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速生小白菜品种"快菜30"为试材,对小白菜的株高、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单株地上部干鲜重、单株地下部干鲜重等指标进行观测,并对结果进行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小白菜的生长发育与定植时间之间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表示,并且达到了显著水平。各个指标生长都呈现单S曲线,各个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是其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芹菜生长发育规律,选用示范园区最新引进的芹菜品种YZ09-14,对其质量、高度、叶柄长度、叶柄粗度、叶片数目和发生分蘖数量等指标进行观测,并对结果进行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芹菜的生长发育与定植时间的关系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表示,二者之间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个指标生长都呈现单"S"形曲线,各个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均是其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冬季日光温室芹菜的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津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最新引进的芹菜品种"YZ09-16"为试材,对其重量、高度、叶柄长度、叶柄粗度、叶片数目和发生分蘖数量等指标进行观测,并对结果进行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芹菜的生长发育与定植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表示,并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个指标生长都呈现单S曲线,各个曲线的拐点出现时间是其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四棱豆为豆科,四棱豆属植物,又名翼豆、翅豆、杨桃豆、四角豆.其原产热带非洲和东南亚雨林地带,跨越北纬25°至南纬27°.其生长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年平均气温在15~28℃生长良好,最适温度为25℃左右,气温降到10℃以下时生长停止.其喜欢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不耐炎热、霜冻,怕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较强.根据其特性,笔者进行了多年试验,认为在百色右江河谷一带以3~7月播种四棱豆较为合适,能获得较好的栽培效果.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色素万寿菊株高、分枝数等主要农艺性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株高的生长表现为慢、快、慢节奏,呈“S”型曲线生长,杂交种生长速度、分枝数增加速度、开花速度、花径、单花重量都明显高于常规品种。常规品种鲜花产量主要集中在二、三级分枝上,中期产量较高;而杂交品种产量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级分枝上,中、后期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本站着色系富士高接园,1982年8月,因药害引起一株长富_2提早落叶,遂致秋季开花。1983年调查了秋季开花树的生长结果情况。初步看出:1、秋季开花树每花序具有的花朵数目,极显著少于正常树;2、每花序座果数和花朵座果率,  相似文献   

7.
以9个不同品种的洋桔梗为试材,通过对其生长特性进行跟踪观察,并利用SPSS 21软件,对植株株高、茎、叶片、花的主要形态学指标及生长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9个洋桔梗品种不同的表型特征和生长特性,以期为洋桔梗品种的鉴定和评价奠定基础,为品种推广及扩大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洋桔梗不同品种类型在株高、叶片形态及花形态上差异显著,不同品种的生长、开花动态相似。洋桔梗不同品种类型间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其中种苗质量、株高、茎粗、花质量、花朵数、花蕾数、花径是评价洋桔梗品种的潜在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烯效唑对盆栽木芙蓉生长和开花的调控效应,采用木芙蓉品种'锦绣紫'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在不同生育时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后,木芙蓉的生长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株高、主枝枝长和主枝节间长减少,而主枝直径和分枝数增加;木芙蓉开花也受到烯效唑的影响,一方面延迟了花开时间,另一方面降低了单株开花...  相似文献   

9.
1989年春,中国农科院品资所拟定在北京、辽宁、安徽、河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10个省、市试种四棱豆。我县当年初试成功。现简要介绍四棱豆的特性与价值,并对试种情况作一回顾。一、四棱豆简介四棱豆是蔓生攀缘作物,原产东南亚地区。花盛开时鲜艳夺目,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四棱豆全株各部均可食用。豆叶味同菠菜,维生素A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四棱豆为试材,通过对其茎段的离体培养,筛选出了适宜四棱豆生长、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条件。实现了四棱豆的快速无性繁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银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A-6、春雨1号、萘乙酸均能减少白银豆落花落荚,从而增加其产量,分别较各自的空白对照(不喷增效剂或调理剂)增产9.45%.7.77%和4.46%.各激素均能提高白银豆中可溶性蛋白质、淀粉、VC含量和降低NO3的含量,并达到差异显著.除萘乙酸能显著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外,其他处理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棉柴栽培杏鲍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棉柴栽培杏鲍菇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棉柴与未发酵棉柴栽培配方均有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在20%~80%范围内,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中发酵棉柴的添加量成正比;对于未发酵棉柴来说,在20%~60%范围内,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与配方中棉柴的添加量成正比。添加棉柴有利于杏鲍菇产量的提高,棉柴添加量为40%的配方⑥(未发酵棉柴40%;棉籽壳40%;麦麸15%;豆粕粉3%;糖1%;石膏1%)和配方②(发酵棉柴40%;棉籽壳40%;麦麸15%;豆粕粉3%;糖1%;石膏1%)生物学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沼液浸种对矮生菜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沼液或其稀释液浸种矮生菜豆,研究其对菜豆产量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或其稀释液浸种后可显著提高矮生菜豆产量,其中2倍稀释液浸种比CK提高产量1.74倍,且沼液浸种有明显防止蚜虫和豆荚螟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矮生长豇豆的生育与产量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春播和秋播矮生长豇豆的生长动态,叶面积形成与效能,结荚与豆荚产量形成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播矮生长豇豆植株和各个器官的生长动态均呈S形曲线变化。秋播矮生长豇豆虽然无抽蔓期,但其生长动态与春播基本相同,而且植株生长和叶面积都较大,单株结荚稍多,但产量无明显差异。净同化率(NAR)在营养生长过程较高,生殖生长过程较低。本文还讨论了矮生与蔓生长豇豆生育与产量形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蔓生长豇豆的生长与结荚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蔓生长豇豆锦穗白豆角和新青青豆角为试材,研究其生长动态、叶面积形成、净同化率(NAR)和豆荚产量形成等。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生育过程中植株和各个器官的生长动态均呈S形曲线变化。锦穗白豆角的生长量和叶面积都比新青青豆角大。两品种的NAR在营养生长过程都较低,生殖生长过程则提高。新青青豆角的NAR比锦穗白豆角稍高。两个品种的结荚能力和豆荚产量无明显差异,豆荚产量形成呈S形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6.
对菜豆抗炭疽病苗期接种鉴定条件(产孢培养基、菌液浓度、菌种培养时间、接种位置等)进行优化,确定了豆荚培养基是最佳的产孢培养基,产孢速度快,致病力强;最佳菌液浓度为2.0×106个·mL-1,发病快,重复性好;菌种培养20 d 后,致病力最强,接种效果最佳;接种叶片背面感病效果最好,节省时间。同时对收集的23 份菜豆材料进行苗期炭疽病抗性鉴定,其中有4 份为中抗材料,1 份高抗材料,抗性资源多为油豆类型。  相似文献   

17.
以皇嘉牌油菜素内酯、防落素对菜豆进行处理,探索它们对花荚脱落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50 mg/kg HJNBR和35 mg/kg PCPA均能对菜豆前期花荚脱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150 mg/kg HJNBR更能显著提高菜豆的总产量,但其对豆荚的生长速度并无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单荚重也无明显影响.即使用皇嘉牌油菜素内酯(HJNBR)使菜豆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增加了菜豆的座荚率.  相似文献   

18.
对豇豆99-2,99-3,99-4三个优良株系性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豇豆99-2具有生长势好、早熟、高产、优质、商品性好等特点,丰产性尤为突出;前期产量12 304.5 kg/hm2,占总产量33 949.5 kg/hm2的36.68%,鲜荚比99-3、99-4早2~3 d上市.可作为早熟品种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9.
肉桂酸加剧蚕豆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艳  董坤  杨智仙  汤利  郑毅 《园艺学报》2016,43(8):1525-1536
通过盆栽和室内试验研究了肉桂酸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蚕豆枯萎病发生,根际微生物的活性、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酸处理抑制了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并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加强,对叶片数和根系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肉桂酸低浓度处理时显著促进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而高浓度处理则抑制菌丝生长。肉桂酸在100和200 mg · L-1处理时显著提高了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数量,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AWCD值)、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肉桂酸处理明显改变了蚕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是区分肉桂酸处理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肉桂酸处理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加剧了蚕豆枯萎病的发生,证实肉桂酸是蚕豆连作障碍中的自毒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