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章利用近年来泰州市测土配方施肥各项试验结果及样品测试数据,研究全市主要土壤类型稻麦施肥参数和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小麦基础供氮量勤泥土小粉浆土淤泥土高沙土油沙土,水稻基础供氮量高沙土勤泥土小粉浆土淤泥土油沙土;小麦氮肥利用率勤泥土小粉浆土高沙土淤泥土油沙土,水稻氮肥利用率淤泥土小粉浆土勤泥土油沙土高沙土。在农业生产上,宜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地力水平设定目标产量进行合理施氮推荐。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近年来泰州市测土配方施肥各项试验结果及样品测试数据,研究全市主要土壤类型稻麦施肥参数和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小麦基础供氮量勤泥土>小粉浆土>淤泥土>高沙土>油沙土,水稻基础供氮量高沙土>勤泥土>小粉浆土>淤泥土>油沙土;小麦氮肥利用率勤泥土>小粉浆土>高沙土>淤泥土>油沙土,水稻氮肥利用率淤泥土> 小粉浆土> 勤泥土>油沙土>高沙土。在农业生产上,宜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和地力水平设定目标产量进行合理施氮推荐。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沙土治理,极大改善江苏高沙土区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高沙土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部分高沙土地区还未进行治理,前期已治理地区面临提档升级改造需求,本文基于当前情况,提出了后续治理的基本原则、目标与农业产业规划。  相似文献   

4.
<正>泰兴市地处长江下游冲击平原和通扬高沙土地区腹部,现有耕地面积110.5万亩,土壤类型分沿江沿靖淤泥土和高沙土两种,其中高沙土面积76万亩。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高沙土地区,常年种植面积12万亩左右。为了掌握我市高沙土地区土壤的供肥能力及夏玉米氮、磷、钾最优施用量,为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元竹镇实施了夏玉米肥料效应试验。1试验设计1.1试验地点  相似文献   

5.
缪杰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51-51,53
分析了高沙土地区水稻栽培高耗水低产的原因,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高沙土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沙土地区土壤属典型低产土壤.经过试验与总结历年生产经验,笔者提出了高沙土地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扬麦13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沙土地区土壤属典型低产土壤。经过试验与总结历年生产经验,笔者提出了高沙土地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扬麦13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是1995年从乌克兰引进,1997年11月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正式定为引进牧草品种.近年,经我国十余个省市区试种,表现出高产、高营养和广泛适应性.2年来,通过在黄河冲积平原的盐碱地和风沙土区试种研究表明:它是一种非常适宜在盐碱地和风沙土上栽培的植物,对黄河冲积平原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和风沙土区的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高沙土地区土壤属典型低产土壤。经过试验与总结历年生产经验.笔者提出了高沙土地区优质弱筋专用小麦扬主13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和生物诊断方法 ,系统研究了风沙土磷的有效性和利用率。结果表明 ,土壤磷素活性高低的顺序为 :紧沙土>轻沙土>沙土 ,无机磷盐是风沙区植物所能利用的土壤磷素的主要磷形态 ,且Ca -P所占的比例最大。磷固定强弱的顺序为 :紧沙土>轻沙土>沙土 ,对各处理土壤进行无机磷形态分级测定表明 ,磷肥施入土壤以后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是向Ca2-P、Ca8-P转化 ,Al-P和Fe -P也有不同程度的积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靠增加化学磷肥用量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1.
杉木闽粤栲异龄复层林的土壤肥力及其涵养水源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福建省沙县高砂林场的重点生态区位杉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50、600、750、900株·hm~(-2)4个间伐保留密度下栽植闽粤栲,各处理林分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林分持水量及涵养水源功能。结果表明:与套种前和对照杉木纯林相比,异龄复层林土壤深度(h)0h≤20 cm土层,土壤密度分别降低了10.15%和9.52%;粒径(D)D0.25 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提高了19.03%和12.69%;结构体破坏率分别下降了21.52%和11.61%;总孔隙度分别提高了6.57%和4.95%。与套种前相比,0h≤20 cm土层的全磷、全氮、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提高39.02%、26.96%和29.33%,速效钾、速效磷和水解氮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24.32%、38.09%和14.37%。与对照杉木纯林相比,林分总持水量提高19.38%;地表径流系数下降23.21%。20 cmh≤40 cm土层也呈现同样规律。方差分析显示,各保留密度处理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涵养水源功能,以600株·hm~(-2)保留密度套种的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在瓦窑村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土壤培肥→生态种植”的内部循环方式.针对瓦窖村以往森林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村民需求保护生态种植技术等问题,运用参与式手段在项目人员的协助下实施以村民为主体的瓦窑村生态农业发展计划,以期恢复重建瓦窑村生态循环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村民参与自我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蚯蚓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蚯蚓促进植物残枝落叶的降解,有机物质的分解和矿化这一复杂的过程,并具有混合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排水和深层持水能力的作用。它们的这些作用与其生物量和三种生态类型( 表层种、内层种和深层种) 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河南省登封市某煤矿矿区为例,在分析矿区土地现状的基础上,用分析土壤污染源的方法进行了土壤分析研究,探索了矿区土地生态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兰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161-5162
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分析了红壤生态系统退化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影响,提出了红壤生态系统恢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夏小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395-9397
针对安徽生态强省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战略地位,就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强省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探讨,并提出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的生态学特征。[方法]大型土壤动物在样方中采用手捡的方法,中小型土壤动物是在样地内典型土壤剖面上取土样,然后在室内用Tullgren和Baermann的方法进行分离。[结果]通过初步鉴定,四川省洪雅县巨桉人工林样地共发现15228头土壤动物(不包括原生土壤动物),分属7门14纲31目。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和DG指数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在秋季(10月)最高,春季(4月)最低,夏季和冬季居中。土壤动物密度在土壤剖面上具明显表聚性。由于土壤动物捕食的原因,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动态与土壤动物有所不同。[结论]巨桉人工林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比乡土树种青冈次生林稍低,但二者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取样调查和资料分析,分析了德州市农田土壤环境的特征,探讨了土壤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艳霞  李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10-10411,10421
[目的]为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生态恢复。[方法]对昆明市东郊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的各肥力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填埋场周边土壤质地以壤土类为主,呈强酸性或极强酸性,缺乏有机质、氮素和磷素,钾素含量相对丰富。[结论]生态恢复时,应多施有机肥和化学氮、磷肥,适当补充钾肥。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铅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焕新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6):37-39,9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铅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污染程度的加大,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和个体总量急剧下降;以铅污染指数(Pi)来表征铅的污染程度,则土壤动物的多样性、种类数都随着污染指数的增加而减少,呈负相关;土壤中蜱螨目(Acari)、弹尾目(Collembola)、膜翅目(Hymenoptera)是优势种。通过对弹尾目进行分离,发现长跳属和线等跳属为优势种,随着铅浓度的增加,个体数量下降。据此,在衡量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过程中,蜱螨目(Acari)、弹尾目(Collembola)和膜翅目(Hymenoptera)可作为土壤生态指标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