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金福菇培养基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3~2006年对金福菇母种培养基、原(栽培)种培养料及栽培基质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加富PDA培养基为最好;原(栽培)种培养料及栽培基质配方均以稻草43%加棉籽壳43%为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桑黄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情况。结果表明:桑黄菌生长最适母种培养基为加富PDA培养基,最适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最适栽培料培养基为桑树木屑40%,棉籽壳40%,麸皮18%,蔗糖1%,石灰1%,含水量65%,菌丝生长速度4.63 mm·d-1,每袋产桑黄子实体干重22 g。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马铃薯皮对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以马铃薯皮为主要成分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以PDA培养基为对照,研究了6种食用菌在马铃薯皮培养基和带皮马铃薯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6种食用菌在马铃薯皮培养基上均长势良好,其中,黑平菇、白平菇和榆黄蘑在马铃薯皮制作的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上的长势优于PDA培养基。其它3种食用菌长势与对照无明显差异,黑木耳母种菌丝有较好的抗老化能力,表明马铃薯皮完全可以用于制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进行不同培养基及pH值对双孢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双孢菇母种在麦粒+PDA综合的培养基上长势及生长速度都明显好于单纯的PDA培养基,说明在适当的C/N范围内增加养分可以更好满足双孢菇母种菌丝对养分的需求。因此,麦粒+PDA综合的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可作为大面积生产双孢菇菌种的培养方案。2对双孢菇2796,pH值为6.5~7.5,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稍好。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棉籽壳和发酵棉籽壳为主料制作成母种培养基,并以PDA培养基为对照观察10种食用菌在其上生长情况.结果显示10种食用菌在棉籽壳和发酵棉籽壳母种培养基上长势良好,都好于或接近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其中金针菇、平菇、香菇、杨树菇、灵芝、真姬菇在棉籽壳培养基上菌丝长势较好,鸡腿菇、巴西蘑菇、大杯伞、榆黄蘑在发酵棉籽壳培养基上菌丝长势较好.在食用菌生产上棉籽壳母种培养基完全可以替代PDA培养基,是-种既方便又经济的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香菇母种和原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以胡萝卜加木屑麦麸煎汁澄清液所表现出来的效果最好;原种培养料以木屑加棉籽壳培养料最好。  相似文献   

7.
《天津农业科学》2015,(5):145-147
通过试验从黄伞菌丝的生长状况、生长速度及均一性等3方面着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其在6种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加富PDA培养基培养的黄伞菌丝稠密、粗壮、气生菌丝量多,生长速度快,均一性较好,是最佳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常温条件下保存秀珍菇优质母种配方,试验以马铃薯、竹粒、桑木粒、杂木粒、竹叶、胡萝卜等为主料配制母种培养基,接入秀p-2号菌种,置于实验室内进行常温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效果最好的配方是: 桑木粒和胡萝卜为主料的配方,其菌丝洁白浓密,活力持久,保存期可达6~12个月,只需要半年或一年转接一次即可,达到减少母种转代次数,防止菌种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木耳:菌丝白色,生长整齐,平铺,匍匐生长,无气生菌丝,不爬壁,生长速度慢,25℃条件下,PDA培养基上13~15天长满斜面。加富培养基上10~13天长满斜面菌丝满管后,过一段时间会变褐产生黑色素,出现菊花状原基颗粒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杏鲍菇培养方案,以杏鲍菇子实体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了杏鲍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培养基中添加麸皮30g、玉米粉10g、酵母粉5g、葡萄糖10g对杏鲍菇母种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赖奇  刁易  刘国钦  李玉峰  蒋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98-10699
向PDA培养基中加入膨胀石墨观察黑曲霉的生长,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膨胀石墨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结果发现:不加膨胀石墨的PDA培养基中黑曲霉菌落直径小于加入膨胀石墨的培养基中黑曲霉菌落直径。不加膨胀石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落直径大于加入膨胀石墨的培养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落直径。证实在PDA培养基中膨胀石墨对黑曲霉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膨胀石墨的加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粉虱座壳孢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出寄生在贵州榕江县脐橙园内柑橘粉虱上的病原菌为粉虱座壳孢Aschersonia aleyrodis;探讨了座壳孢属内种间系统学关系,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显示,该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5℃;PDA培养基和玉米粉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比较适合该菌生长,丰富的氮源有利于该菌的生长,对碳源的利用以蔗糖最佳;光照对于该菌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12 h间隔光照有利于产孢。该菌在PDA、PSA和玉米蔗糖酵母膏琼脂培养基上产孢较多。对能与该菌结合使用的常用农药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除多菌灵外其余的6种杀虫剂均不能完全抑制座壳孢菌落的生长,杀菌剂的抑制作用强于杀虫剂。  相似文献   

13.
对油棕发生的一种严重叶部病害进行研究,对该病病原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经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茵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或球形,浅褐色至深褐色;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最适合该茵生长,其次是胡萝卜琼脂培养基(CDA)和燕麦琼脂培养基(OMA);在10 ~30℃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对剑麻斑马纹病菌生长与产孢的最适培养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病菌在燕麦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快,在蔗糖培养基上生长速度最慢,V8培养基最适生长;不同的培养基对产孢的作用有差异,所有培养基很少或没有产生孢子囊,而产生游动孢子的培养基,以PDA培养基最多;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营养成分对产孢有较大影响,芝麻培养基+0.1%KNO3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其他很少或没有产生孢子囊,而PSA+0.1%KNO3产生游动孢子最多,10%剑麻汁培养基+0.1%KNO3产生的游动孢子最少。  相似文献   

15.
小麦内生细菌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别利用肉汁胨琼脂、营养琼脂、胰酶大豆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脑心浸液琼脂、金氏培养基B、LB营养琼脂和酵母膏蛋白胨琼脂8种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基来分离小麦内生细菌,以选择适宜的分离培养基,结果显示,胰酶大豆琼脂和金氏培养基B的分离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脑心浸液琼脂的分离效果较差。利用选择出的金氏培养基B和胰酶大豆琼脂分别对豫东麦区的7个小麦品种的内生细菌进行分离,进一步确认了胰酶大豆琼脂和金氏培养基B为分离小麦内生细菌的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白灵菇在阿魏和小茴香两种不同的提取物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初步研究和探讨了两种提取物培养基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培养基均优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母种菌丝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阿魏和小茴香提取物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存在差异,小茴香比阿魏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二者对促进白灵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浓度也不同,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为1%~2%,小茴香提取物培养基为3%.  相似文献   

17.
通过白灵菇菌丝在含臭阿魏和香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上的生长试验,探讨了两种阿魏提取物培养基与常规PDA培养基对白灵菇菌丝生长影响的差异性,及两种阿魏不同浓度提取物对白灵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WTHZ]含两种阿魏提取物的培养基对白灵菇母种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均优于常规PDA培养基,臭阿魏促进菌丝生长的适宜提取物浓度为24 g/L,菌丝平均长速为0.55 cm/d,香阿魏为18 g/L,日平均生长量达到0.65 cm,常规PDA培养基菌丝日平均生长量只有0.21 cm,香阿魏比臭阿魏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WTBZ]  相似文献   

18.
结合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在室内纯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p H值、温度、光照、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结果显示:病原菌为马卡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acadamiae Deighton);病原菌生长较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20%地锦植物煎汁的PDA培养基,适宜p H值为6.0~7.0,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佳光照条件为全黑暗。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培养基对北虫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北虫草在不同培养基的生长情况,采用多个因素水平进行试验,用LSR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PDA培养基为最佳培养基;培养料以大米加少量蚕蛹粉等营养物质为最佳培养料;菌丝体生长的第五天为菌丝对数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