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无限增殖的日本血吸虫毛蚴细胞系.寄生虫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其他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为了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 ,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无限增殖的日本血吸虫毛蚴细胞系。寄生虫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 ,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其他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无菌收集毛蚴 ,置于含有 1 0 %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 ,然后将 1 0 0 0~ 2 0 0 0条毛蚴漂浮于含有 0 .2 %胰酶的 1mM二乙胺四乙酸 (EDTA) 0 .5mL的 1mL培养液中 ,待毛蚴沉于瓶底时 ,将培养液量减少至2 0 0 μL。再用组织刀在 5min内切每条毛蚴至少 2~ 3刀。用 1mL培养液清洗刀…  相似文献   

3.
为了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无限增殖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系.寄生虫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其他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为了利用细胞工程学技术研究日本血吸虫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问题,我们致力于建立一个无限增殖的日本血吸虫尾蚴细胞系.寄生虫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以及发育生物学、药理学、免疫学和其他领域研究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将塑料杯顶管血吸虫蚴检查法加以改进:用孔径为0.3mm,厚度为1.0cm的塑料海绵,塞于试管内,当试管倒插时,塞离杯盖口高度为1.5cm。因有此塞的过滤,杯中水虫及粪渣不会浮于塞上层水中。此法不仅不影响血吸虫毛蚴的孵化,而且由于塞上层水质保持清亮,易于对毛蚴的观察,提高检出率。同时还减少孵化时换水次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洲滩草本植物与日本血吸虫之间的化感作用及生态学关系,探讨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传播的新措施。方法:采用改良的Rorbert’比较法和平皿法,观察湖北省荆州市郊血吸虫病疫区草本植物浸出液(10%)对日本血吸虫毛蚴趋向钉螺的影响及杀灭毛蚴的作用。结果:野胡萝卜草、猫眼草、地菜、苔草、紫花地丁等洲滩草本植物的浸出液能够非常显著地抑制日本血吸虫毛蚴的趋向运动,而小蓟的浸出液具有显著地吸引日本血吸虫毛蚴的作用;益母草、毛茛、猫眼草、蒿及藜蒿浸出液对日本血吸虫毛蚴具有杀灭作用。结论:洲滩草本植物的化感作用具有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潜在能力,有望成为一种控制湖沼地区血吸虫病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硫酸亚铁铵对毛蚴的趋向作用及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Rorbert比较法。以0.2 mol/L硫酸亚铁铵溶液为实验组,等量去离子水作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温度下硫酸亚铁铵对日本血吸虫毛蚴趋向作用的影响。结果:15℃左右环境下,硫酸亚铁铵显示为吸引作用,随温度升高出现排斥现象,尤其在27℃左右,药物排斥作用极为明显,此温度也正是毛蚴活动、繁殖的适宜温度;在31~35℃,药物仍然能够发挥有效的排斥作用。结论:硫酸亚铁铵具良好的抑制毛蚴侵入钉螺的作用,在血吸虫流行地区,春夏之交可能是最适应施用该药的季节。  相似文献   

8.
温度对硫酸亚铁铵抑制血吸虫毛蚴趋向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硫酸亚铁铵对毛蚴的趋向怍用及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Rorbert比较法。以0.2mol/L硫酸亚铁链溶液为实验组,等量去离子水怍为对照组.检测不同温度下硫酸亚铁铵对日本血吸虫毛蚴趋向作用的影响。结果:15℃左右环境下,硫酸亚铁铵显示为吸引作用,随温度升高出现排斥现象.尤其在27℃左右.药物排斥作用极为明显.此温度也正是毛蚴活动、繁殖的适宜温度;在31~35℃,药物仍然能够发挥有救的排斥作用。结论:硫酸亚铁链具良好的抑制毛蚴侵入钉蜾的作用,在血吸虫流行地区.春夏之交可能是最适应施用该药的季节。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植物狼毒大戟对钉螺及血吸虫毛蚴的影响,分别用大戟科大戟属狼毒大戟根的提取物1与提取物2液萃取物配制成的5.0,2.5,1.25,0.625,0.3125g/L的药液浸杀钉螺及血吸虫毛蚴,并测定了被浸杀钉螺体内糖原与蛋白质的含量,同时检测了该药对水生动物鱼的毒副作用。试验结果显示,狼毒大戟根水煮液在浓度为2.5g/L时经过24h,48h,72h浸杀钉螺的死亡率分别为:36.7%,66.7%,93.3%。而以70%乙醇提取液经过相同时间浸杀钉螺的死亡率分别为:43.3%,86.7%,96.7%。同时被狼毒大戟水煮液浸杀的钉螺体内糖原含量明显下降,减少幅度从9.61%到33.60%,表明狼毒大戟通过影响钉螺的能量代谢而抑制其生长。蛋白质的含量减少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将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5d的家兔主动脉灌注冲虫获得成虫,经Earle′s液洗涤,加入细胞培养板内,用含10%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苏云金杆菌B-001、E-002提取的伴胞晶体毒素,以不同浓度加入到各孔中。24h后成虫运动缓慢,并有部分死亡,随着伴胞晶体毒素作用时间的延长,成虫的死亡率也增加。当毒素总蛋白含量为117.29μg/ml时,经菌株B-001晶体毒素作用的成虫死亡率在24h时为87.74%,48h时为100%,LD50分别为21.42μg/ml、9.77μg/ml;经菌株E-002晶体毒素作用的成虫死亡率在24h时为86.18%,在48h时为100%,LD50分别为33.16μg/ml、13.19μg/ml。这表明两种苏云金杆菌晶体毒素均对血吸虫成虫有杀  相似文献   

11.
探索和建立猪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通过机械法与酶消化法相结合的方法,15%血清完全培养液分离、培养细胞效果最好,对培养细胞进行了形态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具有正常的大小、形态和染色体数目,该方法所获得的猪骨骼卫星细胞可在体外稳定培养,为有关实验提供充足的猪骨骼卫星细胞。  相似文献   

12.
日本血吸虫病快速粪便毛蚴孵化法检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通过快速法、尼龙筛法和直孵法检测粪便毛蚴孵出率,结果表明快速法毛蚴相对孵出率为100%,而传统的尼龙筛法为81.2%~84.6%,直孵法为4.0%~36.9%.经生物学统计,快速法和尼龙筛法毛蚴孵出率极显著地高于直孵法(P<0.01),而快速法与尼龙筛法之间的毛蚴孵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快速法比较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块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对金鱼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传代,研究了高倍稀释,培养液中的小牛血清浓度以及冷冻保存等因子对显示较高的增殖能力的来源于鳍的细胞GFF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并在其进行金鱼疱疹病毒接种、病毒传代培养等试验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不论是高倍稀释,还是在低浓度小牛血清培养液H-MEM-5中培养,细胞均具有足够的增殖速率,而且冷冻保存细胞在解冻后的培养仍然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细胞的存活率在85%以上,使此细胞的冷冻保存成为可能;同时接种细胞出现了CPE且病毒传代培养的细胞内和培养液中均观察到病毒颗粒,表明GFF细胞可以支持病毒的增殖,为研究金鱼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金鱼疱疹病毒敏感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组织块法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对金鱼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传代,研究了高倍稀释,培养液中的小牛血清浓度以及冷冻保存等因子对显示较高的增殖能力的来源于鳍的细胞GFF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并在其进行金鱼疱疹病毒接种、病毒传代培养等试验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不论是高倍稀释,还是在低浓度小牛血清培养液H-MEM-5中培养,细胞均具有足够的增殖速率,而且冷冻保存细胞在解冻后的培养仍然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细胞的存活率在85%以上,使此细胞的冷冻保存成为可能;同时接种细胞出现了CPE且病毒传代培养的细胞内和培养液中均观察到病毒颗粒,表明GFF细胞可以支持病毒的增殖,为研究金鱼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建伟  鲁承  贾文影  刘晓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39-10141,10162
为了优化一种适合Vero细胞体外快速生长,且生长状态良好的培养条件,笔者对比了2种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生物学观察结果,Vero细胞经台盼兰活体染色,改进培养条件后细胞活体率为97.8%,比原始培养条件下活体率明显增高,且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成本低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碱性磷酸酶细胞化学法检测体外培养精原细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别培养2日龄、6日龄及12日龄小鼠生精上皮细胞48~96 h,并进行碱性磷酸酶(AP)细胞化学染色,以及波形蛋白(vimentin)和c-Kit受体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染色特性,以研究不同日龄小鼠生精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形态及AP特性,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检测精原细胞的方法。结果,管周细胞为不规则形状,呈vimentin+反应、c-Kit反应和AP+反应;幼稚型及正成熟的支持细胞(Sertoli cell)为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形状,呈vimentin+反应、c-Kit反应和AP反应;6 日龄小鼠精原细胞为圆球形或近似圆球形,呈vimentin反应和c-Kit+反应。生殖细胞中,前精原细胞(性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均呈AP+反应,部分精母细胞也呈AP+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前精原细胞及精母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可以借助细胞形态和AP活性两项指标检测其中的精原细胞。  相似文献   

17.
利用姬姆萨原液和瑞-姬染色法对30~35日龄小鼠精液和睾丸组织培养后的生精细胞和精子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用姬姆萨原液染色鉴定,精子形态清晰,细胞膜边缘清楚,呈紫红色,未成熟精子的染色程度浅于成熟精子;经过培养的睾丸组织用姬姆萨原液染色,生精细胞形态清晰,细胞核呈颗粒状,开始呈现深紫红色,胞质粉红色且带有蓝色背景,颜色较深,一定时间后颜色变浅;瑞-姬染色生精细胞形态完整清晰,细胞核、核仁、胞质分别呈现不同颜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家兔子宫平滑肌层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方法。【方法】应用酶解消化法对新西兰大白兔的子宫平滑肌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和培养,并研究不同水平性腺激素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酶解消化法可成功进行家兔子宫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和传代。子宫平滑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受卵巢性腺激素的影响,100nmol/L雌二醇对其体外增殖有促进作用,而100nmol/L孕酮则有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在激素作用下仍可维持其特性,在体外可传9~10代。【结论】建立了家兔子宫平滑肌细胞的体外培养和扩增方法,可为构建子宫三维结构提供充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牦牛卵丘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牦牛发情季节从屠宰场采集卵巢收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和传代培养。结果显示:牦牛卵丘细胞原代培养改良后,第二代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接种后,经过2d的潜伏期,第3天细胞开始迅速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到第7天细胞开始发生接触抑制,进入生长缓慢的平台期;细胞可传至15代以上不老化,可用于建立牦牛卵丘细胞株。而常规方法培养的牦牛卵丘细胞传至第7~8代就开始老化,表明建立的牦牛卵丘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可行、有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毛蚴孵化及计数,考查分析了山羊体内日本血吸虫的排卵规律:①潜伏期为35~38天。②排卵高峰在感染后42~46天,③排卵具有日周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