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前套袋对桃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对果实称重量、量直径、打孔和Lab色空间法对桃进行套袋处理,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测验进行分析,研究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改善果实的果色,增加重量和大小,使硬度变小,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对6个木薯品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木薯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在生育期变化呈先增后降的曲线,蒸腾速率(E)和胞间CO2浓度(Ci)的升降并不完全受气孔导度(Gs)的影响.经邓肯氏新复极差比较,华南6(SC6)和华南7(SC7)的Pn显著高于其它各个木薯品种,华南205(SC205)、华南(SC5)的Pn显著高于华南9(SC9),而与华南8(SC8)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60、90、120 g/hm^2药后3、7、10 d防效为84.41%-94.49%,且持效期较长。新复极差法测验结果,供试药剂中、高剂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高剂量与低剂量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与对照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各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于害虫发生期进行喷雾处理,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18%甲氧·茚虫威悬浮剂(450~600 m L/hm2)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在药后第3~12 d的防效为75.2%~95.3%。18%甲氧·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好,对水稻作物无药害;其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为525~600 m L/hm2。  相似文献   

5.
根据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对早桔、本地早和(木曼)桔三品种,从1951年至1976年(其中缺1968年)25年的(即16年生树至41年生树)每一品种162株或81株的平均株产量进行方差分析,并用邓肯新复极差检验,结果表明;整个25年间三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在不同年份间相比,1972、1965、1964年产量均超过1976年,达0.01显著水平。三品种以(木曼)桔的25年间产量最不稳定,其次是早桔,而本地早最稳产,在不同年代间各品种均以七十年代前半期产量最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湖北省郧西县六郎乡罗坡垭村某桑园设计3种施肥处理(不施肥、习惯施肥、优化施肥),并分别在春季、秋季进行施肥,探索桑园高产高效施肥模式。结果表明,通过F测验和新复极差测验分析发现,春季试验由于受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肥效未完全发挥作用,优化施肥处理、习惯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之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秋季试验期间雨量充沛,习惯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处理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优化施肥处理与习惯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试验了解200亿芽孢/m L枯草芽孢杆菌油悬浮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试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增产效果明显,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提取大豆蛋白质工艺中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及得率的简单效应,结果表明:①在料水比1∶10、酸沉pH值4.3、离心速度4 000 r/min、碱溶pH值9.5、碱溶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蛋白质平均提取率最高为66.49%。在pH值7.5~9.0之间,碱溶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的简单效应为2.88%;在pH值9.0~10.0之间,简单效应下降直至为负值。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蛋白质提取率差异极显著;新复极差测验表明,pH值7.5~9.0之间时,各处理的蛋白质提取率差异极显著,pH值9.0~10.0之间时,差异不显著。②同样条件下,蛋白质平均得率最高为37.23%。在pH值7.5~9.0之间,碱溶pH值对蛋白质得率的简单效应为2.33%;在pH值9.0~10.0之间,简单效应下降直至为负值。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蛋白质得率达显著水平;新复极差测验表明,pH值7.5~8.5之间时,各处理间的蛋白质得率差异显著,pH值8.5~10.0之间时,差异不显著。③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为了取得碱溶pH值的最大简单效应,宜选择9.0作为碱溶pH值参数。  相似文献   

9.
在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进行了几种杀菌剂对温室番茄晚疫病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87.5 g/L氟菌·霜霉威SC 300 g/hm~2、60%唑醚·代森联WG 525 g/hm~2、500 g/L氟啶胺SC225 g/hm~2、69%锰锌·烯酰WG 1 650 g/hm~2、50%锰锌·氟吗啉WP 750 g/hm~2、100 g/L氰霜唑SC 1 950 g/hm~2防效分别达85%、84.2%、82.5%、81.1%、79.6%、74.6%。对各药剂处理间防效经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分析,第三次药后10 d,687.5 g/L氟菌·霜霉威SC、60%唑醚·代森联WG、500 g/L氟啶胺SC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相当,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但匀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而500 g/L氟啶胺SC、69%锰锌·烯酰WG与50%锰锌·氟吗啉WP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6种药剂在番茄晚疫病发病初期喷施均有一定的保产效果,均达20%以上,最好达31.5%。  相似文献   

10.
利用正交设计表研究常春藤茎段诱导无菌苗的初代培养,试验结果经过方差分析及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显示:常春藤茎段腋芽萌发的最佳激素组合为:BA1.0mg/L+KT0.5mg/L+NAA0.1mg/L。  相似文献   

11.
<正> 同一年在不同生态地区进行相同的试验(如作物品种比较试验或区域试验,某项农业措施对作物的增产增益效应等),均应进一步对多点试验的结果作联合分析,以测验品种(或处理)间的差异是否显著,测验品种(或处理)与地区的交互作用(即品种或处理是否因试验地区的不同而异)。此法,是在各试点分别作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应进一步对各试点的误差均方作同质性检验(齐性检验),若同质,便可将备试点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不同质,就应考虑剔除个别试验误差偏大的试点,使误差均方同质后再进行综合分析。本文例举的综合分析方法,以处理为固定模型,地区和区组为随机模型。若测验结果其处理均方显著地高于处理与地区  相似文献   

12.
采用8种不同的果袋和1个对照处理(CK),在湖北省当阳市脆蜜桃(PrunuspersicaL.Batsch)果园中,对脆蜜桃进行套袋处理,重复3次。统计9种不同处理的空袋率,对比不同处理对果实成熟期、色泽、质地、硬度、风味、光洁度、病斑的影响,在不同处理间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评判不同处理对果形指数、单果重等外在品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度、Vc含量等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改善果实的色泽、降低果实硬度和裂果率、预防果锈、洁净果面、增加单果重、降低果实酸度。除此之外,套袋还可降低农药尘埃污染,又可降低病虫对果实的侵害,从而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3.
媒介昆虫和西瓜病毒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俊起  王杰  王文谦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975-976,996
测定了棉蚜、桃蚜、菜蚜和麦蚜对胡瓜花叶病毒 (ZYMV)的传播效率 ,通过随机区组安排蚜虫种类和虫口密度以及饥饿时间和传毒时间两因素实验处理 ,并采用Ducan新复极差测验比较相互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 :①不同蚜虫种类的传毒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表现为桃蚜 >菜蚜 >棉蚜、麦蚜 ;蚜虫密度以 3~ 5头传毒较好。②桃蚜不同饥饿时间的传毒效率差异显著 ,表现为饥饿时间从 0min延长到 5min可提高传毒效率 ,长于 5min(如 10min)与 5min无显著差异。③传毒时间从 0 .5h到 3h的传毒效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采用8种不同的果袋和1个对照处理(CK),在湖北省当阳市脆蜜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果园中,对脆蜜桃进行套袋处理,重复3次.统计9种不同处理的空袋率,对比不同处理对果实成熟期、色泽、质地、硬度、风味、光洁度、病斑的影响,在不同处理间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方差分析,评判不同处理对果形指数、单果重等外在品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度、Vc含量等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有效地改善果实的色泽、降低果实硬度和裂果率、预防果锈、洁净果面、增加单果重、降低果实酸度.除此之外,套袋还可降低农药尘埃污染,又可降低病虫对果实的侵害,从而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5.
非(弱)杀菌化学物质诱导烟草对病毒病(TMV)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12种非 (弱 )杀菌化学物质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病 (TMV)抗性的效果 ,供试化学物质均能诱导烟草对 TMV的抗性。新复级差测验结果表明 ,不同非 (弱 )杀菌化学物质对烟草抗病毒病性具有不同的诱导作用 ,其中 ,水杨酸表现突出 ,平均防治效果为 5 0 .30 % ,灌根 +喷雾和灌根两种处理方法与喷雾处理差异极显著 ,但灌根 +喷雾处理和灌根处理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差异 ,低浓度处理诱导效果高于高浓度处理。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黄果人参和西洋参的杂交一代4年生植株根部主根长及根鲜重显著大于亲本(P<0.01),杂种优势在主根长和根重方面表现突出。根粗大于母本(黄果人参),差异显著(P<0.01);但与父本(西洋参)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F1的根粗更趋于父本。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结果表明,F1植株地上部形态特征更趋于父本,其茎高、叶长、叶宽均有大于父、母本的趋势。人参和西洋参远缘杂交因二者花期不遇、去雄技术繁杂,不易大量获得F1植株,F1植株难稔性问题严重,很难得到F2种子和植株,这对育种工作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联合方差分析、新复极差测验的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对三明市2009年中籼稻新品种(组合)联合区域试验的各品种进行主要性状、产量和抗瘟性分析,其结果:钱优916、中浙优1号、D优602等3个品种产量比Ⅱ优明86(CK)增产10%以上,差异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谷优嘉7比Ⅱ优明86(CK)减产14.56%,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各品种与Ⅱ优明86(CK)产量差异不显著。谷优2385、谷优嘉7、科优12等3个品种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谷优2173综合评价为中抗稻瘟病。综合考虑产量、性状与抗病性,建议谷优2173进入生产试验;钱优916、中浙优1号2个品种续试;科优12可在适宜区续试;其他品种终止试验。  相似文献   

18.
田间分小区种植17个小麦品种,穗期自然感染麦蛾,收获前测量各品种的主要穗部特征,收获后检查受害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受害率、千粒重损失量和损失率等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籽粒受害率经方差分析,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据此结合新复极差测验比较,可将供试17个品种对麦蛾的田间抗性分为高抗、抗、中抗或中感、高感4种类型。不同小麦品种的籽粒受害率与小麦穗部10个主要特征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受害率与穗  相似文献   

19.
几种稳定性分析法在大豆品种区试中的应用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2004年度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中熟组)资料,通过联合方差分析、F测验、新复极差测验、变异系数、回归参数法和HSC法,分别对吉农17和其它6个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HSC法评价各参试品种的优劣准确、可靠、简便易行;吉农17、P9231和公交03-1212等品种增产显著,地点适应性较佳,显示其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用鹌鹑粪经10d,20d,30d,40d的堆积发酵,分别在栽培中添加5%,10%〉20%栽培金针菇的研究。结果表明:鹌鹑粪能显著地促进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缩短生育周期,并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其中以堆积发酵30d,用量为10%的效果最为显著,经方差分析及新复极差测验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