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Motsh)是宁夏南部山区和新垦区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本文以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活史,实验生命表及影响种群发生的环境因子,采用数学方法对其作用关系进行了模拟,得出,黑绒鳃金电种群平均累计死亡率模型F(x)=1-exp[-x/85)^0.7165],卵期,幼虫期,蛹的存活率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式分别为:y=1.4143 6.7007x-0.1913x^2,y=21.6499 5.2621x-0.1451x2,y=2.2429 6.6462x-0.1905x^2,对土壤环境理化性状因子对黑绒鳃金龟种群发生量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黑绒鳃金龟种群发生量与各土因子有显著性相关关系,该虫适宜发生在土壤松散,沙粒较多,粘粒较少,有机质含量较少的沙壤土环境,这正是开垦初期该虫容易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22年的历史资料建立了黑绒鳃金龟种群发生量和发生期等的测报技术及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平均密度(x)、聚块性指标(m*/m)、有虫率(%)进行模糊聚类,对黑绒鳃金龟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从聚类分析中可以看出黑绒鳃金龟种群在时间序列上亲疏关系的动态特征,可划分为4个状态集.防治重点要放在迁入被害田时期(A2),以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黑绒鳃金龟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平均密度(x),聚块性指标(m^*/m),有虫率(%)进行模糊聚类,对黑绒鳃金龟种群动态进行了分析,从聚类分析中可以看出黑绒鳃金龟种群在时间序列上亲疏关系的动态特征,可划分为4个状态集,防治重点要放在迁入被害田时期(A2),以达到经济,有效地控制黑绒鳃金龟为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1989~1991年对黑绒金龟(虫甲)自然种群生命表预测预报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经1个世代后,个体增长倍数R0=1.024倍,种群增长稳定.经分析,3龄幼虫(k4)是关键虫期,降雨是关键因子.对10年发生程度(y)同144个环境因子(x)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初步建立了模型Ⅰ、Ⅱ,模型历史符合率为83%~100%.依据模型预测的1991年该虫在宁夏西吉县的发生程度同实际发生程度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稻纵卷叶螟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的准确率,减少稻纵卷叶螟发生对水稻生产造成的损失,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贵州省惠水县1993~2006年稻纵卷叶螟第三代及第四代发生期和发生程度进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第三、四代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盛发期预测模型分别为y=30.76-5.185x和y=10.128+0.837x,发生程度模型分别为y=0.02x-0.169和y=0.000 175x1+0.004 393x2+1.494 365。  相似文献   

6.
黑绒鳃金龟,属鞘翅目鳃金龟科,以成虫啃食叶片和新生嫩芽,幼虫在地下啃食根系危害。通过对黑绒鳃金龟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观察,基本掌握了该虫的一般习性,根据习性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苹果园间作不同植物对黑绒鳃金龟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并筛选出对黒绒鳃金龟有较好驱避效果的植物,从而进行农业防治。于2017年-2018年在室内研究黑绒鳃金龟对8种不同植物的选择性,筛选出4种植物进行田间间作,观测评价不同植物对黑绒鳃金龟的驱避率及叶片为害差异,最终确定了驱避效果较好的植物。结果表明,室内试验中黑绒鳃金龟对8种植物的选择率有明显差异,小麦、大麦、紫叶苏和薰衣草对黑绒鳃金龟有较强的驱避效果,对叶片选择率依次为紫叶苏>薰衣草>大麦>小麦。葱、青蒜、薄荷对黑绒鳃金龟驱避效果不明显,辣椒苗对黑绒鳃金龟有较强的诱集效果。苹果园间作小麦后,对黑绒鳃金龟驱避率最高,叶片为害率最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应优先考虑果园间作小麦。  相似文献   

8.
大豆苗期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大豆根腐病和黑鳃绒金龟甲。近年来,由于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不重视等原因,大豆根腐病又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黑鳃绒金龟甲也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为害大豆幼苗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9.
黑绒鳃金龟又名东方绢金龟,是东北林区常见的地下害虫之一,主要危害落叶松、杨、柳、榆等针阔叶树。简述了黑绒鳃金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豆苗期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大豆根腐病和黑鳃绒金龟甲.近年来.由于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治不重视等原因,大豆根腐病又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黑鳃绒金龟甲也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为害大豆幼苗的主要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