缓解了城市地区的压力,还推动了城乡的融合发展,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以鲁家村为案例,分析及反思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并从资金筹措、顶层设计、产业融合、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贫困村的脱贫、创变之道,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或村集体主导下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使"三农"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不协调,农村经济硬实力与农村旅游文化软实力相差甚远,学术界对农村旅游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关注。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即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创新驱动。详细阐述旅游文化软实力在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我国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的现状,试图找到提升乡村旅游文化软实力、实现乡村经济尽快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丽新乡村。  相似文献   

5.
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厕所革命"、"四好村路"等行动的开展,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红利。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作好乡村旅游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省会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洪凌涛 《乡村科技》2020,(6):19-19,2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村现代化,以产业兴旺、乡村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标准建设美好乡村和美好家园。推进全域旅游是新阶段我国旅游发展战略的再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如何通过全域旅游的推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成功实现乡村振兴;如何因地制宜地解决全域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成为我国旅游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从生态伦理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以求达成内在与外在的二维统一。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的深度融合,是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途径。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阐述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关系,并对麻阳县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的思路,设计了长寿康养型、生态观光型、产业融合型、红色印象型、文化传承型等5种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旅游区域竞争力,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也可以走新型的产业集群道路。贵阳市作为一个山中有城、城中有山、林中有城、城中有林的避暑之都,其乡村旅游依托自然的、原生态的、多民族的文化遗产而发展起来,已开始呈现出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对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落实乡村旅游集群理念、创新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乡村集群网络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旅游人才、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建设等提升贵阳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美丽乡村"的升华和继承。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契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可以整体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进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因此,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应重视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性发展,促进魅力乡村建设。基于此,本文首先对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做简单分析,然后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协调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是一个实践意义很强的问题。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作用,发展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市场拉动力、政策、环境、物资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力、社区居民推动力以及发展目标等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系统模型。如何实现二者协调发展,需注重保持旅游村寨的地域文化特色,保持旅游村寨的乡村性,注重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社区参与,注意乡村旅游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统一,以实现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探究乡土产业结构优化与乡村景观品质提升有机融合的美丽乡村发展路径,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景观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乡村问题的根源是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失衡。本文以惠州市大良村为例,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从景观规划设计视角提出了乡村景观规划建设策略,以期为化解乡村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之间的矛盾提供新的规划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东田镇湖山村整建规划为例,对乡村生态规划的设计模式和设计做法进行研究,在分析湖山村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及公共服务设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富丽乡村与循环农业协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宁德市桃花溪村为例,分析其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主要是生态环境良好,红色文化丰富,宗教历史悠久,海拔高空气好,劣势主要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旅游吸引物不明显,配套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人才严重缺乏。按其规划定位,提出桃花溪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即分区及项目建设节点,旅游商品策划,规划实施效果。并提出红色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建议,即以资源的精确评判开发红色乡村旅游资源,以良好的规划引导红色乡村旅游发展,以政府的大力支持提高红色乡村旅游品质。  相似文献   

14.
城市近郊型乡村旅游是我国起步较早,也是最主要的乡村旅游形式,但乡村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特别关注。以天津蓟县常州村为例,针对该村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品单一、缺少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组织模式单一、缺乏统一规划、文化品位不高、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从深度开发特色产品,加强规划、引导农户选择适合的组织模式,注重硬件开发的同时注意软环境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天津市城市近郊型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杨诗源  陈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02-18703,18706
以厦门市同安区五峰村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措施,以期促进五峰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宜人的气候条件,对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模式可以发展6种典型旅游小城镇建设模式、8种乡村旅游产业联动建设模式.以城镇化和工业化推进贵州省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  相似文献   

17.
王蕾  庞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70-10571,10574
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北省曲阳县羊平村为例,分析了曲阳县乡村民间文化旅游概况,阐述了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业已经获得一定发展的优势,也总结了其道路绿化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层次人才缺乏、小型商品开发不足的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该以商旅互动、立足文化、动态参与、系统规划、统筹兼顾等原则指导乡村民间文化旅游的开发设计,并总结了相关发展战略。针对羊平村,从环境建设、石岗雕刻公园休闲区设计、黄石广场功能区设计、乡村旅游商品设计方面展开了重点建设项目探讨,以期能对我国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探讨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现状,以海口市龙华区为例提出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乡土文化为视点,以统一规划为前提,精心打造精品村;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增收富民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实现由文明生态村向旅游文化名村转化;以保护生态为原则,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旅游功能建设上找突破口,抓好典型,推动文明生态村旅游功能建设。  相似文献   

19.
史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96-15298,15301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乡村旅游发展又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晋中市喜村的晋商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喜村开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