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鱼类生态学和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鱼类生态学和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现状邓中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鱼类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主体是鱼类个体、种群或群落,内容包括个体生物学和种群动态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个体生物学研究着重于鱼类的年龄、生长、繁殖、发育、摄食、洄游(迁...  相似文献   

2.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Bleeker)隶属鳅科、薄鳅属,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是一种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名优经济鱼类,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常见个体0.20~0.40千克,最大个体达3.0千克。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特产鱼类资源——鲟鳇鱼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黑龙江省,鲟鳇鱼是施氏鲟和达氏鳇两种鱼类的统称。鲟鳇鱼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特产鱼类,是我国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的鱼类。据历史资料记载,施氏鲟最大个体可达100kg以上,达氏鳇最大个体可达1000kg以上。鲟鳇鱼为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其肉的食用价值很高,其皮可制成优质皮革,特  相似文献   

4.
正一、科学投饵1.投饵时间以及饵料质量春季气温逐渐上升,水温逐渐上升达到6℃以上时,越冬池塘的鱼类就可以开始投饵,以便尽快恢复鱼类体质,当然所投饵料的粒径以及可消化的蛋白质含量要达到鱼类个体所需,要与越冬的鱼类个体大小、越冬品种相适应。2.投饵量由于越冬后刚开始投饵,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过量投饵,如果投饵过量,一是  相似文献   

5.
鱼类同类相残现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研究概况 在鱼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发生大个体、壮个体攻击、吞咬小个体、弱个体,致使被攻击者伤亡的现象,这就是鱼类的同类相残现象,有的文献也称为自残、互残、残杀、残食等。我国早在明代《本草纲目》中  相似文献   

6.
基于红水河流域开发特点和鱼类群聚组成特征,构建红水河鱼类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梯级开发对红水河不同生境类型的鱼类生物完整性的影响。河流参照状态和基准值由1982—1994年鱼类历史监测数据分析得到;监测值是2013年调查的鱼类数据;现状值为2018年鱼类数据。针对红水河鱼类区系特点和高强度水电开发特征,选取总种类数占期望值比例、鲤科鱼类所占比例、鲿科鱼类所占比例、鲇科鱼类所占比例、耐受性鱼类个体所占比例、渔获物中出现的科数所占比例、杂食性鱼类个体所占比例、底栖动物食性鱼类个体所占比例、顶级肉食性鱼类所占比例和外来种个体所占比例等10个指标构建红水河IBI指标体系。结果表明:2013年25个采样江段的IBI值为38 ~ 80分,均值62分。其中,24%的江段生物完整性等级为“好”;32%的江段生物完整性等级为“一般”;44%的江段生物完整性等级为“差”。从生境类型来看,支流生物完整性明显优于水库、库尾回水区。此外,现状数据评价的结果为:2018年红水河IBI值为64分,高于2013年均值62分,生物完整性均处于“一般”等级。  相似文献   

7.
长薄鳅生物学的某些资料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长薄鳅(Leptobotiaelongata)属鳅科、薄鳅属,是鳅科鱼类中个体最大、生长最快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广东北江上游及广西西江上游,最大个体重3kg,是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的名贵鱼类。至今有关此鱼的研究仅限于分类、耗氧率及营养成份。我...  相似文献   

8.
刘利林  王帅 《中国水产》2011,(11):33-35
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r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又名叶尔羌鼓缥鳅、叶尔羌条鳅,地方名狗头鱼。属鲤形目、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广泛分布于塔里木河水系,是塔里木河流域中生长较快、个体较大的一种,是生活在塔里木河流域的主要优势土著鱼类之一。叶尔羌高原鳅在鳅科鱼类中属于个体较大的鱼类之一,最大体长可达30.0cm、体重在305g左右。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的饵料蛋白质含量、粒径配合饵料蛋白质含量以及粒径要依据鱼的品种、个体规格大小来选用。一般养殖品种规格在个体较小时所需饵料蛋白质含量较高;反之,在个体较大时所需蛋白质含量较低。所投饵料的粒径在苗种较小时要小要细些,随着个体增大,所投饵料粒径相应加大加粗。一般草食性鱼类饵料中蛋白质含量为25%~30%,杂食性鱼类蛋白质含量为35%~45%,肉食性鱼类蛋白质含量为35%~45%。  相似文献   

10.
[品种来源]采自自然水域或人工驯化养殖培育. [特征特性]黄颡鱼是一种小型名优经济鱼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抗病能力强,属于偏杂食性的肉食性鱼类.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鱼,是该种类中生长个体最大的品种,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850克.  相似文献   

11.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鲟鳇鱼是黑龙江鱼类特有的珍惜物种,是淡水鱼中个体最大的鱼类,也是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鳇鱼(达氏鳇)Husodauricus(Ceorgi),俗名大鳇鱼,个体较大、寿命长、性成熟晚,鳇鱼的最大个体在1000kg左右,寿命约80年,性成熟需16年以上;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     
《海洋与渔业》2008,(4):33-33
【品种来源】采自自然水域或人工驯化养殖培育。 【特征特性】黄颡鱼是一种小型名优经济鱼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抗病能力强,属于偏杂食性的肉食性鱼类。江黄颡鱼,又称瓦氏黄颡鱼,是该种类中生长个体最大的品种,通常个体在250克左右,最大个体达1850克。  相似文献   

13.
黄河班多段是黄河上游主要鱼类分布区之一,位于青海省兴海县境内,2011年4月-2011年11月对黄河班多段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本文重点介绍黄河班多段鱼类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并提出了保护对策。结果表明,班多段鱼类多样性相对较高,物种相对比较丰富,但是每种鱼的个体均匀度较差。  相似文献   

14.
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是脊椎动物中最复杂的。同高等脊椎动物一样,鱼类性别决定的基础依然是遗传基因。鱼类的性别控制对于水产养殖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用于生产实践的鱼类人工性别控制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数仍然处于探索与实验阶段,理论上的作用机理仍未研究透彻。文章旨在通过对鱼类性别决定机制、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等方面国内外研究进展的阐述,为鱼类性别控制、调控养殖鱼类的经济性状如生长率和个体大小等,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准确判断鱼类死亡原因是对症下药的关键。鱼类死亡原因较 复杂,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造成鱼类死亡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 的恶化,增加了对鱼类的应激,应激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耐受 力差的个体便会诱发疾病。导致鱼类死亡的生态因子有:水体溶 氧缺乏、气体过饱和、有毒藻类的大量繁殖、水反、有毒气体、自 然界有毒物质、水温变化过快过大等。 1、水体溶氧缺乏  相似文献   

16.
<正>鲟科(Acipenseriformes)鱼类是比较古老的鱼类,世界现存的鲟科鱼类有28种,并有许多亚种和杂交种。鲟科鱼类是淡水鱼类中寿命最长,个体最大的鱼类之一。黑龙江的鲟科鱼类有两种,分别为鲟属的施氏鲟和鳇属的达氏鳇。我国鲟科鱼类主要是长江水系的中华鲟、白鲟和达氏鲟,新疆区域内的裸腹鲟、小体鲟和西伯利亚鲟,黑龙江水域内的施氏鲟和达氏鳇[1]。世界上鳇属鱼类只有两种,一种是栖息于欧洲的欧洲鳇(最大  相似文献   

17.
红水河岩滩水库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梯级开发下渔业资源变化情况,2015年9月采用分裂波束鱼探仪EY60(120 kHz,250 W)对红水河岩滩水库库区及上游江段鱼类资源进行声学调查,并结合渔获物统计和地理统计分析对鱼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评估鱼类资源量。结果显示整个调查区域的鱼类资源密度为(0.53±2.11)尾·m~(-2)(±SD),从水坝上游至库区呈增长趋势,鱼类资源密度水平分布与水深无显著相关关系。垂直分布方面,鱼类主要分布在30 m以内水层;不同大小个体对水深有一定的选择性,小个体鱼类(10 cm)约86.2%分布在30 m水层之内;大个体(30 cm)有44.7%分布在40 m以下水层。基于鱼类分布GIS建模,估算调查区域鱼类资源量为6.57×10~7尾。  相似文献   

18.
辽河鲇种群生殖调节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辽河流域鲇种群生殖适应性,即个体生殖力及其调节机制、生殖过程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鲇个体生殖力低于鲤科鱼类而与乌鳢和胡子鲇相近,卵质优于鲤科鱼类;鲇产卵期长,有利于亲鱼充分利产卵场和仔鱼利用铒料资源;产卵后卵巢内有大量的卵母细胞残留是对不稳定生殖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产增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间科学技术的交流,鱼类移植驯化工作得到广泛开展,已成为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鱼类资源增殖的主要手段之一。移植是将鱼类个体移入与原水域生存条件基本相似的水域。移植前后,其生存条件基本不变,故其新陈代谢数量指标亦无重大改变,一般不出现新的特性。驯化分基因型和表型两种,移植后的驯化通常是表型驯化。表型驯化是将鱼类个体移植在与原生活水域生存条件有差异的水域中,为有效地生存下去,移植对象必须改造自己的适应性并逐步适应移入水域的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因此  相似文献   

20.
鲟鱼是被称作活化石的空棘鱼类时代的现存种,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类.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堪称水中珍品.大棚流水养殖鲟鱼具有养殖周期短、产量高、易管理等特点,一般每平方米流水池年产鲟鱼10-2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