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重视雏鸡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8周龄的胫长增长饲养雏鸡应特别重视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8周龄的胫长增长。胫长是脚底至跗关节顶端的距离,它的生长代表了骨骼的生长和鸡体型的大小。骨骼是鸡的早熟部位,在雏鸡阶段生长最快,营养不足或疾病会影响它的生长。骨骼的生长需要高营养,所以雏鸡应喂给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饲料,并精心饲养管理。只有8周龄胫长达到标准,方可换育成饲料,如胫长不达标,应继续喂雏鸡饲料2~3周。雏鸡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胫长的达标至关重要,是培育高产蛋鸡的基础,尤其是5周龄体重,要越大越好,凡是5周龄体重达标的雏鸡…  相似文献   

2.
(一)蛋鸡育雏育成期的营养特点 产蛋鸡在育雏、育成期阶段生长迅速,蛋雏鸡2周龄体重约为出壳时体重的2倍,6周龄时为10倍,8周龄为15倍,并且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加而减慢;代谢旺盛,心跳快,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羽毛生长快;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消化酶分泌少,胃容积小,肌胃研磨能力差,消化力弱。  相似文献   

3.
培育高产蛋鸡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重视雏鸡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8周龄的胫长增长,培育大体型的产蛋鸡饲养雏鸡应特别重视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8周龄的胫长增长,胫长是脚底至跗关节顶端的距离,它的生长代表了骨骼的生长和鸡体型的大小。骨骼是鸡的早熟部位,在雏鸡阶段生长最快,营养不足或疫病会影响骨骼生长,所以雏鸡应喂给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饲料,并精心饲养管理。只有8周龄胫长达到标准,方可换育成饲料,如胫长不达标,应继续饲喂雏鸡饲料2~3周。雏鸡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胫长的达标至关重要,是培育高产蛋鸡的基础,尤其是5周龄体重,要越大越好。凡是5周龄体重达标的雏鸡,…  相似文献   

4.
1育雏期(0~6周龄)雏鸡绒毛稀短、皮薄、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其体温调节机能在2周龄后才逐渐趋于完善,维持适宜的育雏温度,对雏鸡的健康和正常发育是至关重要的。雏鸡1周龄体重约为出生重的2倍,6周龄时约为15倍,其前期生长发育迅速,在营养上要充分满足其需要。由于生长迅速,雏鸡的代谢很旺盛,单位体重耗氧量是成鸡的3倍。在管理上必须满足对新鲜空气的需要。雏鸡消化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消化酶分泌能力不太健全,消化能力差。所以,配制雏鸡料时,必须选用质量好,易消化,营养水平高的全价饲料。幼雏由于对外界的适应力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在饲养管理上稍有疏忽,即有可能患病。在30日龄之内雏鸡的免疫机能还未发育完善,自身产生的抗体还难以抵抗强的病原微生物侵袭。因此,必须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雏鸡不仅对环境变化很敏感,而且由于生长迅速,对一些营养素的缺乏和一些药物以及霉菌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反映也很敏感。所以,应注意环境控制和饲料的选择以及用药的慎重。雏鸡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喜欢群居,对外界的异常刺激非常敏感,应避免新奇的颜色,防止鼠、雀、兽等动物的进入鸡舍。同时,注意其饲养密度的适宜性。刚出壳的雏鸡体内含水率在75%以上,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在呼吸过程中失去很多水分。育雏初期干燥的环境也会使雏鸡因呼吸失水过多而增加饮水量,影响消化机能。  相似文献   

5.
饲养雏鸡应特别重视5周龄和8周龄体重及8周龄的胫长增长。胫长是脚底至跗关节顶端的距离,它的生长代表了骨骼的生长和鸡体型的大小。骨骼是鸡的早熟部位,在雏鸡阶段生长最快,营养不足或疾病会影响它的生长。骨骼的生长需要高营养,所以雏鸡应喂给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的饲  相似文献   

6.
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至6周龄。育雏期要保证雏鸡成活率高,体重达到标准,整齐度高。  相似文献   

7.
谭文君 《水禽世界》2006,(10):18-18
1提供优质均衡的健雏优质的雏鸡是养好肉用鸡的根本,也是保证肉雏鸡均衡生长的首要条件。所以,最好选用同一批种鸡所产种蛋或种鸡的周龄相近的种蛋孵化的鸡苗。这样鸡苗大小均匀,便于管理。2加强育雏期的管理育雏期的管理是提高均匀度的关键,特别是要做好育雏阶段的保温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雏鸡的均衡生长,在做好保温的同时应注意通风换气,勤换垫料等,以免育雏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断喙是育雏阶段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断喙不当,直接影响采食,造成雏鸡生长不均匀。所以,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提高育雏阶段均匀…  相似文献   

8.
出壳不久的雏鸡,其新陈代谢极其旺盛,生长发育很快,如在二周龄时,肉用仔鸡的体重可为出壳时体重的4倍,蛋用仔鸡的则为2倍.但雏鸡由于消化器官容积较小,消化能力较差;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健全,比较敏感;体温调节机能较弱,难以适应周围温度的变化;机体防御能力较差,易受疾病的危害.因此,育雏期间对饲养管理和防疫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远较成鸡为高.为了保证雏鸡的健康成长和发育良好,为育成期打下良好基础,必须加  相似文献   

9.
用胫长和体重双重标准培育蛋鸡的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乐津 《中国家禽》1998,20(11):17-17
蛋鸡的生长期包括育雏、育成两个阶段,雏鸡阶段生长发育最快,2周龄体重是初生重的3倍,3周龄体重是初生重的5倍,所以在蛋鸡育雏期应充分利用雏鸡5周前生长快的特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蛋鸡在生长期非常重视体型的发育,并用体型大小来衡量雏鸡发育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324只1日龄大午金凤商品代蛋雏鸡为试验材料,随机分为三个处理(低密度组、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以探究饲养密度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及血清抗氧化性指标的影响,并用Logistics模型拟合雏鸡的生长曲线,以期获得0~6周龄大午金凤适宜的饲养密度。试验分为两阶段(0~2周龄、3~6周龄)。低、中、高饲养密度0~2周龄分别为:107 cm~2/只、83 cm~2/只、68 cm~2/只,3~6周龄分别为:214 cm~2/只、167 cm~2/只、136 cm~2/只。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显示:0~2周龄时,低密度组蛋雏鸡胫长、体重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3~6周龄时,低密度组蛋雏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P0.05);随饲养密度升高,蛋雏鸡体重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低密度组蛋雏鸡小肠总长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低密度组蛋雏鸡血清CAT的浓度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0~6周龄随着饲养密度增大,低、中、高密度组大午金凤体重的拐点周龄分别为3.853、4.002和4.070周龄,胫长的拐点周龄分别为1.391、1.513、1.800周龄。综合蛋雏鸡体重、胫长、平均日采食量、耗料增重比、血清抗氧化指标,推荐大午金凤商品代蛋鸡0~2周龄的饲养密度为83~107 cm~2/只,3~6周龄的饲养密度为167~214 cm~2/只。  相似文献   

11.
从饲养管理方面和蛋鸡生理特点出发,将0-6周龄的蛋鸡称为雏鸡。雏鸡生长发育快,抵抗力弱,对营养及环境条件要求高,如果饲养密度不适宜,室内温度控制不稳定,通风不良等容易发生死亡。因此,要想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2.
2008年3月初,桐乡市乌镇某园区养鸡场1600余羽放养肉鸡及1200多羽产蛋鸡,同时爆发一种以流泪、流鼻涕及颜面肿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2d后,距成鸡舍30m的1300余羽6周龄雏鸡也相继发病并引起死亡。该病来势猛,发病率高,成年鸡产蛋率迅速下降,雏鸡死亡及生长停滞,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1.控制温度:温度对育雏至关重要。一般要求是1周龄内33~35℃;1~2刷龄30~33℃:2~3周龄27~30℃:3~4周龄24~27℃:4~5周龄21~24℃;6周龄以后直至出栏保持在20~25℃即可。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造成雏鸡大量失水.食欲减弱,代谢受  相似文献   

14.
用NDV Colon-30株病毒接种非免疫鸡胚,制备抗原液,经甲醛灭活后与纯化的天然免疫增强蜂胶灭活疫苗,研制成功鸡新城疫蜂胶灭活疫苗,对制品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测定,对3~6周龄易感雏鸡以2倍使用剂量从注射,安全性良好,对1日龄雏鸡接种1个使用剂量,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测同,153天生长曲线表明,对雏鸡无影响,对3~6周龄雏鸡注射1个使用剂量,每批轩免疫10只鸡,免疫5~32一鸡轿清中ND血凝抑  相似文献   

15.
初生雏鸡全身着生绒羽,绒羽稀薄,保温性能差,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绒羽逐渐脱换为青年羽,青年羽保温性能较绒羽好,雏鸡的羽毛生长迅速,3周龄羽毛重为体重的4%,4周龄羽毛重约为体重的7%,以后羽毛与体重的比值大致不变,羽毛中角蛋白约占82%,其蛋白含量是肉、蛋的4~5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球虫病已经成为危害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疾病,球虫病一般爆发于3~6周龄雏鸡,在15~50日龄的雏鸡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病愈的雏鸡生长严重滞后,抵抗力降低,易患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7.
2008年3月初,某养鸡场饲养的雏鸡在1-2周龄时发生鸡白痢。该饲养场约有2500只新进雏鸡,在1周龄多时开始发病。雏鸡发病率约为54%,死亡率约为32%。  相似文献   

18.
雏鸡生长快,代谢旺盛,但体温调节能力差,抗病力低。要保证雏鸡快速、健康生长,育雏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1雏鸡的特点与培育目标生产中通常将1~6周龄鸡划分为雏鸡。青脚白羽鸡与其他雏鸡一样,在这个生长阶段,体温调节机能弱,既怕冷又怕热,需要掌握适宜的育雏温度,通常要加热供温。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卵黄免疫球蛋白(IgY)对雏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同一批出雏、体重相近的1日龄罗曼褐蛋鸡公雏24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0.1%的IgY。试验期5周。分别于1、3、5周龄,每个重复选取接近该重复平均体重的试验鸡2只,称重、采血并用于血清免疫指标测定,然后取免疫器官、空肠食糜用于相关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3、5周龄雏鸡平均日增重有增大的趋势(0.05P0.10)。2)试验组1、5周龄雏鸡胸腺相对重和1周龄脾脏相对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1、5周龄雏鸡法氏囊、脾脏、胸腺中IgY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3)试验组1周龄雏鸡血清球蛋白、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含量和溶菌酶活性,3周龄雏鸡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5周龄雏鸡血液淋巴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1周龄雏鸡肠道食糜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雏鸡饲粮中添加IgY可以促进雏鸡1~5周龄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提高,但从提高免疫机能的角度看,育雏前期(1~3周龄)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