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蛋白、多抗、高产花生新品种粤油79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油79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采用一粒传法选育而成的高蛋白、多抗花生新品种。粤油79在广东省花生区域试验和国家南方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均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并表现高抗青枯病、抗锈病和叶斑病。粤油79蛋白质含量为32.23%,油酸/亚油酸比值1.67。199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高产、优质、多抗花生新品种湛油30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湛油30是以粤油223为母本,汕油523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高抗锈病,抗倒伏,产量高,品质优,出仁率高等优点。在各级区域试验中,其平均荚果产量为3114.6~4058.6kg/hm2,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75%~12.2%。该品种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通过了广东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宜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湛油30是以粤油223为母本,汕油523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高抗锈病,抗倒伏,产量高,品质优,出仁率高等优点。在各级区域试验中,其平均荚果产量为3114.6~4058.6kg/hm2,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3.75~12.2%。该品种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通过了广东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适宜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粤油20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粤油 2 0 0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 (粤油 1 87×粤油 92 ) F1 为母本 ,(粤油 3 2 0 -2 6×粤油 92 ) F1 为父本通过复合杂交选育而成。 1 988~ 1 990年全国南方片花生品种区域试验 (抗病组 )平均产量 3 0 84 .1 5kg/ hm2 ,比 CK1 粤油 92增产 1 7.3 2 %,比 CK2 粤油 1 1 6增产 4 7.2 6%。在人工接种试验中 ,青枯病发病率为6.6%。  相似文献   

5.
粤油200 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粤油187×粤油92)F1 为母本,(粤油320- 26×粤油92)F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88- 1990年参加全国南方片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抗病组),平均产量308415kg/hm 2,比CK1 粤油92 增产1732% ,比CK2 粤油116 增产4726% 。在人工接种试验中,青枯病发病率为66% 。1997 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抗病丰产优质花生新品种泉花646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水  陈剑洪  庄明川 《花生学报》2003,32(Z1):209-212
泉花646是以泉花114-8为母本,粤油9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具有丰产、高抗青枯病、中抗黄曲霉病、品质优、出仁率高等优点.福建省花生区试其平均荚果产量为3117 kg/hm2,比对照种粤油551-116增产7.81%.该品种于2000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7.
花生新品种湛油62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湛油62是湛江市农科所以(湛油30×CS41)F4作母本,梧油6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高抗锈病和耐涝等优点。在2000~2001年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905.25kg/hm2,比第一对照种汕油523增产10.3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比第二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6.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于2003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适宜于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油用型花生新品种汕油21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汕油21是采用汕油71作母本、汕油89-2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油用型花生新品种,具有株型矮壮紧凑、高产稳产、高油分、果型美观均一、高抗锈病和叶斑病、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含油率54.72%.在广东省区试中荚果产量3 734.40kg/hm2,比对照种粤油256增产21.0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2003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湛红2号是湛江市农科院以(湛油30×翁源竹丝)F5为母本、CS4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红衣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出仁率高、种衣鲜红、油酸含量和油亚比(O/L)值高、高抗锈病和叶斑病、抗倒、耐旱和耐涝性均较强,高感青枯病等特色.该品种2005-2006年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品比试验,干荚果产量分别为4130.55kg/hm2和3561.6kg/hm2,分别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5.25%和3.47%;2007-2008年参加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干荚果平均产量分别是4211.10kg/hm2、3923.85kg/hm2,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9.14%和6.11%,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主茎高48.2~53.1cm,分枝长50.1~56.4cm,总分枝数7.2~8.7条,单株果数17.6~18.0个,百果重114.1~157.2g,出仁率67.3%~70.3%,油酸含量为54.4%、油亚比为2.15.该品种于2009年7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09年8月通过全国(南方区)品种鉴定.湛红2号作为高品质多用途的特色花生新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可在广东省及南方其他花生产区无青枯病田作春秋两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
辽盐9号系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水稻育种二室从M147品系田中经系选而育成的中晚熟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参加辽宁省1992、1993两年区试和1994、1995两年生产试验,表现高产、优质、抗病,于1997年1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鉴定。工产量表现该品种经1993、1994两年区试,平均产稻谷8499kg/hm’,比对照辽粳5号增产2.8%;1994、1995两年省内生产试验,16个点次试验面积10Lin’,平均产稻谷9942kg/hm’,比对照辽粳5号增产143%。高产田达10425kg/hm’。2特征特性在辽宁省生育期为157天左右,属于中晚熟品种。秧苗健壮…  相似文献   

11.
中106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高产早籼品种中156与军协/青四矮杂交育成的。1991年在中国水稻所试验基地进行的品比试验中,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19.3%,达极显著,表现苗期耐寒,移栽后起发快,生长势旺,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大。1996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截止1996年,已在浙江、江西、湖南等省累计推广1.6万公顷左右。(一)产量表现1.各级试验的产量表现1992年在浙江省联品迟熟组试验中,平均单产7602kg/hm2,分别比对照广陆矮4号和辐8-1增产12.6%和5.0%,达极显著水平。1993~1994年参加浙江省早籼区试…  相似文献   

12.
南方片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区域试验,是全国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一部分。广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受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的委托,主持了1983—1985年南方片花生品种的区域试验工作。其中抗青枯病组三年区试结果表明:粤油92、广西80028、晋油3121三个品种高抗青枯病,在病地试验比粤油116发病降低47.84—52.01%,增产达极显著标准。  相似文献   

13.
高产高收获指数型水稻新品种粤香占的主要特性及其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粤香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高产、多抗、优质水稻新品种。1996、1997年,粤香占参加广东省早季优质稻区试,产量均名列第一,平均单产分别为6583.5和6646.5kg/hm~2,分别比对照七山占增产13.00%和14·22%,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单产为6615km/hm’。其产量之高,增产幅度之大,年份间增产幅度差异之小,是近年来本省优质稻区试中罕见的。1997年,该品种参加南方稻区华南早融组区试(4个省10个试点),平均单产为6628.3kg/hm’,比对照汕优桂99增产690%,名列常规稻首位,且早熟3.3天。粤香占在大田生产上表现为高产、…  相似文献   

14.
花生新品种汕油71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汕油 71系广东省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 [(粤选 58×粤油 32 0 -1 4 ) F4×PI39351 8]第 2代矮杆抗锈材料为母本 ,汕油 2 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而育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 ,具有矮杆、抗倒、抗锈性突出、丰产性能好、品质优良和适应性较广等特点。广东省区试平均产量 3 992 .1 0 kg/ hm2 ,比对照汕油 2 7增产8.76% ,生产示范最高产量达 774 6.75kg/ hm2 。汕油 71已在我国南方各省区累计推广种植超过1 0 0 0 0 0 0 hm2。  相似文献   

15.
茉莉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早晚兼用优质新品种。1999、2000年两年晚造参加广东省区试 ,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较广等特性 ,2001年3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 ,2001年早造参加南方稻区优质稻区试。该品种在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造兼用 ,华东、华中一带可作晚季稻利用。一、产量表现1998年早造本研究室品比试验产量391.2kg/667m2,比对照粤香占增产5.3% ;晚造本所品比试验产量517.5kg/667m2,比对照粳籼89增产15.0 %。1999年早造海南省区试 ,茉莉新占产量427.7…  相似文献   

16.
豫花8号是具有高产、优质、中早熟、高蛋白特点的花生新品种。1988~1994年7年46点次试验,平均产量2918.1kg/hm2,比当地当家品种豫花1号增产15.5%。大田生产一般荚果产量4500kg/hm2。蛋白质含量为31.05%。生育期120d左右。百果重205.4g,百仁重85.6g,出仁率75%~78%。  相似文献   

17.
一、品种来源水稻新品种“世纪137”是福建农科院稻麦研究所,根据舢粳杂交稳定的“非F1优势”的理论,以舢粳杂交材料复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早晚兼用型新品种。其组合是矮窄/姬糯//C98/玉米稻///434大穗/FR1037。全生育期130d左右。1997年通过省区试。具有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米质好,增产潜力较大的突出优点。二、产量表现该品种一般单产7500~8250kg/hm2,高产田单产11100kg/hm2。1994年进行品比试验单产7425kg/hm2,比对照种荆糯6号增产11.4%,比78130增产16.5%。1995年参加品比试验,比满仓515增产6.8%,比荆糯6号…  相似文献   

18.
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8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898是用龙特浦A与武恢898配组而成的中晚釉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4、1995年通过龙岩地区晚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1996年龙岩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参加福建晚稻区试,1998年被推荐参加全国南方中稻区试和华南晚稻区试、至1997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万hm’。一、产量表现1995年地区区试,平均产量6547.skg/hm’,对照汕优63平均产量6097.skg/hm’,增产450·okg,增7.sl%,达显著水平;1997年参加福建省晚季水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平均产量6046.Ikg/hm’,比对照汕优桂32平均产量5346.skg/hm’增产699…  相似文献   

19.
徐优3—2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86年用中粳不育系徐80—7A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的宁恢3—2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母本徐80—7A于1992年10月通过专家组现场鉴定,1993年4月同时通过江苏省审定.1产量表现。 1988~1989年复测鉴定和品比试验产量较本地当家品种徐稻2号增产15%~20%,比强优势杂粳组合盐优57增产5%~7%。1990年江苏省杂交粳稻预备试验,平均单产628.7kg/亩,较盐优57(CKl)和盐粳2号(CK2)分别增产8.62%和14·85%。1991~1992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两年平均…  相似文献   

20.
花生新品种桂花30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花生新品种桂花30系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油料室1988年利用贺粤1号×A.monticola(四倍体野生种)F5代品系作母本,粤油92(栽培种)作父本进行复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花生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果型美观等优良性状,在2000~2002年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三年荚果平均产量3711.90 kg/hm2,比对照桂花17(3286.35 kg/hm2)增产425.55 kg,增产率12.95%;2007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