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巴巴厘鸭细小病毒病的病理形态学观察梁发朝,陈建红,陈伯伦(广东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528231)近年来,在我国福建、广东等地流行一种新的巴巴厘鸭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死亡主要在2~4周龄,死亡率可达30~50%。主要症状为厌食、腹泻、脱水和渐进性消...  相似文献   

2.
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鉴别诊断及防制措施王政富(广东省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528231)番鸭细小病毒病(MPVD)是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番鸭饲养较多的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南方省份广泛流行,具有较高致死率,成为番鸭养殖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根据笔者近...  相似文献   

3.
番鸭“肝白点病”又称番鸭“花肝病”或“肝花点病”、“番鸭坏死性肝炎”等,自1998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浙江、广东等番鸭饲养密集地区频频发生并流行,其发病率高,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2003年3月,我市首次发生番鸭肝白点病,同年4月中旬又相继发生两起。  相似文献   

4.
鸡胚对雏番鸭细小病毒易感性的探讨娄华(福建泉州师专生物系362000)王政富(广东佛山农牧专科学校528231)引起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又称“番鸭小鹅瘟”)的病原过去一直认为是小鹅瘟病毒,但近几年来据有关报道及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本...  相似文献   

5.
“番鸭花肝病”是近些年来流行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番鸭养殖区的一种新的疫病,其主要特征为病死番鸭的肝、脾、小肠等部位出现细小灰白色坏死点。也有“花点病”、“白点病”等名称。其特点是发生于番鸭群。尤其是雏番鸭群,以1-5周龄易感。发病率为40%-90%,死亡率40%-80%。  相似文献   

6.
番鸭花肝病(The mosaic liver disease inmuscovy duck)是近年来流行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番鸭养殖区的一种新的疫病,其主要特征为病死番鸭的肝、脾、小肠等部位出现细小灰白色坏死点,也“有花点病“”、白点病”等名称。其特点是发生于番鸭群,尤其是雏番鸭群,以1~5周龄易感。发病率为40%~90%,死亡率40%~80%。花肝病是一种新的番鸭传染病,国外研究较少。1流行病学番鸭“花肝病”自1998年以来,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等多个省份暴发流行。该病可以通过饮水、饲料、用具等经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创口接触感染,也可通过肌肉…  相似文献   

7.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我国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番鸭群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文报道了某番鸭养殖场的一起番鸭呼肠孤病毒病。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确诊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明确病原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使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MPVD)是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番鸭饲养较多的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省区广泛流行,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近年来,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农科院、泉州师专及江苏农学院等单位对该病进行了研究,但有关本病的有效防制措施,以及与其易混淆疾病的临诊鉴别的资料迄今未见详细报  相似文献   

9.
人工授精在番鸭生产及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原产于中南美洲,约280年前已开始在我国饲养,目前主要分布地以福建、广东及其周边省份居多.番鸭以其生长迅速、瘦肉率高、风味独特而深受大众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番鸭肉制品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加,消费市场的拓展也使番鸭饲养产业日益壮大.  相似文献   

10.
江宵兵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3):11-11,20
番鸭又叫瘤头鸭、洋鸭、疣鼻栖鸭、麝香鸭。欧洲也称火鸡鸭。是与家鸭不同属的优良瘦肉型肉用家禽品种。番鸭起源于南美洲及中美洲的热带地区。据史料记载,福建省是我国最早引入并饲养番鸭的地区,饲养番鸭的历史可追溯到270年前。那时甚至已经有了关于利用番鸭进行半番鸭生产的记载。番鸭在福建等地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已经成为优良的肉用鸭地方品种。羽毛有全白、全黑和黑白花之分。以福建省为主产区,广东、台湾、江西、广西、浙江、江苏、四川、湖北、安徽、海南、上海、山东等省市均有饲养。  相似文献   

11.
人工授精在番鸭生产及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番鸭原产于中南美洲,约280年前已开始在我国饲养,目前产区以福建、广东及其周边省份为主。番鸭以其生长迅速、瘦肉率高,且风味独特,而深受大众喜  相似文献   

12.
番鸭,又称瘤头鸭或洋鸭,原产中美和南美热带地区的墨西哥、巴西等国.番鸭经南洋引人我国,福建省已有250年以上的饲养历史.海南、广东、福建、浙江等省饲养较为普遍,广西、湖南、江西、安徽等省、自治区均有饲养.1生产性能1.1生长速度据测定,在当前农家饲养条件下,番鸭平均初生重为40g,30日龄486g,60日龄为915g;90日龄公番鸭达1533g,母番鸭128og;120日龄公番鸭为1838g,母番鸭1550g;成年公鸭体重为3300g,成年母鸭1800g。1.2由用性能番鸭及其杂交获鸭(半番鸭,即番鸭与其他鸭种的杂交一代)都是瘦肉型鸭.阳体脂肪含量比北…  相似文献   

13.
番鸭又叫瘤头鸭、洋鸭、疣鼻栖鸭、麝香鸭。欧洲也称火鸡鸭。是与家鸭不同属的优良瘦肉型肉用家禽品种。番鸭起源于南美洲及中美洲的热带地区。据史料记载,福建省是我国最早引入并饲养番鸭的地区,饲养番鸭的历史可追溯到270年前。那时甚至已经有了关于利用番鸭进行半番鸭生产的记载。番鸭在福建等地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已经成为优良的肉用鸭地方品种。羽毛有全白、全黑和黑白花之分。以福建省为主产区,广东、台湾、江西、广西、浙江、江苏、四川、湖北、安徽、海南、上海、山东等省市均有饲养。 一优良的品种特性及经济价值 1具有优…  相似文献   

14.
1997年以来,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江苏和江西等番鸭饲养区新发现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引起番鸭软脚、腹泻和生长发育不良,以肝、脾表面有大量灰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病变,因此俗称番鸭“肝白点病”“花肝病”。有研究表明,该病是由一种新的RNA病毒引起,其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15.
以番鸭(瘤头鸭)作父本、麻鸭为母本进行杂交,所产生的一代杂种鸭,福建人称之为半番鸭。由于它们是不同属之间的杂交,所产生的一代杂种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广东人称之为骡鸭,亦有称为泥鸭者。  相似文献   

16.
番鸭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家养水禽最多的国家之一,2005底水禽饲养量达37.35亿只,占世界的76%,而作为水禽主要品种之一的番鸭,在我国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在临床上番鸭对AIV较为易感,表现出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加强对番鸭禽流感的免疫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番鸭禽流感免疫尚缺乏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番鸭的饲养量也不断增加,除南方诸省(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湖南)饲养外,江苏、贵州、四川、山东、河北等地也先后引进饲养。一般将肉番鸭的饲养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从出壳到4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福建黑番鸭和白番鸭开展选育,其结果两品系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成活率均有所提高。通过对白番鸭♀×福建黑番鸭♂、福建黑番鸭♀×白番鸭♂杂交后代进行观察,其正反交后代均以黑白花番鸭居多,杂交后代生产性能优于本地黑白花番鸭;从两品系正反交结果看,以白番鸭♀×福建黑番鸭♂的杂交组合生产的后代黑白花商品肉鸭生长性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9.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对1-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80%的番鸭细小病毒病,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为了明确病因,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20.
肉番鸭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仕庚  刘伟  汪汉华 《广东饲料》2009,18(10):28-31
近年来国内外番鸭生产日益受到重视,意大利、德国、中国及东南亚等国家饲养量逐年增加;据统计,全世界以法国饲养量最大,占总鸭数的85%。我国番鸭和半番鸭的饲养量也不断增加,除南方诸省(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广西、湖南)饲养外,江苏、贵州、四川、山东、河北等地也先后引进饲养,其中以福建饲养量居全国第一。在法国,番鸭的营养需要研究在19世纪80年代已被广泛研究,对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的需要进行了大量的饲养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