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六安瓜片绿色名茶可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历史名茶—六安瓜片被列为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是与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和优良的品质分不开的。目前,六安瓜片开发在取得初步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质量标准难以控制、生产成本偏高、品牌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改进六安瓜片的生产工艺,降低其生产成本,全面实施无公害茶目标,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知名特色品牌,才能确保六安瓜片绿色名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特种名茶究竟有多少?众说纷云。有“十大名茶”之说,亦有“八大名茶”之论。但“六安瓜片”则是公认的一大名茶。鉴评茶叶品质,虽有各种标准和要求,但统而言之,不外乎是以色、香、味、形四字衡之。“六安瓜片”由单片叶制成,不含芽头和茶梗。只此一端,在我国所有茶类中是绝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六安瓜片条目内说:“片形烘青绿茶之一,清代末年创制,产于安徽六安、金寨和霍山县,过去三县均归六安府(府应作州)管辖,故称六安瓜片”。该条目基本上采用了《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一书中六安瓜片的观点。《中国名茶研究选集》中六安瓜片一节编撰人庄维之同志在文中提及六安瓜片历史渊源时有两种说法:一为某茶行评茶师从收购的上等绿大茶中专拣嫩芽摘下制成峰翅抛售市场;另一说法麻埠祝财主因取悦袁世凯炮制而成的。编写人庄维之同志认为:“两说虽然大相径庭今不评及,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名茶“六安瓜片”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芳侯 《茶业通报》2001,23(3):10-11
六安瓜片历史悠久 ,驰名中外。早在唐代 ,《茶经》就记载有“六安茶”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记述 :“六安州之片茶 ,为茶之极品”。“浙杭龙井、徽六瓜片” ,在中国名茶史上一直占据着显著的位置。因其叶形颇像葵花瓜子壳 ,而称作“瓜片”。该茶产于安徽六安、金寨、霍山 ,过去这三县均属六安府所辖 ,故称为六安瓜片 ,作贡茶。国家各种各级评茶机构 ,一直把六安瓜片列为十大名茶之一。真正的六安瓜片形似瓜子 ,单片不带梗芽 ,叶边背卷顺直 ,色泽宝绿 ,附有白霜 ,汤色碧绿 ,清澈明亮 ,香气清高 ,味鲜甘美 ,若冲泡在杯中能浮…  相似文献   

5.
六安瓜片为我国著名的特种绿茶,曾名列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产销体制、消费市场变化等多种原因,六安瓜片生产受到了很大冲击,传统制作工艺倒退,产质量急骤下降,市场声誉受损,广大消费者迫切要求恢复和开发这一传统名茶生产。1997年、根据中央提出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号召,我们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积极配合六安市独山镇党委和政府,本着"总结、恢复、提高、开发"的原则,把恢复"六安瓜片"生产作为山区农业产业化的龙头工程来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1六安瓜片演变历史及品质特点六安瓜片清朝已闻…  相似文献   

6.
汪于奎 《茶业通报》2017,39(4):172-175
2017年金寨县农业发展委员会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式,依托当地茶叶联合体,在县内麻埠镇、吴家店镇等6个乡镇10个村成立11个六安瓜片炒制中心,开展六安瓜片制作技术师带徒实训,采取"1+1+10+20+N"的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解决茶叶企业用工难问题,提高了茶叶企业经济效益和知名度;传承六安瓜片手工制作工艺,并且快速传播六安瓜片制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齐山翠眉是近年来新创制的名茶,以其纤秀色绿,形如月芽,酷似嫦娥画眉,而被我国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誉为“翠眉”,因产干皖西金寨县齐云山,故称“齐山翠眉”。创制经过金寨县自古以来就生产名茶,进贡皇室、誉满海内。“六安瓜片”就主产该县境内,尤其是“齐山云雾瓜片”犹如名茶冠上的明珠,更为著名。 1986年春,金寨县的茶叶技术人员,遵循“发挥资源优势,开发山区经济”的创新精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茶树新品种特香早的秋茶鲜叶试制六安瓜片,同时用舒茶早、龙井43品种鲜叶作比较试验,并用市场购买的春茶瓜片作品质比较,通过对茶样感官审评探讨特香早鲜叶制作瓜片的效果。结果表明,特香早品种鲜叶制作秋瓜片品质较优,尤其是栗香带花香,形状整齐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9.
六安瓜片品牌经营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哲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7):520-522
品牌化程度低是影响历史名茶—六安瓜片市场知名度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必须在强化品牌意识的前提下,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扶持茶业龙头企业以加强其品牌整合能力等措施,来打造六安瓜片茶叶知名品牌,实现其生产规模与效益的统一、茶叶文化与经济的统一,做强做大六安瓜片茶产业,并最终使其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0.
《茶业通报》2007,29(2):84-84
近年来,六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六安瓜片茶产业作为建设皖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茶叶产业化规模达到了进一步扩大。为宣传六安瓜片,弘扬六安瓜片茶文化,促进皖西茶业发展。六安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4月18日至21日举办了主题为“品六安瓜片千年茶韵。促神韵皖西快速崛起”的第七届六安瓜片茶文化节。来自省内外知名画家、书法家、茶叶专家和新闻界朋友一行六十多人参加了4月18日至20日的六安瓜片原产地采风活动。  相似文献   

11.
“六安碧毫”采制工艺和品质形成分析李仁林,王务瑞(安徽六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六安,古称六安州,是著名的古老茶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漫射光和云雾多,土壤结构良好,峰园坡缓。历史上名茶迭出,茶商云集,但到了近代,诸多名茶失传...  相似文献   

12.
“六安瓜片”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兴坤 《茶业通报》2005,27(2):77-77
总结了“六安瓜片”开发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六安瓜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论述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我省的主要特产和出口商品。早在汉末晋初就有“庐江好茗”“宣城人入山采”等记载。1986年产茶46958.5吨,茶园面积168.74万亩,采摘面积141.17万亩,平均亩产33.2公斤。基本情况我省茶类花色繁多,以品质优良称誉国内外市场。主要出口茶类有:祁红、屯绿、舒绿等,名茶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涌溪火青、敬亭绿雪、霍山黄芽、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狮峰云雾、金山时雨、郎源松萝等。近年创制的名茶有:天  相似文献   

14.
《茶业通报》2003,25(2):53-54
我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467hm2,可采茶园面积6000hm2,年产干茶3000t,年产值5400万元,系列产值8000万元。“金寨翠眉”蝉联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齐山牌“六安瓜片”勇夺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茶王”称号。茶树良种工程、科技园建设、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生产机械化、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推进了茶叶产业化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因地制宜,与进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一直是我县的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历届县委…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历史名茶很多,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以及近期恢复的敬亭绿雪等,夙以得天独厚的幽雅馥郁的香气和浓醇的滋味,驰誉国内外。一般而言,名茶的形成,与生态环境、茶树品种、采制技术三者密切相关,本文仅从土壤生物及理化性质方面分析,现将所获资料整理报道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顾公新 《茶业通报》2004,26(2):50-50
由六安市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六安市茶叶产业协会主办,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政府和裕安区茶产业协会承办的第四届六安瓜片茶文化暨六安瓜片论坛于2004年4月19日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冷水冲村举行六安瓜片茶开采仪式,在六安市裕安区举行六安瓜片论坛。六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相关县区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安徽省农委农业局领导、茶业专家、  相似文献   

17.
金寨县地处皖西火刖山脉的北部,土壤肥沃,气候宜茶。发展名茶生产具有独厚的条件。全县七区一镇五十八个乡,区区乡乡都产茶,拥有茶园6.5万亩,年产干茶3.2万担左右,年平均茶叶收入,占农业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10%以上,重点茶区占农业收入的50%以上。不仅主产炒青绿茶和黄绿大茶,而且是全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主产地,还有“齐山毛峰”、“抱儿珍秀”、“金刚雨露”等名茶。瓜片的极品“齐山云雾”也产于金寨县  相似文献   

18.
吴满霞 《茶业通报》2012,(4):179-180
安徽省是我国重点产茶省份之一,是绿茶和世界三大高香茶祁门红茶的主要产地,产茶历史悠久,历史名茶颇多,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久负盛名。但现在,福建以铁观音盛传,云南  相似文献   

19.
推动六安瓜片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增强六安瓜片茶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别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路径。运用SWOT分析法对六安瓜片茶产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大力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拓展茶产品深加工空间,加快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双驱动模式,加快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信息五则     
《茶业通报》2004,26(2)
第四届六安瓜片茶文化节暨六安瓜片论坛隆重举行由六安市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六安市茶叶产业协会主办,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政府和裕安区茶产业协会承办的第四届六安瓜片茶文化暨六安瓜片论坛于2004年4月19日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冷水冲村举行六安瓜片茶开采仪式,在六安市裕安区举行六安瓜片论坛。六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相关县区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安徽省农委农业局领导、茶业专家、生产经营企业及新闻媒体共300余人参加了大会。上午冷水冲村的茶园一片翠绿,茶农们喜摘新茶,茶厂正在炒制瓜片茶,许多客人第一次见到瓜片茶炒制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