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韦晨  王醒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92-93,122
[目的]建立变异冬红果初代培养无菌体系。[方法]以变异冬红果茎段为外植体,采用3种不同的消毒方法,通过统计污染率、褐化死亡率和成活率,比较变异冬红果茎段较适宜的消毒方法。[结果]用0.05%氯化汞消毒的最佳方式为氯化汞消毒20 min,污染率为17.78%,褐化死亡率为11.11%,成活率为71.11%;用0.1%氯化汞消毒的最佳方式为氯化汞消毒8 min,污染率为22.22%,褐化死亡率为20.00%,成活率为50.00%;用75%乙醇结合0.1%氯化汞消毒的最佳方式为75%乙醇30 s结合0.1%氯化汞10 min进行消毒,污染率为5.56%,褐化死亡率为55.56%,成活率为38.89%。[结论]变异冬红果茎段最佳的消毒方式为0.05%氯化汞消毒20 min,污染率为17.78%,褐化死亡率为11.11%,成活率为71.11%。  相似文献   

2.
金银花组织培养外植体灭菌方法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寻求金银花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法,以灰毡毛忍冬新品种'金翠蕾'为材料,选用5种不同灭菌处理方法,对组培过程中的污染率、萌芽率、褐变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紫外灯照射配合使用75%碱化乙醇消毒处理能显著降低外植体污染率、提高萌芽率;75%碱化乙醇在降低污染率中起主导作用;试验筛选出最佳消毒方法为:紫外灯照射30min,75%碱化乙醇处理30s,0.1%升汞灭菌8min。  相似文献   

3.
杨梅组织培养防污染与防褐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杨梅(Myrica rubraSieb et Zucc.)组织培养过程中防污染和防褐化问题。[方法]以东魁杨梅品种茎段作为离体培养材料,研究不同消毒灭菌方法、不同茎段部位和不同防褐化措施对外植体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以75%乙醇1min+0.1%HgCl27min对外植体的灭菌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0.00%,褐化枯死率为30.00%,茎段诱导成功率为40.00%;在3个茎段部位中,以半木质化茎段诱导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0.00%,褐化枯死率为33.33%,诱导成功率为36.67%;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5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5g/L对外植体防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由对照的60.93%下降到21.88%。[结论]该研究可为杨梅优良品种的扩繁推广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梭砂贝母鳞茎为外植体,研究梭砂贝母组织培养中植物不同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组合、外植体不同消毒方式及培养基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结果比较。结果表明,适宜诱导梭砂贝母鳞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及浓度为6-BA 0. 5mg·L~(-1)加NAA 3. 0mg·L~(-1)的MS培养基,用75%的乙醇消毒外植体30s,再用0. 1%的升汞消毒10min污染率较低,蔗糖浓度为3%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结构结实、颜色淡黄且褐化率低。  相似文献   

5.
草莓"拉松7号"花药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适宜草莓"拉松7号"花药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方法]确立草莓花蕾大小与花药发育的对应关系,并以单核靠边期花药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建立其再生体系,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草莓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适宜的材料消毒方法为70%乙醇处理30 s;适宜的预处理条件为4℃低温处理24 h;诱导花药产生愈伤组织和分化的培养基为MS+NAA0.2 mg/L+6-BA2.0 mg/L;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 mg/L+KT0.1 mg/L,增殖倍数为3~4倍;生根培养基为1/2MS,生根率100%。[结论]获得了优良的草莓花药再生快繁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2种甜椒基因型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药剂(包括两种抗生素和两种杀菌剂)9个不同水平处理,研究其对甜椒花药培养的花药膨大率、花药污染率、花药褐化率和胚状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5~1.0 ml/L山农一号Ⅲ对甜椒花药污染抑制效果较好,对胚状体发生抑制最小,可以应用于甜椒花培实验.  相似文献   

7.
研究使用陕西省安康市主载马铃薯品种“秦芋32号”为材料,研究外植体消毒方式、培养基附加物、培养方式等对花药膨大以及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花药瓣药比0.75~1.0,花药黄绿色,此时处于单核靠边期的花粉概率较高,适合用作花药组织培养,酒精+升汞消毒能有效的减轻秦芋32号花药的褐化,培养基中加入适量肌醇,有助于提高秦芋32号花药的膨大率,并降低花药褐化率,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甘氨酸,对促进花药膨大有显著作用,但也加剧了花药的褐化现象,可结合酒精+升汞消毒降低褐化影响,同时,光照培养能有效促进秦芋32号花药的膨大。综合以上研究:选择瓣药比0.75~1.0的黄绿色花药,外植体采用酒精+升汞消毒,培养基添加5~10 mg/L的肌醇,50mg/L的甘氨酸,愈伤组织选择光照培养为秦芋32号花药培养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克服茶条槭在组培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最佳方法,以茶条槭当年生萌条为试材,进行了不同外植体类型、不同消毒方式、不同取材时间和不同抗褐化剂对茶条槭初代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当年生萌条进行组织培养,其茎段较茎尖褐化严重;先将外植体用1 000 mg/L VC溶液处理30 min,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为最佳消毒方法;外植体取材时间在5月,其组培污染率、褐变率、死亡率相对较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00 mg/L与活性炭(AC)2 g/L配合使用防褐化效果较好;初代培养时,先弱光培养7 d再转入光照培养,有利于抑制褐变的发生。由此说明,选用幼嫩的顶芽为外植体、浓度0.1%升汞溶液为消毒剂、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200 mg/L和活性炭2 g/L进行初代培养,防止其褐化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云田彩桂'不同树龄植株采集的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春季采取'云田彩桂'3y的幼嫩枝条作外植体较好,这是因为在幼树当年生枝条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质及酚类化合物较少,能有效降低褐化率和污染率.最适宜的消毒剂及消毒时间为:75%酒精1min,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10min,成活率达46.5%.在增殖阶段为防止无菌苗褐化及提高增殖系数,采用MS+6-BA1.0/L+NAA0.1mg/L+Vc 20mg/L的培养基配方,能有效减少褐化率,并提高增殖系数至2.02.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75%乙醇、次氯酸钠、氯气及乙醇+次氯酸钠等不同消毒方法对小豆种子的灭菌效果.结果表明,75%乙醇1min +5%次氯酸钠30 min的消毒方法能有效降低污染率,小豆种子的萌发率也较高,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花粉发育时期及不同外植体接种前处理方法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为茄子栽培种与水茄杂种无性系再生体系的建立奠定实践基础。【方法】以杂种无性系的花药为外植体,研究花蕾的外部形态与花粉发育时期的相关性;使用不同浓度的NaClO和 HgCl2对花蕾进行消毒,分别将外植体置于4 ℃和36 ℃下0、2、4、6、8 d,筛选最佳的花药发育时期、消毒方法及预处理方法。【结果】当花药长度在5.6-7.3 mm时,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达32.5%,此时的小孢处于单核中晚期;70%酒精消毒30 s后,再用5% NaClO+两滴吐温-20消毒15 min,污染率为4.0%,死亡率为4.0%;高温预处理6 d可显著提高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结论】花蕾长度8.3-10.5 mm,花药长度5.6-7.3 mm,使用70%酒精处理30 s后用5% NaClO+两滴吐温-20消毒15 min的消毒方法及36 ℃处理6 d的愈伤诱导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草莓花药培养效率。[方法]以草莓品种“丰香”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条件对诱导花药愈伤组织和绿苗分化的影响。[结果]8℃预处理3d,草莓花药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64.8%,显著高于处理5d(46.5%)和不经低温处理(40.3%)的诱导率。22℃和25℃培养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61.30%和68.36%,前者的愈伤组织优于后者。激素组合BA 0.2mg/L+KT 1.0mg/L+NAA 2.0mg/L的出愈率达61.57%,且愈伤质量较好。黄绿色颗粒状、绿色致密、淡黄色蓬松等3种愈伤组织分别占11.5%、49.0%、39.5%。愈伤组织在激素组合ZT 2.0mg/L+BA 0.5mg/L+NAA 0.2mg/L中的分化率最高,可达11.28%。生根培养后,花培植株生根率达98%。[结论]得到了草莓花药培养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使纳米氧化锌在组织培养中达到最佳消毒效果,以小蓟叶片外植体为材料,建立纳米氧化锌消毒的组织培养无菌体系。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浓度为1~7g·L~(-1)时,对小蓟外植体消毒效果逐渐提升,褐化率也逐渐升高,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锌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纳米氧化锌最佳消毒处理浓度为5g·L~(-1),处理外植体20min。2g·L~(-1)纳米氧化锌+0.1%升汞消毒,外植体大约20%有污染,愈伤组织生长良好。3g·L~(-1)纳米氧化锌+0.1%升汞达到最佳的消毒效果,但愈伤组织诱导被抑制,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Vangal、波C、讷16、春薯4号和内薯7号5个马铃薯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不同培养基添加物硝酸银、活性炭、马铃薯提取液对马铃薯花药培养的褐化率和愈伤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加入20mg·L-1硝酸银、0.5g·L-1活性炭和50g·L-1马铃薯提取液能够提高马铃薯花药愈伤诱导率,同时褐化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以博爱八月黄柿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时期、消毒时间、消毒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芽、萌动芽和梢尖的萌芽率最高分别为70%、50%、30%,休眠芽(休眠期外植体)的萌芽率最高,且增殖能力强,12月6日前后为最佳取材时期,以休眠芽、萌动芽为外植体可建立初代培养,而梢尖不易建立初代培养.0.1%HgCl2对生长前期外植体消毒5min的效果最好,其污染率、褐化率较低,成活率最高;0.1%HgCl2对萌动期外植体消毒10min的效果较好,其污染率虽高,但褐变率最低,成活率也最高;比较消毒剂NaClO和HgCl2,0.1%HgCl2处理休眠期外植体15min的效果最好,成活率高达70.2%.博爱八月黄柿组织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1mg/LZT+0.1mg/LIAA+4.0mg/L6-BA.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TDZ在草莓花药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TDE在草莓花药培养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TDZ与NAA植物生长素进行组合,观察其对草莓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影响。[结果]MS+TDZ1.0mg/L+NAA0.5mg/L适用于草莓愈伤组织的分化,分化率高达75%,但TDZ对草莓愈伤组织的诱导无显著作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草莓通过花药培养途径进行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番红花球茎消毒和褐化抑制的方法。[方法]以番红花球茎的染菌率、褐化率和愈伤组织诱导率为指标,分析了外植体大小、氯化汞浓度和消毒时间对番红花球茎染菌和诱导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抗坏血酸和活性炭对番红花球茎褐化的抑制效果。[结果]当外植体大小5 mm~3,氯化汞溶液浓度0.2%、消毒时间10 min时,染菌率和诱导率较为适宜;向培养基中加入0.5 g/L活性炭可以降低球茎的褐化。[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番红花球茎消毒和褐化抑制方法,为野外番红花球茎的初代组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草莓花药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莓花药组织培养的脱毒快繁技术,实现草莓无病毒栽培。[方法]在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5、1.0、1.5、2.0mg/L的6-BA和KT,研究不同激素浓度对不同发育期的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的诱导、增殖的影响。[结果]单核期花药的诱导率高达78.9%,单核靠边期或接近双核期花药的诱导率只有21.1%。6-BA和KT为2.0mg/L时,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均最好,细胞间联系致密,表面突起更多、更紧。草莓花药在6-BA中比KT分化出的愈伤组织多。6-BA1.5mg/L的培养基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诱导丛芽的效果最好,丛芽多而健壮,丛芽发生率达112.6%,增殖系数达1.95。[结论]6-BA比KT更适合诱导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草莓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最适合的培养基均是MS+NAA0.2mg/L+6-BA1.5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