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在四川成都地区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 3 年(2006~2008 年)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水稻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关系密切,对于不同的品种类型,4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在10.5~11.25 t/hm2的产量目标下,通过中小苗三角形条栽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负相关关系,且与穗数、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该研究明确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合理制订高产栽培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据江苏农学院研究,按水稻的产量与源库的关系,水稻品种可分为源限制型、库限制型和源库互作三种基本类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各类型品种不同库容量和光合生产量的调节机能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达到能使库限型品种扩库、源限型品种增源、源库互作型品种源库并增的目的,以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本试验旨在研究三种类型品种不同氮肥施用方式的源库变化规律及其栽培对策。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对于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优化杂交水稻群体质量,扩大杂交水稻库容量,提高光合叶面积指数和光能利用率,增强杂交水稻根系活力,延缓根系和叶片衰老,提高杂交水稻库容的有效充实度,可实现杂交水稻高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实践中形成了以精确定量栽培、强化栽培、三定栽培为代表的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也存在栽培技术与我国农村发展不适应,以及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不很好协调的矛盾。精准化栽培、生态化栽培和轻简栽培将是我国今后水稻生产发展急需技术。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品种在10.5~11.25 t.hm-2的目标产量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在四川应用较多的超级稻品种和非超级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连续3年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表现,进而分析其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超级稻的产量与穗数、千粒重关系密切,同时,与穗粒数成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成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非超级稻品种的产量与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呈负相关,且与穗粒数、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明确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制订合理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超级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稻大面积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1~2002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20世纪30~90年代育成的88个籼稻代表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对产量进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产量类型籼稻品种库容量及其构成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高产品种的单位面积库容量显著高于中、低产品种,同时抽穗期的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量等指标.也显著高于中、低产品种;高产品种抽穗期的单位叶面积库容量、单位干物质库容量和单位氮素库容量等库容形成效率指标显著高于中、低产品种;抽穗期植株含氮率的变化趋势与抽穗期单位叶面积、单位干物质、单位氮素所形成的库容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不同杂交籼稻的产量构成特征,将长江下游地区近年审定的和进入生产试验的45个杂交籼稻新品种在浙江省嵊州市良种繁育场统一栽培,考察其穗数、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并进行两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4要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每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结实率。按照水稻库容量和结实率加以聚类分析,将45份水稻品种分为5类,产量为VIIIIVIII,库容量较大结实率偏低的IV和V类在产量上较结实率较高库容量偏低的I和II有优势,而间于两者之间的第III类综合表现好,产量高。结合各类水稻特点提出相应的栽培措施。结果将有利于加速新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研发,也为育种的库源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稻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在云南省涛源乡和福建省龙海市追踪观察了一批我国新近育成的水稻超高产品种,分析结果表明,(1)产量与单个构成因素一般无显著相关,与穗数,每穗粒数,粒重三者乘积-库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水稻因品种类型不同表现出多种样的产量构成,但都具有库容量大的共同特点。(2)产量与收获指数无显著相关,与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超高产水稻的生物产量积累优质在中,后期,中,后期具有较高的群体生长率,是生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说明库容量大和生物产量高是超高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超高产水稻主要是指产量远高于普通高产水稻的全新水稻品种,这种类型的水稻栽培可以有效促进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进行了分析,栽培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注重水稻生长全过程的田间管理,从整体上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超高产水稻的栽培。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条件下,以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水稻遗传群体114个株系为供试材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供试群体按库容量分成6种不同类型,研究其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基本特点。结果表明:①供试群体库容量差异极大,变幅为676.80~1326.43 g·m~(-2),扩大库容量有利于其产量的显著提高;②不同库容量水稻全株含磷率和抽穗期含钾率差异较小,但成熟期含钾率差异显著。大库容水稻成熟期吸磷量和吸钾量优势明显,与其结实期较高的磷、钾吸收量关系密切;③大库容水稻结实期茎鞘叶磷素转运量小,穗部磷增加量大,而结实期茎鞘叶钾素转运量和穗部增加量均有明显优势;但磷、钾利用效率优势均不明显;④相关分析表明,磷、钾养分吸收量对库容量的影响较其籽粒生产效率大。综上所述,该遗传群体水稻磷、钾吸收利用特点基本相同,大库容水稻具有明显的磷、钾吸收优势,结实期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超级稻Ⅱ优航2号超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设计基蘖肥与穗肥的不同施氮比例,对超级稻Ⅱ优航2号的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超高产栽培水稻总颖花数的增加主要在于每穗粒数的增多,超高产栽培水稻产量的显著提高主要是库容量的显著扩大。(2)超高产栽培水稻群体无效分蘖和无效叶面积少,群体源库协调。(3)超高产栽培水稻根系活力、光合能力在孕穗期、齐穗期均高于普通高产栽培水稻,超高产栽培有利于水稻生育中后期有机物的积累。因此超级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途径是:(1)在一定穗数基础上,通过主攻大穗扩大库容;(2)培养健壮个体,减少无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和粒叶比,协调源库关系;(3)提高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1.
以5个重穗型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重穗型杂交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情况,旨在为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绵恢725系列及乐恢188系列水稻品种库容量大,填库能力强,具有干物质积累总量多、输出量大、有效转化率高的特点;供试的重穗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Ⅱ优838,平均高8.64%;绵恢725系列及乐恢188系列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转运系统优于对照Ⅱ优838,具有更强大的产量库容和更强的生物产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以5 个重穗型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重穗型杂交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与转运情况,旨在为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绵恢725 系列及乐恢188 系列水稻品种库容量大,填库能力强,具有干物质积累总量多、输出量大、有效转化率高的特点;供试的重穗型水稻品种的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II,优838,平均高8.64%;绵恢725 系列及乐恢188 系列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转运系统优于对照II,优838,具有更强大的产量库容和更强的生物产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结实期源库活性对稻米垩白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6个垩白差异明显的早籼稻品种为材料,分3期播种,使之在不同温度下灌浆结实。以结实期叶片含N量累积值为源活性指标,以籽粒灌浆有效含水量累积值为库活性指标,研究了稻米垩白度与结实期源库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稻米垩白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结实期源库活性的大小,其决定系数达0.84~0.96;②在不同播期(温度)下,库活性的变化大于源活性;③对稻米垩白度的影响,除浙辐37为源活性大于库活性外,其余5个供试品种均为库活性大于源活性;④稻米垩白度与库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源活性的相关性,垩白较大品种为显著负相关,垩白较小品种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秀杂等品种(组合)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源库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施氮量,插秧方式,每穴插秧苗数差异大时,品种的源库类型会发生改变。其中施氮量对品种源库类型转变的影响较大。不论中等肥力时品种的源库类型如何,低肥下一般多呈源库互作型,而在高肥条件下又转变为增源增产型。每穴插秧苗数对品种源库关系的影响和肥力相似,插秧苗数过少时相当于低肥,过多时则和高肥相近。插秧方式对品种源库类型转变的影响因品种而异。本文还对不同栽培条件下品种源库关系转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源库评价指标,划分试验材料的源库类型,探究源库关系对小麦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为小麦源库代谢研究和遗传育种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190份小麦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源代谢、库代谢相关性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小麦的源库代谢能力进行评价,根据综合得分对优异小麦材料进行筛选。以源活性综合得分、源大小(叶面积)、库活性综合得分、库数目(穗粒数)为指标进行层次聚类,根据聚类结果总结小麦材料的源库类型,分析不同区域小麦源库特征差异,比较不同源库类群间小麦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将6个与小麦源活性密切相关的指标转化为3个独立指标(光化学淬灭系数、最大光合潜力和叶绿素含量),将5个与库活性密切相关的指标转化为2个独立指标(最大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期),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2.80%和92.90%,筛选出源活性、源大小(叶面积)、库活性、库数目(穗粒数)排名前十的小麦品种。根据源库关系,将供试的190份小麦材料划分为三大类八小类:源足库乏型(源中库弱型、源强库中型)、源乏库足型(源中库强型、源弱库中型)和源库平衡型(受限于库活性的源弱库弱型、受限...  相似文献   

16.
典型品种花生种子尺寸及均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辽宁省主栽的6种典型花生为研究对象,对种子尺寸和均齐性进行分析。使用统计学方法,以种子的三轴尺寸、平均径、百粒重为指标,分析种子三轴尺寸的统计分布特性、均齐性以及种子尺寸与百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种子的三轴尺寸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花生种子的三轴尺寸间存在线性相关;不同品种花生种子的均齐性存在差异;花生种子的几何平均径、算数平均径与百粒重的变化趋势相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生种子的尺寸及均齐性存在差异。因此,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种子进行清选分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盐碱地对甜高粱含糖锤度及秸秆产量的影响,筛选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较高的耐盐甜高粱品种。【方法】以22个不同品种(系)甜高粱为试验材料,分别在正常田块(对照)和盐碱地种植,研究不同土壤对甜高粱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的影响。【结果】相同高粱品种在盐碱地的秸秆产量均低于对照,盐碱地秸秆产量较高的品种有"晋甜09-1"、"济甜杂1号"、"辽甜2号"等。同一高粱品种在不同土壤中的秸秆含糖锤度不同,盐碱地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303A/304"、"龙甜高粱-5"、"晋甜08-1"、"辽甜6号"、"新高粱3号",对照田块中秸秆含糖锤度在18%以上的甜高粱品种有"L0204/LTR115"、"龙甜高粱-5"、"合甜"、"晋甜08-1"、"辽甜7号"。【结论】盐碱地对不同品种甜高粱的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有明显影响,鉴于各参试品种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未从中筛选出秸秆产量和含糖锤度高的甜高粱品种。  相似文献   

18.
影响小麦产量的农艺性状及生理指标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1个小麦品种(系)的10个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受2个独立公因子制约。被确认和命名的公因子是:F1,光合同化因子;F2,产量构成及植株碳,氮营养因子;2个公 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42%。多元统计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2个公因子F1,F2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花期各光合器官对谷子产量相关性状及碳水化合积累的影响,选择齐头白、榆谷1号、长生07号、豫谷18号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材料。通过对谷子四个品种进行剪叶、包穗、剪叶包穗、对照处理,探究源库关系对谷子产量、碳水化合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榆林地区干旱条件下,通过对谷子四个品种进行不同处理后,谷子的总重没有显著的影响,对穗重、叶重、总颗粒重依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而对谷子千粒重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处理改变谷子源库关系后,淀粉的含量在籽粒中是最高的,但可溶性糖在谷粒中的含量是最低的。结果表明源库改变对谷子产量相关性状和碳水化合积累的影响,会因品种类型、栽培条件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