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我国奶牛场规模化的不断推进,奶牛福利化养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奶牛福利是为奶牛提供干净、具有舒适度的生活环境,使奶牛能够自由的表达天性。提高奶牛福利水平,对奶牛持久健康,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生产性能都有重要意义,而奶牛福利的施行又有利于提升奶牛单产水平,提高奶牛养殖利润。本文介绍了奶牛福利概念及意义、奶牛福利关键点控制、影响奶牛福利的因素、增强奶牛福利的措施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奶牛养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提高奶牛产奶量、增加奶牛养殖效益是每一个养殖户的目标。介绍了奶牛品种的选择、奶牛的日常饲养管理、加强对奶牛常见病的预防等提高奶牛产奶量的相应措施,以期为广大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新型乳头药浴消毒剂,主要用于挤奶后的奶牛乳房药浴。为评价其预防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本试验以泌乳期奶牛为研究对象,进行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结果显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乳汁中的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而且能很好地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药浴夜。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牛奶产量和品质,环境是否舒适又直接影响奶牛的健康状况。因此,要改善奶牛的生活环境,保证奶牛的健康,就应该为奶牛提供一个清洁、干燥、舒适、和谐的环境。1温度奶牛最适宜温度为等热区,但在日常管理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  相似文献   

5.
奶牛的寄生虫病是奶牛养殖中比较常见,危害严重的疾病,会对奶牛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有效预防奶牛寄生虫病。本文对奶牛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奶牛寄生虫病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日前,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示范项目在呼兰区和依兰县启动。据了解,奶牛胚胎移植技术是利用优质胚胎生产优质高产奶牛的一项技术,对加快全市奶牛良种繁育速度、提高奶牛单产、扩大高产奶牛群有重大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奶牛良种化工程”要求,市畜牧局引进了上海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技术。根据哈尔滨市养牛业的特点,以提高奶牛品质和生产性能为目的,在呼兰区金山奶牛现代园区开展了奶牛胚胎移植示范;以肉牛繁育奶牛为目的在依兰县开展了奶牛胚胎移植示范。目前,共检查受体牛85头,受体牛同期发情处理22头,胚胎移植16头。采用的优质胚胎均…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以往对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水肿的调查情况的基础上,对围产期奶牛停止摄入钠盐,统计奶牛乳房水肿发病率、以及检测围产期健康奶牛和乳房水肿奶牛的血清中钠(Na+)、钾(K+)、氯(Cl-)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围产期奶牛限制摄入钠盐前后乳房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9.77%、22.08%,同时检测奶牛血清显示,患乳房水肿奶牛血清钠(Na+)水平为150.03 mmol/L,且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乳房水肿奶牛血清钾(K+)水平为5.12 mmol/L,与健康奶牛没有差异;患乳房水肿奶牛血清氯(Cl-)水平为112.13 mmol/L,且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5)。试验表明,尽管不添加钠盐会使围产期奶牛乳房水肿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围产期奶牛发生乳房水肿的重要原因是特殊生理时期机体钠、氯离子代谢障碍。本次试验不但验证了钠、氯离子代谢障碍引起围产期奶牛发生乳房水肿,而且在临床实践中为本地规模化牛场养殖建议围产期奶牛不补给钠盐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乳腺炎奶牛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与奶牛乳腺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进一步研究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机理,为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血液学依据,采用动物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临床型乳腺炎奶牛、隐性乳腺炎奶牛和健康奶牛的血液常规指标、多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临床型乳腺炎奶牛、隐性乳腺炎奶牛与健康奶牛相比,相关血液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有变化。说明奶牛乳腺炎是一个全身性的病理过程,不仅乳腺组织遭到破坏,血液成分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购买奶牛与运输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购买奶牛奶牛一定要买优质的荷斯坦奶牛品种。我国目前饲养的奶牛大都是荷斯坦奶牛血统的高代杂交的奶牛,3代以上我国现在的繁育体系就认为是荷斯坦奶牛,目前我国的奶牛凡是符合条件的全部更名为中国荷斯坦奶牛。其特征为黑白花,身体成楔形,后驱大,前驱小。皮薄、毛细有光泽、头小、犄角短、内扣,骨骼棱角比较明显,乳房系统发达,腺质乳房,产  相似文献   

10.
奶牛内寄生虫是指寄生在奶牛体内的寄生虫,包括线虫、吸虫、绦虫、原虫等.寄生虫会掠夺奶牛的营养、吸食血液、刺激寄生部位、损害寄生部位的组织和器官,影响奶牛饲料转化率,降低产奶量,严重的可造成奶牛死亡,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调查,瑞士奶牛奥斯特线虫的血清学阳性率为10%~70%,比利时放牧的奶牛线虫感染率高达90.9%,欧洲奶牛胃肠道线虫的感染率为83%~100%.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扎兰屯市某牛场从德国引进77头荷斯坦奶牛为例,探讨该品种奶牛改良后生长发育状况及泌乳性能效果。该批牛当中2头为15~17月龄种公牛,经外貌评分,一级奶牛和特级分别为50头、27头,且均为相应良种奶牛。本地区奶牛在奶牛的体型外貌、乳脂率、乳房结构及产奶量与德国荷斯坦奶牛均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生产实践中,由寄生虫引起的奶牛疾病很多,如奶牛球虫病、奶牛焦虫病、奶牛蛔虫病,奶牛疥螨、痒螨病,牛胎儿滴虫病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方法,为奶牛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尽管奶牛对严寒有较强的抵抗力,但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奶牛受到寒冷刺激加之青绿饲料摄入不足,极易造成奶牛患病、产奶量下降,甚至影响奶牛生长。搞好冬季奶牛饲养管理,为奶牛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对维持奶牛生产性能至关重要。1提高牛舍温度如果牛舍的温度在0℃以下,牛体必需调动体能,维持体温。奶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8℃~16℃,在此范围内,奶牛代谢率和产  相似文献   

14.
韩彩霞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10):125-125,128
对普通奶牛乳房炎、奶牛霉形体性乳房炎、奶牛坏疽性乳房炎及奶牛乳房结核4种常见奶牛乳房疾病的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奶牛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奶牛粪便中氮、磷的排放也逐渐增加,减少奶牛粪便氮、磷排放已成为奶牛生产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奶牛营养调控技术阐述了降低奶牛粪便中氮、磷排放的调控措施,为减少奶牛氮、磷的排放,保护养殖环境提供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做好奶牛育种工作、为考核奶牛产奶量、繁殖力、乳B目率、抗病力、体型、产奶年限等性状提供重要依据.为适应奶牛育种技术发展的需要.应建立奶牛育种技术档案。充分发挥奶牛育种技术档案在奶牛育种工作中的作用。l建立奶牛育种技术档案的必要性奶牛育种技术档案是奶牛育种工作的基础.在奶牛场奶牛数量和质量提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奶牛场进行的奶牛育种工作.主要是改进与经济效益有关的遗传性状.即产奶量、牛奶的质量、繁殖力、抗病力、体型以及生产年限等.这些性状都和奶牛场的经济收入有直接关系。由于奶牛育种工作内…  相似文献   

17.
1适宜的挤奶次数 要根据奶牛个体特点,确定适宜的挤奶次数.在一般情况下,奶牛泌乳期为305天,因奶牛年龄、胎次、膘情及饲养水平等情况不同,常会导致奶牛泌乳期延长或缩短.如果挤奶过度,会造成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使奶牛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较难受孕,影响到泌乳量的提高.高产奶牛、处于泌乳盛期或初次分娩的奶牛,每天可挤奶4次;处于泌乳期中期,产奶量中等的奶牛,每天挤奶3次,干乳期前的奶牛,每天挤奶2次为宜.建议农户在泌乳期内挤奶,使奶牛有足够时间来弥补体内所损失的营养,为获取下一胎次较高的产奶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奶牛腐蹄病是世界范围内奶牛三大疾病之一肢蹄病中的高发病,主要是由坏死杆菌感染蹄部趾间皮肤和深层软组织,引起的以蹄部组织化脓、坏死、腐败和角质层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奶牛常见病。患病奶牛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泌乳量下降和生殖能力降低等症状,导致部分高产奶牛过早被淘汰,从而严重地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产奶质量,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还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为此本文简单地分析了引起奶牛腐蹄病的原因,希望通过病因探讨为奶牛腐蹄病的治疗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为提高柳州市奶牛的繁殖和生产性能、降低疾病风险,建立奶牛高产、稳产核心群,实现畜禽粪污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我市积极探索奶牛规模健康养殖标准化技术。本研究将奶牛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体系、奶牛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奶牛场环保和循环经济技术体系、奶牛良种快速繁育技术体系、奶牛机械化挤奶技术体系、奶牛全混合日粮技术体系、奶牛规模健康养殖科技培训体系等奶牛规模健康养殖综合技术体系集成并进行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20.
奶牛卧床又称为奶牛自由卧栏,是专门为奶牛提供清洁、干燥、舒适独立休息的地方,能够规范牛的休息位置。奶牛舍环境是保障奶牛健康、提高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在奶牛舍结构中,卧床对奶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注卧床的设计对奶牛生产寿命的最大化和提高奶牛生产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