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农业产业为支撑,乡村环境为旅游资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突出生态效应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突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崇义县乡村资源和绿色资源开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该县的资源环境条件、市场条件和区位条件等总结出: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是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立农村社区利益保障机制、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县域交通建设是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通过对江苏省姜堰市乡村旅游的实证分析,探寻建立和发展我国乡村复合型生态旅游"联动"发展的新模式,进而发现其对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凭借其资源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促动下已成为旅游业新亮点,发展势头强劲,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作者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根据未来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开发、构建和谐新农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的思路,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大热,旅游产业的发展从城镇走向了的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农村的建设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建设需要有这样的产业形势作为支撑,民族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有自身的发展优势,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民族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以密切乡村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联系,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乡村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入手,通过对新干县三湖镇的特色农业资源的分析,提出适应县域特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乡村生态旅游模式,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生物性产业,旅游是人们生活的需求。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具有强大的生机和广阔的前景。从西畴县莲花塘乡特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角度,阐述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的深刻内涵、发展意义、市场前景,针对发展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突出生态旅游;注重宣传,加强管理,规范服务,以促进西畴县莲花塘乡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精准扶贫工作重点仍然集中在山区县的边远农村,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乡村生态旅游项目进行开发,在能够有力地推进新农村的建设的同时探索更适宜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且高效的发展新模式。互联网+时代下,急需统一标准、统一归档、统一管理的农副业生态旅游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设计上达到精准的目标,提高扶贫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消除贫困、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我国现阶段的两大热门话题,也为我国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重大举措,而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如何使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一体化,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以舟山为例,阐述"渔家乐"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发展的意义、途径和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村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国的很多农村在近几年来除了发展除放型的经济之外,更多的转向以服务型社会转变。在农村在发展中,将自身的自然资源转换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将第三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补充,不断的推进农村旅游业的发展,由此,乡村旅游的概念被提到日程上来。本文主要讲述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介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路径选择。通过本研究,能够呈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全景,增强人们对生态旅游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对天水市农村沼气建设现状介绍的基础上,总结沼气建设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作用,认为农村沼气建设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实现家居温暖清洁、村容村貌整洁、乡村文明、社会和谐及建设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新世纪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詹伟鹏  蔡晨璐 《农学学报》2023,13(3):107-112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提出,给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文明理念、美丽乡村建设以及两者间的融合发展,持续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不断发展壮大。但乡村生态旅游业中存在的建设管理不严格、科学规划不到位、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产品模式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借鉴福建省平潭青观顶村生态旅游发展实例,从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生态旅游立法、明确政府职责、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等3个方面的对策,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在提出"空巢"村概念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城乡经济与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生活环境方面,分析了"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的原因,以及对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生产、老人赡养、子女教育、农村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实行统筹城乡发展与人力资源,筑巢引凤、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招商引资、开辟本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改变农民主体缺位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湘西是湖南比较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是比较典型的贫困地区,如何发挥本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值得进行探讨,具体分析了大湘西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构建,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覃永晖  吴晓  张铁蕾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04-4306
基于对门槛理论的概述,应用门槛分析方法,针对我国第二大维吾尔族聚居地——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枫树乡回维村,分析该村在发展过程中的门槛限制因素,并立足于少数民族特色资源和优势,提出村庄整治规划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徐燕  殷红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44-4746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资源较好的贫困地区有效的扶贫方式。为进一步发展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使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依托贵州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红色旅游资源、宜人的气候条件,从贵州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对贵州省贫困地区进行乡村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研究。共建设6种典型旅游村寨建设模式,包括典型民族文化村、乡村观光休闲度假村、特色产业村、旅游商品专业村、户外运动服务村和红色旅游村。贵州省可以以典型乡村旅游村寨发展来推进乡村旅游与各产业的联动,进而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化扶贫建设及城乡统筹进程。  相似文献   

16.
王海芹  管永祥  王子臣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74-13876,13890
概述了农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现状及形式,初步分析了农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多渠道融资,加大开发力度;注重生态质量意识,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合理创新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多功能区;加大从业人员培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加强社区参与和农民培训,增强农民兴办生态旅游意识;加强生态与文化因素融合,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职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举措,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抉择。以大学生村官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学生村官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意义,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村官确立正确价值取向的途径:重实干,做实用型村官,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有作为,做创新型村官,促进新农村政治建设;善学习,做学习型村官,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讲奉献,做奉献型村官,促进新农村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构建乡村图书馆(室),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技文化素养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人才培养,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本文探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实施和发展在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门槛理论的湘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地新农村整治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门槛理论,以湖南湘西北常德市桃源县枫树乡回维村为例,分析该少数民族村发展中的门槛限制因素,提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整治规划措施,并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地探索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整治规划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