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长白山区松茸发生地的土壤状况.研究认为松茸的发生与土壤的地理环境、机械组成、土层构造、养分含量及土壤酸碱度关系密切,山地陡峭、质地粗糙、养分贫瘠、腐殖质层薄、PH偏低是长白山区松茸发生地的土壤特征。  相似文献   

2.
松茸作为珍贵的食用菌,一直是吉林省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但近年来资源储量明显下降。本文通过定位观察、野外采样和室内检测,研究了长白山松茸发生地土壤中12种必需元素的分布特征,初步揭示了松茸种群扩散规律,解释了松茸圈内不能连续生长松茸的原因。研究结果对于长白山松茸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云南禄丰,曲靖县和吉林延边地区松茸生态做了初步调查;研究了菌窝土壤,赤松木屑,红松木屑,松茸子实体等4种天然物质浸提液对松茸菌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窝土壤及其浸提液都可以显促进松茸菌丝的生长,而2种木屑浸液不利于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浮梁山地茶园的资源利用和生态化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浮梁山地茶园的资源利用和产地保护、绿色植保、可持续土壤培肥等生态综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研究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并应用H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茶园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中各个重金属的平均含量与《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相比均未超标;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Hg(51.93)Cd(43.55)As(8.32)Pb(5.15)Ni(1.83)Cr(1.23)Cu(0.04),只有Hg,Cd存在中等水平潜在生态风险,其他重金属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7种重金属综合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12.05,西双版纳州茶园土壤整体上存在轻微生态风险。表明在今后茶园管理中要做到科学施肥施药,最大程度地降低人为二次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6.
应用菌草技术,以改良红壤山地地力、保持水土所栽种的决明属牧草圆叶决明和五节芒及稻草为培养料,建堆发酵返生态野生栽培姬松茸,通过对姬松茸子实体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即脂肪酸、氨基酸及多糖含量的比较分析,为探讨返生态野生栽培姬松茸的培养料及发展瓜蒌棚下生态循环栽培技术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松茸与宿主根际微生物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松茸菌窝土壤、菌根进行分离及松茸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松茸菌窝土壤、根际及内根圈中,深紫被孢霉是优势菌,其它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极少,几乎没有;在实验条件下,深紫被孢霉对松茸菌没有有害作用;松茸菌丝由于生长缓慢,大多数土壤微生物菌落可以覆盖松茸菌丝体,抑制其生长;而深紫被孢霉由于其生态优势,可以排斥和抑制其它土壤微生物,为松茸生存和发育创造有利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平凉市无公害产地土壤,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以及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环境与危害因子,估计其对环境产生不良效应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结果表明,平凉市无公害产地土壤危害因子单项及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均属清洁级,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危害因子富集程度低,总体属于无累积清洁状态;但汞和镉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其他危害因子均未构成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2009年云南环保世纪行活动主题论坛上,昆明理工大学周德群教授建议打造云南省松茸产地品牌,使云南松茸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云南省的松茸主要出口日本,近年来,由于北美、欧洲的松茸开始进入日本市场,导致云南松茸的出口量和价格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章丘大葱生产基地硒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对章丘地区大葱产地土壤中的硒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表层土壤及大葱中硒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植物中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的关系。研究表明,章丘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充足,适宜发展特色富硒大葱。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日本,墨西哥地理位置完全不同,是目前盛产松茸的三个典型生态区域,其松茸的形态特性,寄主植物,菌丝特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三国松茸比较表明:中国松茸与日本松茸虽然寄主植物不同,但形态特性接近,菌丝间不产生拮抗,应属于同一品系松茸,而墨西哥松茸与中国,日本松茸除寄生植物有别外,形态特性有亦有明显差异,而且菌丝间产生明 拮抗,属不同品系松茸,现通过比较进一步探讨世界松茸。  相似文献   

12.
章丘大葱生产基地硒元素的生态地球化学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成果,对章丘地区大葱产地内土壤中的硒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表层土壤及大葱中硒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植物中硒含量同土壤硒含量的关系。研究表明,章丘地区土壤中硒含量充足,适宜发展特色富硒大葱。  相似文献   

13.
土壤线虫是评价土壤健康的重要指示生物,广泛应用于土壤生态研究。分子生态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土壤线虫研究的发展。综述了土壤线虫群落研究中所采用的分子生态技术:分子标记、变性梯度凝胶电泳、18S rDNA、宏基因组、分子标签PCR技术等,探讨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并对生态基因组学在土壤线虫研究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干旱区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土壤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方法】 于乌鲁木齐米东区采集农田表层(0~20cm)土壤,分析As、Cd、Cr、Hg、Pb、Cu、Zn、Ni 8种重金属含量,综合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米东区农田土壤生态风险,采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米东区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结果】 米东区农田土壤8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 332-2006)限值,Cd、Hg、Cu、Zn平均值高于新疆土壤背景值,Cd、Hg平均值含量为新疆土壤背景值的3~4倍。地累积指数(Igeo)平均值Hg>Pb>Cd>Zn>Cu>Ni>Cr>As,米东区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整体处于轻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均值为31.41,米东区整体处于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米东区土壤Cr、Ni以自然源为主,Hg以人为源为主,Pb、Zn、As、Cd与Cu以自然、人为复合源为主。【结论】 米东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轻度污染,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属于生产安全区域。  相似文献   

15.
生态防护工程对高速公路边坡土壤保持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郑州市西南绕城高速公路边坡发生土壤流失的规律及不同生态防护工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植被覆盖度相同时(90%,70%,50%,30%,10%),不同生态防护工程(小拱架,方形网,无生态防护)下的边坡土壤流失量和流失速率各不相同。提出了土壤保持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建立了3种类型边坡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土壤流失速率与降雨强度关系模型,得出3种边坡防护类型土壤流失量与降雨量,土壤流失速率与降雨强度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当植被覆盖度为50%~55%时,小拱架、方形网生态防护工程土壤保持效率达到最大值,小拱架生态防护土壤保持效率平均为方形网的1.28倍。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与种植业、养殖业一起成为农业的3大支柱产业。松茸是一种珍贵的生物资源,吉林省是我国的主要松茸产地之一,多年的掠夺式采摘已经使这里的松茸资源面临枯竭。根据吉林省松茸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松茸保护区的功能分区和松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松茸发生地植被特征及功能分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长白山松茸发生地的植被特征及功能分区。结果表明,松茸发生地植被组成比较简单,冠层稀疏,郁闭度较低(一般在05~06之间)。松茸主要生长于赤松(Pinusdensiflora)林中、岳桦(Betulaermanii)、杜鹃(Rhododendrondahuricum)和羊胡子苔草(Carexcallitrichos)是赤松最常见的伴生种群。以松茸生产为指标,将赤松林划分为适宜松茸生长的高产天然赤松针阔混交林、低产或不产松茸的疏林型天然赤松林、不产松茸的密林型天然赤松林和人工赤松林4类。松茸保护区可分为生态环境保障带、松茸产出带和缓冲带。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条件下 ,松茸子实体呈环状分布 ,每年向外扩展一定的距离 ,形成松茸圈 ,而圈内成为松茸孢子几年内不能萌发的废弃地。初步研究了松茸圈扩散与土壤中 13种化学元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松茸对Ca、Na、Mg、Mn、Si的消耗较大 ,且含量恢复较慢 ,可能是松茸圈扩散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9.
王敏  高宗军  庞旭贵  代杰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50-20054
[目的]了解章丘大葱产地表层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及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方法]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利用章丘大葱产地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数据,系统研究境内表层土壤元素的分布特征、组合特征及剖面特征。[结果]分析土壤中20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大部分元素受深层土壤控制明显,具较强的承继性。但是,S、Se、Hg、N、P等元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结论]研究区土壤中大多数元素基本保持成土母质母岩的原始状况,物质主要来源于深层土壤母质,但一定程度上受表层各种作用的改造。  相似文献   

20.
从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西兰花生产基地采土分析,选取重金属Hg、Cd、Cr、Pb、As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法及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基地土壤重金属质量状况与生态风险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未发现该基地有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符合国家对蔬菜产地的基本要求。从生态风险评价角度来看,以温黄平原土壤元素背景值上限为参考标准时,部分样点的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等级处于警戒线水平;以国家土壤质量一级标准自然背景值为参照标准时,部分样点的土壤重金属处于中等生态危害水平。针对目前土壤质量与潜在的生态风险状况,提出建立西兰花安全生产标准数据库和西兰花安全生产档案规范,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药),为保障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