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欧美国家观经历了三次大的否定,其中重要的是第二次对君权的否定和第三次对国家至上主义的否定。马、恩认为,一方面国家是社会的祸害,另一方面无产阶级要利用国家。结合马、恩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应形成如下认识: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积极培育市民社会;建设人文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2.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编辑意识的主体性本质,即主体的超越性、惰性和功能性;确立了编辑意识的主体性内涵,即主体的角色意识、岗位意识和流程意识;提出了编辑意识的主体性特征,即主体的目的性、选择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并从编辑主体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探索、揭示了编辑意识的深层内涵和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德育是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道德主体性的教育。其特点是:以培育学生主体性人格为主导方向,在尊重、平等、民主氛围中促进学生整体性进步,在自主教育中实现德育的内求自塑。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职校德育创新的重要前提,策略是:切实发挥课堂教学在职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职校校园文化建设;借助职业学校的开放性优势,促进德育工作实践化;在主体性德育过程中推进德育工作者的角色重塑。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性呈现出弱化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主体身份名与实的分离,主体意识外在感观与内在感受的不统一,主体自治、法治、德治能力欠缺。乡村治理农民主体性弱化危机的化解,需要回归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治理理念,从统一主体身份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主体意识外在感观与内在感受、主体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三个方面重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性结构,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和善治。  相似文献   

5.
对于主体性 ,马克思早有科学的论述。马克思在探讨人的本质时指出 ,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主体的主体性 ,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对客体的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主体性教育就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方式 ,就是让学生在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行为规范、知识学习等方面 ,由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成为主动接受、积极吸收和认真实践的主体 ,把社会、学校的要求转化为他们内在的需要 ,使他们成为学习和发展的自觉主人[1] 。主体性教育最突出的具体表现是主体在学习上学习目的明确 ,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学…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有限公司、欧化农业贸易(深圳)有限公司召开的狮马/恩泰克产品新包装发布会暨客户联谊会在山东寿光召开,会上宣布上述两款产品在中国市场正式启用新包装。据主办方介绍,2012年7月,欧洲化学公司完成对德国巴斯夫公司在比利时化学肥料生产业务的收购。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狮马/恩泰克牌复合肥仍然在比利时原工厂生产,但已隶属于欧洲化学公司;销售商由德国钾盐公司变更为欧洲化学农业公司,但公司人员、代理商及代理区域均未发生变化。狮马/恩泰克产品目前在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思想教育的规律、市场经济的特点阐述了主体性教育的意义 ,认为思想教育应引导学生主体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应把教育过程深化为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 ,并指出主体性教育要分年级、分层次进行 ,实践性教育环节是主体性教育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对于认识的主体性,不仅应当从主体的主观精神活动方面去理解,更重要的是从主体的客观实践活动出发,把认识的主体性界定为,主体在认识活动中,使认识对象、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渗透、凝结着主体因素那样一种特性。文章着重分析、论证了认识对象的主体性和认识结果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建立在主客二分的哲学基础之上,难以实现教育过程中双方的有效沟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认识论作为其哲学基础,承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中共在的主体,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超越。借鉴主体间性的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构、方法、内容、目标等方面入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转向。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研究了从康德开始到黑格尔、马克思关于认识论问题的反思,认为他们都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反思,但同时又都没有妥善处理好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即便如此,哈贝马斯仍然肯定他们这种对认识主体进行反思的路径,是一种对待认识问题的正确途径,沿着这一反思路径,哈贝马斯为批判理论找到了存在基础,并在主体间性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颇具特色的交往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1.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具有主体性,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同样也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及创造性等主体性。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有更充分而全面的了解,以便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两者的主体性。通过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进一步发挥其主体性,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意识的培养及正确引导,最终实现其主体性的发挥。通过对两者主体性的进一步发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毛平  张禧 《安徽农业科学》2024,(8):226-228+232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促进弱,产业发展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主体性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参与不足,政治参与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主体性要求;社会地位制约,家庭及社会建设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积极应对,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重视法治及社会支持,保证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批判了传统的关于技术本质的观念,提出技术的本质是展现现实,它本身关涉人与事物的关系;通过对"现代技术"的批判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他虽然主张恢复到自然本身,但并非是自然中心主义者;他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存在者与存在的关系,人应正确看待自身的主体性,人与自然应和谐共舞,环境保护和发展并举。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一直是翻译界所关注的课题。但因“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的概念界定不清,再加上此方面研究理论的空泛,有些学者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解依然存在较大偏差,导致“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的错位或不够深入,乃至于影响到文学翻译的整体研究。本文在回顾翻译史上译者地位的变化的同时,阐释了翻译主体和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梳理了翻译批评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现状,并结合问题所在分析和阐述于连江提出的“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理论”,旨在说明该理论对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是基于对人的主体性、自由的高扬和对自然的征服、统治与宰制之上的。所以,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对人们在异化劳动中,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把自然当作完全的客体,从实用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对自然进行破坏性掠夺的批判也就具有了现代性批判意蕴。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视教育者为惟一主体,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把受教育者仅仅视为消极、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这必然导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严重地挫伤了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相应地,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中体现人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怀疑、批判、独立自主、自我奋斗等主体性素质往往不被重视。因此,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虽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不利于个体的发展。道德发生只有当人们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农村污染治理工作中体现为坚持农民主体性。结合对武汉市农村污染治理的分析,农民主体性在农村污染治理中扮演的角色可以归纳为治理过程重要的参与者、科学决策不可缺少的制定者、治理结果的最终受益者。当前,在武汉市农村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仍存在农民主体性缺失的现象。从政治、法律和文化三个层面去探究武汉市农村污染治理中农民主体性现状,认为只有全面凝聚农民主体力量才是解决武汉市农村污染治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受教育主体实际出发,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通过树立并动态把握人的主体性特质,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和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可持续地、科学地、全面地、和谐地发展,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策略,它以提升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对企业内部、外部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达到整个供应链最大效益的一种动态联盟.它是一种集成资源、主体协同的管理思想,在供应链管理模型中,影响企业增值的要素包括主体性要素和支持性要素两类.同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力培养模式也包括主体性活动要素和支持性活动要素两类,主体性活动要素包括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管理、就业指导与服务等环节;支持性活动包括就业实习实训实践、双师型师资、双导型师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等内容.不论是主体性活动还是支持性活动,都将“就业力培养”作为中心目标,凸显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功能.  相似文献   

20.
谢晓红 《现代农业》2007,1(9):72-73
对全球化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早就作了理论阐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首先阐明的是物质文化居于基础地位的经济的全球化,尔后,依据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必然也推及精神生产(精神文化)的全球化。他们明确指出:"物质生产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而在马、恩之前,歌德也强调"诗是人类的共同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由先辈得到启示,我们一方面要警惕现今世界上打着"全球化"旗号而实行经济沙文主义、政治霸权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另一方面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和促进全球文化共享的真正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